回到明朝做权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红尘贼子
这里没有整齐的房舍,只有低矮的窝棚,一群又一群衣衫褴褛的旗人们虽然经历了灾难,却终于得到了他们最想得到的东西,比如说安全和最基本的粮食。
在这里,杨疯子的意志就是圣旨,就是神谕,他说每个人每天只有二两的口粮定额,那就真的只有二两,谁也不能违背。
未来的日子还很漫长,必须尽可能的节省。
每天二两的口粮定数,当然不足以维持正常的体力消耗,尤其是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仅仅只是饿不死罢了,但人们有的是办法。
把草根和榆树皮之类可供果腹的东西撕扯烂了,放进锅子里猛火熬煮,虽然只有一丁点的粮食,却能够煮出一大锅稀粥一样的糊糊,足够一家人吃好几顿的了。
“丰哥丰舅,开饭喽!”
小女孩寻月碰这一个大大木碗,给杨疯子送饭来了。
早已饥肠辘辘的杨疯子朝着小寻月做出一个善意的微笑,端起木碗正准备吃的时候,才惊讶的发现自己的碗里不是烂泥一般的稀糊糊,而是真正的粮食。
满满的一大碗黑豆,已经煮熟了,其中还有些红褐色的高粱粒子。
这是纯粹的粮食,没有掺杂一丁点草根树皮之类的“填充物”。
在这里,只有杨疯子才有这样的待遇,只有他才有资格食用粮食。
“这东西……这碗饭是哪儿来的”
小寻月似乎被杨疯子的焦急神态给吓到了,小声说道:“是我娘煮的,我娘说只有你才可以吃这样的饭。”
杨疯子二话不说,端起饭碗就冲了出去。
佟家大姐和佟五伯正在捧着热气腾腾的饭碗“享用晚餐”,杨疯子劈头盖脸的就问了一句:“黑豆和高粱是哪里来的”
“杨……阿布卡,是这样的……”佟家大姐说:“我们卸下车上的东西之时,才发现每一辆车的车底下都藏着一个黑布口袋,口袋里装着黑豆、绿豆和高粱,还有些谷子。”
佟五伯说道:“我们商量了一下,认为这是您的朋友送给您吃的,所以专门把这些东西储存起来,用来给你一个人吃,别人都不许碰。”
“东西在哪儿,快带我去看看!”
这些真正的粮食和其他的粮食副产品完全不同,全都装在黑色的口袋里,其中多是些豆类,豇豆、黄豆和黑豆为主,还有些红豆和绿豆。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谷子、高粱和荞麦之类的东西了。
如果郑头儿真的希望能够吃到粮食的话,就应该送来黄米或者是高粱米,而不是弄这些没有脱壳的东西。
为什么一定要使用黑色的口袋,杨疯子已经明白过来了:“这些东西绝不能碰,连一粒都不许吃。”
“我们当然不会吃这些金贵的粮食,全都留给你一个人吃。”
“这是种子!是种子,你们明白吗”
这里的一把谷子,只要撒到地里去,经过春耕夏播之后,到了秋季就能收获半口袋或者是满满的一口袋黄米。
种子就是希望,种子就是未来!
种子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算过分。
“你的身体太虚弱了,我担心……”佟家大姐忧心忡忡的说道:“你可千万不能有任何意外啊。若是你倒下了,天就塌了,吃的好一点谁也不会说什么。”
杨疯子的身体状况早已大不如前,再也不复以前的雄健和强壮,完全就是一个弱不禁风的病夫,连走路都必须拄着拐杖,哪里还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还不如佟五伯的身子骨更硬朗呢。
万一要是杨疯子有任何三长两短,就全完蛋了。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应该让他吃的更好一点,身体更强壮一点。
“饿死爹娘,不吃种粮,不能吃种粮啊。”杨疯子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句话“这里的每一粒种子,都不许吃,谁都不许,等到天气转暖之后,要撒播到地里去,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
饿死爹娘不吃种粮是一句很通俗的谚语,足以说明种粮的重要性了。
这个道理佟五伯等人不是不明白,但却没有办法。
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粮食,但这里的人口实在太多了,无论再怎么节省,那点粮食都不足以支撑到新粮收获的季节。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杨疯子再次去城里借粮,不论如何他都是汉人的大英雄,总是有机会借到些粮米的,但杨疯子却知道那种可能已绝对不存在了。
眼前的这点不是粮食的粮食,就是最后的支援,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对方送来了种子,就足以说明以后不会再有任何类似的援助了,他们必须自力更生,或者说是自生自灭。
对于这一点,少女伊勒佳极度反对让杨疯子再次外出借粮,她的理由极其充分:“为了这点吃的,阿布卡已经被打成了这个样子。若是再出去借,若是阿布卡被打死了,阿布卡再也不能出去了,再也不能,他必须和我们在一起。”
杨疯子说道:“眼下的这点口粮肯定不够,但却可以支撑一阵子。大家都是有手有脚的人,怎能总是指望借粮过活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必须劳作。”
所谓的“皇家猎苑”其实不过是一片荆棘密布草莽丛生的“蛮荒地带”,既没有良田可供开垦也没有工具可供使用,更是严重缺乏必要的原材料,看似无法从事任何生产活动,但却拥有一个别处不具备的巨大优势:劳动成本。
这有的是人,而且劳动力的成本几乎为零。
为了现在的身上衣衫口中食,为了以后的长远打算,不论男女不分老幼,全都动员起来。
身强力壮的男人们用原始的工具挖开一处处斜坡,建造出一个又一个简陋的土窑,然后砍伐树木烧薪为炭。
或者是砸开冰封的河面,从冰冷的水底捞出一块块胶泥,用最原始的工艺仿佛揉搓制造出简陋的泥盆、泥罐,再用柴草煅烧成为可以勉强凑合着使用的陶制器皿。
女子们则在树林中找到荨麻或者是藤麦,把表皮剥离下来,一点一点的搓制成绳,然后割芦苇编草席,或者是割藤条编制匾、筐、篮等常用器物。
老人和孩子们则专门找到那些“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或者是“红泥坑”,不厌其烦的收集“碱土”和“红泥”,然后用大量的清水反复淘洗,最后蒸干就可以得到少量的“土碱”和“土硝”了。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
不管这样的生产方式有多么原始,也不论生产效率有多么底下,在劳动力价格为零的前提之下,数以万计的男男女女昼夜不同的劳作着,所爆发出来的生产力相当惊人。
所有的这些东西,基本上全都是用来交换的商品,旗人们只能从事生产,作为唯一一个可以走出这里的人,杨疯子就是最终的销售者。
这些所谓的商品,其实并不怎么好,却胜在价格低廉。
一斤谷子就可以换三个荆条筐或者是四个黑条提篮,一把剪刀再加一把绣花针,就能换到三十六斤上好的白炭,如此低廉的价格总是可以吸引到一些商人。
在完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杨疯子终于联络上了京城的几家杂货铺,第一笔交易就在南海子边上顺利完成。
七十车上好的白炭和一百多车杂炭,再加上四千多丈麻绳和许许多多的草绳、苇席等物,以及两袋子“土碱”和少量的“土硝”,以低的让人不敢相信的价格销售出去。
换回来四百多石“黑面粉”和一些的碎米,以及锄头、镰刀、砍柴刀、针线、铁钉等生产生活用具。
最要紧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第一次拥有了食用盐,自力更生,终于初见成效!
第453章:宁长官
用自己的劳动换来最基本的口粮和生产生活用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同时也让这里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八¥♀八¥♀读¥♀书,2≠3o
只要好好干活,就能活下去!
铁质的工具无疑会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而盐巴则是最金贵的物资,至于说油调味品则是完全不敢想的奢侈品。
布匹暂时也不去想,反正最寒冷的时节已经过去了,天气会越来越暖和,最紧迫的饥饿和寒冷已不再是压在头顶的重大威胁,只要能活下去就好,谁也不敢生出“做一件新衣裳”这样的奢侈想法。
原以为只要辛苦一点,日子就会逐渐好转,但这种想法显然太过于天真了。
当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带着一大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出现在南海子的时候,这里的人们立刻就炸了。
原以为tusha的阴霾早就已消散,想不到还是没有躲过去。
人们再也顾得生产,好像嗅到暴雨气息的蚁群那样疯狂的东奔西跑,一个个躲藏到密林深处或者是“土窑”之内,胆战心惊的等候着最后的判决。
大人喊孩子哭,早已慌乱成了一团!
“阿布卡,阿布卡……”
伊勒佳好像发了疯一样的奔跑着,破破烂烂的鞋子都跑掉了一只,却不敢停下来,一直跑到了杨疯子的门前,才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嘶喊着:“官兵来了,官兵杀进来啦!”
这个消息让杨疯子的心中“咯噔”了一下,却故作镇定的说道:“大家都不要害怕,有我呢,没事儿,没事儿,我这就出去看看。”
顺手抄起用做拐杖的那根小木棍儿,一瘸一拐的出门而去。
官兵确实来了,一个个箭上弦刀出鞘杀气腾腾,在入口出分成两列纵队,分左右从两侧包抄。
手持刀qiang的近战士兵顶在正前方,两翼的弓箭手稳步推进。
杨疯子是何等样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进攻队形。
对于旗人的最终处置方案下来了吗
末日到了吗
他不知道!
几个皂衣吏敲打着铜锣,一边敲一边高声呐喊:“南海子所有人等,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出来集合,有隐匿者格杀勿论。”
“所有人,举起双手站好到我处集合,有胡乱跑动者格杀勿论,高声叫嚣着格杀勿论,不遵号令者格杀勿论。”
隐藏在各处的旗人被驱赶了出来,乱糟糟的挤成一团,仿佛一群待宰的老绵羊。
一群士兵冲了上来,用刀背好长矛杆子用力的拍打着他们,大声的吆喝着:“女人站右,十四岁以下六十岁以上者站中,男丁站左,不要磨蹭,快着些。”
当杨疯子小跑着走过来的时候,人们顿时把目光投在他的身上,仿佛地狱之中等待救赎的冤魂一般,却没有人敢于说话,目光中却充满了畏惧和企盼!
虽然这些人全都穿着毅勇军的黑色制式军装,但杨疯子却能一眼看出他们的来路:他们就是原本的扬州军。
毅勇军的编制偏小,而扬州军的编制则大了很多,这一个队三百五十六人的标准简直,相当于毅勇军的小半个营了,两个队再加上卫兵,虽然抵不上毅勇军的一个营,也相差无几了。《八《八《读《书,23o⊥
而且,毅勇军的战兵用的是大扎qiang,扬州军还是习惯于刀兵和qiang兵混合使用,这是一个明显的区别。
作为扬州军旧部,杨疯子当然能轻易看着这两队士兵的身份。
他甚至认得那个为首之人:宁行健宁长官。
这位宁行健宁长官以前就是个“营总”差不多算是杨疯子的“老领导”,曾经有一段时间,还是他的直属上司。
当然,这些都是扬州血战之前的老皇历了。
虽然这两队士兵的人数并不算很多,毕竟是战斗经验丰富的正规军,而且是全副武装,杨疯子很清楚的知道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杀伤能力,用来屠灭手无寸铁的旗人,没有一点儿问题,片刻之间就能让这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剑拔弩张的气氛之下,腾腾而起的杀气早就把人们吓坏了。
杨疯子朝着慌乱的人群说道:“大家都不要乱跑乱动,听从长官的吩咐。更不要怕,还有我呢。”
杨疯子的安慰似乎起到了和强的作用,人们的惧怕和惶恐情绪已平息了很多。
“宁长官。”杨疯子大声的和“老领导”打着招呼:“你这是做什么这里的旗人从来没有踏出过南海子一步,更没有任何恶行,为何还要带着兵过来”
“检查!”昔日的老上司拿出一张加盖了官府印信的纸片子晃了晃:“大明天子不日抵京,我奉命安定周遭,以免有宵小作乱。”
作为大明朝的都城,光复之后,身为大明天子的复隆皇帝一定会来,这完全就是一件合情合理而且本就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天子到来,这是一件大事。
因为经常曾是清廷盘踞之地,治安保障工作一定要做好,万一有图谋不轨之徒铤而走险,那就真的了不得了。
而南海子一带聚集了太多的旗人,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一定要做出妥善处理。
“我奉命来此,遣散聚啸人等……”
天子驾临故都,这么多的旗人必须遣散,因为他们是旗人。
因为同样的原因,这些人一旦离开了南海子,一旦离开了这片最后的避难所,会是什么样的凄惨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些旗人聚在一起,还能勉强过活,若是分散到了各处,或者是被官府集体“看管”甚至是“关押”,那将是一场灾难。
“宁长官,这恐怕不行。”
“行与不行你说了不算。”
“但是……官府曾经许诺,这里是我们的地盘……”
“哈哈哈!”宁行健哈哈大笑着说道:“你的地盘这天下全都是大明的地盘,什么时候变成你的了”
宁长官大喝一声:“三人为聚,必须遣散,违令者斩。”
杨疯子张开双臂,拦阻在宁长官的战马之前。
“杨丰,你要做甚你想挡住我么”宁长官猛然抽出刀来,呼呼的虚劈了几下:“你可认得这是何物”
“这是我扬州军的战刀。”
“你知道我这把刀曾经痛饮过多少鞑子的颈中鲜血”百战勇士的杀气仿佛有形有质,扑面而来:“在扬州,老子血战月余,督师曾亲口夸赞过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