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山刀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桑甄
这座规模较大的城池,在层峦叠嶂的青山辉映下,显露着一派苍郁生机。
当时的归化城由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当地蒙古族人民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库库和屯“,又译为“呼和浩特“,汉意为“青色的城“。
归化城周二里,却以砖,高三丈,南北门各一。
已经是一座成规模的大城了,单纯的靠冷兵器很难攻克,必须使用火炮才行。
所以,王则之没有急着马上进攻归化城,而是在云川等着。
第一百五十二章:林丹汗的反击
在王则之备战的这些时间里,林丹汗也没闲着。
他先遣人前往左翼,调来察哈尔本部兵马。
但是这个算盘他却打错了。
林丹汗在右翼所向披靡,并且狂妄自大的作着苟安之梦的时候,后金皇太极一方面接收着左翼来投的诸部首领,另一方面为远征林丹汗做着准备。
崇祯元年,二月,皇太极以遗往哈喇慎部落使者被截杀为由,向驻牧在敖牧轮的多罗特部发起了进攻。
杀其台吉古鲁,俘获一万一千二百人。
崇祯元年,九月,集结归附左翼蒙古诸部,驰去席尔哈、希伯图、英汤图诸处俱克之,一直追至兴安岭,获人畜无计其数。
皇太极这次出征,既打击了大敌察哈尔部,也进一步巩固了对已归服的蒙古诸部的统治。
就目前而言,皇太极大获全胜正在回归的路上,林丹汗派去调兵的人怕是什么都调不回来,还会带来一个噩耗。
不过,两地路途遥远,左翼的兵马一时半会儿是调不过来了。
接着,林丹汗召集右翼诸部人马前来归化城相助。
林丹汗虽然退守归化城,但是他却极度缺少粮食。
两次挥兵南下大同,既没有掠得粮食,又损失惨重。
林丹汗原本就不得人心,此刻大败更是没有人愿意追随于他。
不过也有意外,比如刚刚被他收服的鄂尔多斯部,他们就坚定的回应了林丹汗的召集,聚集一万余众,前往归化城相助林丹汗。
做完这些林丹汗觉得不够,他命账下精骑一人四马,去往四处召集溃散的族人,并且郑重承诺逃者只要回归化城相助于他,一律不罚。
这些逃跑的鞑子骑兵无处可去,听到不惩罚逃兵之后,纷纷响应林丹汗的号召。
短短数日的时间,林丹汗集结于归化城的兵马竟然超越了三万之数,接近五万。
人多了就需要粮食,林丹汗手里又没有粮食。
他就承诺只要打败大明驻扎于单于城(云川)的兵马,他就带着众人劫掠大明的财富,到时候大家就有粮食了。
众人听信林丹汗的话语,命人杀马吃肉,以渡过眼下的难关。
纠集了这么多兵马林丹汗还是有些不放心,他遣人与漠北外喀尔喀的绰克图台吉、西藏的藏巴汗、康区的白利土司月顿多吉结盟,因为他们都不信仰黄教。
做完这些事情,林丹汗豪情万丈,他打算一举歼灭驻守于单于城王则之。
崇祯元年,十月十三。
王则之已经布置好了云川阵地。
从后方运来的十门红衣大炮,二十门弗郎机炮,也已到位。
王则之料定林丹汗一定会前来攻打云川,他知道林丹汗挥军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大明朝的市赏,掠夺大同府的粮食,以此来渡过这个冬天。
也就是说,林丹汗缺少粮食。
因此王则之针对这种情况,做了详细周密的部署。
云川城北是二十道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和壕沟,城墙的垛口上布满了火炮。
他的火铳营坚守在城上。
重甲骑兵混合在轻骑中间,藏匿于城池的左右两翼。
他打算让这两路骑兵迂回至鞑子骑兵的侧翼和身后,形成两翼包围之势。
炮火打击、两翼包抄再冲锋,骑射箭雨打击。
王则之麾下,擅连射者颇多。
到时候,火炮的打击会使敌军阵型不整,两翼骑兵中的轻骑兵会从重骑兵队列之间的空隙冲出向敌军齐射,这种射击没有具体瞄准目标,只是以高频大量的轮射打击敌军,能造成巨大的混乱。
轻骑兵完成任务返回重骑身后,重骑兵趁势发起冲锋,同时两翼的轻骑兵借助城墙上的火炮掩护,包抄到敌军的侧翼乃至身后,与重骑兵一起形成合围之势。
成败在此一举,成功就是不世之功,失败就会全军覆没。
王则之不是赌博,而是自信,在强大火炮支援下的自信。
午时,林丹汗的大军到了。
王则之拿起望远镜查看了一番,他震惊的发现,林丹汗一方又多了几个万户,照这几个万户所领兵马估算,这一次林丹汗所领的兵已经达到了五万之众。
草原上的共主啊,还是有些号召力的。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一次林丹汗再也不派使者前来送死了,而是直接发动了攻击。
林丹汗手里不止有骑兵还有步兵,步骑交加,浩浩荡荡,铺天盖地而来。
王则之从城头上看去,这简直就是由人组成的海洋。
王则之看着这么多兵马,脸色一狠,现在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退路了。
要么生,要生死,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怕个球。
王则之气定神闲,看着城下的千军万马,原本都有些害怕的各级将领,看到王则之智珠在握的样子,一个个精神一振,他们想起了杀虎口大胜。
一想到这一战,他们都不再害怕,城上的王则之就是他们的主心骨。
有王则之在,他们什么都不怕。
这一次鞑子们变的聪明了,骑兵在铁丝网阵地之前突然分开,露出了他们身后的步兵。
步兵们推出一辆辆厚重的盾车,来到铁丝网阵地前,开始挖绑着铁丝的柱子。
王则之看到这一幕,心头一紧。
“大人”
传令兵害怕了,他颤抖着问道。
“放近点再打,听我命令,火炮手准备,火铳手准备。”
“得令。”
传令兵领命,挥舞旗帜,各级将官领命,检查火炮、火铳,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鞑子这种盾车是用的两层木板、两层沙、两层棉被特制而成,弗郎机炮和火铳根本打不穿。
能打穿它们的只有红衣大炮。
不过王则之并不想把炮弹浪费在盾车上面。
盾车后面,鞑子的骑兵来回奔腾,带起了漫天的尘土。
他们在等,他们在等步兵推平铁丝网和壕沟阵地。
盾车后面紧跟着填壕车,第一层铁丝网被推倒了,鞑子步兵用填壕车很快填平了壕沟。
填壕车,是用来填埋城墙周围的护城壕所使用的一种装甲车。
填壕车是以竖直的桥板作为防御,所以人员在推进填壕车时可以避免遭到矢石的攻击。
填壕车的人员防御甚至从正面延伸到了侧面和车顶。
同样的火铳射不穿填壕车,不过填壕车的防御不如盾车,弗朗机炮可以轻易射穿填壕车的防御。
很快,鞑子的步兵已经推平了五道防线,不过王则之仍旧没有下令。
直至鞑子的骑兵彻底散天,露出了尘土之后的投石车。
第一百五十四章:门儿都没有
林丹汗战败之后并没有回归化城,他被王则之吓破了胆。
西安堡大败,可以说是王则之运气好。
杀虎口大败,那是因为林丹汗没见过铁丝网壕沟的打法。
可是,云川一战,林丹汗准备了盾车和填壕车,这都打不败王则之。
这就不再是运气了,而是实力。
林丹汗在他最擅长的骑兵上败给了王则之,他彻底胆寒了。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王则之了解林丹汗,他知道埃不哈一战之后,林丹汗虽然赢了,但是并不好过。
林丹汗号称有草原四十万勇士,其实他并没有那么多人。
实际上林丹汗就一个察哈尔部,每次打仗最多也就万把人的嫡系,其余都是征战各部所得的从属。
这些从属原本就不服林丹汗,只是被打败了,不得不跟随他罢了。
再者林丹汗的粮草不足,这时候草原上又闹饥荒,他麾下的鞑子兵连饭都吃不饱。
这才导致他不得不数次挥兵南下,前来大明朝讨赏。
这时候的林丹汗实际上已经陷入险境,只是大明朝一片糜烂,自顾不暇根本管不上林丹汗而已。
要不然大明朝在这时候来个落井下石给他来一下,林丹汗绝对不会好过。
另外一方面,为消弱林丹汗的势力,皇太极对左翼蒙古各部采取联姻、劝诱、征讨,蚕食瓦解林丹汗所控制的左翼各蒙古部落。
这也导致林丹汗手里的兵马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补充,要不然这一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可以说,王则之是趁人之危。
林凡汗对于王则之却是一点也不了解。
他还以为,王则之跟其他的大明边军没有区别,认知上的不同,武器装备上的差距,粮草不济也就导致了林丹汗的这一次大败。
林丹汗已经失去了锐气,他一路奔逃,撤退到漠北的喀尔喀部边界。
他在那里一边等待左翼察哈尔援军,一边收拢残部。
王则之命人打扫了云川战场,收了鞑子俘虏。
此次做战,他的五千骑兵损失了上千人,钢甲重骑的伤亡人数也达到了一百多骑。
不过相对于林丹汗损失的兵马,他损失的这点人根本算不上什么。
经过统计,斩获鞑子一万三千零七人,俘获鞑子步骑共计一万七千三百七十九人,俘获战马一万六千七百八十匹。
有了这些战马,王则之给麾下轻骑一人配了双马,重骑一人三马。
他只是稍做整顿,便马不停蹄,直指归化城。
归化城距离云川并不远,当天酉时他们就抵达了归化城。
当他们到时,归化城城门大开,其内一片凌乱。
随着林丹汗战败,城内的鞑子已经闻声而逃了。
王则之很轻易就收复了归化城。
归化城内,王则之盘算起来。
目前王则之麾下有九千本部兵马,其中两千余老兵守着游击营。
王闪带回来六千南兵,大同府忠义营还有七百六十四人,大同府内俘获了一千余鞑子,剿匪陆陆续续抓回来两千余逃军。
哪怕这一战他损失了一千余人,他手里的兵马也接近两万之数了。
而且,他还俘获了两万余匹战马。
王则之收复归化城之后,来到银佛寺。
银佛寺内一片杂乱,自林丹汗信奉红教之后,黄教一度受到打击压制。
林丹汗在西藏萨迦派僧侣沙尔呼图克图的劝说下,由黄教格鲁派改宗红教。
黄教在蒙古经过数十年的传播,已经根深蒂固,林丹汗突然改宗,无疑加剧了信奉黄教的蒙古诸部对大汗的离心力,对林丹汗统一蒙古的事业产生不小的阻碍。
所以,王则之要善待红教,这也是收拢人心的一个步骤。
王则之驻兵归化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将银佛寺好好整理一番。
并且由鞑子营内选出专门的护卫看守银佛寺。
林丹汗走的匆忙,没有来得及处理归化城,王则之就在林丹汗的房间里住了下来。
他要考虑接下来的事情。
当晚吃过饭之后,王则之召集各个将领开会,把他的计划说了一遍。
首先,增立一支千人钢甲重骑,主要负责归化城至杀虎口的道路安全,这就需要通知铸造局加紧打造钢甲。
他要将大同府内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输过来,巩固归化城。
其次,召集山西境内大同府、太原府、平阳府各地的商人前来归化城经商。
最后,将林丹汗的大纛竖立在归化城城门上,令鞑子营内的轻骑全部出去,在右翼诸部宣告。
林丹汗被大明朝打败了,右翼诸部必须表态。
王则之要求各部首领前来归化城听宣纳贡。
如果不来的,将被视为叛逆,他会率军踏平他们。
连林丹汗都被王则之打败了,王则之不信他们不来。
林丹汗虽然曾经武力征讨右翼诸部,不过他未能臣服右翼诸部,反而加剧了右翼诸部的离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