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山刀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桑甄
崇祯元年,十月二十五日。
朵颜三十六家的首领,哈喇慎,永邵不,还有逃逸的顺义王卜失兔亲临归化城,带着牛羊马匹皮毛表示愿意臣服。
王则之接受了他们的臣服,并答应他们,在归化城互市。
他们带来的牛羊马匹皮毛,王则之经过折算之后,给了他们市价七成的粮食、盐巴、茶叶。
自林丹汗西迁以来,给塞外右翼诸部的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加上塞外早霜,颗粒无收,右翼诸部的处境越加艰难。
王则之把他们上贡的牛羊马匹换成粮食、盐巴、茶叶,简直就是一个重磅炸弹。
这些头领一个个激动的跪地表示着感激之情,随后回部落张罗财货准备多换些粮食以渡过这个冬天。
这群人之中,最激动的是顺义王卜失兔,他有些激动过头了。
在这些首领走之后,他竟然希望王则之把归化城还给他。
王则之笑眯眯的看着他,连哄带骗的,让他去一趟京城。
顺义王卜失兔一心只想着再回归化城,不管王则之说什么他都信了,最主要的是王则之交给他一个无比重要的任务,他相信凭借着这份功劳大明朝也会把归化城还给他。
王则之把右翼诸部表示臣服的文书交给了他,派出一百轻骑保护着他,送他回京城去了。
轻骑手里还有一份王则之的捷报,捷报的内容除了两战之功外,就是让崇祯把卜失兔在京城供养起来,以示天恩。
实际上就是软禁。
卜失兔已经废了,他还没认请情况。
要不是右翼诸部还有些人认可他这个顺义王,王则之完全不介意杀了这货。
把他供在京城里,也算大明朝对他这个顺义王的一个照拂。
一是把他压在京城做人质,这样一来顺义王残存下来的部下就不敢乱来。
二来也是大明朝展示恩德的机会,你们看,大明朝对战友还是不错的,他都已经战败了,咱们还供养着。
王则之料定,崇祯会听他的建议把卜失兔供养起来。
因为这有利于大明朝的稳定,只要稳住右翼诸部,大同、宣府边关就能安稳下来了。
卜失兔的往后余生已经被王则之安排的妥妥的。
他想要从王则之手里摘桃子,这是门儿都没有的事情。
第一 百五十三章:两翼包抄
“轰碎他们的投石车。”
当王则之看到投石车的时候,再也不等了。
传令兵挥舞旗帜,红衣大炮发威了。
“轰轰轰!”
鞑子的投石车还没发挥作用,就被摧毁了,这就像一个信号。
投石车后方,列阵待敌的骑兵们,瞬间发起了冲锋。
他们就是要在红衣大炮装弹的空档冲过来,以免阵列受到冲击。
鞑子的步兵们已经推平了八道防线,此刻骑兵冲锋,步兵们挪开盾车和填壕车,露出了一条条前进的路线。
八道防线,这个距离正是弗郎机炮的攻击射程。
每副佛朗机铜炮旁都有两个炮手,这些炮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对于他们的技艺王则之是一点都不担忧。
“开炮!”
王则之下令,传令兵挥舞旗帜。
弗郎机炮手开始发威了。
弗朗机炮依次开火,炮弹从城头呼啸而出,狠狠地砸向城外的鞑子兵。
哪怕盾车兵和填壕兵推倒了八道防线,鞑子骑兵仍旧无法轻易的部破第九道防线。
铁丝网和壕沟就是骑兵的噩梦。
冲锋到第九道防线上的骑兵,策马飞跃而起,铁丝网刮烂了战马的肚皮。
战马冲势一减,带着骑兵摔到了布满尖刺的壕沟里。
鞑子骑兵绝望的惨叫一声,被后面冲过来的骑兵压在了壕沟之下。
三个呼吸的时间,第九、第十道防线填满了鞑子的尸体和马尸。
他们进入鲁密铳的攻击射程了。
“火铳手,开火!”
随着王则之一声令下,火铳手分为三批轮番射击。
火铳加上弗郎机炮,冲到第十一道防线之下的鞑子变的举步维艰起来。
人尸混合着马尸在那里堆成了一座小山。
后方冲过来的骑兵没有收到撤退的命令,仍旧悍不畏死的冲锋着。
他们冲上尸山一跃而起,直接跨过三道防线,冲到了第十四道防线。
不过等待他们的仍旧只有死路一条,而且由于冲劲过猛,他们连惨叫都发不出,连人带马摔死在了防线上。
他的冲锋就像来到悬崖边上的领头羊,后方的骑兵有样学样,一个个策马跃了过来。
结果等待他们的不是被铁丝网刮死,就是摔到壕沟里被尖刺插死。
可是鞑子实在太多了。
哪怕弗郎机炮不停的发射,鲁密铳不停的开铳,仍旧阻止不了他们的冲锋。
很快第十四道防线被鞑子的尸体填满了,后方冲过来的鞑子一边下马劈砍铁丝网,一边弯弓搭箭射击城墙之上的火铳手,幸好王则之早有准备,火铳手们立刻躲到城墙上布置好的防具后面,这才没有造成过大的伤亡。
眼下这种情况是王则之不允许的。
火铳手分出一队,专门射杀第十道防线之下的鞑子。
奈何冲过来的鞑子越来越多,他们用自己的命填平了第十四道防线,向着第十五道防线发起了进攻。
云川城下的防线不多了。
“嘭!啊!”
弗郎机炮过热炸了一个,这门炮周边的炮手受到了冲击,当场死了。
王则之心头一凛,厉声喝道:“伤员拉下去救治。”
其实他们已经死了,不过王则之不能说。
如果他说了,其他炮手怕是会心生惧意,不敢继续操炮了。
王则之实在想不明白,这些鞑子怎么变的这么拼命了。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第一批冲锋的这些鞑子,都是他在杀虎口下击溃的那些逃兵。
这些逃兵虽然被召了回去,不过他们却是不敢再次当逃兵了。
如果再当一次逃兵,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比残酷的惩罚。
那日他们逃跑后去投靠右翼诸部,哪里能想到,这些部落都被林丹汗打怕了,没有一个部落敢收留他们。
整个草原如此之大,竟然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所以,这些人再也不敢溃逃,而是不顾一切的拼杀着。
“大人,只有三道防线了。”
传令兵慌了,再有三道防线,鞑子骑兵就冲到城下了,到时候整个云川这座小城怕是会守不住了。
不过这正是王则之需要的。
因为王则之的计划看起来简单,实则最难的在于各路军队执行与配合的精确和到位。
如果守城的进攻过于猛烈,鞑子兵很有可能直接撤退,那么他将丧失了包围的可能。
如果两翼骑兵过早攻击,则很可能被林丹汗识破意图。
或者两路发起攻击时间相距过久,则由于人数劣势可能被鞑子骑兵反制。
无论上述哪种情况出现,鞑子全军都很可能成功撤退,王则之将面对艰难的攻城战。
现在的情况是,守城佯攻成功吸引了林丹汗的全部注意力,给包抄骑兵成功直插守军两肋和身后创造了条件。
“发信号。”
“得令。”
“咻嘭!”
云川城两侧同时升起代表进攻的烟花信号。
“红衣大炮火力全开,攻击敌骑中后军。”
“得令。”
火炮手得令,调校好方向,向着鞑子骑兵的中后军发起了攻击。
“轰轰轰!”
鞑子骑兵的中后军受到火炮攻击,顿时阵形大乱。
于此同时,迂回包抄到林丹汗后军的骑兵发起了冲锋。
箭雨打击,两翼包抄,直取林丹汗的大纛。
战场上是最能锻炼战士技艺的地方,经历杀虎口绞杀林丹汗中军骑兵的军士们,已经能将其灵活运用、完美发挥。
尤其是其中的钢甲重骑。
面对火炮打击外加埋伏骑兵的突击,林丹汗的后军顿时一片慌乱。
他们的弓箭不如开元弓,他们长途奔袭而来,已经有些疲乏。
而王则之埋伏的两支骑兵,守株待兔以逸待劳。
两翼很快包抄到位,箭雨击溃了林丹汗后军两翼的防护。
钢甲重骑冲入骑兵阵形,大开杀戒。
林丹汗一阵慌乱,连大纛都不要了,带着账下精锐策马往北而去。
包抄而来的骑兵故意在北方留下一个缺口,方便他逃出去。
困兽犹斗的道理王则之是懂得的,所以特意命他们留下一个缺口。
攻城部队受阻,中军受到火炮的轰击,后军被骑兵杀溃。
此时在包抄北方留一个缺口,鞑子军队发现逃生希望,无心恋战,争先恐后向北逃窜,很多士兵甚至扔下武器夺路而逃。
攻城的部队本来已经攻到城下甩起飞天钩准备登城,奈何中后军已溃。
包抄的骑兵坚守着两翼,轻骑不断进行箭雨打击,重骑开始回身冲锋,砍杀中军和冲到城下的鞑子前锋。
大同忠义营,杨国,他眼睛贼尖,第一时间发现了林丹汗的大纛。
他带着忠义营的骑兵,拼死砍杀,拿到了林丹汗的大纛。
“林丹汗战败了,林丹汗战败了。”
杨国高举大纛,大声呼喊起来。
正在拼死作战的鞑子,看到林丹汗的大纛被一个明军举着手里,他们的士气一泄千里。
鞑子步兵们跑不起来,一个个跪在地上开始求饶。
鞑子骑兵们却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慌不择路四散而逃,不成阵势。
赢了,王则之赢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互市
崇祯元年,十一月初一。
经过短短几天的时间,归化城就变的无比繁华起来。
王则之命人在草原上找来黄教的喇嘛,将他们安置在银佛寺内。
蒙古右翼诸部族人听闻之后,纷纷前来拜见。
山西各府内的商贾们一收到他的消息,就立刻组织人手前来归化城贸易。
虽然朝廷明令禁止私开边贸。
不过,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
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就会活泼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在关内,一斤盐四十文钱,在关外一斤盐可以换牧民们一只羊,要知道一只羊最少也有三十斤。
他们回关内卖羊肉是以五斤起卖的,并不是一斤一斤的卖。
就以目前大同府的羊肉价格而言,一两银子可以买五斤上等的羊肉。
也就是说一只羊最少卖六两银子。
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一百文,虽然因为银子质量的不一,在钱币的兑换上存在差异,不过也差不了多少。
也就是说他们用价值四十文的盐,换来价值六千文的货物。
减去骡马,人工,杂七杂八的费用,他们还有三千八百多文的纯利润。
商人不会只带一斤盐就出关的,他们还会带上牧民必须的茶叶、粮食。
极个别商人还会带来牧民所需要的铁器,比如菜刀。
因为铁器是禁物,能换到的羊更多,比如一把菜刀可以换两只羊。
也就是说商人们哪怕只是拉一车货物来交易,他们的利润也超越了百分之一百。
对于菜刀之类的铁器,王则之是严格把控的。
所有出售的铁器都必须登记,并且统一在规定的场所出售。
而且购买铁器的牧民要登记详细的户籍信息,每户牧民购买的铁器也是受限的。
除了铁器,在粮食上王则之也做了同样的限制。
因为右翼诸部有过将明朝赏给他们的粮食贩卖给后金的前科,他不得不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