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杨和书一直站在一旁看,沉默了许久后看向满宝,用手指轻轻地点了点她笑道:“你啊你,没想到我杨和书上任吃的第一个亏竟是你给的。”
“县令大人,你可没有吃亏,我有可能两年才能还得上这笔钱呢,你的利息太高了。”
杨和书摇头,“这已经是有先例来的最少的利息了。”
“先例也都是有人做第一例的,您为什么不自己创一个先例”
杨和书皱眉,老半天后才摇头道:“不妥不妥。”
对于罗江县他是初来乍到,对于官场,他也是初来乍到,本来赊牛的事就已经够出格了,再创个先例,恐怕接下来的几年生活都不会太太平。
虽然以他的家世不至于就灰溜溜的离开,但要是做什么事都有人盯着,那也是很讨厌的。
满宝就惋惜的回头看了一眼满草棚的牛,道:“这样的话,恐怕你很难
第387章 惊喜
周四郎和周五郎一左一右的站在牛的两边,昂首挺胸的护着牛一起往前走,而牛绳在满宝的手里。
周虎牵着自家的牛跟在后面,单手轻柔的摸着它的脊背,也欣喜得不行。
一行人拐进了小街,远远的,周四郎就冲着前头大吼了一声,“二哥!”
让正在给人拿豆腐的周二郎手一抖,差点把豆腐给捏碎了,他怒目抬头,但在看到满宝手里牵着的牛时一呆,啪叽一声,还真把手里的豆腐给捏坏了。
周二郎一直回到村子里时都还有些恍惚,所以板车是周四郎推着的,他手里紧紧地握着牛绳,深一脚浅一脚地护着牛往回走。
至于满宝,她现在正跟巡视的国王一样坐在牛背上,乐滋滋的居高临下的看着村子里冲她跑来的一群小孩儿。
其中以二头为首。
他正跟小伙伴们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玩儿呢,一抬头就看见了一头牛,牛背上还有个长得特别像小姑的人。
然后眼睛一偏,他看到了走在牛旁的自家爹,再一看旁边推车的四叔,他就知道没看错。
二头“腾”的一下跳起来,直接就冲过去,大叫道:“爹,这是谁家的牛”
周二郎露出梦幻般的笑容,乐陶陶的道:“咱家的。”
二头虽已猜到,但还是忍不住“嗷”的一声,扒拉着周二郎道:“爹,我也要坐牛背,我也要骑牛。”
“去去去,”周二郎把儿子拨到一边,道:“你这么重,万一把牛给累着了怎么办你小姑在上头坐着呢。”
冲上来的孩子不少,一下就把他们给围住了,牛不安的跺了跺脚,周二郎连忙伸手安抚它,让大家都散去。
但这边的动静很快传到村里,连一些大人都跑来看热闹了。
看到周二郎和周虎手里都牵着牛,惊奇得不行。
再得知这是从县衙赊回来的,大家就更惊奇了。还真有人去县衙赊牛啊
村口一下热闹起来。
等到老周头知道,倒穿着鞋子往外奔时,周二郎他们已经艰难的快到家门口了。
老周头冲出来看见周二郎手里的牛绳,再看一眼牛背上坐着的闺女,他心一急,直接眼睛一瞪,脚下一软就要倒下。
跟着跑出来的周大郎眼疾手快的扶住老爹,连忙让人把老周头给抬回家。
满宝看见老爹激动得快要晕了,也不坐牛背上了,挪了屁股就要往下滑。
周二郎连忙一把将她抱下来,直接冲上去关切的看着自家老爹。
老周头也就晕了一下,周大郎一扶他,他就清醒过来了,但此时懒懒的,不想说话,也不想搭理人。
满宝挤开几个哥哥姐姐,挤到老周头的身边,关心的握住他的手,“爹,我不是都跟你说过了吗,要给你一个惊喜,你怎么还这么不经喜,竟然就看了一眼就晕过去。”
围着看热闹的村民看不到里面的情景,但满宝的话却听到了,有人高声笑道:“满宝,你爹这不是喜,是惊,是给你吓的吧哈哈哈哈……”
老周头躺不住了,拽着周大郎和周三郎的手就站起来,冲着外面骂道:“放屁,谁说我是吓的,我明明,我明明就是高兴的……”
老周头说出这句话时差点就哭了,但他还是哭丧着脸挤开笑容,“我,我是高兴的,我老周家竟然也买得起牛了……”
但心好痛怎么办,尤其这还是赊回来的牛,那利息哦……
老周头一想到利息,立即精神了,他可还不知道这牛闺女赊去了多少钱呢。
因此他大手一挥道:“我家的牛刚回来,你们别凑那么近,免得吓坏它,大开春的,大家该干啥干啥去。大郎,送一送你叔伯兄弟们。”
周大郎立即领着几个弟弟上前送人。
村民们理解的一笑,纷纷嘻嘻哈哈的走了。
昨天老
第388章 说服
老周头这才想起来问,“满宝,你跟衙门赊了多少钱,要还多少”
满宝愣愣的道:“三两……”
老周头松了一口气,“就三两”
满宝肯定的点头。
老周头立即对钱氏道:“赶紧开钱盒子,明天就让老大和老二去把赊的账给结了,衙门的钱是那么好赊的吗对了,这利息怎么算,只赊了一天,他总不能要我们一月的利息吧满宝你赶紧给算一算,一天的利息是多少。”
钱氏回去开钱盒,很快就拿了三吊铜钱出来,老周头让她把钱给周大郎。
周大郎迟疑的接过,却忍不住下意识的看了满宝一眼。
满宝见老爹手软脚软的坐在门槛上不愿意挪动,便干脆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正对他对面,“爹,我们借的是银子,那就得还银子,还铜钱不行。”
“那就还银子,”老周头对周大郎道:“你去县城里找银楼换成银子。”
满宝幽幽地道:“一千二百文才能换一两银。”
老周头一下瞪圆了眼睛,脚也不软,手也不软了,他蹦起来吼道:“凭啥”
周四郎连忙上前安抚,将今天他们赊牛的事从头到尾都说了一遍,着重强调,他们拿银子换铜板,也是这个数目,所以他们家要是去换银子,用这个价换回来是不亏的。
老周头就若有所思的道:“还有比官银更差一点的银那我们就换那种,衙门收吧”
周家兄弟全都瞪大了眼睛,周大郎和周三郎是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周二郎和周四郎等几个却是想到了还没胆子去做。
至于满宝,她直接竖起大拇指夸她爹,“爹,你可真厉害,连这都能想到。”
老周头瞥了她一眼道:“等我把这事了了再找你算账,你娘不揍你,我,我也要揍你一顿。”
满宝不乐意了,道:“爹,你不是怕今年收成不好,要留着钱预防吗”
老周头忍不住吼:“你既然知道为啥还要去赊牛”
“我们不今年还,明年后年还也是一样的,爹,赊牛我们一点儿也不亏。”
“不亏才怪,那么高的利息呢……”
满宝忍不住道:“那利息一点儿也不高,爹,像四哥借钱来赌的那些才算是高利息呢。虽然我觉得衙门其实可以把利息再放低一些……”
只是围观却突然被砸了一石头的周四郎:……
满宝不是不懂事的孩子,而且她了解自家老爹,知道他为什么反应这么大,见哥哥嫂子们都在,而且大家脸上多少有些忧虑,她干脆让大头去厨房里给她找了根烧过的树枝来。
老周家的厨房里一直备有烧过的木棍树枝,因为大家发现这东西在地上和石头上写字特别显。
大头他们最喜欢用它来练字了。
满宝拿了一根树枝画给她爹看,“爹,不是你说的,一头牛能干两个大人的活儿吗买了一头牛,相当于我又多了两个哥哥给你干活儿,那能多精耕多少地呀……”
地犁一遍和犁两遍的区别或许不是很大,一亩地估计就多出几斤的粮食,但犁两遍之后再多撒点儿肥,再精心除草,再捉一些虫子,那一亩地就有可能多出十几二十斤的粮食来。
但做这些都需要人力。
多出来一头牛,那就是多出来两个人,两个人一天能干多少活儿
一年又能干多少活儿
而这些活儿换算成价值又能值多少
听着满宝算数,老周头咽了咽口水。
然后满宝还道:“爹,现在我们家的牛才三岁,它能干七八年,甚至是十年呢,一年给你赚这么多,那十年给你赚多少”
周三郎在自己心里笨拙的算了算,咋舌道:“这不是相当于白得了两个大儿子吗”
老周头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第389章 也很忙
家里添了一头牛,那是一定要盖牛棚的。
老周头在两个院子里逛了半天,最后选定了当初周四郎他们暂时住的茅草屋,现在是放着杂物的房间。
他让几个儿子把里面的东西一清理,用火把里面的湿气烘一烘,再抱了不少的稻草进去铺好,弄的干净暖和,牛房就算弄好了。
这可比周虎家里请人搭建的牛棚还要好。
老周头志得意满的围着牛转了一圈,然后轻柔的抚摸它道:“现在天冷,住在屋子里暖和,不会生病,等到了夏天,我叫几个小子给你驱蚊虫,保管让你在屋子里也睡得香甜。”
老周头深情的和它道:“所以你可一定要好好吃东西,好好干活儿呀。”
老周头再走出周家时,脸上已经是一派淡然,隐隐还含着一丝得意。
村民们竖着耳朵听了一晚上也没听到老周家揍孩子的动静,便只能收了看戏的心,第二天再见到老周头时便问起了赊牛的事。
“金叔,我听周虎的意思,你们从县衙里占了大便宜了。”
老周头就“呸”了一声道:“觉得是大便宜,你倒是去占啊,以为一个月三十六文的利息那么好给的”
村民们就嘿嘿一笑,悄声问道:“你家还真把牛给留下了”
老周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不留下,难道衙门还能给我退回去这可是官衙的东西。”
这倒是。
“那你们家打算赊这账到什么时候这一个月的利息可不少呢。”
“里正也没说不许赊一天两天的,你们直接拿钱去还了吧,就当是给家里添了大件儿,好歹没亏利息不是”
“满宝也真是,这么大的事怎么没跟你们这些大人商量”
“周二不是跟着去了吗也不是满宝一个孩子能做的决定吧”
老周头嫌弃他们闹哄哄的,道:“我家满宝说了,赊这一头牛我家不亏。”
“怎么不亏了”
“我怎么知道,那一长串的算术我也看不懂,也听不懂,”老周头理直气壮的道:“反正不亏就行。”
“那你不还赊的银子了”
“放屁,那是衙门的钱,我敢不还吗”老周头道:“但我现在没钱,你们要是能借我一些最好,借不了,只能等明年再说了。”
大家立即安静了一瞬,然后纷纷说起穷来,“是啊,去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这家里有余粮的都不多,更别说余钱了。”
老周头早预料到这一点了,他隐隐有种感觉,自家现在的积蓄不敢说是七里村第三,但也绝对排在前十名。
连他都不敢一下拿出钱去买牛,更别说其他人家借钱给他还债了。
又不是生死大事。
大家过足了嘴瘾,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便各自告辞回家了。
满宝下学回来路过,正好看见他们散去,便忍不住和关系比较好的几家道:“趁着现在犹豫的人多,你们也去县衙里赊一头牛回来使吧。”
被鼓动的人家:……他们才不傻呢。
满宝惋惜的看着他们离开,老周头将她提溜回家,道:“别乱说话,万一他们去赊了牛,回头还不上了咋办”
“啊”
“别啊了,”老周头没有就这事跟闺女解释太多,转开话题道:“年前你们不是说要在山上种女贞子吗那种子啥的你们弄好了吗”
“您不是嫌弃费功夫,还不一定能活儿,不让我们种吗”
“那会儿家里做地里的活儿都干不完,哪有时间去挖坑种女贞子可现在不是有牛了吗”老周头道:“去,把你几个哥哥叫来,现在就进山里把那树的枝条给取出来,之前我听着,那东西
第390章 我愿意吃亏(给书友“呦呦鹿鸣”的打赏加更)
地里的小麦还是青的,老周头伸手摸了摸麦穗上薄薄的麦壳,细细密密的春雨轻轻地打湿了他的手。
他低头看了一眼麦田里正快速的吸收着春雨的麦根,忍不住开怀的道:“这雨来得好呀。”
周大郎抹了一把扫到脸上的雨,连连点头,“是,来得正巧,刚好可以给麦子灌浆。”
老周头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将所有种着冬小麦的地都走了一遍,村里和他一样冒雨出来看麦田的人不少。
广袤的田地间星星点缀着穿着蓑衣来回走动的人。
这一天,罗江县里被雨淋的人不少,其中要属走在田间被雨淋湿的人最高兴了。
同样被雨淋了的杨县令却不太高兴,他快步进了堂屋,将身上的蓑衣扒拉下来丢给随从,随手接过下人递上来的毛巾擦了擦,然后力气有些大的丢在了下人的手里。
迎出来的师爷顿了一下,连忙问道:“主公,可是前衙有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