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第245章 招供
倒在地上的人浑身冰冷,大吉蹲下去,对上他的眼睛道:“而且,你能忍住,你想,关在你两边的那两个人能不能忍住不说”
刘氏转身道:“走吧,我们去另一边。”
“你……”声音沙哑,几乎发不出来,但刘氏还是听到了,她停下脚步,微微侧头看他。
他咽了一下口水,让干得冒火的喉咙微微缓解,“杀我,你们付得起这个代价吗”
刘氏坐回了椅子上,道:“不杀你们,那个代价我才付不起,放你们离开,然后让你们带来更多的人杀我全家吗”
那人没说话。
刘氏问,“你叫什么名字”
他没回答。
刘氏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只是道:“要想我不杀你,除非你拿出足够的筹码来。”
“你的问题……”
“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可以让你选择死法而已,是死得轻松点儿,体面点儿,还是死得痛苦点儿。”刘氏道:“你怕什么呢,反正你们已经失踪了,在你主子那里,你就跟个死人差不多。我是不可能放你回去的,而如果我传出话去,说你在我说了些话,你猜他们会不会对你家人动手。”
那人瞪圆了眼睛,既怨恨,又恐惧的看着刘氏。
刘氏道:“我不是恶人,但为了我孙儿,为了我仅剩的家人,我愿意成为一个恶魔,所以你不要逼我。”
放屁,明明是你一直在逼我!
但这句话他骂不出口,因为他不敢激怒了刘氏,这对他没有一点儿好处。
刘氏很有耐心,陪着他沉默。
许久,许久,他才哑着声音道:“我想喝口水。”
刘氏对大吉微微点头,大吉便拿起地上的水壶,给他喂了口水。
他贪婪的喝了好几口,倒在地上缓了好几口气才道:“我的主子是益州刺史闫大人。”
刘氏眯起眼睛,“不是益州王吗”
他嗤笑道:“要是益州王的人,你们早没命了。”
此话一出,屋里的三人都沉默了下来。
刘氏后退两步坐到了椅子上,静静地看着他。
已经开了头,下面也就没什么不好说的了。
“益州王的人去了陇州,知道你们搬到了绵州,这才让我们三人先来查探一下,其实还是要找六年前的那对夫妻的身份。”
刘氏涩然的问道:“当时为什么没找”
这句问话一出,对方便知道,刘氏原来一直知道有一对夫妻的存在,看来,当年的确有漏网之鱼。
东西说不定早在刘氏手上了。
他苦笑一声,道:“当年我们的人也死伤惨重,那对夫妻中的青年会些功夫,去追他的两个人死了一个,还有一个重伤。幸存的那个当时就找了,他们身上不仅没有我们要找的东西,连能代表身份证明的东西也没有。”
“他重伤,能把同伴的尸体拖回去就算不错了,自然抽不出手来当场就去调查他的身份。”他道:“我们的援手第二天才到,当时找去时,尸体已经不见了,现场很混乱,才下过雨,很多痕迹都消失了,我们只能去山下各个村子里打探。”
他来这边查找当年那对夫妻的身份,自然要把当年的线索了解透彻,所以刘氏要是问他其他的事,他或许不知,但问那对夫妻的事,恐怕除了当年的人外,他是最了解的了。
“其实我们没怎么怀疑七里村,因为这个村子太穷了,”他道:“当年那对夫妻身上虽然丁点财物也没有,但身上的衣服质量不错,男的虽掌心有茧,但其妻看得出没做过什么活儿,家境应当不错。”
“如果那对夫妻真是这附近村子里的人,那最有可能是大梨村,或是白马关镇上的人。”
也因此
第246章 答应
魏知要从这里回京,当地的官员当然要给他办一场欢送宴,本以为魏知会拒绝,谁知道他竟然应下了。
不说绵州刺史,就是傅县令都高兴起来,尽心尽力的在县里最好的酒楼订了几桌酒菜,白老爷下午赶到的县城,刚和魏大人见过一面,他诧异的看了魏大人一眼,但没有说话。
这一场酒宴,不少人都喝多了,白老爷面色也有些潮红,他没住在县城中的别院里,而是选择和魏知住在同一家客栈中。
夜深人静时,白老爷出现在魏知的房间里。
魏知将跪在地上的白老爷扶起来,道:“本官既然答应了你,自然会做到。你明日送完我后,先行一步在转道上等着。”
白老爷闻言松了一口气,躬身退回自己的房间。
但他心里并不平静。
今天下午他从家里赶到县城时,魏知刚从最后一个严重的受灾村里回来,他上前求见,对方却似乎一点儿也不惊讶。
随行的这么多乡绅土豪,他不仅记得他的名字,还能叫出他现居的地方,甚至在他说出邀请他单独前往七里村做客时,他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然后没有多问的就答应了下来。
当时白老爷就觉得这位魏大人知道了什么。
现在,他更加确定了。
向外说要回京,却要悄悄的与他去七里村,虽然这很符合他的利益,但这是不是说明,魏大人他一开始什么都知道,甚至这两日七里村发生的事他也全都看在眼里
他值得信任吗
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便微微安下心来。
应该是可信的,他连圣人都不怕,难道还会怕益州的这些官员吗
在益州,最大的也不过是益州王而已。
除非魏知要造反,不然他有什么理由会勾结地方官和藩王呢
白老爷这样安慰着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魏知的队伍就整装待发,魏知坐上马车,朝大家道:“夏收在即,灾后又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就不耽误你们的时间了,都回去吧。”
这是不可能的,以绵州刺史为首的官员一定要把人送到十里长亭去。
父母官都送了,跟来的乡绅土豪们当然不会落下,于是特纷纷跟随。
浩浩荡荡的队伍就这么上路了,上了官道,又到了十里长亭,魏知就沉了脸,道:“再送下去,本官可就走不了了。”
绵州刺史闻言有些尴尬,他可不喜欢这位瘟神留下,于是停下脚步,在十里长亭与魏知告别。
白老爷跟着众乡绅土豪目送魏知走远,然后便与绵州刺史既各地县令告别。
傅县令转头想和他商量些事情都没找到人。
白老爷快马回村,在县城转入山道的那个转口等着,不过小半刻钟,魏知便带着两个侍卫骑马从另一条路赶来。
白老爷松了一口气,就要上前行礼,魏知就挥了挥手道:“白老爷不必多礼,我们还是先上路吧。”
“是。”
俩人快马朝七里村赶去,骑着马当然不久,两刻钟不到就到了村口。
而此时,大吉刚把画押好的供词交给刘氏,“除了右边房间的那人,其余俩人都愿意在口供上画押了。”
刘氏颔首,将供词用油纸包起来,然后放在一个盒子里。
她正想说什么,管家在门外汇报道:“老夫人,堂老爷带了一位贵客到了。”
刘氏立即起身,道:“把人都打发到后院里去,约束好下人,让他们别乱走动,请堂老爷他们到前堂,我这就去。”
刘氏这次连嬷嬷和身边的大丫头都没带,只带了大吉。
刘氏到时,魏知正背着手站在门口看着院前的花卉,听到脚
第247章 留下
当时魏知便想把白启找来问一问,结果一问才知道,这位大贞元年的进士,他不是调到了别的地方任官,而是在大贞二年时就死了。
还是死在任上,死在剿匪中。
魏知以前在刑部干过,断案锻炼出来的直觉告诉他,那不正常。
所以他放下了调查犍尾堰的工作,转而去调查白启。
两年过去了,犍尾堰的账册根本看不出什么来,他知道犍尾堰一定有问题,但没有证据,一切都白搭。
所以他去查白启。
当年跟在白启身边的人竟然全都死了,这其中不仅有他的下人,还有当地的一些官差,当年白启的县丞何子云及其长子一起死了,全都是为了剿匪。
魏知在查白启时感觉到了阻力,那股阻力比调查犍尾堰时还要大。
比如他在益州府要看犍尾堰的账册,他们会眼也不眨的给他,要见当年修筑犍尾堰的劳工,也没人阻拦。
可他找到当年的一些旧人问起白启,却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被问话的人也一直言辞闪烁。
明明之前他还看到过白启在任时留下的案宗及办案中的各种笔记,但一夜之间,蜀县的衙门就起火,将那些卷宗全烧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动作,他知道自己查对了。
所以他立即派人去白启的家乡陇州找人,想要找到他的家人。
在此期间,他便在益州抗洪救灾,等派出去的人从陇州回来时,赈灾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
他才知道,他要找的人竟然就在益州府内。
所以在听到路边有两个流民提起绵州也受灾严重时,他便顺水推舟的过来了。
在剑南道,在益州,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他是不可能直接找上门来见刘氏的。
在巴西时,他本来还在思考该找什么样的借口到罗江县的七里香走一走,所以在白老爷也去时,他才会特意把人叫上去说话。
想着要是到了罗江县,白老爷和其他乡绅一样客气的请他回家暂歇,他一定会答应去的。
结果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夜色已暗,白老爷却突然派身边跟着的长随离开,由不得他多想。
却没想到,七里村竟然有这样的惊喜等着他。
回来的侍卫说,在他们之前就有一拨人到了七里村,但不知为何,他们突然和当地的村民起了冲突,所以被抓起来了。
魏知此次来七里村,一是要见见被抓起来的三个人,最好把人给提走;二是和刘氏谈一谈。
对方那么怕他去查白启,说明白启手上一定有什么他们害怕的东西在。
魏知怀疑,那些东西在白启家人的手上。
但刘氏交给魏知的只有两封家书和两份画押的供词。
魏知眉头紧蹙,问道:“除了这两封家书,白启没有其他东西留下吗”
“我儿怎么会把那种东西带回家连累我们呢”刘氏道:“当时他是一人在任上,当时我孙儿年幼,不能出远门,所以我们留在陇州老家。”
这就麻烦了。
魏知问,“老夫人可有其他的线索吗,你想一想,他会把东西藏在哪儿”
刘氏摇了摇头,道:“老身实在想不出来。”
白老爷看了刘氏一眼,低下头去。
魏知便叹了一口气,道:“我想见一见那三个人。”
刘氏立刻让大吉带魏知去。
等人一走,白老爷就问道:“婶娘,我们不说,魏大人见过那两个人也会知道周银夫妻的存在,我们为何要瞒着他们呢”
“魏大人可信吗”
“起码可信他九成。”
“可我背后立着这么多条人命,别说是九成,就是九成九,我也不敢冒这个风险。”刘氏道:“他是知道会有这么一对夫妻在
第248章 我会看病
此时刚刚下学,还没到吃晚食的时候呢,满宝习惯性的跟着白善宝去他的书房里看书。
她没看课本,而是掏出那本《全本黄帝内经》继续看,还拿出一个小本本做笔记。
所以白二郎带着下人过来请他们过去吃饭时,俩小孩都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外面的天空。
白二郎道:“别看了,今晚我家给一个伯伯设接风宴,所以提早吃了。”
接风宴这种东西满宝还是在书上看过,现实中可没参加过。
她眼睛闪闪发亮,问道:“接风宴是怎么样的”
不就是吃饭吗
白二郎歪头想了想道:“有酒有菜,还有很多东西,反正跟一般吃饭不一样,你们去不去吧”
白善宝问,“我祖母和母亲去吗”
“去吧,家里的妈妈已经来请了,我是负责来请你们的。”
白善宝立即道:“那我们也去。”
满宝已经知道羞了,知道不能随便在别人家吃饭,何况人家家里还有客人呢。
所以她虽然很想去凑热闹,但还是摇头拒绝,“算了,我就不去了,不然回去晚了,我娘会担心的。”
白善宝表示理解,这两天他祖母也怪怪的,不许他往外面跑,连去满宝家玩都不行。
满宝收了书便要回家,一出门遇见郑氏和刘氏,她乖巧的抬手打招呼。
郑氏知道白老太太也邀请了她的,便笑道:“满宝不与我们去吗二郎家可是有很多好吃的。”
满宝意动,但还是摇了摇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