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强大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便衣佛陀

    想到此处,天子竟然在寒冬腊月里衣衫湿透!

    这一篇《滕王阁序》真的可以颠覆大唐,它简直就是“康兴殿下”的复辟之路!

    就在此时,一直没有作声的裴垍突然出言,问道:“按照县主所言,剑南西川可与这《滕王阁序》没有丝毫关系,武氏遗孤又为何要拉拢刘辟”

    这一点西岭月也一直没有想通,不禁蛾眉微蹙,指着《滕王阁序》最后的那首四韵诗,解释道:“唯一的可能,线索就在这首诗里。南浦郡在荆南,是不是离西川很近了”

    “的确很近。”裴垍释疑,“荆南与西川之间只隔着一个东川。”

    “会不会是武氏遗孤想要拉拢荆南、东川节度使,没有成功,转而拉拢了西川”西岭月提出另一种可能。

    似乎也能说得通,众人也没有比这更好的解释了。

    屋内顿时陷入一阵沉默,反倒是李纯冷静地开口:“朕突然想起一件事——武后的出生地是利州,以前分属剑南西川管辖。”

    “这就说得通了。”裴垍显然更信服这个理由,“太




第440章 敬重不是爱
    “女官你以为这么容易”李纯轻笑,也不知是在笑她还是笑自己,“你若进宫当了女官,那些个庸脂俗粉就够你受的。倒不如以做客的名义进宫,她们反而会对你客客气气。”

    西岭月撇了撇嘴,显然不以为意。

    “你别不信,宫里头的龌龊事可不少,朕只是不想管罢了。”李纯眯起双眼,望着冬日里苍茫的夜空,“朕喜欢单纯的女子,像怜怜和秋娘一样。”

    言下之意是郭贵妃不单纯了。

    西岭月忍不住替自家姑姑辩解:“圣上这话可有失偏颇,作为您的正妻,管理偌大的后宫,没点心计手腕怎么行还不被人给吃了”

    李纯再次轻笑:“你说得也对。”

    “这次纪美人的事,您可得给姑姑一个交代。”她继续打抱不平。

    李纯并没有接话,只黯然地道:“你姑姑一切都好,只可惜她姓郭。”

    西岭月心中一惊:“我也姓郭啊。”

    “你不一样,你不像郭家人。”李纯扭头看她,“月儿,朕很庆幸你没有在郭家长大。”

    西岭月似乎听懂了他的意思,又似乎没听懂,只觉得眼眶一热。

    “若是朕这辈子都不立后,你会理解朕吗”李纯突然站定,认真问她。

    此时此刻,西岭月明知道自己应该站在郭家人的立场上进言,劝帝王立郭贵妃为后。可不知为何她开不了这个口,她心中能理解这位皇帝舅舅的难言之隐。他只是不想被强

    大的外戚所掌控,不想把枕边人推得越来越远,不想让皇后的宝座束缚他感情的归属,于是他选择空置后位。

    虽然知道他当年迎娶郭贵妃只是一种政治选择,可她还是想要问上一句:“舅舅,这么多年了,您对贵妃姑姑真的没有感情吗”

    听闻此言,年轻的天子沉默须臾,才低声回道:“朕敬重她一辈子。”

    是敬重,但不是爱。

    可生在帝王家,有这份敬重已经很不容易了。

    西岭月没有再继续问下去,也劝说不了什么。身边这位年轻英武的天子自登基开始就雄心勃勃,想要涤荡安史之乱后的大唐颓势,他是一位有主见的君王,政事上、家事上,都不会轻易听人劝。她索性也不去多那个嘴。

    “等过了年,朕便将你从这案子里择出来。”李纯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已经做得够多了。”

    “圣上!”西岭月极不情愿,欲再争取一下。

    李纯做了个阻止的手势:“再查下去你会很危险,为国效忠洒热血,还是交给男人去做吧。”此言说罢,他呵出长长一口白气,在两人面前氤氲出短暂的朦胧,似一片迷雾,就好像大唐未来的前程,令人看不清楚。

    年轻的帝王突然面露惶惑,想要拨开那一片雾气,伸手却触碰到星星点点的凉意。

    “下雪了。”他缓缓仰头,只见天空中有白色的雪花纷纷落下,由小变大,在苍茫夜空之中旋转飞舞。

    “真的下雪了!”西岭月也伸出双手,感受着今冬的第一场雪。

    “今天是什么日子”天子记不清了。

    西岭月也没记住,倒是远远跟着的内侍耳朵极灵,连忙上前几步躬身回道:“陛下,今日是腊月二十四。”

    &nbs



第441章 醉打金枝
    大历十四年,天子尊郭子仪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并将其汾阳郡王的食邑增至两千户。

    两年后,郭子仪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他死后,德宗帝废朝五日,亲临安福门送葬,并违反礼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墓成之日,德宗亲率百官前往吊唁,在其坟前痛哭流涕,甚至下令国史记载,称他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汾阳郡王郭子仪,生前收复故土,抗击叛臣,外御强敌,寸土不让;身后天子送葬,百官吊唁,配飨宗庙,无上哀荣。

    更令人赞服的是,他一生侍奉四代帝王,不仅能在动荡的朝廷中显赫终老,还荫及整个家族:上至其父被追封为祁国公,其母封为魏国夫人;平辈手足兄弟八人,全部入朝廷效力,或因功封爵,或成为一方大员;其妻妾五人全部受封国夫人;其八子七婿更贵极人臣;

    孙辈之中还有八位驸马,孙女郭嬿更是当今天子的嫡妻,虽无皇后之名,但也母仪天下。

    毫不夸张地说,郭子仪以一人之力,让落魄的郭氏一族重现辉煌。

    因此,郭氏宗祠之中,除了皇帝与虢叔的牌位,便是以郭子仪之父、郭子仪本人的牌位最为醒目。

    而如今前来祭祖的后人,也多出自于汾阳郡王郭子仪一脉。

    郭子仪有八个儿子,每个儿子又至少生了三个孙子。原本其长子郭曜是嗣子,次等降爵袭封代国公,后来郭曜因病去世,郭子仪六子郭暧便承袭了代国公的爵位。郭暧是德宗爱女升平公主的驸马,两人生前夫妻恩爱,还留下了一出“醉打金枝”的佳话,早已成为酒馆茶楼的必说之题。

    郭暧与升平公主育有四子:长子郭铸袭封爵位,可惜英年早逝,留下三个儿子;二子郭钊娶了先帝长林公主之女,也育有三子;西岭月的父亲郭鏦排行老三,只有郭仲霆一子;四子郭銛先前有位夫人,死后续娶了守寡的西河公主,他膝下虽有两名庶出子,但迫于压力册立了西河公主与前夫的儿子为嗣子。

    西岭月略略一算,她祖父郭暧留下四子九孙,外加西河公主带来的嗣子,恰好十个孙子,即她有九位堂兄弟。

    而其他七位伯祖、叔祖膝下远远不止这个数,每一脉都有二十来个孙子。平辈之中,最年长的比她大了足足三十岁,最年幼的尚在襁褓之中!

    她的曾祖父郭子仪留下了庞大的后代,将近二百男丁,成年的全都迎娶了名门贵女,受到朝廷重用。唯独郭仲霆算是其中的异类,但也有“太原郡公”这个爵位在身。

    这还只是郭子仪一脉的后人。郭子仪的其他几位兄弟手足,也都繁衍了不少后代,争气的有百余子孙,不争气的也有五六十人,大多走了仕途。他们凭借着显赫的姓氏和庞大的亲族做支撑,现如今都混得不错。

    在来宗祠之前,西岭月本不觉得这个姓氏有多么荣耀,可真正置身其中,听到郭子仪的英武事迹,看到他牌位上的诸多头衔,她蓦然升起一阵骄傲之情。再见识了郭氏子弟的风流气质、谈吐涵养,她内心更为之折服。她知道自己已经真心接受了这个姓氏,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由于郭氏子孙人数众多,得以进入宗祠的只有



第442章 你想我退婚吗?
    后果便是她失去了味觉,一顿晚膳还未吃完,已是满身的中药味。

    宗祠里一直热闹到戌时,族人们才依次散去,各自回家准备守岁。

    西岭月返回长公主府时,人已经不甚清醒,头脑昏沉、舌头打结,胃里也像火烧一般难受。她是被郭仲霆背下马车的,一家人还没走过照壁,长公主已经高声吩咐管家:“快,快去喊萧忆!”

    不多时,萧忆背着药箱匆匆赶来,为西岭月把脉片刻,神色紧张地道:“快将她扶回去。”

    郭仲霆和阿翠、阿丹一阵手忙脚乱,将西岭月抬回闺房。

    长公主见状万分担忧,一路跟在几人身后,口中念叨着:“好端端的除夕,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您不必担忧,月儿她是喝醉了,待我施针之后自会清醒。”萧忆安抚道。

    长公主和郭鏦这才放下心来,后者对前者道:“既然月儿无甚大碍,咱们还是去前厅守岁吧,可不能坏了规矩。”

    按照传统,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守岁。尤其是家中主人及主母一定要撑到天明,还要给下人们发财礼,才能保证来年家宅平安。

    但长公主不大放心西岭月,犹豫片刻,还是吩咐郭仲霆:“仲霆,仔细照顾你妹妹,知道吗”

    她重重咬下“照顾”二字,别有深意。郭仲霆心里明白,母亲是不想让萧忆和西岭月单独相处,让他在旁边提防着。于是他会意点头:“母亲放心,您快去前厅守岁吧。”

    长公主又深深看了他一眼,这才与夫君返回前厅,接受阖府上下的叩拜。

    郭仲霆目送二人走远,转身回到西岭月的闺房,看到萧忆已经开始为她施针。他正想询问一句,萧忆已经先一步开口,对阿翠和阿丹吩咐道:“阿翠,你照着我原先的醒酒方子熬一服过来;阿丹,你吩咐厨娘做一道养胃的汤羹,要热的,不要太咸。”

    阿翠和阿丹不疑有他,立刻领命下去办了。

    哪知她姐妹二人走后,西岭月突然睁开双眼坐起身,徒手拔掉腕上的银针,长嘘一口气:“忆哥哥,你还是这么聪明!”

    萧忆露出宠溺的笑:“从小到大,你这把戏演过多少次,每次都是我替你打掩护。”

    西岭月娇俏地挑眉,朝他做了个鬼脸。

    “啊,你你你……”郭仲霆在旁看得目瞪口呆,“你是装的”

    “是啊!装的。”西岭月摊了摊手,“我想找忆哥哥说几句话,母亲看得太严,我只好出此下策。”

    “你太过分了!”郭仲霆顿生火气,“老子可是背了你一路!”

    西岭月立即绽开甜甜的笑靥:“好了仲霆哥哥,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我今晚喝了太多屠苏酒,舌头都木了,劳烦你去和阿丹说一声,帮我熬一碗甜汤可以吗最好再拿几块桂花苏、金如苏!”她得寸进尺。

    “这……”郭仲霆想起长公主的嘱咐,只觉得左右为难,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西岭月看出他的顾虑:“你们这么紧张做什么我真的是有要紧事找忆哥哥说啊!”

    郭仲霆好不容易寻到西岭月这个亲妹妹,实在是惹不起她,只得妥协:“好吧,就半盏茶的工夫,我去趟灶房就回来。”言罢又看了萧忆一眼,这才磨磨蹭蹭地离开了。

    听到屋门开启又关上的声响,西岭月长舒一口气。自打她出宫回府之后,长公主便有意无意提起她的婚事,更数次阻止她和萧忆单独见面。不得已之下,她只好借用除夕喝醉当借口,才挣到这一时片刻的独处机会。

    萧忆心里也明白,不是万分紧急之事西岭月绝不会这么做,忙肃然地问道:“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自从你回来之后,我数次见你欲言又止。”

    西岭月却已没时间解释,拽住他的衣袖亟亟说道:“忆哥哥,



第443章 装醉
    西岭月想起从《滕王阁序》里拆解出来的藩镇,有几个就在中南地区,恰好与锦绣庄的分号有所重叠。想到此处,她心中渐起忧虑,忍不住说道:“倘若可以,年后你就写信给父亲,让他把湖南和江西的铺子撤出来吧。”

    “江西、湖南……”萧忆低声重复了一遍,眉宇间忧色更浓。

    “荆南……也撤出来吧。”西岭月迟疑着又道。

    萧忆猛地抬头看她,目光收紧,俊颜沉沉:“月儿,荆南可是锦绣庄的第二条命,除了西川,就数荆南营收最多!”

    “我知道。”西岭月烦躁地拨弄床帐。

    “你真的确定荆南有问题”萧忆再次询问,甚至是提醒,“这话不是儿戏,一旦撤出来,再想回去就难了。”

    西岭月又何尝舍得,她从记事起就接触各类丝绸,十岁开始摸算盘,十二岁看懂锦绣庄的账本,十五岁已经打理半个西川的生意。锦绣庄的情况她比萧忆更清楚,荆南可是萧家经营了五六十年的地方,成果非凡,一旦撤出必将损失惨重。

    可是刘辟造反的惨痛后果就在眼前:义父下狱、萧家被抄、锦绣庄关停、萧忆被逼婚……这些教训历历在目,她如何不怕,她再也不能让萧家重蹈覆辙了!

    想到此处,她终是咬了咬牙,痛下决心:“撤!先撤出来!等情况稳定了,我再去求圣上,一定让锦绣庄重新回去!”

    萧忆盯着她看了很久,似乎接受了这个事实,语气转淡:“好,我知道了。”

    两人一番话才刚说完,阿翠、阿丹已经在外敲门,一人端着醒酒药,另一人端着甜汤。

    郭仲霆的声音也适时传来:“不用敲门了,直接进去吧。”

    他说着已大咧咧地推门而入,姐妹花跟在他身后,三人快步走到西岭月榻前,似乎生怕再晚一步她就被萧忆给吃了。

    西岭月本就是装醉,自然不愿喝醒酒汤,倒是将甜汤喝了个干净,解了口中的药味和酒气。

    “当当当——”子时的钟声恰在此时响起,长安城内礼乐齐鸣、钟鼓同响,昭示着元和三年已经到来。阵阵欢呼声传遍城内各个角落,就连长公主府都燃起了爆竹,辞旧迎新。

    郭仲霆连忙催促她:“喝完了没喝完就起来吧,要去给父亲母亲行礼啦。”

    西岭月险些把此事忘了,着急忙慌地放下汤碗,起身整装,随郭仲霆、萧忆一道去见长公主夫妇。

    “愿父母大人福延新日,庆寿无疆。”西岭月和郭仲霆先行叩拜。

    长公主望着一对儿女,笑得和蔼可亲:“好好好,都快起来。今年母亲的愿望很简单,也不要什么庆寿无疆,只要能解决你们两个的终身大事,母亲就满足了。”

    西岭月和郭仲霆都不接话,只笑吟吟地敷衍着,在长公主夫妇的虚扶中起身。

    萧忆身份比较特殊,单独叩拜道:“愿长公主、郭驸马福庆初新,寿禄绵长。”

    “快起来。”郭鏦其实很欣赏萧忆,对他笑道,“这几个月也辛苦你了,治好我这足痹之症,果真是神医传人。”
1...110111112113114...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