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满城风沙

    “老孙,你是供销社的主任,你有没有办法”

    卢建设看到没有理他只能点将了。

    “这………卢市长,我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还什么当讲不当讲,有话快说!”

    卢建设有些恼怒。

    “是这样的,省供销厅我接触过很多次,他们掌握着全省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每年年初这计划就已经定下,只是今年有些特殊,国家突然下达了增产的命令,原料方面当然是有些紧俏了………!”

    “行了,这些谁都知道,我就问你有没有办法能搞到钢铁,有就说,没有就别说废话,啰里啰嗦的!”

    卢建设打断对方有些生气。

    “卢市长,办法倒是有一个,只是好使不好使,我就不知道了!”

    他面有一丝难色地回答。

    “什么有办法什么办法快说!




第四十九章 东来你去办
    “市长,那些厂子哪里有钱”

    一位企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开口问道,企业的钱都是用来开工资的,除此之外就没有多余的钱了,要是把这笔钱拿出去买材料发不出工资来,工人们马上就会撂挑子不干活。

    “笨蛋,钱从市里拨,按照各家工厂所有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拨,表面上说是给工人们发奖金,但私下里告诉厂长,让他们去买材料………!”

    卢建设下了命令。

    “卢市长,一个月的工资恐怕不够吧!那才几个钱”

    供销处的负责人摇着头说道。

    “一个月的不够那就先下拨三个月的工资………记住,要是买不到材料,这些钱一分不能少的给我送回来,要是材料没买到,钱还给我花光了,别怪我不客气!”

    市长一声令下,阜城市所有工厂都傻了眼,他们这些人平时只会闷头干活,哪里会搞什么采购销售一些厂长一辈子连阜城市都没出去过,认识的领导也仅限于市里的主管的头头脑脑,让他们自己到省城里去找门路,他们连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

    “你们说说,这市长是不是脑袋傻了!让咱们自己拿钱去沈城买钢材,我他嘛的到哪里去买都不知道。”

    轴承厂的厂长周德路在会议室里拍着桌子上下发的文件大声吼着,旁边坐着的都是厂里的中层干部,刘琅的父亲刘东来也在其中。

    “厂长,咱们别管他,没材料就不生产,我看他们能拿咱们怎么办”

    旁边坐着的一位副厂长回答道。

    “不生产你说得简单,这文件上可是写的清清楚楚,要是完成不了市里下达的指标,我第一个就挨处分,我倒是好说,到时候连工资都不给,你们也遭殃!”

    “什么不给工资那怎么能行我们还得吃饭养家呢!”

    这一下所有人都炸锅了,。

    “好了好了,我现在把你们找来不就是要研究研究嘛,不管能不能买到,总要试一试,你们说,谁去沈城去买”

    周德路这么一问,所有人马上就不吭声了,让他们干活没问题,可去省城买东西,而且还是钢材,这简直是要命一样,再说,这明显是个“黑锅”嘛,工人们也不是傻子,连市长都没招,他们能把它办成笑话一样!

    “你们倒是说话呀!”

    周德路一下子把手里的旱烟扔在了地上有些恼怒地吼道。

    “周厂长,省城我连去都没去过,更不用说去买东西了,我可不行!”

    刚才说话的那位副厂长连连摇头。

    “我倒是去过一次,可是到了省城就转向,坐公交车差点坐过了头,我也不行!”

    另外一位副厂长也连连摇头。

    “周厂长,那沈城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得找个熟悉的人,要不然连供销厅的大门都进不去!”

    一个人说道。

    “废话,用你说我现在就问你们谁去”

    周德路白了对方一眼。

    “厂长,我倒是有个人选,要是这个人去,恐怕这材料就能买到了。”

    一个车间主任突然开口道。

    “哦老慕,你说是谁”

    周德路眼睛顿时一亮。

    “还能有谁当然是东来了,他可是和省里的领导认识,只要他出马,必定会旗开得胜!”

    “东来对呀!”

    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目光一下子都聚焦到了刘东来身上。

    刘家和省里大领导的关系工厂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找到这位大



第五十章 价格双轨制
    所谓双轨制,就是同一种商品两个价格,国家计划内一个价格,国家计划外一个价格,计划内的价格由国家规定,非常便宜,而计划外的价格由市场决定,那就贵出很多了。

    只所以国家会实行这种制度,主要就是为了鼓励企业多干活,多创新,你只要完成计划内的指标,如果还能制造出更多的商品,那么这些多余的商品就允许推向市场,并且价格由市场决定,赚到的钱可以自行分配,具有某些承包的性质。

    这种制度其实在八一年就开始实施,主要是针对南方的一些小型国营企业,至于北方的大型工业企业,国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毕竟工业是国家的命脉,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大事。

    国家对这种制度的初衷是好的,算是放权的一种方式,大大激发了一些企业的自主性,很多工人为了多赚钱,或是通过改良技术的方式提升生产率;或是通过减少浪费的方式提升效率,多出来的原材料制成商品投入市场赚取利润,工人们得到了很多好处。

    可是在这种制度实行的过程中,飞快的出现了被后人称之为“官.倒”的一批人。

    改革初期,由于开放程度的不同,很多人利用同一商品不同城市价格差异的特点赚取差价,其他人称之为“倒爷”,就好像阜城中的那些南方人,他们从当地低价弄到“的确良”,然后运到阜城后就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而所谓的“官.倒”同他们性质一样,只是“倒爷”赚的是辛苦钱,“官倒”们则是利用某些神秘的背景,用计划内的价格买出材料,然后一转手就投放到市场上,眨眼之间就能赚取一倍,甚至数倍的暴利,这就是价格双轨制的弊端所在了。

    阜城市现在买不到所需的生产用的物资,这本身就很不正常,刘琅猜想很可能这些物资就被那些“官.倒”们给弄走了,这样的话,恐怕这件事就难办了。

    “爸爸,我也跟你一起去!”

    刘琅突然开口道。

    “儿子,你跟着去干什么”

    刘琅的母亲赶忙阻止,刘琅现在才三岁,她可不放心让儿子跟着出远门。

    “妈,肖爷爷对我们刘家非常关心,帮了我们不少的忙,我们早就应该上门拜访了,这一次不管能不能买到材料,都要去拜访一下肖爷爷!”

    “儿子说得对,那我就带你去,也让你见见世面!”

    刘东来也早有这个打算,毕竟刘家之所以跟那么大的领导搭上关系全是因为刘琅,肖南光对刘琅也是关爱有加,既然现在有求与他,如果刘琅不去,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只是他也觉得刘琅太小,沈城又很远,担心自己的儿子不愿意去,现在儿子自己说要去,那就没问题了。

    “对了爸,既然要是求肖爷爷办事,你们的工厂应该买些礼物吧”

    刘琅再次说道。

    “对呀!这我怎么没想到!”

    一句话提醒了刘东来,他光顾着发愁了,这件事怎么忘了一般人家求人办事都要拿些鸡蛋糕点之类的,去找肖南光这样的大领导,这礼物必定要非常丰厚了。

    “明天我就去找厂长!”

    刘东来立刻说道。

    “爸爸,肖爷爷他是个正直的领导,你们给他钱,他是绝对不会要的,而且要是这么做,怕是对方连忙都不会帮了,最好还是去问问王抗日,他和肖爷爷非常熟悉,问问老人家喜欢什么东西。”

    论人情世故,刘琅可比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明白。

    “对,对,还是儿子你说得对,我明天就去找王大哥问问。”

    第二天一大早,刘东来骑上车子就去找王抗日,王抗日听了也皱了皱眉头。

    “东来,你说得这件事我也知道,卢市长开会的时候我也在现场,让你们自己去买材料实在是为难你们了,不过现



第五十一章 沈城
    三十年后的阜城火车站还看得过去,里面能装下数百人,门口的广场上还立着个奔走的女子雕像,这个人是阜城第一位奥运会竞走冠军,为了纪念她阜城把她立在了车站前,不过这位冠军后来加入了外国籍,跟阜城没什么关系了。

    当然,现在阜城车站还没有这位冠军的雕像,别说雕像了,连车站也小的可怜,里面只有一百多个座椅,零零散散的坐着几个等车的乘客。

    “阜城到沈城的火车快到了,大家都准备好呀!”

    一位乘务员拿着个大喇叭对着这些乘客大声喊道。

    “到了,到了,大家都准备好!”

    周德路马上招呼众人。

    不过这个“快到了”让众人等了足有一个多小时,刘琅都快睡着了才听到了远处传来了一声火车鸣笛之声。

    “噗嗤噗嗤噗嗤………!”

    巨大的蒸汽火车头缓缓驶入了站台之中,伴随着滚滚黑烟稳稳地停了下来。

    翠绿色的车皮格外的显眼,车站里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因为这辆车是阜城唯一一列通往外地的客车,一天就这一趟。

    六个人上了火车,随意找几个座位就坐了下来,反正车票上也没有座位号,先上先座,后上没座,不过车上也没有多少人,三五一伙地坐在各处聊着天。

    二三十年以后,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坐上火车那就是满员,几乎就没有空余的座位,上学的学生、工作的职员以及旅游的人比比皆是,赶上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不提前半个月的时间都买不到票,但是现在,阜城就如一座孤岛,只有企业办事的人才会因为业务关系出门,旅游这种事情几乎是见不到。

    阜城到沈城只有一百八十多公里,在二十多年后乘坐火车最多也就两个多小时就会抵达,可是现在,慢悠悠的火车有气无力的向前行驶,一路上足足停了二十多次,花了七个小时才抵达沈城,刘琅在车上都睡了两觉。

    “儿子,起来了!”

    父亲轻轻地把熟睡的刘琅抱了起来,刘琅才睁开了眼睛。

    他们是上午十点多从阜城出发,现在外面已经是日沉西山了。

    “小刘琅,快起来吧,沈城到了,这沈城可比咱们阜城强多了!”

    周德路笑着说道。

    刘东来抱着儿子随着零零散散的乘客走出了车站,抬头看向前面的广场。

    “强多了哪里强了”

    刘琅抬头看去,眼前的一切跟二三十年之后可是完全不同,用面目全非来形容也不为过。

    处处都是低矮的楼房,最高的一栋也不过七层高,全都是三四十年代原苏联的老建筑,要知道在二十多年后,走出沈城车站抬头看去至多能看到前方数百米远的范围,数十层高的建筑比比皆是,一个人站在车站前的广场上真有股坐井观天的感觉,哪里像现在,一眼望去都能看到天的边际。

    可即使这样的建筑,也让刘东来等几个人兴奋不已。

    “看,那么高的楼房!”

    一个人指着那栋七层高的楼房说道。

    “那就是公交车吧!怎么上面还有天线”

    一个人指着路上飞驰的汽车大声叫道。

    “没错,这就是公交车,不过天线是干什么的呢”

    阜城现在还没有公交车,这种“高端”玩意只有在报纸上才能看到,不过刘东来在电视上早就看到过,不过还是不知道这接了两根“天线”的公交车是干什么的。

    “那是有轨电车!”

    刘琅在一旁说道。

    “有鬼电车怎么车上还有鬼”

    几个人吓了一跳。

    “那是轨道的轨,你们没看到两根天线接着电线吗吸收了电这种车才能跑!”

    刘琅一副“轻蔑”的眼神看着他们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这种车还能接电,看来是高级车,等有时间得坐一坐,不过这家伙不能漏电吧”

    一个人有些担心。

    “好了好了,别说废话了,咱们还是先找地方住,你们两个人一定要看好钱!



第五十二章 招待所
    “青年大街车站到了,下车的人向后门走了!”

    售票员即时通报,提醒车上的乘客。

    “南陵公园到了,下车的乘客向后面走了!”

    “市中心到了,下车的乘客向后面走了!”

    十多分钟之后,公交车就到了市中心广场,这一路上除了红绿灯和站点会停一会外,车子没有任何的停留,要是二三十年后,这段距离在下班时不走上半个小时才怪,没有堵车或许是现在车子上路唯一的好消息。

    几个人从车上下来,询问一下附近的老百姓,很快就找到了五十四路公交车站点。

    上了车,这一次每人花了四分钱买票,又坐了将近半个小时的车才到了省正协。

    “沈城好大呀!坐车都花了将近一个小时,要是在咱们阜城,一个小时早就出城老远了。”

    一个人连连惊叹。
1...1213141516...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