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神通异世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二胖王览学

    但是有利益的地方就有龌龊,有关系的所在就有龃龉。真正让人觉得难办的,是各处产业的案子。今日里谁谁谁贪污,又哪一日某某某受贿。小打小闹,有各产业的负责人直接处理,真正闹出事情来的,才被送到戒律门的案头。是逐出,是送官,看打看罚,出没出人命,这个负责人要怎么处理,好些事情焦头烂额。

    这些本来就该是戒律门首席头疼的事情。奈何孔诤言信得过自己的徒儿,好些事情没捋顺就往周贤的案头一扔。该如何是如何,周贤确实能够按照法条规章一篇篇弄明白,甚至是上得堂去,周贤也能够靠着自己熟读大林律法,据理力争。

    然而法理不外乎人情。这个犯了错的,与观内的哪个有关系,在当地恩惠乡邻有了不小名望。这些事情真的处理起来,要不要考虑到

    繁杂、琐碎、无趣,这些事物都在用一种极其单调的步调,压榨着周贤对于生活的喜爱。

    有的时候,周贤就会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好无趣,自己活着干什么呢

    他本应是个死人了,靠着借尸还魂再到阳间走一番的过客而已。自己上辈子的亲人、恩师、挚友、恋人,也都已经再接触不到了,这样活下去真的有什么意义吗

    不错的,刚刚发现自己活在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周贤曾陷入过巨大的恐慌。借由着周江远残余的那一点情感,与孔诤言和方丹建立了微妙的关系。出于对死亡的畏惧,周贤退缩了。即使不敢承认自己是谁,也不愿意说清楚自己的来处。

    即使孔诤言和方丹对他视如己出,周贤仍感到无力,以及一种莫大的孤独。他确实是怕死,但他的求生未必有多强。

    到后来承认了周江远这个身份,也对周江远的一缕残魂做出了承诺,要好好活着。只是这个承诺,现如今真的能够坚持下去吗这样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牵挂着他的人,其实都受着他的欺瞒,他没有勇气承认自己来自于另一个世界,这更让他填了一份负罪感。

    恐怕这世上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更好。这种自我怀疑,始终如刺芒在背,时时刻刻困扰着他。当初立下的成为观主的愿望,现在看来可能就是一时糊涂,玩笑而已,岂能当真

    说一些谁都听不懂的烂话,给孔湄讲只有他知道的故事,是周贤思念自己的故乡,缅怀自己前生的独有方式。聊胜于无。

    直到弘武大会结束,返回青要山来,周贤长出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开始喜欢这样的生活了。

    头一番去京城的时候,那是奉了师命,红尘炼心到此一游。周贤权当那放假了。这一回不一样,每时每刻,周贤脑子里那根弦都是紧绷着的。生怕说错了,做错了,露出什么马脚,留下什么把柄。

    尤其是先后见了魏康和长公主,先后两次,差点儿真的把周贤脑子里那根弦给绷断了。相比较起来,见魏康可能还好一点,毕竟岑秋风就在旁边坐着。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岑秋风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提点。见周玉嫃那才叫折磨,即便长公主阁下掏出了凭证,周贤也没有真的放下心来。

    一直到回到青要山,住到自己的床上,周贤心里的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弘武大会,让周贤好似是害了一场大病,受尽折磨,倾尽家财方才痊愈。由此才感觉,平平淡淡的生活真好。

    所以周贤自己也在心里骂自己,人就是贱骨头,不遭事儿了,怎么着都是无聊,等事儿过去了,才明白自己过得多幸福。看着这些日子以来,由别人处理的文书,周贤还不由得撇撇嘴,心道这戒律门离




第一百八十七章 结为夫妇
    按说以李桐光现在的身份,大婚之日请个戏班子来唱上三天三夜,各种文武带打,毫不过分。但好歹是在青要山上办的婚礼,道门重地,不适合这样,也就算了。虽说李桐光现在不是道士了,完全可以不再守道士的规矩,可这帝隐观仍旧是他的家,照着家里人的规矩来,也没什么错处。

    韩玉春是罪臣之女,家里的人,死走逃亡伤。即便她如今嫁给了天灵卫的千户,那些与她家有旧的人,当初极力的撇清干系,到此时也没有哪个那么大脸,好意思到她的婚礼上来。所以来参加婚礼的宾朋,无外乎是李桐光的朋友亲戚。

    数一数算一算,芙蓉庄上倒还真有几个人能算得上跟李桐光带故沾亲。这些年来也没什么来往,索性也就不请了,都是同门的人前来拜贺,外人有,但是不多。

    说起来,周贤在京城交了不少朋友,李桐光在周贤四处游逛的时候,天天同方丹扎在校场里用功,也难怪人家能得头名。虽说功夫是在平时,但老话说得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女方这边没有了亲戚,好多礼节能省下来了。这婚礼的排场弄得很大,但是程序十分简单。早上新人梳头,到巳时李桐光骑着马来到孔诤言和方丹住的那个小院,把韩玉春请上花轿。抬着韩玉春到礼堂去,下轿来,到礼堂拜过天地,念过文书,夫妻二人在鸳鸯帖上留下指印,改日送到衙门报备户籍,这就算成了。

    礼物无分什么轻重,念的是这个情分,却也是必须备下的。周贤给李桐光准备的是书,不是什么正经念书人看的书,都是被那些老学究批判来说玩物丧志的东西,各种话本、小说、志异闲谈,都是打发时间的读物。

    其中还有些是自打周贤穿越过来以来,整理出来的记忆深刻的故事的副本。

    此前他还挺担心,这些个东西流传到后世那岂不是乱了套了吗直到魏康收藏了《嗷呜山水卷》之后,周贤是彻底想开了。反正这个世界的历史线对他来说,已经疯狂地跑偏了,给后世留下一些未解之谜,也是很值得人开心的。

    他是做不得文抄公,把什么奇思妙想都据为己有且洋洋自得。什么作品是谁写的,他都暗搓搓地藏在了书里,是些浅显的谜题或者文字游戏,很容易猜出来。如果真的不幸,这些东西流传到后世,那就让它们坑一下自己许多年后的同行吧。

    周贤的礼做不得好些奇怪,倒是岑秋风的礼颇为贵重。他送了李桐光一枚保命的丹丸,叫魂劫丹。对于各种奇难杂症,这个药一点儿都不管,但若说这个人负伤了,甭管是外伤内伤缺胳膊断腿,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吃下这个药,就能把命保住。

    这个魂劫丹炼制的方法已经失传了,用一颗少一颗。陈文言也研究过,终究是没研究出来。这个丹药也没有保质期一说,用玉器保存,放多久多不会腐坏变质。这一点都不科学,但是在这个世界讲什么科学

    不过说起来,李桐光大婚这一日收下这么多礼物,只有一件是最让他动心。是百里阵里传过来的一封文书。

    这封文书到的时候,众人正在酒席宴前,李桐光喝的满面红光。百里阵监督的弟子,捧着一封角轴帛面绣四季花的文书到李桐光近前,要李桐光跪迎。

    着不是旁的东西,正是一封诰命文书。当今圣上御笔亲题,不但抹去了韩玉春贱籍身份,还诰封五品宜人!

    李桐光连忙把刚拜过天地的娇妻自房中接出来,一同跪迎诰命文书,叩谢天恩。

    接过了文书,韩玉春喜极而泣,靠在李桐光怀里哭了许久。

    这是理所当然的,“贱籍”这两个字好说不好听,压在人头上,那就是千斤的重担,又好似一座泰山。大林朝可不讲究什么“人人生而平等”,贱籍就是贱籍,子子孙孙都难以翻身。即便家中出了一个饱学之士,满腹经纶,有治世之能,那也没办法施展拳脚。

    一辈贱业,三代以内不得入科。

    韩玉春本来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流落风尘之中,是一口气憋在心头,让她强撑着活下来的。若不是答应了自己即将要上刑场的双亲,不得寻短见,韩玉春早在要被官卖的那一日,就撞死在牢中了,哪还有如今这么多故事。

    她这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苦尽甘来了。

    李桐光舍去前程不要,偏爱美人,娶了一个娼女为妻的事情,满京城都传遍了。回到河南之后,不过几日也是人尽皆知。李桐光和韩玉春心里都做好了,这件事被人编到评话里,到处去说的准备。嘴长在别人身上,你拦也拦不住。

    可偏偏是在大婚这一日,当今圣上赐来了如此重的一份礼,难能可贵。对于皇帝来说,这不过是提笔写几个字,盖一方印的事情,对于这夫妻二人来说,这是天大的恩德。

    转回来,放在别人的眼里,这是李桐光受宠的证明。

    说到底,李桐光虽然是正五品的武将,但是他既然自甘堕落,娶了娼女为妻,这个诰命夫人就不能封,封就坏了规矩。皇帝肯为一个新晋的官员坏规矩,这里头的说道可就太多了。不过几日,李桐光回转京城,必然要成为城里炙手可热的人物。谁让他是皇帝跟前的红人

    这一折李桐光自然也能想到,想到后来也有些惆怅。倒不是因为别的,这般来,他和咒穆宣可就只能是君臣,不能是朋友了。黄琦这个人,多半就不见了。

    不过今天是大喜的日子,韩玉春摆脱贱籍,受封五品诰命宜人,这是喜上加喜,想那么多干什么高兴!

    江湖儿女,不来那些俗套的东西。韩玉春也是个练家子,又存了死志,不畏拉着人同归于尽,这才能在娼馆里保得自身清白。凡是练武的,平日里再怎么文雅矜持,也有豪爽的一面。

    韩玉春自扯了盖头,端起酒碗来给公婆敬酒,引得满堂喝彩。李桐光不但不拦着,还觉得脸上有光——谁家媳妇敢这样我媳妇敢!这就是我妻的能耐。

    这一顿酒,宾主尽欢,到日渐西沉的时候才散。关系亲近的那些个,同着一帮外门弟子帮着收拾。小孩子们今日里得了许,可在外玩的晚些,也都乐得自在。

    张弘艾这个人平日里看着还好,到了这个硍节上使坏,撺掇着自己药石门一帮十三四的半大小子,到人家夫妇二人的窗外去听墙根。这些孩子不像是生活在现代的孩子们,还不懂事儿呢,被张弘艾忽悠着要往过凑。

    这些孩子也倒是罢了,苏湄看这边有热闹,扯着余生的手也要过去。好在是周贤发现的及时,把他们都拦下来了。

    “你缺德不缺德”周贤一手拽着孔湄,一手拉着余生,冲着张弘艾直皱眉头,“你好歹是个出家人,怎么跟个没念过书的乡野闲汉似的,撺掇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颜索
    再大的热闹也有散场的时候,李桐光奉旨还乡也有个期限,终究他是要带着自己的发妻走马上任的。

    李桐光这一番返京,排场也不能说是小了。不但先前随着他的那两个马弁跟着,那三两大栏车也是他自买下来的。赶车的三个车老板是和李桐光签了卖身契,要一直跟到京城。

    一辆车是他们夫妻二人共乘,再一辆是装着各种细软行李,第三辆上则是前些日子结婚的时候,众人送的较大件的礼物。两个马弁骑着马在前开路。至于花匠厨子老妈子,伺候的丫头和下人,那都到了京城再说。一行人出了芙蓉庄,在山门上眺望,也就瞧不见了。

    一行人送行的时候只送到了山门,待李桐光和韩玉春下了山,也就回去了。唯有周贤,站在这儿一直目送着李桐光出了芙蓉庄,这才轻叹一声,回转过身来。

    在山上看人间熙熙攘攘,由人间望山上郁郁葱葱。

    这师兄弟两个自小在一块长起来,亲若一母同胞的兄弟。这一番作别,说周贤心里不惆怅,那不现实。二人志向不在一处,李桐光走马上任,那自然是要在京城定居。自此后,这俩在一个屋檐下长起来的兄弟那就算是聚少离多了。

    好在通信还算方便。兄弟二人约好了,李桐光在京城置办下宅院,第一时间写信告知,平日里也会勤问候,相互近况。

    正是盛夏的尾巴,今日赶上旬假,周贤不必到戒律门去报道,思来想去还是到观内去找郭子衿了。

    郭子衿此时藏身在三清殿,在岑秋风的庇护下暂住在三清殿后的歇室里。前些日子李桐光大喜的日子,郭子衿在李桐光还没跨上马的时候,悄悄同新郎官见了一面,道了喜。从周贤那里讹了些银子来,铸了一对镯子当了礼,算是借花献佛。毕竟如今郭子衿自己身上已然分文无有了。

    但到后来酒席宴前,却是不见郭子衿的身影。哪怕是身在青要山中,郭子衿得谨小慎微。

    来在三清殿前,周贤进到大殿里拜了一拜,上了几炷香,转到殿后歇室,却是见这歇室的门大敞四开,房内不见郭子衿的身影。只见一个面容娇俏的美人坐在桌前提笔写字,陈文言在一旁观瞧。

    周贤愣了一下,上前去先给陈文言行了一礼:“见过师叔。这位姑娘是……”

    这姑娘听闻周贤提到她,站起身来前行几步,浅浅道了个万福:“奴家若水,见过道长。”

    周贤这才细一打量:这姑娘乌云巧挽,娥眉细目,一点朱唇,两行碎玉,面如梨花,脂步轻盈,柳腰花体,秋波送情,衣飞彩凤,环佩玲珑。一时间周贤看得痴了,心说九天仙女下凡尘,也不过如此。

    同时周贤也很疑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女子在帝隐观三清大殿后面的歇房里呢

    “啊,也问姑娘好。”周贤回了一礼,转回看向陈文言。

    不用他说话,陈文言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是陈文言笑而不语,抬手一指这个姑娘,意思是让周贤自己问去。

    周贤苦笑一声,对着这个姑娘拱手抱拳:“贫道周贤,帝隐观戒律门执事。敢问姑娘姓氏,何许人也”

    这姑娘垂首应道:“奴家姓苗,没有大号,若水乃是乳名。生在云龙山脚下,杏花村里安家。”

    “哦,徐州人”周贤想了想,“可是‘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的杏花村吗”

    那姑娘微微一笑,点点头:“正是‘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的杏花村。”

    周贤微微一怔,心说这姑娘是个妙人。

    “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这是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里面的句子。首联是“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这首诗就写在杏花村里,故周贤这才有此一说。

    姑娘对的是“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这首诗也是苏东坡的,题为《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这首诗全文从头到尾,没有提过跟云龙山和杏花村的相关。

    但是王十朋的注文:“按先生《诗话》云:‘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馆于官舍。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由此可得出,此诗成于其徐州任上,很可能就是在云龙山杏花村。

    若是对那句最广为流传的“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来显得俗,二则杜牧到的那个杏花村究竟是麻城的杏花村,还是南京的杏花村,抑或是池州的杏花村,并没有定论。既如此,便是对不得周贤的诗。

    心下对这个姑娘多了几分好感,周贤又问:“苗姑娘既是徐州人士,何车马奔劳,到我青要山来,所为何事啊若有所求,不妨说来听听,许我能帮上什么忙。”

    “这……”姑娘向后退了半步,面色微红,以手掩口,轻声道,“奴家羞于开口。”

    陈文言摆了摆手:“但讲无妨。”

    “好吧……”又是踌躇了片刻,这姑娘把手放了下来,侧过身去,不直视周贤,“我母早亡,数月前我父病故。奴家孤苦无依,变卖了家宅特来投奔舅舅。”

    周贤看这姑娘说话的时候瞧着陈文言,意思十有是陈文言是她的舅舅。这说得通,陈文言只不过是长得像小孩,岁数可不算小了。有这么大的一个外甥女,情有可原。

    “啊,如此说来,应当。又有什么羞于开口的呢”周贤轻笑一声,“药石门也有许多坤道,你可与她们住在一处,在青要山上没有什么不方便的。众家师兄弟同在一门,好些事都能帮衬。陈师叔待人宽厚,你大可安心。”

    “若是投亲倒也罢了,却有旁的事……”这姑娘两指绞着自己腰间的丝绦,怯生生开口,“娘亲舅大,我父母亡故,一切悉听舅舅做主。我父托给舅舅的信函里说了,要我舅舅为奴家选下夫婿定好儿郎,结成连理并作一双。舅舅他说……要把我许配给周贤周道长……”
1...6768697071...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