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神通异世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二胖王览学

    “呵呵呵……”周穆宣狞笑几声,“岑道长不必多虑,此事我已有定夺。若无真凭实据,我也不会说你的徒子徒孙。”

    公输兀这个时候开口了:“岑道长,天下间不是只有你青要山有独门神通秘法。我公输家有一道秘术,可以断定血缘亲脉。这周贤如若当真是凤子龙孙,且是取一滴血,再请皇室直系何人献血相验,我给你个答复,这能不能算得证据”

    这能算个屁的证据!按照公输兀的说法,粗听起来没有错,可谁知道这公输家的秘法是个怎么回事儿验完了之后,是不是亲缘血脉,那还不是仅凭着公输兀这一张嘴来说谁也不能反驳。

    皇帝只要采信了公输兀的说法就足够了,不必考虑其他。

    但是事已至此,岑秋风只能是点点头:“厌胜术诡谲百变,有这样一门神通,贫道不得不信。”




第二百一十二章 发函全国
    “娘子长进不小啊。”李桐光笑呵呵看着韩玉春的文章,随口夸赞,“下一科,娘子定能夺个魁首回来。”

    “你净是捡一些好听的话来哄我,这文章太过中庸,难以给考官留下什么印象,还是要请先生来好好教导才行。”韩玉春叹道,“咱们大林朝虽说已然许可女子为官,可说到底又不能去上县学府学,仅凭着自家教导,又有几人能得中呢”

    韩玉春既然已经从贱籍中脱了出来,原本的功名也就归还给了她。虽说已然是食朝廷俸禄的五品宜人,但她原本秀才的身份也在,也是可以去参加乡试考举人的。

    她现在是李桐光的夫人,籍贯也就归到了京城,可以和河北的秀才一同应试,考取功名。

    这种事在大林朝其实不稀罕,很多朝中大臣的原配夫人,若是当真有才学,都会去试着考一个功名出来。如果真能考下来,这是非常长面子的。当然,既然夫君已经在朝为官,其妻即便是拿到了举人的功名,也很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被授予什么官职。这是朝中的一种默契。

    韩玉春本就做好了打算,她奔着的不是举人,而是进士!若是能够考中进士,即便是要等上三年五载,那也一定会谋得一官半职。到时候既在官场当中,她就有机会给自己的家人昭雪冤狱了。

    这件事儿她想由自己来完成,若是依靠着李桐光的话,她怕多少会留下些遗憾。不过韩玉春也不是没想过,如果自己考不中怎么办。她跟李桐光说明白了,就许下十年,十年之后若是不中,便由李桐光替她出头。

    李桐光放下了手里的文章,推着韩玉春到镜前坐好,拿起木梳帮韩玉春打理起头发来。他一边梳着三千青丝,一边叹道:“你怎就是这样执拗的一个性子若说旁的我还能帮上忙,这读书的事情我还当真是不明白。道家经典我倒是背得烂熟,可要我写出什么文章来,也是没辙,更别说四书五经了。若是我师兄在这里才好,他这个人最好读书,说不得能帮上什么忙。”

    “你我在京城,师兄在青要山,总不能有什么问题修书讨教。”韩玉春一笑,“还是请个先生来家里教我吧,你要是不嫌我抛头露面会给你丢人就好。”

    “夫人觉得我小气吗”李桐光一笑,“江湖儿女不拘小节,青要山的坤道们提起剑来那是能杀人的,我还会在乎我家夫人请先生到家里来教书吗你觉得请谁好,自去安排,不必来问我。”

    “那好,有一位学政姓于,如今已经赋闲在家,我想请他来教我读书。”韩玉春一笑,“那老先生已是耳顺之年,觉得年老体衰才退下来的。要是请他到家里,得小心招待着。”

    “于学政……”李桐光摇摇头,“我没听说过,但可以差人抬轿子接送。再买点好茶叶、文房四宝、书画绣卷送到府上做礼,应当就不错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是求着人家,还要执弟子礼。”韩玉春微微点头。

    李桐光应了一声:“那你去办吧,最好你亲去登门拜访,显得礼数周全些。订下了之后约好一旬几堂课,都是你自己拿主意,不必问我。”

    又强调了这么一遍,李桐光开始给韩玉春盘头发了。这种事是熟能生巧,虽说可以由下人来做,或是韩玉春自己动手,但是李桐光偏爱挽起爱妻秀发的感觉。只要得空,每日晨起必然帮韩玉春盘发。

    只是蒙得圣恩,李桐光这个位置特殊的千户,也要每日里去参加朝会,五更便是要在朝班等候了。他心疼韩玉春,不肯要爱妻每日起得那么早,是故已然很久没有为韩玉春盘发了。

    “也得亏是圣上去青要山听经,若不然还没有这一日的清闲。”李桐光打趣说。

    “你月月有假,不过是手里的案子太多,不肯歇息仍要去衙门罢了。”韩玉春回道,“案子是办不完的,这衙门又不是你一个人的衙门,若是觉得累了,便是歇一歇吧。”

    “哈哈哈,劳夫人惦记。”李桐光应道,“为夫我正在最好的年纪,精神头好,又有足够的闯劲儿,若是不做出点成绩来,有愧于圣上这般宠爱。”

    “夫君,其实此事也为我所忧。”韩玉春叹道,“与圣上亲近便是了,可圣上居然还会微服到咱们家中饮酒……你若是朝中一品、二品大员也罢,五品的千户这样受宠,怕不会被人比作弄臣,不过是任圣上狎昵罢了。伴君如伴虎,夫君你还是要多加小心。”

    “娘子你不必担忧。”李桐光木梳一顿,转而拍了拍韩玉春的肩膀,“我这功名是一拳一脚打出来的,弘武大会一道道关隘闯过来,满天下都晓得,谁敢说我这功名得之不正而且圣上与我有不可与外人谈的交情,你便是将他做我的朋友便是。来到府中宴饮的不是皇帝,而是我的朋友黄琦。”

    “自古来,君王是没有朋友的。”韩玉春眼角微垂,“既然是帝王,哪怕是幼年天子,那也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

    “不要乱说话。”李桐光皱了皱眉,“娘子多虑了,圣上他和别的皇帝不一样。更何况,刘备也是帝王,刘关张三人还桃园结义呢。”

    “夫君,你这



第二百一十三章 里通外国
    虽是披锁戴镣坐着囚车,但是周贤的饮食倒是被伺候得很精致。想要什么酒水便是招呼一声就有小太监送来,行路上准备的点心也可以随时传来。正餐更是照着周穆宣一样的标准来,绝对是顶级的菜色。

    而且这囚车也足够宽大,实际上就是副车改造。孔诤言和方丹被囚在一辆当中,周贤囚在另一辆当中。

    这很有可能是历朝历代以来,最为奢侈的囚车,也是待遇最好的囚犯了。

    周贤添了一盏酒递给周穆宣,周穆宣很自然地接了过来,看着周贤微笑:“你已然是阶下之囚,为何此一时还能表现得如同是主家待客一般的淡然呢”

    周贤笑道:“我若是哭嚎撒泼就能脱困活命,我也会那么做的。陛下贵为天子,蹬上囚车来,就不觉得有份吗”

    说着话,周贤眼光一扫车门口,那个着麻衣戴面具的岑老仍然守在那里。看来周穆宣仍旧是不放心,毕竟即便被封住了真气锁住了神通,炼气士的体质也强于一般人,突然暴起发难伤人也是可能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穆宣摇摇头,“既然贵为天子,那么朕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见谁就见谁。”

    “你还是来劝我的死了这条心吧。”周贤夹了口菜,嘴里还有东西呢就开口说话了。以他的素质通常干不出这么没有教养的事情,他这是在故意恶心周穆宣,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虽已发函全国,未必没有转机。”周穆宣对周贤这种无礼的行为视而不见,“只要你点点头,自有人去替你死。你的师父和师娘也会平安无事,皆大欢喜不好吗”

    周贤点点头:“我不听君王之令,是不忠。不报父母之恨,还要牵连师门,是不孝。但是我若是做了你的枪,那便是对黎民百姓不仁,对我师门教导不信,对家国天下不义。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未曾想到,最大的梦想是混吃等死的你,竟然还心怀家国天下,体恤百姓黎民。”周穆宣嗤笑一声,“你如今你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就不考虑考虑你自己吗你就忍心看着你的师父师娘陪着你一起死”

    “我不忍心,我也想考虑我自己。这世上当真不怕死的人绝对是有病,我也怕死。”周贤点点头。周穆宣面露喜色,还要再说,却是被周贤挥手打断:“闭嘴,听我把话讲完。”

    周贤也没急着说,又挑了一口鱼翅进嘴里,一愣,吐到碗里,然后把碗往前推了推。要是知道这是在车里,整一张桌子才多大点儿这么一推,可就是推到周穆宣的面前了。周穆宣脸都绿了,却仍然没说什么。

    “我还以为这是粉丝汤呢,没想到是鱼翅!”周贤苦着脸说,“首先吧……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其次呢,这玩意儿重金属含量超标,吃多了容易得病。为了身体健康着想,陛下,你就戒了吧。”

    周穆宣长呼出一口气:“你说正事。”

    “正事说到哪儿来着”周贤假作思虑,端着筷子想了半天,一拍桌子,“对,说到怕死。我这个人最怕死了,我要是不怕死,也不至于隐姓埋名活这么多年……不对,埋名了,没隐姓,走到哪儿我都姓周。

    可是周穆宣你想一想啊,我怕死,戍边的将士就不怕死了吗他们也怕死,但是他们宁愿奉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以维护华夏不受人侵犯,这就是勇,这就是大义。而不做你的伥鬼,就是我的大义了。让你这么个草菅人命的王八蛋当皇帝,魏康当真是不会教学生啊!从襁褓里你就是皇帝了,当了这么多年,你都不知道什么叫‘爱民’,帮你我怕的不是留下千古骂名,我怕你这种东西掌了实权,这天下就亡了!”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周穆宣眉毛一挑,“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值得我诛你九族。”

    “你要是能做到那可太好了。”周贤扑哧一笑,“你被气糊涂了吧还是吃多了撑糊涂了我的九族都有些什么人还不清楚吗我的亲叔叔哎,侄子等着你诛我九族。”

    “只要魏康伏法,朕自当励精图治,以报万民,你怎么就听不懂呢”周穆宣又有些焦急了,周贤这油盐不进的性子着实是让他熬心,“我封你为一字并肩王,你觉得怎么着对这个天下好,我大可放权给你,你大刀阔斧地去做!这天下永远是咱们周家的天下。”

    “魏康如今不过是忠文王,已经不再是摄政王了,你都要把他弄死,啧啧啧……”周贤眯着眼睛晃脑袋,“等我成了所谓的一字并肩王,不知道你得怎么对付我呢。你画得这个饼啊,它看着就不香。更何况,你以为我说的亡天下,指的是亡周家的天下我指的是泱泱华夏。”

    “你



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深涌
    从洛阳到京城这一路上,周贤本还想着天牢该是个什么模样,真的住进来了,他才发现还真不错。不是开玩笑,因为他住的监牢,不是刑部的死囚牢,也不是顺天府的大狱,而是大宗正院的内牢。

    大宗正院是个什么衙门它相当于满清时期的宗人府,负责管理皇亲国戚凤子龙孙的档案,王子犯法也不能交给寻常的衙门审判,要由大宗正院主持审理。这是全天下唯一一所具有审判皇族血脉权力的衙门,这儿的牢房,别的地方根本比不了。

    虽说是牢房,面积可还不小。周贤独居一个里外套间,有四柱雕花的大床,有红木的茶案桌椅,墙上挂着画,地上铺着皮。即便是有罪之人,那也是皇家的有罪之人,享受的待遇是很不一样的。

    一日里三餐由专人送进来再收走,恭桶也是每日刷洗两回换新。除了隔间两道大铁门,窗上都上着精钢的栅栏,身上挂着锁链以外,就跟养大爷没什么区别。

    就连出出入入伺候周贤的这些狱卒,对周贤也是千般好万般顺,没有一点敢忤逆的意思。为什么因为这是凤子龙孙,很可能不过是一时遭了罪,哪天做皇帝的心里一高兴就给放出来了,到时候秋后算账可该怎么办呢所以要仔细伺候。

    那个着灰衣的牢头甚至还像周贤暗示过,他若是需要,牢里可以请姑娘到这儿来陪着周贤过夜。只要周贤不离开这个牢房,怎么说都好。

    这不是开玩笑,确实如此。

    周贤也不管了。这里一本书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娱乐活动,那就敞开了变着花样吃呗,今儿要他们烤个鸭子当主菜,明儿叫他们做一道松鼠鳜鱼,烧黄二酒喝腻味了,就要他们打胡商手里买葡萄酒来饮。

    住了半个月的牢,不能调动更没有什么运动的周贤,足足胖了十多斤,脸都显得有点圆了。

    一边每天这么吃吃喝喝,周贤也琢磨着:周穆宣打算什么时候审自己,是要审出个什么来他被关押在大宗正院,师父师娘如今如何郭子衿究竟有没有逃出魔窟,现在又身在何处呢青要山上现在是个什么反应,岑秋风有没有什么打算桐光他现如今是天灵卫的千户了,自己这一出事儿,会不会牵连到他

    这些问题其实都想不出个结果来。

    周穆宣审与不审,无关紧要。要么周贤就范,周穆宣大可以找个替死鬼来让周贤活着离开,再等到时机成熟,借着周贤的名头,拉起一杆大旗。如若不从,无非是一死而已。

    至于孔诤言和方丹,别处的监牢肯定没有大宗正院这个条件,他们俩少不得要吃苦。但也无妨,这二人不是不能吃苦的人,不吃苦怎么修到大修这个境界来至少在周穆宣拿他们二人来逼迫周贤之前,他们性命无忧。

    在周贤的猜测里,郭子衿应当已经逃出魔窟了。周贤那一声嘶喊,是被擒之时心中慌乱,好些事情都没理顺。他要是再冷静点儿,这句话就不能听他嘴里说出来。他被擒住了,岑秋风自然要联系郭子衿,让她赶快离开极乐馆,这是不用周贤开口嘱咐的事情。他这么一说,反倒会给郭子衿增加压力。

    不过相信岑秋风有护住郭子衿的办法。更何况,周穆宣没想到郭子衿潜入极乐馆查出了账册,极乐馆附近不会有境界高出郭子衿的人,有天颜索傍身,郭子衿一定会平安无事。

    周贤一时只能这般祈求了,也不知那满天神佛是否能听得见。未曾想身陷囹圄之后,心心念念的姑娘居然是郭子衿。周贤也算是看清楚了,这半年多书信往来不断,他是心内悸动,对郭子衿起了情愫。

    万幸郭子衿如今不知。他想着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不要再将这个姑娘牵扯进来了。

    至于青要山的反应……周贤盼着青要山千万不要有什么反应,与自己关系亲近的长辈同辈,都不要想着如何帮他,关起门来念经是最好不过的了。这事情牵扯太大,青要山不能妄动。就如同当年周穆敬起兵,青要山既没有帮周穆敬,也未曾帮朝廷。不过是朝廷在派遣传信使节的时候,拉过几个跟周穆敬关系好的人过去用一用罢了。

    岑秋风素来小心谨慎,会以大局为重,应当是无事。

    至于李桐光,周贤对他也很是担心。不为旁的,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师弟了。李桐光是个官迷不假,可也是个重情重义的好汉。他害怕李桐光会为了自己做出什么糊涂事来。

    周贤被囚在天牢之中如何暂且不说,外面可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毕竟本说平南王周穆敬一家上下皆被斩首,怎么就又忽然冒出个世子来呢不过这是发函全国的大事,从朝野到江湖,一时间已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周穆敬是何等人物比起他作为天家人的身份,更为江湖中人津津乐道的是此人是何等侠义那是当世的大英雄大豪杰!

    贵为皇子,仍旧是平易近人,交游广阔,行侠仗义,除暴安良,锄强



第二百一十五章 君明臣贤
    小校被自己手里这块儿金牌吓得直哆嗦。自己是什么人呢居然敢拦当今圣上的路!是假的吗不可能,这府中见过皇帝的人不少,假冒天子前来必然会被发现,这世上没人有这个胆子。

    念到此,这小校撩袍要跪,却是被周穆宣身边一位御医托住了手臂。他从这小校手中取回了腰牌,轻声道:“陛下微服出巡,不要声张。在前带路,不准喧哗。”

    “小人遵命。”小校应了一声,在前领路。周穆宣和两位御医随在其后,穿廊过院,来到了内宅。

    照常来讲,内宅是不许在王府护卫的兵丁进入的。这小校直奔而来也惹人注意。有一个白了头发的老妈妈横眉立目上前来:“怎么回事儿怎么带着外人到这儿来了这也是你能来的地方有事儿通传。更何况大人病了,不见外客。”
1...7576777879...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