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他本以为苗祀会说什么话,怎料对方只是看了他一眼,便行礼告退。

    这让李坚有一种被人轻视的感觉。

    &n




第七十一章 无宜追罪
    “危言刺讥,构怨强臣,罪辜不旋踵,亦不密以,悲夫!”汉书京房传

    皇帝看着士孙瑞的眼睛,良久没有说话,半晌,他才打定了主意,点头道:“可。”

    士孙瑞大松了一口气,只要干干净净的离去,即便不能干干净净的回来,也能保全一个好声名。

    他郑重的俯首承旨,杨瓒在心里琢磨了会,也与杨琦等人跟着拜倒。

    皇帝似乎没有闲心再继续说下去,露出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众人察言观色,都很自觉的告退离去,唯独新授任的卫将军王斌留了下来。

    王斌依皇帝的示意,往前挪了几个席位,坐在皇帝身边说道:“君上似乎有些不甘心。”

    在自家舅父面前,皇帝不假颜色,直接表露出心底的情绪,将茶碗重重的放在桌案上:“一步步绸缪到现在,却是这么个收场,虎头蛇尾,谁会甘心”

    地动之后朝野人心惶惶,无不关切皇帝的情况,所以越早开朝会越能让众人放心,不至于滋生闲言碎语。否则就凭刚才苗祀那一番如临大敌的动静,明日若还不开朝会,外朝臣还不知要怎么胡思乱想。

    “可君上即便拖得几天,又能如何左冯翊积弊已久,庸官胥吏,坐法贪鄙之事难以胜数,岂是傅巽一朝一夕就能革清的”王斌这几天一直在旁观朝局,他也理解皇帝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克竟全功的惋惜,见皇帝负气的模样,王斌拿出慈父的口吻劝慰说道:“士孙公已知天命,马上就是花甲之年,又能与君上捱多久呢”

    皇帝怫然不悦:“若是如此,我何必布局那么多,直接等天降灾异就是了。”

    &n



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问说

    地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犹如天谴,更何况是发生在帝都之内,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名族公卿,人皆惶惶不安。

    当皇帝与王斌说了会话,又召王端叮嘱了几句前往关东所需要留心的事宜后,他便趁着天色还早,打算起驾前往石渠阁看会书。

    石渠阁也是秘书监所待的地方,此时秘书监众人除了秘书令荀悦、秘书丞朱皓以外,其余人的脸上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惊惧。他们这些人只知道地震不仅是上天示警,更能坍塌房屋、压死百姓。可若说是对地震有什么恐惧,却并没有多少直观的感受,直到他们今天真正亲身体会到地震之后,才知道地震的可怕。

    看到杨修、桓范这几个喜欢装成熟的小大人一个个惊魂甫定的样子,皇帝突然觉得好笑,打趣道:“修身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一次地动,不是什么大震,你们平日里的风度这时候都哪去了”

    杨修等人脸色一红,均有些不好意思的左右张望,谁也不好接口。唯有裴潜仗着脸皮厚,上前嘻嘻笑道:“陛下乃天子,有苍天庇佑,不怕这等灾异。只是臣等微末之身,面临天威,自然是战战兢兢了。”

    “是么”皇帝沉吟道,明显不信裴潜的鬼话。

    王辅眨眨眼,跟着说道:“灾异祥瑞,皆为天意,君上既为天子,臣等每日觐见都尚且兢惧,何况是面临苍天”

    “兢惧”皇帝好笑的看着王辅,道:“我倒不知你见我时心里还存着兢惧。”

    “君上这话就是折煞臣了,臣面上不曾表现,其实心里是敬畏有加的。”王辅收起了嬉皮笑脸,正色道。

    皇帝忽然意味悠长的看了他一眼,这目光只有短短的一瞬,旁人甚至来不及反应,便重又变成平易近人的眼神:“你啊。”皇帝无奈的笑了,似乎拿对方没办法:“好好读书,别整天只知道斗鸡走狗。”

    &nbs



第七十三章 凭几细语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长安宫室、衙署无一损毁,唯有戚里屋舍坍颓”杨修回到家中,在见到父亲杨彪老神在在的样子后,心里担忧顿时放下,转而开口提起回来路上打听到的消息:“戚里乃外戚所居,地动哪里不震,偏就将戚里的屋舍给震到了,这岂不是预兆”

    “不过是戚里平民的居处塌了,又不是……宋氏。”杨彪看向杨修,虚握右拳,轻轻捶了捶腿关节,悠悠说道:“这个时候,可不能另生枝节。”

    杨修醒悟,戚里的确可以拿来做文章,但没有必要,一来是因为这会转移视线,当务之急仍是罢黜士孙瑞二来是因为戚里不光是住着外戚宋泓,另一个外戚伏完也住在那里,所以无法解释戚里屋坏到底预兆的是那个外戚。

    “是小子考虑不周,让阿翁见笑了。”杨修在父亲面前很是谦逊,他主动移席过去,为杨彪捶起腿来。

    见到儿子关切的目光,杨彪若无其事的说道:“在廊下跽坐久了,膝盖有些疼,不打紧。”

    跽坐是指一种两膝着席,上体耸直,臀部压在小腿上的坐姿。这是敬坐的一种,时下但凡知书达礼的士大夫都是这个坐姿,除非是放浪形骸、不加约束的隐士或者乡野村夫,才会怎么舒服怎么来,选择蹲踞、箕踞、胡坐等不敬坐。

    杨氏乃世代簪缨的豪族高门,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要保持士人风范,以身作则,只是这样容易引起足痹、抽筋等恶疾。

    “阿翁在廊下坐了一天”杨修知道跽坐等若长跪,最伤膝盖,此时不免心疼的说道:“不是有胡床么”

    “老夫坐不惯那东西。”杨彪把身子往后倾,靠在一张凭几上,稍稍放松了姿势,拍了拍扶手:“有凭几呢,累了可以倚靠,比胡床要好用。”

    胡床、胡坐、胡服等胡人习俗是孝灵皇帝当年引起的风尚,京师贵戚无不竞相效仿,但对于一些守旧的人来说,这完全就是夷人陋俗。杨彪对这些新鲜事物没有好感,不像是杨修这样的年轻人,善于变通,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杨修知道父亲的喜好,只是他认为人老了不能长久跪坐,胡床交椅才是最舒适的坐具,他这也是为杨彪考虑,怎奈对



第七十四章 经始灵台
    “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氛祥也。”诗序

    这一次的地震并不强烈,长安城内的主要建筑并没有遭受较大的损坏,京兆尹胡邈上报说只有城北的部分民居因为年久失修,加上被雨水泡过,坍了不少土墙。这个回报结果初时有些出乎杨彪意外,他本以为站在胡邈背后的董承会拿戚里做文章,毕竟以董承的性格不会坐视伏氏、宋氏与他争权,更不会坐视其女儿与他的女儿争宠。

    看样子是有人及时劝阻了他,让他把精力集中在一处,而不是无妄的扩大攻讦范围。

    在第二天的朝会上,胡邈在报完黎庶死伤后,朝廷象征性的走了一个商议救援方案的流程,其实具体的议论方案都已经在昨日的会议中议定过了,只是多了一项诏令,遣侍御史邓聘审讯诏狱,开释一批轻罪的犯人。这是为了向上天表示诚恳的认过态度,以及与民更始、改过自新的寓意。

    赦免轻罪犯人的诏命下达后,紧接着,便开始有人对司空士孙瑞发难了。

    地动这类的灾异向来是被引申为是司空的罪责,这一次士孙瑞也干脆得很,说了几句自表惭愧的话后,直接引咎辞职。皇帝叹惜着挽留几句,便当庭策免,最后接任司空录尚书事的,则是太常、江南亭侯赵温。

    这似乎昭示着皇帝已经不再满足于各方牵制,而是想让自己的亲信上场,替他直接把控朝局了。

    长安城郊,复盎门南。

    所谓王者受命而起,所以立灵台,灵台在夏代叫清台,在商代叫神台,到周代始称灵台。早在上古时代就是天子祭祀、朝聘诸侯之所,汉代一开始也称之为清台,后来又被尊儒的孝武皇帝更名为灵台。直到王莽篡逆,关中屡经兵燹,灵台即便位于郊外,也没能逃过兵燹。

    此时的灵台在数百年风雨之后,仍有十五仞之高,分为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围绕着一圈回廊式建筑,是灵台官员日常办公、整理收集资料的衙署上层平台的四周分别建着四栋样式高低一致的房舍,正中间则另立着一栋高出四周屋舍的建筑,是灵台官员观测天象的场所。

    &nbs



第七十五章 遗学伟迹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原山阳太守刘洪,善天文术数、候星望气。曾与蔡公一同补续了汉记当中的律历志,此人在天文一道颇有造诣,孝灵皇帝时,曾为朝廷呈进乾象历,虽然此历只是初成,未及精简研核,但尔等亦可以此为本,更造历法。”皇帝此时已走到了台上,看着那庞大且精致的浑天仪,感慨道:“历法关乎国本,务得慎之又慎,博采众长,反复勘合,方能推行四海。”

    “臣谨诺。”刘洪是当世最有名的数学家、天文家,是所有钻研术数的人所敬仰的人物,刘琬没想到皇帝竟如此看重历法,心里既激动又不安。

    毕竟刘洪成名已久,若是朝廷把他征辟来灵台修订历法,那自己这个灵台令岂不得让贤

    似乎是看出了刘琬的想法,皇帝说道:“刘洪来了之后,便会是太学经营科的博士,负责教习经营科、以及经济科的太学生们术数之道。编订历法的事,他将全程参与,毕竟乾象历是他编的,有那么多年的经验在,有不明白的,你大可以请教他。”

    刘琬松了口气,这才放下心来,庆幸的说道:“谨诺,臣必会竭尽所能,与刘公共编新历。”

    早在三四年前,朝廷就特招刘洪进京,准备以乾象历为蓝本,改革旧历。只惜在刘洪来之前,孝灵皇帝就驾崩了,随后紧跟着董卓乱政,时局骤变,朝廷无暇顾及历法。刘洪在路上止步不前,只好回到泰山郡的老家,而泰山郡的东边正是琅邪国。所以皇帝便叮嘱了王端,让他在去琅邪国办护藩王丧事的时候,顺便征辟刘洪入长安。

    刘洪对皇帝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方在天文历法上的成就,更是他在数学上的高超造诣,作为珠算最早的使用者,九章算术的注解者之一,被后世誉为算圣的人物。有他在太学任职,那么极度依赖于数学基础的,以农时水衡为主业的经营科、以税赋均输为主



第七十六章 务期实用
    “假定万殊之物界为实在,而分门别类穷其理者,是为格物学之观点。”原儒

    “都起来。”皇帝摆了摆袖,双手负在身后,召唤道:“马钧,走近前来,看看这个地动仪,可否修复如初”

    马钧作为汉末魏初最出色的发明家,在器物发明上的天赋不逊于张衡,历史上此人连失传数百年的指南车都能通过典籍的几句样式功能的概括而研制出来,如今有地动仪原件,皇帝也已打算派人寻访张衡后人,以马钧的才华,应该不难修复。

    “臣、臣、臣不知道。”马钧支支吾吾的说道,他忍不住好奇抬头打量了一下地动仪复杂的内部结构,虽然残缺不全,但他的目光像是被黏住了似得,良久难以移开。

    眼前精密的仪器简直是马钧生平仅见,他自问并不如何痴迷巧技,然而一旦见到地动仪,就不可避免的被深深的震撼到了,似乎在心里有一种原始的情感,告诉他生来就是做这个的,钻研巧技才是他一生的归宿而不是捧读经书。

    皇帝没有料到马钧心里会有如此复杂的情感,更没有预料到这次将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王辅在一边有些不乐意于马钧的回复,责备道:“未经查实,焉能说自己不知道”

    见马钧惭愧的低下了头,目光闪烁,不知在做什么思想挣扎,王辅又掉头对皇帝说道:“陛下,马德衡此人有巧思、善技艺,若能给他时间,将地动仪观察透彻,必能使此物修复一新。”

    王辅的评价让马钧有些不大高兴,潜意识的认为这个评价是形容匠人的,而且皇帝选官用人不都看学识经术么自己这么个匠人评价,哪里还能入皇帝的眼

    皇帝看到马钧局促的样子,忽然想起了年初王端跟他提议过的事情,那时候马钧成功打造出了曲辕犁,皇帝想给他赏赐,是王端当时建议说让其入太学,原因是此



第七十七章 一网打尽
    “卿等博综古今,义理该洽,考前儒之异说,符圣人之幽旨,实为不朽。”旧唐书孔颖达传

    “地动仪的修复也是一次格物的过程,你姑且试试吧。”皇帝拍了拍马钧的肩膀,连他也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态度着实不像君主对臣子、反倒像是前辈鼓励后辈,并寄予殷切的期望:“先贤的才智,后辈若是不能继承、领悟,岂不是愧对”

    马钧极为失礼的与皇帝对视了一会,良久,方才下拜,沉着的应对道:“臣谨诺。”

    从今天过后,马钧突然觉得,自己可能不会再口吃了。

    “王辅。”皇帝说着,便转身走出了屋舍,准备启程回去了:“你回去后从将作监、考工监等处拣选一些良匠,把他们组织起来,一同参与地动仪的修复。”

    “谨诺。”王辅觉得此时非比寻常,脑中灵光一闪,问道:“是否要有个名目”

    修复地动仪就是名目,王辅明知故问,其实是想更进一步。

    果然,皇帝早有这个打算,如今各种时机都已成熟,他便不再藏着掖着了:“从将作、考工之外新建一处衙署,专以钻研农、兵之用。挂靠在太学名下,就叫格物院,以格物致知为训,由韩暨来做这个主事。”

    “啊”王辅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愣,没想到这个位置最终没能落在他头上:“韩暨”

    韩暨是南阳人,少有显名,司空辟而不就,因避袁术征,徙居山野。荆州牧刘表对其外宽内忌,韩暨惧命,正好那时关中平定,而关东纷乱不止,他便从武关逃到关中,为亲族、尚书郎韩斌所举为郎。

    “就是韩暨韩公至,他对这些技艺很感兴趣、也很有想法,正好尽其才。”皇帝如何看不出王辅心里的算计,同样是王氏兄弟,对于王端,皇帝是刻意栽培,因为他温润敦厚,一切行为都很可控对于王辅则不然,此人太机敏、不拘束,又年轻,若是不好好磨砺一番,很容易刺到自己。

    &



第七十八章 传续之典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赵岐精通孟子,对于孟子一书的理解,可谓天下无出其右者,即便是郑玄在这方面也不如他。只是孟子虽是儒家典籍之一,却不属于当世的主流经学,只是辅经。皇帝将孟子归纳入正经之列,除了个人兴趣,以及孟子的价值类比论语以外,恐怕还有对赵岐自身才华的赏识。

    想到自己呕心沥血所作的孟子章句终于要有用武之地,赵岐便只觉心潮澎湃,他这一生孜孜以求、希望孟子一书能发扬光大的理想马上就要实现了!

    “此书既成,可为百代之典,却不知定为何名还望陛下昭示。”赵岐问道。

    这个问题皇帝早已想过,他打算照搬南宋朱熹的那部影响后世六百年的着作名称,留个寓意:“既是十三经的综合,那就叫钦定十三经章句正义吧,可以简称钦定正义或十三经正义。书成之后,不仅要镌刻石经,立于太学,还要印刷成册,刊发天下,要使诸求学士子,皆以此为范。”

    正义,有明正大义、根本之义的意思,是经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再加上钦定两个字,足以表现这部书的学术价值与思想地位。

    在座之中不仅是赵岐情难自抑,就连为欧阳尚书作注解传家的桓典、杨彪,学究五经的蔡邕、以及各有家传的荀悦、崔烈等人都在暗地里畅想着不远的将来,这部融合了他们各家注释的着作编成以后,全天下的人都将以他们的注释为标准解读经书,他们将为天下士人之师范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能打动人心的
1...112113114115116...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