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郭采女入宫有四五年了,为人机敏勤恳,熟知各种宫规。虽然长御对她们这些披香殿的宫人总是抱有偏见,言语里时不时的会讥讽几句,但对老成的郭采女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她也不怕这件事会给自己造成多大威胁,毕竟自己的资历、才干是摆在那的,就算为人算计,宋都也不会坐视不理。

    她所担心的,是披香殿其他的宫人。

    “长公主将在明年为国家采选宫人,贵人的披香殿势必也要添入一些新人,现有的旧人有些拙劣的会过不了掖庭令他们的考校,被汰选出去。”郭采女说出了她最担心的一种情况:“那时候披香殿人员混杂,不是谁都能信,贵人可不要再像现在这般快言快语,以免被他人听了去,惹下祸事。”

    “这话你已说过许多遍了。”宋都随口敷衍道。

    郭采女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宋都如今仗着皇帝的宠爱,在宫里向来是任性随心,可寻常




第八十七章 御书钱范
    “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货殖列传序

    “水衡都尉臣忠叩见陛下!”周忠稽首唱诺道。

    皇帝这时已坐回席榻,点了点头,身旁的侍中皇甫骊代为说道:“皇帝诏曰可。”

    于是周忠膝行趋前,命身后人奉上一副漆盘,口中说道:“自年初奉诏以来,为朝廷新开钱法,稳定市价,臣等夙夜忧叹。苦思数日,乃悟圣意,与钟官、辨铜等令研画钱范,如今终有所成,敢呈上御览。”

    周忠说话很是老练,几乎挑不出一点错处,皇帝也不得不多看一眼,想起汝南太守刘艾传来的奏报,他不由将周忠与周瑜这对亲族联系到一起。再过不了多久,周瑜就要带玉玺入长安了,跟传国玉玺相比,他更想见一见历史上的美周郎究竟是何等风姿,跟眼前这个老官僚周忠比起来,会有什么不同。

    “陛下。”穆顺接过漆盘,将其放在桌案上,见皇帝有些走神,故而轻声提醒道。

    皇帝回过神来,多少有些恍惚,没有去看钱样,却朝内谒者令李坚说道:“李坚!”

    “奴婢在。”李坚在一边随时关注着皇帝的动静,立即反应说道:“国家有何诏旨让奴婢通传”

    皇帝一摆手说道:“去一趟承明殿,传赵司空、荀君二人过来。”

    李坚答应一声,刚刚起身离去,周忠忽然陪笑道:“禀陛下,岁末将至,各地赋税将征,若是议论新钱,不妨再唤大司农与少府觐见”

    皇帝这才伸手点了点漆盘上的钱样,知道周忠是误会了他的意图,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为了此事,暂且不用传他们。”

    “谨诺。”周忠应了一声,不再说话。

    皇帝淡然一笑,盯着周忠道:“趁司空与荀君还没来,你不妨说说,这新钱发下去,能革除积弊么”

    &n



第八十八章 钱文旋读
    “洪炉新样,通行将遍于万方御笔摛华,神妙互分于八体。”王禹偁诗文选

    “臣谨诺。”周忠本以为自己这个水衡都尉仅仅只是一个铸钱的工头,主要权责是为皇室铸造禁钱、保证货币质量与数量。若是如此的话,那么谁来做水衡都尉都可以胜任。

    然而没想到在皇帝口中,水衡监还能发挥如此重要的影响力。想到自己发行货币的数量将影响整个天下的物价、货殖,更重要的是还能因此在朝廷大政方针的决策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话语权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说,周忠也明白水衡监的权责经过这次重新定义后,会给他手中的权力带来怎样的增长。

    “若按陛下所言,水衡、平准二监相得益彰,彼此补益,足以富国强兵。”事关权位,周忠自然要为水衡监多争取权力。

    荀攸看了眼周忠雀跃得有些忘乎所以的神色,轻声说道:“此法虽好,但臣以为,放之一城、一郡、乃至一州之内皆可施用,然则若是放之天下,则未必可行。”

    周忠愣怔了一下,接口问道:“这是何故”

    “且不说平准监如何查出一州之地缺钱多少,但若说扬州缺钱十亿,长安便要另铸钱十亿,使之运往关中距扬州千里之遥,路上耗费时日,等钱运到了扬州,彼州也未必还缺钱十亿。”荀攸一语中的。

    这种实际操作上会出现的问题只需想一下就能知道,在古代信息、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朝廷很难对整个市场做出充分的了解和及时的应对。即便是平准监无孔不入,监控天下,朝廷也很难相应的做出应对,除非把水衡铸币的权力重新下发地方,但那样的话,却又会是另一种情况了。

    皇帝也知道在汉代搞精准的货币政策有些纸上谈兵,但他还好也不是全盘照搬后世的模式,而是有符合这个时代特色的改进。对此,他先是简单回答了荀攸的问题:“扬州若是缺钱十亿,临近的徐州、荆



第八十九章 钱法防微
    “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史记平淮书

    “唯!”赵温笑道:“犹如孝武皇帝创制五铢、通行三百年,这通宝钱正面为年号、背面为汉制二字,可谓开一代钱制之范。今后天下子民,凡有用钱处,皆用建安通宝,汉室之泽亦将随之布施四海。”

    皇帝笑道:“不过是利民之举,想不到赵公还能有如此多的说道!”说笑着,皇帝若有所思的站起身来,想到以后重开西域,汉朝的钱币沿着丝绸之路流通亚欧,成为这个时代的世界货币,那岂不是能靠着铸造铜钱、任意搜刮各国财货虽然事情还很遥远,但不是触不可及,皇帝畅想着,掌心捏着一枚精致的铜钱,在原地踱了两步,忽然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盗铸私钱者,依汉法,该处何罪”

    赵温抢白道:“盗铸诸金钱,罪皆死。孝哀皇帝时,还要罚没妻子为官奴婢。”

    像铜钱这等散钱,如果不到一定数量,寻常的铁匠根本没有盗铸的必要。要想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盗铸,就只有一般商贾富室蓄养的良匠工坊才能做到,皇帝伫步道:“补发诏令:盗铸私钱者死,家产抄没,其家室也要流徙并、凉等边地屯田。”

    汉代有四种主要的法律形式,分为律、令、科、比。律是由朝廷制定、皇帝批准颁行的成文法,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强制性的特点,比如九章、傍章、越宫等律。而令则是皇帝颁发的诏令,他是根据实际需要而随时颁布,其效力等同于律或是高于其上,是律的一种补充,二者合成律令。

    皇帝这道诏令等若是补充了律法,拥有法律效力。

    汉代一直以来,对盗铸私钱一事都是零容忍,孝景、孝武皇帝时监狱里关押的盗铸罪犯何止十数万人,皇帝只是让家室流放边地,也算是宽待了。只是这家产抄没,似



第九十章 挟铜钲束
    “今国家行挟铜之律,执铸器之禁,使器无用铜。”平百货之价

    古时铸钱的原料来源有三种,分别是官方经营的铜矿产出、民间采买、以及实物税。由于有官方经营与实物税的存在,朝廷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向民间购买原料,这样就会降低铸钱的成本。至于铸钱的劳工可以由刑徒、战犯来代替,劳工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计,总而言之,铸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笔划算的买卖。

    赵温在旁说道:“上林三官储铜甚少,如若要在明年建安元年发行新钱,就得在此时收铜铸造,以备不时。而放眼关中,惟有弘农华阴县、右扶风武功县、鄠县等处产铜。愚臣浅见,不妨照铁官例,往上述三地派驻铜官。”

    铜矿专营

    周忠立时就想到了这个,随即大摇其头,关中现有的铜矿几乎都为大族把控。当初董卓滥发小钱,手上缺铜,甚至熔了十个秦朝的铜人,也不敢擅收铜权,赵温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旋即想起自从赵温被拜为司空、录尚书事以来,处处都仰惟圣意,在承明殿与司徒马日磾政见屡有不合,闹了好几次不愉快。难道这里头还有皇帝的授意

    荀攸轻咳了一声:“朝廷似乎从未有铜官的先例,若是比照盐铁专营,倒还得仔细商榷。”

    “不是专营。”赵温也知道这里面的水深不亚于盐铁,就算是盐铁专营都闹出了一次群臣集会、河东豪族死伤殆尽才勉强推行,若朝廷还要打铜矿专营的主意,好容易平息的朝局又将生乱。赵温可承受不起这个反噬:“孝武皇帝时收天下之铜,聚于上林三官,乃有三官钱遍行天下。这铜官设于采铜之地,正好可以就地收聚、驱民开采,由水衡监辨铜令直属,如此也能省去地方转运之费。”

    “这样倒也方便。”皇帝对周忠说道:“董卓私铸的小钱在民间何止亿万,虽有四枚小钱换一枚五铢的比例,但折算起来



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卫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经过皇帝对禁军、尤其是对羽林虎贲二军的整改之后,南军主要由保护皇帝贴身安全转变为出兵作战的职责,他的编制也与寻常正规军一般无二。

    由于南军承担了更为复杂的任务,兵员也日益增多,以至于南军不便再继续执行入宫守卫宫禁的职责。为了填补这个空白,皇帝在去年就开始着手,将南军仿照北军的待遇,全部安排出城,不再负责宫禁。

    而原来由羽林郎、虎贲郎组成的、保护陛前的郎卫,则由新的郎官们负责。他们分别由羽林监、虎贲仆射掌管,依然被称为羽林、虎贲郎,只是他们的来源无不是选拔于各军推选的优秀中下层军官、六郡良家子等一批大有前途的年轻小将。

    这些郎卫人数虽少,但论精锐程度以及军事素质,远超于那些被安排出城的、共享同一个称号的南军之上。

    作为殿前羽林郎的新人,周瑜甫一来到未央宫前殿右侧的值房,就敏锐的察觉到了异样。

    “在下羽林郎太史慈。”身姿卓毅的太史慈身上有着青州人特有的热情大方,主动对周瑜介绍道:“别看咱们人少,算上那些虎贲郎也只有寥寥一二十个,比不上三署郎有上千个郎中、中郎。但咱们的权责最为紧要,咱们要时刻守护陛前,国家移驾到那处殿,咱们也要跟在那处殿,这跟那些固守一处殿宇前的三署郎是不同的。”

    “我听说不仅如此,陛下有时与大臣参谋军事,也会唤我等羽林郎上殿观瞻”周瑜对太史慈很有眼缘,似乎是对方身上的那股子洋溢的热情让周瑜想起了孙策,



第九十二章 丝茧瓜蔓
    “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续传灯录

    孟达细细咀嚼着周瑜的慷慨之言,实在没有将对方这个更像文士的青年跟武将联系在一起。其实无论是他,还是太史慈,心中对周瑜被选入羽林郎是有些微词的,只是他们没有张绣那么不理智,反正推脱不掉,索性大大方方的接纳下来不就是了哪怕对方没什么才干,但多结识一个高门子弟,日后也是多一条门路。

    张绣在别的地方都很聪明,偏偏在这个事上想不通,也不知为何。

    至于太史慈是本性使然,还是跟孟达抱有同样的心思,这些都不紧要,在此刻孟达心中的想法,就是多和周瑜这个世家子亲近。

    孟达抬眼打量了周瑜一下,此人容仪出众,也不像华而不实之辈。想完,孟达便与太史慈将周瑜带入值房,简单的叙谈了几句,周瑜出色的谈吐与潇洒的风度处处流露着不凡,让孟达等人大感惊异。

    “这个张绣的秉性一向如此”与二人熟悉了之后,周瑜这才问道:“我听说此人当年在武威,也是一个豪杰”

    “是有这么一段故事。”孟达不禁拊掌,点头说道:“当年边章、韩遂于凉州聚众为乱,张绣时为祖厉长征辟任职。金城麴胜袭杀祖厉长,张绣为报上官之仇,便伺机刺杀麴胜,后来招合少年,为邑中豪杰。”

    未等周瑜说什么,孟达忽然看了太史慈一眼,笑说道:“子义当年也曾为上官谋事,不惜以身犯险,毁坏州府给朝廷上的劾章,最后避祸辽东。这么说起来,倒是与张绣杀贼以报上官之仇的所为所举契合。”

    太史慈曾为郡府征辟,为奏曹史,有次太守与本州刺史闹了矛盾,难辨曲直,便各自据情上表朝廷仲裁。像这种各执一词的劾奏,往往都是先到皇帝御前的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优势,在当时就正是州府的劾奏先行,郡守担心失了先机,便派太史慈星夜赶往雒



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
    “停久不移,将士懈怠,其军不备,可潜而袭。”吴子论将

    南北军在高顺、徐晃等良将的操训之下,对皇帝的突然演练反应很是及时,虽然最初还是有些慌乱,但很快就稳住了阵脚,让皇帝大感欣慰。与之相比,一直被皇帝冷落忽视的平狄将军马腾、中郎将王方等人的军队在此之前从未料想过自己也会被皇帝纳入检阅之列,从未有过准备的他们在刚一得令的时候简直可以用鸡飞狗跳来形容。

    “臣治军无方,有损军容,请君上赐罪!”卫将军王斌颤巍巍的下拜道。

    皇帝冷着脸扫了他一眼,又把目光转向王斌身后众人,没有说话。

    王方、李蒙立时慌慌张张的跪下说道:“末将治罪!”

    马腾兀自站在一旁,他所带的部曲是这些人之中军容稍稍看得过去的,只是见皇帝面色不豫,他略一迟疑,也跟着跪了下来。

    “真是带的好兵!”皇帝冷声说着,也不知在指谁:“你们以为我眼睛直盯着南北军,就不会管你们如何懈怠玩忽了”

    “末将不敢!”

    王方等人实在是有苦说不出,他们二人手下不过五千余人,当初皇帝拆分李郭留下的叛军势力,大部分原雒阳禁军精锐都被调入南北军,少部分则被董承、樊稠收去,除开老弱伤残被遣返、安置屯田,剩下所剩无几的普通士兵哪容得了他们几个挑挑拣拣能勉强保持一定的战力就已不错了,哪里还能对他们严要求。

    何况皇帝用兵时从来想到的都是南北军,他们就像是捡来的一样无人问津,久而久之,军中风气便开始荒怠了。



第九十四章 近而间亲
    “夫然,则不下倍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管子五辅

    “中郎将李蒙以口出不逊、顶撞御前、治军无方等罪,被斩首示众。王方被黜为典农,其下各军皆被裁撤,归卫将军统领。”刘诞两手扶在膝上,将上林苑里发生的事情如实相告。

    黄琬眉头也不抬一下,这件事似乎早在他的预想之中:“李蒙等人乃叛军余孽,当初是因形势而不得不降,远不如段煨、张济那般可信、并托付重任。何况京畿重地,若非亲信,陛下如何能放心即便董承是外戚,心不甘愿,也得在此事让步。”

    “可是……”刘诞张口欲言,却被兄长刘范用眼神止住。

    几兄弟都是为了另一件事而来,刘范谨慎的接下话头说道:“董承到底因此成事,陛下等若是翦除其羽翼,彼等确会让步”

    “陛下主要是为了收服长安兵权,至于弱董承之羽翼,以老夫看,这主要是赵子柔的意思。”黄琬捻着胡须,缓缓道来:“至于董承,彼若是真有远见,或是身边有善谋长远之人,必会知道取舍。”

    刘璋不明所以,突然脱口问道:“司空亲善陛下,按理说,应与董承同为一体。何况彼二人以往未有过节,小子不明,此番又是何故针对”

    “这么做。”黄琬毫不经意的说道:“无非是因人就事而已,赵子柔最会揣摩上意,他见陛下有意收服兵权,便有了替陛下弱其羽翼的意见。如若当时陛下不允,赵子柔又会是另一出提议。总而言之,他既为陛下一手提拔,举止自然要以陛下之命是从,尔等想想前次议论铜法,彼不也是附会圣意么”

    “因人就事这四字说的极妙。”刘范看着弟弟刘璋,带着教训的语气说道:“司空善于附会人心,精于计算,此次几番




第九十五章 鹤鸣在阴
1...114115116117118...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