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当年与臧霸一同聚众起义的四五个兄弟之一,如今仍在他身边的尹礼揭帐进来,‘卢儿’正是他曾经用过的别名,只有在私底下、最亲近的人才能直呼当面。尹礼入帐来见到只有臧霸一人,心里纳闷,抱拳问道:“宣高,那萧建走了怎么不留着他”

    “他是琅邪王的使者,朝廷的开阳令,我留他做什么”臧霸不悦的看了尹礼一眼,摆手示意对方坐下,轻声说道:“婴子和黯奴他们瞒着我做的事,你知道多少”

    婴子与黯奴是孙观、吴敦二人的别名,他们四人在流落为寇时刻意隐瞒真名,彼此以代号互称。自从被陶谦招纳、摇身一变成为官军以后,这才纷纷用回了原来的名字。臧霸这一次重新提起当年落草时的贼名,显然是对他们有所不满。

    尹礼后知后觉的察觉到臧霸不悦的态度,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坦诚的说道:“孙仲台他们私下曾找过我,眼下陶使君不在了,我等手握兵权、威震泰山,如何不能自立一方,何必甘居于刘备帐下如今琅邪国已然握于我等手中,泰山郡又是我等家业所在,而刘备尚在淮南抵御袁术,无暇他顾,只消我等兄弟齐心,合兵一处,不愁徐州难得。”

    “所以他们就要借吕布外兵”臧霸冷言说道:“既已言琅邪已在我手,又何故沿途横加杀戮,残害百姓说到底,还是昌豨这伙人仍未放下贼寇的秉性!将帅如此,其军虽盛其一时,又如何得以长久!”

    “宣高,兄弟之中你向来多智、有远见。”臧霸曾对尹礼有救命之恩,所以尹礼当初虽然动心、却未曾答应与孙观、吴敦等人一同谋事,此事虽不明白臧霸因何心急,但仍下意识的以对方马首是瞻:“孙仲台他们瞒着你我擅自开衅,的确是不把咱们当兄弟、更不把你当回事!当初共推宣高为首的誓言他们全忘了!眼下是战是和,我尹卢儿全听你的!”

    是啊,他们先斩后奏、让自己陷入被动在先,自己又何必顾念当年的情谊何况且不论孙观、吴敦几人是怎么想的,昌豨向来觊觎自己首领的位置已久,此番必然是出自于他的挑唆。若是不狠心打一仗,重新树立自己在众人心目中的权威,让他们明白在琅邪、泰山一带以谁为主;就算自己现在跑去参与叛乱了,彼等仍奉自己为主,私底下也会有所轻视。

    臧霸心念急转,很快就初步定下了主意:“你即刻入城,告诉琅邪王、相、还有开阳令,就说我要调兵讨伐昌豨,让他们提供粮草钱帛。此外,还要国相派郡兵归我调遣,这是为了琅邪一国安宁,他们断不能小气了!”

    萧建得知臧霸的决议之后,立即告知了刘熙,此时国内的郡兵全然在国相阴德手中,臧霸提出要收服郡兵,对刘熙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在刘熙欣然允诺之余,萧建又对刘熙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将刘熙的女儿郓亭主许配给臧霸的儿子臧艾。

    有汉一代,皇帝的女儿都是县公主,诸侯王的女儿都是乡公主、亭公主。刘熙才继王位不久,年纪又轻,膝下就只有一个女儿,在他去年被封为琅邪王的时候被大鸿胪周奂一并封为了郓亭主,只等以后成年论嫁之时,再择日册封乡主。

    “郓亭主才五岁!”刘熙白皙的脸涨得通红,像是一只被触犯的野兽,女儿正是在他这个父亲膝下承欢的年纪,平日里视为掌上明珠,如何能轻易许人:“臧宣高的儿子也才四岁,你现在提这个未免也太急切了些!”

    “名为结亲,实为订盟。”萧建全然无惧的目视着刘熙,淡淡的说道:“殿下如今只能结好臧霸,仰其安定琅邪、引为助力。如不是靠联姻来笼络交好,殿下又能付出什么让彼等臣服何况在眼下,臧宣高必须得彰显态度,到底是以殿下为尊,还是视殿下为友,都得看他愿不愿意接受这门亲事。”

    刘熙深吸了一口气,权衡利弊之后,他总算得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萧建说的很对,在这个时候臧霸是有求于他,所以他可以趁机提出收服的举措,只是——

    “你又如何知道,臧宣高不会因而生怒,率兵背我,与昌豨等人合谋”

    萧建轻声答道:“若要合谋,彼等早就约好共同起兵了,又何故在昌豨等人起兵之后,臧霸仍素不知情而我出城游说臧霸时,以言语多番试探,知其心有怨怒,可见此战是必不可免。臧霸只得靠着琅邪国的支持,才能与昌豨作战,是故在下以为,彼等审清时势,多半会应允。”

    对于琅邪王的野心以及近来对他的频频示好,臧霸始终心照不宣,迟迟未曾表态。如今一是为了保证自己在攻打孙观时后方粮草的供应、二来也是因为昌豨等人叛乱深深的刺激到了他,让他明白自己需要更强大的实力才能镇住麾下、才能在接下来的徐州动乱中分得一杯羹。

    琅邪国在徐州都算得上是富庶安定之国,王室在民间深得民心,琅邪王刘熙天潢贵胄、也不是无能之辈……

    种种因素都让臧霸觉得,在这纷乱的世道上,与琅邪王走近点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在最后图穷匕见的那一刻另作打算就好了。

    是故面对刘熙提出的要求,臧霸当即就同意了,只是这样一来,琅邪国相阴德就不高兴了。

    他察觉到琅邪王潜藏的野心,自认为身是国相,有匡弼之责,于是兴冲冲的前往王宫质问:“殿下欲效刘盆子乎”

    未等刘熙反应过来,气喘吁吁的阴德又接着说道:“刘盆子当年有樊崇领兵三十万拥戴,乃敢建制称帝。如今臧霸不过兵马万余,国内又有昌豨、孙观之乱未靖,何以敢冒大不韪”

    “国相言重,小子德薄,便是王位亦自认难居,又岂敢有所逾越、冒犯尊位”刘熙看着眼神犹如斗鸡似得阴德,显得有些畏畏缩缩的,他轻声慢调的说道:“不知国相从何处听得此等妄言,竟敢污蔑王室,国相要重重查处才是!”

    &/div>




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殿下真无此意”阴德怀疑的看了刘熙一眼,对方那懦弱无能的样子确实不像是有心存异志的人,难道是自己想错了阴德随即语气缓和了下来,眉宇间仍存有一丝疑惑:“可我听说殿下要与臧霸结亲”

    “是有此事。”刘熙心虚似得避开阴德的目光,一脸无辜的说道:“国相不是曾说过,要与臧霸多多结好,这样便能少生刀兵之祸。孤谨遵教诲,心里想着将郓亭主嫁给其子,两家结好,便就再不会生出事端了。”

    阴德一时倒有些摸不准刘熙的底细了,若说刘熙愚笨,却又能想出这么个法子来笼络人心;若说刘熙聪明,可看着又不像是能干大事的人。一时间他竟有些犹豫了,最后又问了句:“这真是殿下的主意”

    “是叔直的主意。”刘熙立即将萧建提了出来。

    想起萧建与刘熙亲如挚友的关系,阴德立时释然了,于是他疑虑暂消,叮嘱了刘熙几句后,便告辞离去。南阳阴氏出身的他虽然对臧霸很是不屑,但至少对方现在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又是急需用他的时候,是故阴德还要去准备给对方调度粮草。

    阴德走后,萧建从深处的布帷之中走了出来,对刘熙说道:“国相与我等并非一心,留之不得。”

    刘熙也是顾虑颇重的点头道:“国相已经开始怀疑我了,看来即便是我如实相告,其必也不会附从于我。”然后他顿了顿,思虑了会,复又说道:“可阴公毕竟出身大族,颇有名望,又是朝廷封拜的国相……我等可有何办法决其去留”

    萧建早有打算,走到刘熙身边诡秘一笑:“这件事,正好让臧宣高去办好了。”

    刘熙微微阖上双眸,不再言语,两手互相紧握着。

    萧建读出了对方眼底的那一丝不忍,忍不住提醒道:“殿下,大丈夫行事就当果决!事已至此,譬如马行于栈道,再无回转的余地了!”

    刘熙似是听进去了,缓慢而坚定的点了点头。

    翌日,臧霸率一万精兵北上,于道中遭遇昌豨、孙观等军。孙观、吴敦并没有故意隐瞒臧霸的意思,原本只是在昌豨的挑唆下,认为以臧霸的性格决计不会主动叛乱,所以才想先造成既定事实了,然后再与臧霸陈情。此时两军阵前相遇,孙观立即派出胞兄孙康前去说项,想让彼此兄弟冰释前嫌、再次联手,谁知臧霸毫不理会,不仅让人扣下孙康,更是一声令下,直接命令开战。

    臧霸麾下精兵很多都是随其纵横泰山的老班底,作为泰山诸豪的领头人,无论是陶谦还是刘熙,多对其给予了大量资源上的倾斜。昌豨、孙观等人认臧霸为主不仅是尊其声名,更多的还是畏服对方的实力。

    两者军力悬殊的情况下,面对曾经的大哥,孙观与吴敦一开始都不敢下狠心抵抗,这就造成战事甫一开始便成压倒性的态势。眼见己方逐渐节节败退,昌豨急在心里,不由怒吼道:“仲台,管好你的兵马!再往后退,我军的阵脚就要被冲乱了!”

    “宣高为何要与我等交兵这其中必然是有所误会!”孙观置若罔闻,拉着昌豨一个劲的问道。

    昌豨气急,连声说道:“你这个兄弟已经视你为仇敌了,你还在想有什么误会”

    孙观两眼涨得通红,怒视着昌豨:“当初可是你提的主意,说是先把事办了,再与宣高陈情缘由,如今却到了这般地步,你难道就没什么可说的”

    “以宣高的性子,就算这是壮大我等实力的良机,他难道就会容许我等引外敌入内图谋叛乱么所以当时就只能瞒着他,他心里只要还信你几分,今日就该是派使者、而不是派兵!”昌豨毫不慌乱,更是做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蛊惑说道:“如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你再这么柔懦下去,到时候先死的就是你兄长伯台!倒不如我等先将其击败,有什么话,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好、好。”孙观也不是善类,情势就在眼前,臧霸眼看是要与他们打个鱼死网破了。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加上又被昌豨几句话挑动,孙观连声说道:“本想与他共富贵,既然他不仁义,也莫怪我不讲情面了!都给我上去,谁也不许撤!”

    说着,便与吴敦二人身先士卒的杀了过去,与臧霸、尹礼的部众兵戎相见。

    昌豨在身后看在眼里,眼里悄然流露出一抹精光。

    孙观与吴敦亲自带人杀回战阵后,或多或少的挽回了不少局势,虽然仍旧处于下风,但也不是骤然败亡的姿态了。而通过前方部将的回馈,臧霸感受到对方反抗的激烈程度,愈是认定孙观等人已经彻底背叛自己,于是心中再无一丝犹豫,收起了最初只想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的想法,亲自带兵压上。

    双方互相呐喊着,虽然乱喊乱叫吓不住彼此,但生死之间的恐惧与战栗都明显的减退了,哪怕再这样狂乱的气氛当中,初次上阵的新兵很容易因此而体力衰弱。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从高空俯视,平地上两道黑压压的浪潮在一片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之中再次遭遇了。浪涌碰撞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停顿与迟缓,事实上现在除了某一方败亡溃逃,否则就算臧霸与孙观等人彼此都弄清楚了误会,也无法使开动的战争机器停下来了。昌豨见到眼前的一场混战,心中暗喜,一边暗示麾下兵马跟在后头,尽量不牵扯进最激烈的前沿、一边往两翼张望,期待着那如水沸腾般的新一阵呐喊声。

    孙观等人的兵马并不如臧霸的部众强劲精锐,先前一往无前的气势犹如昙花一现,双方甫一接阵,孙观这边的兵马便纷纷败下阵来。战况几乎是一触即溃,孙观在逼退一名敌兵后忍不住退到亲兵的保护之中,对一旁的吴敦说道:“昌豨那小儿呢!”

    话音刚落,只见一旁的树林里冲出一彪军马,当头是数名威武高大的骑将,身后跟着众多步骑,为首一人器宇轩昂,胯下骑着一匹雄壮的赤红骏马。

    &/div>



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云波
    “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泰山郡,祊亭。

    大营里一片忙碌,一队队步卒在军官的指挥下依次结阵、分批走出大营。其后的民夫则在不停的拆卸营帐,原本如蘑菇遍地都是的帐篷早已消失的干干净净,只有一杆大纛仍在矗立在原地迎风招展。

    这支劲旅整装待发。

    曹操身穿甲胄,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这副装束让他显得威势十足,让人忍不住忽视他本来矮小的身材。在他身侧,依次站着行厉锋校尉曹仁、陷陈都尉乐进、于禁等将。

    “胜负如何”曹操莫无表情的看着前方。

    从事王必早已打探好了消息,在一旁说道:“吕布残兵尚有余锐,以致胜负难辨。”

    “吕布有莫当之勇,董昭有谋算之才,有他二人助阵,臧霸尚不至败,可见其人武略了得。”曹操说完,对着东边渐渐升起的朝阳轻吐了口气,接着说道:“我等也不能居于人后,此战,当勠力同心、拿出青州兵的威武来!”

    “谨诺!”众将一齐呼喝道。

    曹操手下的青州兵曾是黄巾出身,烧杀抢掠、目无军纪,极难管束。当初曹操兴师讨伐徐州,击败陶谦手中的丹阳兵,便是靠青州兵的悍不畏死,当然,这伴随着的后果是贪婪成性的青州兵肆意抢掠,酿成几次屠城的惨剧。虽然曹操屠城徐州多是主观意愿,但另一部分原因却是难以约束这些打了胜仗的骄兵悍将。

    军中许多将领如曹仁、于禁都看不惯青州兵的匪气,但伤人伤己犹如双刃剑般的青州兵仍能让曹操倚重、忍耐至今的唯一原因,就是曹操真的需要一支能打、且听话的部队。

    这支部队虽然恶迹斑斑,却是十足的精锐,在曹操的带领下,甫一入琅邪国临沂县,曹操便对曹仁、于禁等人说道:“吕布、昌豨、孙观,皆恃勇无谋之辈,我甚鄙之,彼等也不配为我之敌。所虑者,唯有董公仁一人而已,其用兵,擅通大略而疏于细微,我料定彼心知我等已至,只是不知将如何进兵。于此,我军当可趁虚击阳都,断绝彼等后路,吕布等人必然来援,届时可伏兵击之。”

    于禁等人点头应下。

    徐州的局势犹如一锅沸腾的热油,稍有任何一滴水的添入都能炸出花来,远在淮南的刘备尚未知悉琅邪的变故,而与琅邪隔着一个东海的下邳国却也是暗流涌动。

    “关将军现在何处”下邳城中,骑都尉田豫在府中负手而立,轻声问道。

    来者正是关羽麾下的一员年轻都伯,名唤士仁,是幽州广阳人,随刘备起家征战,转战至此。他是贫寒微贱出身,天性卑弱,只要见到身份比他大的人物就会下意识的紧张:“就、就在城外四十里处。”

    自从琅邪出现变故以后,田豫便直觉的判定出兖州山阳等地与小沛对峙的曹军只是引人瞩目的幌子,为的就是将刘备后方的防御力量集中到徐州西北的小沛,而忽略北部防务空虚的泰山郡与琅邪国。无论谁占据琅邪,都能轻易南下东海、直逼下邳,刘备半数家业将尽皆沦丧。

    田豫身负为刘备看守后方的重任,自然不愿见到此事发生,他首先做的就是秘密传信,将关羽所部兵马从小沛调回,然后打算借此策划一番,先快刀斩乱麻,将内部不稳定因素的曹豹解决掉。只要杀了曹豹,吃下其麾下的三千丹阳兵,再凭借着下邳陈氏的相助,守住下邳国,保住刘备背后的安全,应当不成问题。

    “嗯。”田豫随口应了一声转过身来,看到士仁这副畏缩的模样,不由奇道:“关将军就派了你来”

    “谨诺。”士仁的脸庞立时红了起来,似乎有些羞于启齿:“将军说传信用不着特意选派什么人,所以随手指派了在下。”

    田豫心里有些不高兴,关羽素来轻傲,此等机密要务,他竟派了这么个人过来。哪怕士仁是刘备从幽州起兵时就跟随的旧部,可其人能力低下,经验不足,如何可堪重任这未免也太儿戏了些,田豫陷入沉思,一边的士仁却是愈加羞愧,把头深深的低了下去。

    “你且先回去复命,就说今晚寅时初刻,我将大开西门,举火为信。关将军届时便即刻带兵入城,随我擒拿曹豹,安定城中局势。”田豫见士仁这副怯懦的样子,心中也有些不喜,淡淡的吩咐道。

    士仁忙不迭的答应了下来,很是松了口气的样子,起身便告辞离去。

    ‘这个年轻人长得不像是个愚笨的模样,或许是历事太少,待人接物还有些生涩。只可惜刚才没想到留他说几句试试才干,就这么放走了倒未免可惜’,田豫看着士仁既轻松又郁结的背影,心里没来由的浮现出这么个念头,只是他到底没有将那句挽留说出口,毕竟这样的人他见得太多了,反正同在军中,日后若有碰面的机会,再提点几句也不迟。
1...159160161162163...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