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只听他淡淡讲道:“之后国家便表现的洞察,心胸远见甚于常人,更有传言说……”
“住口!”
淳于琼顿时一愣,回头看去,只见一人约莫三四十岁左右,方脸浓眉,直鼻深目,脸上带着不怒自威的神态。宽大的玄『色』袍服只勉强罩住他矮胖的身子,此人迈着步子上前一步。
他正是冀州别驾田丰,字元皓,钜鹿人。『性』情正直刚强,好出奇谋。在冀州颇有威望,是袁绍得到冀州之后倾心笼络的谋士。
“国家就在长安,天使就在城外,此等大逆之言你也敢说,是要给使君招致祸端么!”田丰毫不客气的指责道。
淳于琼脸一阵红一阵白,不忿的说道:“如今汉室失道,天下叛『乱』迭起,国家为贼臣董卓所立,又不知是何所出,是否尚存人世还不知道,单凭裴茂说几句空话,就能让我等竭力拥戴了”
“此皆村『妇』闲言,你也当真”田丰驳斥完,复又拜向袁绍,说:“荀子曾道‘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使君声名震世,为天下士人之表,自然不会听信这样的话”
袁绍知道田丰这是与沮授一样,都是在暗示他承认皇帝与朝廷的合法地位,放弃拥立刘虞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即便袁绍心里早有了这样的成算,但在听到田丰不甚委婉的话以后,心里依然还是隐隐有些不悦。
在给袁术等人的私人信件里可以随便诽谤皇帝的血统,但当着众人的面,袁绍自然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举动来,他故作深沉的点头说道:“彼等闲言,无凭无据,付之一哂则罢。我等身为汉室臣子,岂能信此讹传”
见淳于琼一脸受挫的走回了行列,袁绍转头看向田丰,客气的问道:“却不知元皓有何高见”
这其实是在问承认皇帝的地位会给袁绍带来什么好处了,田丰看了沮授一眼,顺着对方想说的话往下说:“现今各地州郡牧守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无一人做到安静地方、抚宁百姓的职责。唯有将军,坐拥冀州,兵甲充实,足堪担负重任,做天下表率,奉迎大驾。”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一时间言论纷纷,就连袁绍都忍不住连咳几声,方才压制下来。他仔细端详着田丰,心里一时没弄明白对方的意思,坦然问道:“若说拥戴国家,敬重天使,这倒也好说。只是元皓出于何故,要我迎回大驾
第五十八章 丨单见浅闻
“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传习录】
“说的是呐!”袁绍点头附和道:“不如我等遥尊朝廷,仍奉国家为主,遇事则上表以闻。等天下安定,寇贼殄尽,再扫除雒阳宫室,迎回大驾不迟。”
田丰当即一愣,刚才袁绍的表情明显是心动了,没想到却因别人这么几句话而立时转变。
沮授心知田丰一时无法劝服袁绍,只得退而求其次,帮衬着说道:“既然请天子迁回关东非是宜时,使君作为天下士人的表率,雄震一方,当首先申明大义,礼敬使臣,如此可不失民望,天下才士方可归心。”
袁绍新得冀州不久,民心未附,确实需要做这么一出,来安定冀州各郡。
郭图素来嫉妒沮授之才,又善于察言观『色』,此时趁热打铁,说道:“河东裴氏也算是当地姓族,裴茂又是天使,我等自当不能怠慢。如能说其代使君向朝廷请托,说明事由,让朝廷正式诏拜使君牧守冀州,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袁绍眼中精光一闪,极其虚伪的叹道:“我能得韩文节亲送印绶,献让州郡。此皆我临危受命,肩负一方民望,为御外境寇『乱』的缘故。只望朝廷能深知事由,不怪我侵并才是。”
沮授无奈,又不愿被郭图这些颍川人抢了风头,只好跟着说道:“连赵公都盛赞国家乃明主,只要上表详述此间经过,朝廷定会明白使君暂代冀州的苦衷。除此之外,更可让裴茂代为上疏,授使君开府、辖制关东等权。这样既能遥尊朝廷,又能手绾大权,不受掣肘。”
袁绍嘴角扬笑,没有说话,但显然是默认了。
事情谈得逐渐妥当,袁绍不动声『色』的扫视了眼手下坐在两边,泾渭分明的谋士们。对于以田丰,沮授为首的冀州本土派和以郭图,淳于琼为首的豫州外来派两帮势力的明争暗斗,他一直是睁只眼闭只眼,保持放纵的态度。
本土派向来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袁绍要想在冀州扎稳脚跟,不被底下人架空,就只能利用外来人士来打压制衡,以保证自己的权威,牢牢地把握住冀州这片基业。
虽然这么偏帮对田丰来说有些不公,但是,平衡各方,一直是上位者不失权力的重要手段,袁绍这么做也无可厚非。而且两方为了获得袁绍的信赖,纷纷出谋划策,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竞争导致效率的提升。但这也有坏处,不好的竞争,也会导致自身实力的内耗。
只是袁绍手下整个集团保持着一副良好向上的态势,所以目前袁绍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见淳于琼等人与田丰他们互相龃龉,彼此不满的情绪也挑动的差不多了,袁绍这才开口说道:“便依诸君所言,遥尊朝廷,奉迎天使,借机为我牧守冀州求得正名。”
“此外——”袁绍复又环顾众人,说:“让天使出面,命公孙瓒罢兵一事,可成否”
不久之前,奋武将军公孙瓒在巨马水打败袁绍手下大将崔巨业,击杀八千多人,事后又派田楷与刘备追至平原,如今两军僵持不下。袁绍新得冀州不久,民心未定,军队又不及公孙瓒手下精锐,处于守势,情势对于袁绍来说十分危急。
这件事情正好在当日赵岐与袁绍、曹『操』三人的会见中略微谈到过,赵岐表示各地牧守自当保卫疆土,岂能互相攻伐有意做中间人调停双方。
袁绍当时苦于没法在此战中脱身,于是顺水推舟,趁此想让赵岐出面,说服公孙瓒退兵,以求喘息之机。
赵岐正有此意,要知道他与裴茂此次东行,皇帝出于妥善起见,不许向世人提前告知朝廷将调刘虞改任并州牧的事情。所以裴茂等人想要去幽州,就不得不另寻理由,打着和解的旗号北上,与刘虞、公孙瓒等人接触,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借口。
如今袁绍把这话再次挑起来,并不是怀疑赵岐的用意,而是在询问这件事的可行『性』。
&n
第六十章 丨三明俪踪
“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左传僖公十年】
沮授立时反应过来:“你说的是,我这就烧了它。”
田丰看着沮授将那帛书放在灯上燃烧,逐渐化为灰烬,突然叹道:“诶,你这里倒是出了个良材的,我哪里却……”
说着,他竟摇了摇头。
沮授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说道:“可是为了田芬他不是已经前往东郡,正式莅任兖州刺史了么”
“我宁可他不去!”田丰长叹道:“曹『操』非久居人下之辈,如今他倚仗使君兵势,供其驱使。有朝一日,若是别有契机,定然不会像现在这么老实。”
少府田芬是王允与皇帝的一次斗争用作交换的筹码,皇帝当初让他做兖州刺史自然是不安好心,想借刀杀人,让曹『操』把他排挤掉。
但田芬是冀州大族,其族亲田丰又是袁绍手下得用的谋主。曹『操』即便心怀怨愤,人在屋檐下,也只得捏着鼻子接受了田芬,自甘下手。
“若是一般人,岂会将一州之地平白相让于人”沮授说道:“此人委身事上,能屈能伸,不为眼前之利所误,真乃大丈夫!”
田丰心中一动,拿眼瞥向沮授。
“啊!”沮授反应过来,赶忙解释道:“我绝无讽主之意,实在失言、失言!”
田丰这才『露』出一丝笑意,道:“你我契交,有什么是不能说的你看曹『操』如今带兵四处征讨黄巾,兖州诸郡多半是他亲族,田芬一人留在东武阳,空顶着一个刺史的名号,谁还会在乎他此人手段如此高明,汝南许邵难怪会对他作出那样的评语。”
邺城,袁绍府邸。
天使舆至,奉诏述旨;臣子下迎,莫敢不恭。
“臣绍拜见天使。”袁绍走到门前,躬身向天子使臣、当朝侍御史裴茂行礼。
“冀州牧且快请起!”裴茂朗声说道,连忙上前将袁绍扶了起来。
这一声‘冀州牧’让在场之人听得清清楚楚,裴茂身为天使,所说的话自当代表朝廷以及皇帝的意思。他这一句话,等若是直接承认了袁绍的身份。
袁绍暗自欣喜,面上却惶恐道:“绍本不才,得韩使君托付州郡,只为暂守一方,以保黎庶安静。如今朝廷既诛『奸』臣,关中安定,自当另遣俊彦,绍何德何能,敢受此大任”
裴茂笑道:“何出此言!袁使君得韩公相让,足以成为一桩美谈。朝廷也明白其间缘由,也知晓使君门第显赫,世代忠烈,辈出名臣。才名又广为天下知,正该担当此任,替国家牧守一方。”
直到裴茂拿出制书诏命,诏书是由尚书台授命拟写的,汉代诏书不像后世明清那样有大量华丽的辞藻堆砌,简洁明了,几句话便读完了。
在裴茂当众宣读,拜袁绍为冀州牧以后,袁绍心里一块大石这才落了地,跟着笑道:“天使辛苦,还请入府一叙。”
裴茂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一边走,一边说道:“我到雒阳时便听闻使君治下百姓殷实,民生安乐。这一路走来,见天下间还有此处乐土,实在是感慨颇多。”
“天使谬赞了。”袁绍从容的说道:“此皆府中贤士之功,我不过垂手待治而已。”
说罢,袁绍便认真的给裴茂介绍起府中成员,如田丰、沮授、审配郭图等人。
裴茂自持使者身份,态度不卑不亢,恰到好处的与众人一一见礼。
此时的大堂内,无关紧要的,以及身份地位不够的人都已识趣的退了下去。留下来的几个人,则是袁绍手下最为信重的谋士文臣。
一时静默,在座诸人都在盘算说辞,没一人率先开口。
&
第五十九章 丨 恭而有礼
“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左传僖公十年】
沮授立时反应过来:“你说的是,我这就烧了它。”
田丰看着沮授将那帛书放在灯上燃烧,逐渐化为灰烬,突然叹道:“诶,你这里倒是出了个良材的,我哪里却……”
说着,他竟摇了摇头。
沮授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说道:“可是为了田芬他不是已经前往东郡,正式莅任兖州刺史了么”
“我宁可他不去!”田丰长叹道:“曹『操』非久居人下之辈,如今他倚仗使君兵势,供其驱使。有朝一日,若是别有契机,定然不会像现在这么老实。”
少府田芬是王允与皇帝的一次斗争用作交换的筹码,皇帝当初让他做兖州刺史自然是不安好心,想借刀杀人,让曹『操』把他排挤掉。
但田芬是冀州大族,其族亲田丰又是袁绍手下得用的谋主。曹『操』即便心怀怨愤,人在屋檐下,也只得捏着鼻子接受了田芬,自甘下手。
“若是一般人,岂会将一州之地平白相让于人”沮授说道:“此人委身事上,能屈能伸,不为眼前之利所误,真乃大丈夫!”
田丰心中一动,拿眼瞥向沮授。
“啊!”沮授反应过来,赶忙解释道:“我绝无讽主之意,实在失言、失言!”
田丰这才『露』出一丝笑意,道:“你我契交,有什么是不能说的你看曹『操』如今带兵四处征讨黄巾,兖州诸郡多半是他亲族,田芬一人留在东武阳,空顶着一个刺史的名号,谁还会在乎他此人手段如此高明,汝南许邵难怪会对他作出那样的评语。”
邺城,袁绍府邸。
天使舆至,奉诏述旨;臣子下迎,莫敢不恭。
“臣绍拜见天使。”袁绍走到门前,躬身向天子使臣、当朝侍御史裴茂行礼。
“冀州牧且快请起!”裴茂朗声说道,连忙上前将袁绍扶了起来。
这一声‘冀州牧’让在场之人听得清清楚楚,裴茂身为天使,所说的话自当代表朝廷以及皇帝的意思。他这一句话,等若是直接承认了袁绍的身份。
袁绍暗自欣喜,面上却惶恐道:“绍本不才,得韩使君托付州郡,只为暂守一方,以保黎庶安静。如今朝廷既诛『奸』臣,关中安定,自当另遣俊彦,绍何德何能,敢受此大任”
裴茂笑道:“何出此言!袁使君得韩公相让,足以成为一桩美谈。朝廷也明白其间缘由,也知晓使君门第显赫,世代忠烈,辈出名臣。才名又广为天下知,正该担当此任,替国家牧守一方。”
直到裴茂拿出制书诏命,诏书是由尚书台授命拟写的,汉代诏书不像后世明清那样有大量华丽的辞藻堆砌,简洁明了,几句话便读完了。
在裴茂当众宣读,拜袁绍为冀州牧以后,袁绍心里一块大石这才落了地,跟着笑道:“天使辛苦,还请入府一叙。”
裴茂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一边走,一边说道:“我到雒阳时便听闻使君治下百姓殷实,民生安乐。这一路走来,见天下间还有此处乐土,实在是感慨颇多。”
“天使谬赞了。”袁绍从容的说道:“此皆府中贤士之功,我不过垂手待治而已。”
说罢,袁绍便认真的给裴茂介绍起府中成员,如田丰、沮授、审配郭图等人。
裴茂自持使者身份,态度不卑不亢,恰到好处的与众人一一见礼。
此时的大堂内,无关紧要的,以及身份地位不够的人都已识趣的退了下去。留下来的几个人,则是袁绍手下最为信重的谋士文臣。
一时静默,在座诸人都在盘算说辞,没一人率先开口。
&
第六十一章 丨茅城津渡
“即夜遣三校衔枚先渡,渡辄营阵,会明,遂以次尽渡。”————————【百战奇略】
皇甫嵩‘哈哈’一笑,说道:“这不过就是杀贼的事,彼等闻我军前来,恐怕早已丧胆。不过如今是要你带轻骑先行渡河,据守闻喜,严密防备白波谷动向,若是能打下头功,我担保你一个前程!”
说完这些,皇甫嵩又从后面唤道:“叔威、文远!”
长水校尉张猛与越骑校尉张辽闻声赶至,皇甫嵩欣赏的看着张猛与张辽这两个年轻后辈。尤其是张辽,跟『性』格暴躁的张猛比起来,沉稳有度、智谋出众的张辽才真正算得上有大将之风。可以说是南北禁军之中,除了皇帝青睐有加的徐晃以外,最有前途的年轻将领。
他冲段煨介绍道:“张叔威是度辽将军张公的季子,这你应当识得,李傕犯长安时,就是他带手下骑兵出阵破敌,挫败敌军士气。”
“这我自然识得,当日我就在城头,亲眼见此子雄威,此子颇有乃父之风,假以时日,必是朝廷的一员大将!”段煨不吝谀辞,大肆夸赞道。
“这位是越骑校尉张辽,颇有军略,武力过人。”皇甫嵩特意提到:“文远原来是陛下跟前的旅贲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