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献帝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赵温指点道:“如今王司徒亲党把控朝野,若是前往宫门上书,不知要何时会送到陛下面前,更不




第二十七章丨整军经武
    “盖士有未战而震慑者,马有未驰而疫汗者,非人怯马弱,实不习之过也。”————————【武经总要卷二】

    汉初平三年五月初六。

    未央宫白虎殿。

    艳阳高照,辽阔的殿前广场并没有几棵成荫的大树,并没有几棵成荫的大树,虽说是出于防备刺客的安全考虑,但却造成了广场上热浪滚滚,石板烫脚的现象。

    按以往,宫里的宦者和侍卫都会尽量靠边上墙荫里行走,甚至几个胆大的,会躲在宫殿的飞檐走角下纳凉避暑。但是现在,广场上却站满了人。

    “侯折,你说这伙人在太阳底下能站多久”站在白虎殿一侧的阴影里的虎贲郎王昌擦了擦脑门的汗,小声问着。

    “这些都是从三辅六郡招募来的良家子,久习弓马,自然要比原本的那些老弱要强些。不过到底是新添进来的,再站一刻钟兴许就撑不住了。”羽林郎侯折执戟而立,冷眼瞧着底下的队伍说道。

    “嘿,说起原来的那伙人,也好意思说是北军五营的。我记得当天也是在这样的太阳底下站着,不消半个时辰就倒下一百来个,翻遍射声营找不出一百架完好的弩。你是没见到那几个校尉的脸色,红的白的绿的都有,像抹了胭脂似得。”王昌回顾当天的场景,忍不住揶揄道。

    侯折笑也没笑:“我没见过北军五校尉们难堪的样子,我只知道当日我等羽林骑随屯骑、越骑等营被徐中郎将拉出去绕城跑了一圈,等回来的时候他们还在马上的不及两百人。这要是放在我们羽林军,中郎将早就拿鞭子抽了,饶是如此,他也阴着个脸,回去和盖羽林监一商量,把我们操训了一顿。说是要我们引以为戒,不能懈怠,混成北军那个样子。”

    “哈,合着你们倒是替北军受过了。”王昌笑得更开心了;“你们可真是冤枉。”

    “也不冤枉。”侯折仰头看着天空的一片阴云,无不感慨的说道;“十余天前,我们羽林跟北军是一个德行,老弱混杂,一千七百多人每日就为了混口吃食,直到新任中郎将与羽林监来了之后,清退老弱,补充精锐,才让羽林有了新的气象。”

    侯折乃良家子弟,是羽林孤儿出身,父辈都是征讨羌族叛乱,为国牺牲的烈士。侯折自幼进入羽林,打心底就有一颗封狼居胥的志愿,并且不断的为之努力,哪怕是天子流离,权臣当道,南军、北军建制废弛,他也不改其志。

    王昌颇为羡慕的看了侯折一眼,他家也是世受汉禄,何尝不是有如侯折一样的心愿只是相比之下,王昌多了些为人处世的投机圆滑罢了。

    如今皇帝少年英姿,朝气蓬发,近日来对羽林、虎贲以及北军的雷霆整顿让王昌等底层郎官深切的体会到了皇帝整军备战的决心,王昌是侯折幼时好友,见到侯折整日里兴奋操练的模样,自己也受到感染,跃跃欲试的想闯出一番事业来了。

    有徐荣这等沙场宿将,又有盖顺这样的名臣之后,羽林何愁不兴反观虎贲,虽有谒者仆射杨众奉诏监军,但杨众毕竟是书生,裁汰老弱到还好,若论练兵,又如何比得了徐荣

    这是让王昌每日里对侯折既羡且妒的



第二十八章丨校场点兵
    “伏见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国家赡核,四方有事,未尝不取办于二州。”————————【谏用三互法疏】

    这几日的观察让皇帝深刻了解了徐荣的本性,无非是谁做主就听谁的,为诏是从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只要自己一直保持权势,就不怕他另投他主,可以说是极为好用的人。皇帝索性笑道:“你本该执掌羽林,这几日又要你帮北军中候整顿北军五营,真是辛苦你了。”

    徐荣连忙跪下:“臣不敢当!”

    “当得,当得。”皇帝说:“前些天裁撤了北军的老弱病幼,我已命京兆尹寻无主荒地分给其中无依无靠者,任其自生。令武库令、考工令重新置换、打造兵械;也让太仆手下未央厩令与长乐厩丞新进了马匹。我又使尚书台下诏调羽林健儿及招募六郡良家子入充北军,如今总共是有多少人了今天这一场操练下来,情况又如何”

    今天正是各郡良家子、健儿应征入伍的时候,徐荣刚带着屯骑、越骑的新兵测试归来,此时先是看了王斌一眼,毕竟王斌才是北军的长官,于情于理都应该他先说话。

    “回禀君上,董卓在时,北军兵员屡遭缩减,人数不过两千余,整改裁撤后,只余一千人。前日各郡陆续有健儿应诏入伍,直到今日,由冯翊等地羌族、匈奴应募充入的长水营有一千五百人,由羽林骑调入、各郡良家子补入的屯骑营、长水营各有一千人,其余二营共一千多人。”

    皇帝点头道:“如今国事蜩螗,北军作为我汉室精兵,朝廷倚重,兵员自当多多益善。三河等地多出骑士,可派人员前去招募,编入屯骑营。冯翊、扶风多亲附朝廷的羌族、匈奴,若有意愿,可编入越骑、长水营。屯骑、越骑、长水各二千五百人为定额,其余二营各以一千人为额,你北军中候也自领五百,凑足一万之数。此后若还有良家子、健儿应募者,一概编入虎贲。”

    王斌有些犹疑的说道:“这个,钱粮恐怕是个问题。”

    皇帝突然抬高了声响,不容置疑的说:“董卓搜刮了那么多的钱粮在郿坞,京畿三辅又是历年防御凉州羌乱的前沿重地,何谓无粮你只管征募兵马,交由徐荣等人操训,钱粮的事用不着你担心。”

    王斌知道皇帝自来就很有主见,他犹豫了片刻,终于是没有将话说出口,只是隐隐觉得钱粮这个东西不会那么容易要到,皇帝这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可是有了别的法子

    这时皇帝已转向徐荣与盖顺:“我身体大好,但还是过于虚弱,太医也常说要多多行走。当年太祖与世祖皇帝马上得天下,首先靠的就是马上的功夫与强健的身体,是故我想学一些武艺,你们在操训各军时,可从中挑选身世清白,武艺优越的人来随侍。”

    徐荣与盖顺对视一眼,他二人都是惯于听命的,只要皇帝的要求不是太有违常理,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这也是武夫与士人的区别。

    皇帝与众人走出殿外,又叫来了底下的屯骑校尉姜宣,越骑校尉王颀,步兵校尉魏桀,射声校尉沮隽等人,除了此时尚在奉诏赶来的路上的长水校尉张猛以外,北军五校尽皆到场。

    北军五校,是汉代守护京城的五营禁军部队,分别是屯骑、越骑、射声、长水和步兵五营,兵甲坚利,朝廷以此震慑四方,由于屯驻京城北部,故称北军,以北军中候监任。

    五营兵除长水校尉领兵一千四百人以外,其余校尉各领兵七百余人,曾在皇甫嵩的带领下讨平黄巾,立下赫赫战功,后来董卓入京,收编京城各路兵马,将北军编制打散,精兵调归牛辅等亲信手下掌握,其余老弱则收入北军充数。

    &nbs



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三略上略】

    这年轻校尉名唤沮隽,冀州广平人,今年才二十二岁,以高超的射术被选拔进入西园八营之中,后来西园军制被废除,他又转入北军射声营,成为待诏射声士,据说他能在黑夜闭目,寻声射箭,每发必中。

    当日王斌在检阅北军,裁汰各营时发觉除了步兵营勉强得力以外其余兵马都该清退。消息传到射声营,沮隽当时就不服军令,带着一干射声士面见王斌,声辩称射声营之所以积弱是因为没有调配足够的弓弩,如果能发给良弓劲弩,则犹未可知。

    王斌当时对这个年轻人大为惊奇,在徐荣的建议下,王斌让沮隽带人挑选好的弓弩轮番射击,果然在准备清退的人中又重新挑选了数十个虽然手疏但技艺仍在的射声士。

    沮隽因此在北军声望大涨,皇帝也特别欣赏这个年轻人,直接让他做了射声校尉。看到沮隽老调重弹,又说起他心心念念的弓弩,皇帝不以为忤,笑道:“你急什么!我前日早就下诏给考工令,命他募集工匠,多铸铠甲刀弩,等铸好了就立即送来。步兵营缺少刀剑,一时可以拿木棒代以训练,你们射声营可以先从扎马步、练目力做起。”

    “唯!陛下前日口授练兵之法,臣日夜研习,已有所得,誓要练出一支强军精兵,为朝廷效命,以不负国家厚爱!”沮隽中气十足的答诺一声,便不再多话。但他性情豪爽耿直,浑然不觉自己刚才的话已得罪了魏桀。魏桀对沮隽颇有微词,但顾忌着沮隽此时深受皇帝恩宠,不便发作,只得按捺住心头火气。

    所谓的练兵之法无非就是皇帝在前世见识过的军训操练流程,诸如正步、军姿等基础动作,在冷兵器时代这些动作对于上阵杀敌或许没有什么用处,但对于初次成军的部队来说,却是一个短时间内提高凝聚力和执行力的方法。

    魏桀等人怎么也是知兵之人,很快琢磨出了优缺点,改进之后便施加到新招募的北军士兵身上,效果卓著。

    说完了步军,皇帝又提起骑兵;“屯骑、越骑、长水三营骑士如何了”

    长水校尉张猛不在,这问的显然是屯骑、越骑两个校尉,只见屯骑校尉姜宣与越骑校尉王颀互看一眼,其中较为老成的姜宣出身说道:“陛下,六郡良家子这几日陆续应诏入京,臣也私下遣派家仆携书信前往冀县,说服亲族,只是凉州久经战乱,青壮甚少,所以应募者多为三辅健儿以及亲善朝廷的羌胡骑兵。”

    王颀也随声补充道:“刚才徐中郎将已带着我等三营骑兵于上林苑驰马操练,声势较之以往大有改观。”

    姜宣出身凉州本地大族,他能进入北军担任要职,是董卓专权以来,着意拉拢凉州系的结果。自董卓伏诛,王允等并州人咄咄逼人,凉州人在朝中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他只不过是凉州人,并不是董卓的亲信,在朝中逐渐传出对凉州人不利的风声的情况下,皇帝无疑是姜宣要紧紧抱住的救命稻草。

    而王颀则不同,他是并州太原人,是王允的亲党,在王允的运作下得以成为越骑校尉,是王允用来制约王斌的重要棋子。

    &nbs



第三十章丨粮秣军需
    “大小之官,各守其职,钱谷甲兵之问,不至於庙堂。”————————【上宰相书】

    “近年来三辅歉收,黎庶不丰,朝廷粮草不济,若是骤然组建大军,恐怕会给百姓带来负担。况且……”新任尚书右丞赵戬抬头看了眼皇帝,直言道:“三辅已有奋武将军等人,麾下兵马共计数万,完全可以保全关中安危。如今羌乱渐弭,董贼已死,而徒增新军,臣愚钝,未有见其必需之处。”

    皇帝伸手摆弄了一下桌案上的简牍,冷笑道:“这么说,你是来驳回诏版的尚书台诸人都是这么想的吗”

    王允无法明着阻拦皇帝裁汰禁军,便想了这么个法子,打算从钱粮上入手,遏制住皇帝军权的扩张。

    这也是王斌一开始面对皇帝下诏扩军的忧虑,他没想到王允没有一开始就明确拒绝皇帝编练新军的想法,反倒是趁着近万新兵入伍,数千老弱被裁撤,粮草、兵械等抚恤无一不要巨大开销的时候,突然暗使尚书台掌钱谷财用库藏等事的尚书右丞赵戬以府库不盈的理由卡住。

    要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皇帝和王斌若是拿不出抚恤与犒赏的钱粮给那些士兵,那么士兵必然闹出祸端,届时皇帝的威信一落千丈,王允再从容出面收拾全局。此消彼长,皇帝还能拿什么跟王允抗衡

    赵戬是王允故吏,又是大儒赵岐的侄子,起初因强项而被董卓贬为平陵令。如今王允得势,为了在尚书台安插亲信,示好颇负盛名的议郎赵岐,故而将赵戬重新提拔回了尚书台,特意让他做了掌握财权的右丞。

    王允让赵戬担任尚书右丞的用意再明白不过,尤其是在王允对皇帝大肆整顿禁军的事不闻不问后,赵戬更是心领神会。

    在尚书台收到皇帝诏版,要求下诏给少府与大司农拨给北军时,赵戬拒拟诏书。在与尚书令士孙瑞、仆射杨瓒等人争执一番后,在王允的暗示下,拿着皇帝草就的诏版就敢来面折廷争了。

    “禀陛下,司徒公奉诏录尚书事、总朝政,曾在尚书台屡屡有言国用不足,时常为钱谷之事嗟叹,朝廷重臣如此,陛下整顿军旅,岂能不顾百姓之苦”

    “你在骂我是穷兵黩武的昏君”赵戬是王允死忠,皇帝也不跟他客气;“北军不过万人之众,能花朝廷几分钱粮上个月皇甫嵩在郿坞诛灭董氏亲族,缴获有金二三万斤,银**万斤,珠玉锦绮、奇玩杂物堆积如山。更不用说董卓修建郿坞,积谷为三十年储,其曾言:‘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终老。’如此钱粮,你全做不见,不知是另做他用,还是入了某人的私囊!”

    “如今奸贼授首,朝廷千端万绪,百废待举,宫室、城墙处处都要花钱修缮,更遑论劝流民返乡屯垦,这些无一不是要花费巨万,王司徒更是忧心今后西凉或有变故,硬是扣着这笔钱谷以备不时。还请陛下念及臣子体国之心,莫要被阿谀之辈诓骗了!”赵戬深知自己等人行事端正,面对皇帝话语里的威胁,他全然不惧的说道。

    赵戬与王允兴趣相投,都是性格刚正,不卑不亢的人物,而赵戬又足智多谋,言语必引论诗书。任皇帝恫吓威胁,赵戬也坚持不松口,见这件事在



第三十一章丨钱谷甲兵
    “使主是财者,知其不出于己,而不敢以私予。”————————【平戎十策】

    到了上林苑,隔老远便听见呼声阵阵,二人下车步行片刻,只见一队数十名袍甲鲜明的年轻骑士伏在马上,在昆明池旁奔跑驰骋。

    当先一人身材瘦小,身着华丽合身的武弁服,在马背上摇着马鞭,兴奋的大叫着,其余数骑都是紧张无比的趋近在那少年身周,注意力全放在那少年身上,生怕他有丝毫闪失。

    周忠眼尖,当即认出了那少年的身份,他失态的大叫一声:“陛下!”

    那少年听到声音,流利的调转马头,往周忠等人骑来。待到近前,马速已然放缓,少年原本苍白病态的脸经过这几天的锻炼调养已逐渐呈现健康的麦色,嘴角间勾起自信的笑容。

    少年端坐马上,整个身躯被衬托的高大威武,这莫名的气势让周忠等人呼吸一滞,最终还是在穆顺的提醒下跪伏拜礼。

    “大司农臣忠、少府臣芬叩见陛下!”

    皇帝满头的大汗,却不见丝毫疲惫,反倒是精神奕奕:“都起来吧,仓促之间,来不及让人传告,我也没有沐浴更衣。就这么接见二位,实在失礼了。”

    身后的羽林监盖顺带着一票骑兵分散走开,远处更有中郎将徐荣带着数千骑在列阵奔驰,甚或有千余步兵在校尉的带领下呼喝操练,整个上林苑就像个错落有序的军营。

    田芬越看越是胆战心惊,没有想到皇帝年纪轻轻就能组建起这样一支兵马。周忠一旁的也有同感,他甚至在想,皇帝有如此能耐,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整顿老弱的北军,更让徐荣等宿将心悦诚服,受其指使。

    王允再是智谋了得,胸有城府,面对这样一位有手腕的皇帝,他还能招架多久呢

    北军中候王斌亲自将皇帝从马背上扶下来,皇帝把手一招,径直往昆明池边走去,周忠与田芬几人连带着数名羽林郎亦步亦趋的紧随其后。

    皇帝慢悠悠的走在昆明池边上,这池子曾是孝武皇帝为伐昆明国,特意使人开凿用来练习水战的,后来逐渐变成泛舟游玩的场所。自王莽篡国、就都洛阳以后,昆明池鲜少维护,导致泥沙淤积,水域面积逐年递减。

    但往日威风仍在,时至今日依然是一片茫茫大泽。皇帝看着池中央的一片陆洲上残破的殿宇遗迹,吹着风,不时地偷眼打量着身旁两人。

    二人掌握国家税收工矿等等大权,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面孔。大司农周忠面容清峻,看上去正直不阿,但眼睛里却藏着精明算计,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反之少府田芬则长了个马脸,目光不及周忠镇定,举止表现忐忑。

    “前些日子有人说董贼授首,天下已然太平,不需要另练新兵。”皇帝边走边说道;“可他却没有看到,河南、颍川尚有董贼余部数万人未曾归顺;河东郡的白波谷还盘踞着数万蛾贼;更何况凉州之乱屡屡不平。那些人整日里劝我寝兵,精简部众,也不知是鼠目寸光,还是在背后替别人着想。”
1...678910...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