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卜筑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厨房炉子上的水壶不停的吹着口哨,盖子被沸水顶的呱呱作响。

    他提起来水壶把水瓶灌满,然后拎着水瓶给在客厅的凌虎等人的杯子续水。

    凌二没进屋,站在门口,盯着以老五的一帮熊孩子在那放烟火,别一个不注意给捅咕到眼睛上。

    凌龙走过来,把手里的茶杯放在旁边窗台上,从口袋掏出来烟,先给凌二点上后,又给自己点上,笑着问,“你节后什么时候走”

    “看大姐她们什么时候走,跟她们一起,她超市急着开门,估计呆不了多长时间。”本来他们就是提前回来过节的,让春节没回家的小于一个人看店,大姐肯定不放心。

    你初几去老丈人家”

    “初三吧,天气预报说还有雪,看情况吧,怕路况不好。”凌龙吐着烟圈道。

    “走河南进阜阳,那边方便一点。”凌二道。

    “知道,去年就是这么走的。”凌龙每年都带着媳妇和儿子去老丈人家。

    凌家放起来的烟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聚在这里,随便一数,有二十来个,唧唧喳喳的,很是热闹。

    再往后,随着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想在村里看到这么多孩子是不容易的。

    老四提了一大袋的巧克力糖出来,张口袋口,随便他们抓,有不客气的,抓一把不够,拼命往自己里外口袋塞。

    老四笑着,也不拘束她们,那些脸皮薄,害羞的,她就主动帮着她们抓。

    她小时候最欢喜的就是过年,不到过年,她就吃不上糖。

    很多孩子都是最后过来的,没看到烟花,凌二又拾掇孩子们进屋搬烟花,孩子们不知道什么叫节制,屋里堆高高的烟花,噼里啪啦的,没多长时间就全给点完了。

    闹腾完,凌二又同凌虎等人打了会牌,凌晨一点钟才睡下。

    从初一开始,凌龙第一个叫吃饭,之后是邱家兄弟、潘宥诚等人。

    到初四,又是王刚安排,无论如何,凌二不肯再喝一口酒了,全让老三替着喝了。

    站在王家的门口,回望屋里,依然觥筹交错,这次老三遇到了对手,邱绍亮的酒量不在他之下。

    “你现在真一点不喝了啊”在凌二没注意的时候,王刚站在了他的旁边。

    “喝不下去,哪有天天喝的,你家这环境不错啊,前面是做生意铺面,后面是住家的。”在镇上,王家一直是成功人士的典型。

    “给老俩口养老了,我们也住不上。”王刚混起来,把两个亲姐姐也全部扶持了起来,都在省城买了房子,定居了下来。

    凌二跟着他闲扯了一会,总感觉他有话,但是好像又有点难以启齿的样子。

    最后没好气的道,“你有事倒是说啊,咱俩还有什么能藏着掖着的”

    “我就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王刚为难道。

    “跟我有关”凌二问。

    “是。”王刚点点头。

    “那就说吧,现在不说,回头我知道了,你就摊上事了。”凌二打趣道。

    “早上我骑摩托车经过粮站,好像看到了我本来也不确定的,毕竟好多年没见着了,最后我问了我妈,他说昨个下午回来的。”王刚硬着头皮开口,不过还是只说了半截。

    “粮站”王刚没说完,凌二也能明白了大概。

    她姥姥是粮站会计,原来姥爷在镇中学分的房给了大儿子陶成华后,自己老俩口就住在了粮站的家属院。

    “嗯,一手牵个男孩,一手牵着个女孩子,看样子都有**岁。”王刚一边说一边看凌二的神色。

    “嗯。”凌二猛拔一口烟,他记忆中没有老娘返乡这回事,大概是因为凌代坤也新娶了,老娘才敢大着胆子回来的。

    “听说男的是做绿化的,在浦江做得挺不错的,在龙吴路那边有房有车。”王刚道。

    “嗯。”凌二笑着道,“各有各命,不用操这些闲心。”

    他老娘回来的消息,他谁都没说,却没有瞒过家里的任何人。

    初五,一场大雪过后,老太太高烧不退,就近送进了镇医院。

    凌家大大小小的聚在医院的大门口,凌二好巧不巧的看到了来医院给孩子拿感冒药的老娘,旁边是一个个子不高的男人。

    凌家人,包括凌代坤没有一个开口招呼的。

    不光陶成云紧张的要死,凌代坤耷拉着脑袋更是不敢吭声,黄李玉就在他边上呢,要死闹出点幺蛾子出来,他以后的日子就没好了。

    陶成云想原路返回已经来不及了,何况在现在的丈夫面前,他也找不出借口掉头就走人。

    她紧张的要死,最好,儿子,闺女,一个都别搭理她。

    她小心翼翼的走上台阶,穿过大门,凌家的人已经在她身后的时候,她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给儿子量完体温,拿了点感冒药后,她先借口上了个厕所,厕所旁边是后门,直接从后门走了。

    “有必要这么怕嘛。”大伯母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

    凌代坤心虚,拉着黄李玉进病房看老太太了。

    这下子,凌家人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了。




162、理解
    “这没看花眼吧”二婶子心眼活,哪能当着人家儿女的面说东说西,反正说隐蔽一点,总没有坏处。

    “除非眼睛瞎啊。”大伯母不屑的道,“那都做多少年妯娌了。”

    心说,即使是扒了皮,化成灰她也识得。

    “好几年没见,这越变越年轻了。”二婶子笑着道。

    “哪里年轻了,怕是脑袋扎面缸了,粉一层厚,全打扮的。”大伯母从和二婶子进门就互相有间隙,但是和陶成云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她对陶成云说不上厌恶,也说不上喜欢,陶成云和凌代坤过成什么样子,和她也没有多大的干系,本没必要说出这些磕碜人的话,但是觉得不说这些话,好像又不成样子。

    凌安民道,“咱也不怪人家,没什么说的,各过各,挺好。”

    “是挺好。”大姐的微笑中透露出无奈。

    从始至终,她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看见老娘的那一刻,她真的五味杂陈。

    老娘离家的时候,她年龄也不小了,做家务,种地,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她有信心解决家里的吃喝问题,那仅仅是生存。

    光解决肚子有什么用呢

    她可以不读书,弟弟妹妹要是不读书,打死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没了父母,她就是再长两双手,也顾不了这么多孩子。

    她彷徨,迷茫,不知所措!

    怎么可能没有怨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凌二替她挑起来了担子,老三和老四也很争气。

    而她自己倒是显得没有什么用处了,每天只要洗衣做饭,照顾好老五就行。

    现在,她们过得很好了,其实没必要再揪着以前的事情不放。

    但是,她心疼凌二,他过早的成熟,承担了不该承担的压力,而最小的老五,也从来没有享受过母爱。

    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那个狠心的女人。

    凌二笑着道,“你们要不都回去吧,留这么多人在这里没用处,医生说了,点滴打完,下午就能回家。”

    大伯母道,“那你们回去吧,老爷们留这没用,回头她去厕所,我还得扶着呢。”

    凌二笑着道,“得有人开车吧”

    凌安民摆摆手,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道,“车放这里吧,雪多厚了,没法开车了,等会用板车来吧,我跟老三在这就行。”

    凌二也没反驳,把车子开到了桥头的饭店,等天晴再开回去。

    饭店老板给他泡了一杯茶,他陪着寒暄了一会,把茶喝完,便出来了。

    雪越下越大。

    这是1998年以来的第一场大雪。

    拉开羽绒服拉链,敞开怀,站在鹅毛般的大雪中,脱掉手套,塞进口袋,搓搓手,点着烟,俯身靠在大桥上的栏杆上。

    栏杆是水泥的,有些水泥块已经掉落下来,露出锈迹斑斑的钢筋。

    这座桥修建于何时,凌二不清楚,从有记忆开始,这座桥就已经存在。

    河水主要依赖于上游的水库在夏季送水,因此冬季是干枯的,厚厚的雪,从河底蔓延到堤岸,白茫茫一片。

    一根烟抽完,抓起栏杆顶部的雪擦擦手,转身间,突然错愕。

    他的老娘不知不觉中一直他的身后。

    “小二。”陶成云用羽绒袄的连带帽紧紧的裹着脑袋,对着凌二笑。

    凌二再次点起来一根烟,抬起头,两眼望着天空,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

    “我听姥爷说,你现在出息了。”陶成云指着不远处的油菜田道,“我们去那边走走好不好”

    虽然在下雪,可是眼前是春节,来回过路的人还是有不少的,她想找个偏僻地方,和儿子好好聊一聊,使他能明白自己的无奈和一片苦心。

    “嗯,没事”凌二抬起夹着烟的手,“没事我就走了。”

    “小二。”她在后面喊,追了几步后,凌二的脚步越抬越大,她便不再追了。

    凌二大跨步,忍着心痛不回头,转个弯进了通往村里的石渣路,路是弯弯曲曲的,两边是高高的梧桐树。

    走了十来分钟后,他看不到她的身影,她肯定也看不到他了。

    他本以为重新经历一次,他会更加的坚强,他才止住步,眼泪水这才崩了出来,鼻涕顺到干巴巴的脸上。

    刚想用衣袖擦,却又停住了,从地上抄起一把雪,在脸上胡乱的揉了揉。

    脸干净了,他却哭的更大声了。

    他感觉自己要疲倦的瘫软下去。

    再次用雪揉脸,越揉哭的越厉害。

    他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做什么都是顺风顺水,他是替山半辈子的自己委屈,活的窝囊

    连死亡都不是那么光彩。

    倚靠在梧桐树赶上有半小时,他才平静下来,想着眼睛大概是哭的肿胀了,回家倒是会引起没必要的质疑。

    干脆又折返,回了桥头的饭店。

    不等饭店老板招呼他,就开口道,“随便来点菜,搬箱子啤酒。”

    “我陪你喝”凌二和陶成云在桥头说话,饭店老板是亲眼瞧在眼里的,只是刚刚他不好上前搭讪罢了,要是没眼力劲,多管闲事,肯定落埋怨。

    “行啊。”凌二笑的很勉强。

    菜很简单,一盘猪头肉,一盘辣椒炒鸡蛋,一盘酸辣土豆丝。

    菜上来后,两个人都没怎么动,啤酒却是一瓶接着一瓶。

    凌二什么都不同他说,毕竟理解是不同人的理解,只管喝就对了。

    下雪,饭店没生意,饭店老板陪他喝的更欢畅了。

    等凌二自己一个人已经喝完两箱,饭店老板不敢再给凌二喝了。

    凌二要回去,他更是不放心,干脆把他先安排进了自己屋睡觉。

    凌二醒来后,天已经擦黑。

    不敢再停留,洗了把热水脸,给饭店老板丢下一千块钱,便往家去。

    到家后,一家人都蔫巴巴的,倒是没人过问他这么长时间去哪里了,他也乐得安静,让老四煮了点粥,喝了一碗,躺床上就睡着了。

    正月初十以后,雪过天晴。

    原本就急吼吼要回浦江的大姐,在奶奶的身体已经瓷实后,不愿意再呆凌家了。

    同行的不止他一家三口,还有凌代坤、黄李玉、老三、老四等人。



163、风水轮流转
    再次回到浦江,各自开始忙各自的事情。

    付宝路和小于再次赴东北做菜贩子,大姐和陈维维计划开第二家超市。

    老三和老四都在凌二这里,老五避着这俩人,天天蹲凌代坤那里住,同时在为钢琴考级做准备。

    “你姐妹俩这是互相看不上啊”老三调侃老四道。

    老四道,“她啊,是欠一顿打。”

    家里只有她和老三,她肯定不想做饭,但是中午吃什么显然成了一个问题。

    “我觉得想法不错,关键是要实践。”老三鼓励道。

    要不是大姐和大哥拦着,他早就对老五动手了,当然,不止是老五,如果有可能,他还会连带着老四给一起揍了。

    反正,这俩姐儿,没有一个是能招他喜欢的。

    “你有本事也实践一下啊”老四感受到了他眼神中的不善。

    “我是好男不跟女斗。”人生最无奈的事情就是明明不喜欢对方,对方对此毫不在乎,老三不敢动手揍人,但是不妨碍他用言语攻击人,“这都要毕业了,什么想法让老大给你安排个事情做做,我觉得挺不错的。”

    “我不靠老大也饿不死。”老四气的半死。

    但是,她又偏偏无法反驳。

    她学习算是一般,想像二哥这样拿公费留学,简直是痴心妄想了。
1...5657585960...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