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倚天傲雪

    总之,他没有公开干涉荷兰人的扩张举动,只是支持笨港福建移民中的首领,通过他们来遥控当地的移民村落。

    郭怀一便是当地的垦殖主之一,得到了郑芝龙或明或暗的支持。

    及至郑芝龙屈膝降清反被羁押,失去自由后,与其分道扬镳,毅然打出抗清大旗的郑成功,通过郭怀一等人,继续关注着大员的局势。

    而处于荷兰人统治区域内的郭怀一,几乎每个月都会写信给他,报告当地的情况。

    作为当地的华人领袖,荷兰人在当地的许多行政事务都要依赖于郭怀一等人,因而,荷兰人在当地的一举一动,贸易状况,郭怀一可说了如指掌。

    ……

    郭怀一在书信中提到,今年农场主都减少了甘蔗的种植面积,大幅降低了农民工资,不少农民因此而失业,民众生计大不如前。

    然而,巴达维亚当局屡屡催促大员设法增加财源,大员当局的课税越发沉重。

    除了原本征收的什一税外,甚至连猎鹿和捕鱼都需要买执照,可是仍无法满足开支,当局又增设了新的人头税,并派士兵入乡检查是否足额缴清。

    尼德兰士兵态度蛮横,手段卑劣,不仅故意没收汉民的人头税单,借机抢夺各种家当,甚至还在夜间手执火枪,成群结队闯入汉人村落“临检”,农民不穿鞋子也要罚款,找出做饭捡的木材也要罚款,其实就是公然抢掠……

    “课税蛮横,汉民愈发贫穷,礼拜天也必须劳动、工作,却不能挣到一点钱……蔗农俱以每月一成以上的利息向富人借贷,待作物收成后再行抵债……许多人因此放弃了他们已开垦的农地,不想继续留在大员,打算偷偷返回家乡……”

    读到郭怀一信中的这几句话,郑成功阴沉着脸,默默地放下了信函……

    对窃据大员二十余载的荷兰人,郑成功并不陌生。

    早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荷兰人就屡次侵入中国粤闽海域,要求与中国贸易,均遭到大明地方官员的拒绝。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尼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建立了永久性的军事基地,从此,他们更加频繁地侵入南中国海域,不断骚扰沿海地方。

    天启三年(1623年)八月,荷兰人进犯福建沿海,被大明福建水师击败,退往澎湖,仍不时在海面骚扰,严重危及漳、泉沿海的安全。

    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明军出动一万余人进击澎湖,荷兰人战败,在某个熟悉航道的华人败类的指引下,退往了台湾岛南部一个叫大员的地方(今台南市一带)。

    <

    br />

    由于大明在大员没有军队,他们得以在大员海外的一个鲲身岛(沙洲)上建筑城堡,起名为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从此开始为祸此地。

    关于大员名称的由来,据说是由闽南话“台员”转音而来。

    从此,整个台湾岛,都被这些殖民者称作“大员”,直至清朝,才正式更名为“台湾”,并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这就像澳门被佛郎机




第372章 国姓爷的使命
    第三七二章国姓爷的使命

    事实上,对于大员汉民生存境遇的急剧恶化,郭怀一在之前的书信中也已多次提到过。

    只是,从这封信中的措辞可以看出,他的忧虑之心愈发迫切了。

    虽然信中不便把话挑明,但郑成功岂会不明白郭怀一的意思。

    逃亡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宁愿逃回大陆与鞑子拼命,也不愿忍受“红毛”的肆虐了。

    照此情形下去,他们与尼德兰人周旋的实力将大大削弱,如果有可能的话,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了。

    很早前,郭怀一就曾经指出,若是能赶走“红毛”,收回大员的话,至少有一个眼见的好处。

    那便是,举大员之力,可以为金厦提供军粮,彻底解决义师的粮草之患。

    另外,万一鞑子势大无力回天,在金厦坚持不下去之时,还可以全军退往大员,凭借宽阔的台湾海峡继续与鞑子争斗,以待时机东山再起……

    郭怀一的眼光当然没错,他的担忧也很现实。

    可是,他哪里知晓郑成功的苦衷!

    诚然,金厦义师的粮草问题,始终是他的心头之患。

    抛弃生父誓师抗清,起事数年来,他郑成功使尽全力东征西杀,至今却只能在闽南数县勉力支撑,以致人多地少,粮草不济,大大拖累了他所部义师的战斗力。

    就在数月前,他奉敕勤王,亲率主力西征广东,成功打下南澳岛后,一度进军至潮州揭阳,前锋直逼大星所(今惠东),惠州府治近在咫尺。

    然而,正是因为粮草不济,使他在尚可喜的全力反扑下,无力再进一步。

    雪上加霜的是,身在福州的伪福建巡抚张学圣,趁机令大将马得功、王邦俊等拿下南安,攻破兵力空虚的厦门,抄了他的后路。

    内忧外患之下,上下将士思归心切,哭声遍闻,他才不得已下令退兵,含恨班师返回金厦……

    问题是,鞑子大兵压境,狼顾虎视,除非放弃金厦根据地,他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派往大员

    要知道,与大员相比,金厦才是他的命根子啊!

    有了金厦,他才能立足大陆与鞑子缠斗,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怎么可以舍弃这个地方

    身为国姓爷,他以戴罪之身竭力抗击鞑子,为国尽忠的同时,祈愿为父赎罪……

    这,才是他郑成功的使命所在啊!

    没了金厦根据地,他的数万部众将孤悬海外,鞭长莫及,而他的父老乡亲们必定心灰意冷,他的抗清大业,岂不是就此夭折

    ……

    就在郑成功眉头紧蹙,再次拿起密信的时候,却见郭怀一在密信的最后,特意提到了一件事。

    这件事,顿时引起了郑成功的注意……

    “前月初,尼德兰人驻守打狗港的数艘炮船突然出海……据说,与之前路过海峡东去的那艘大铁船有关……”

    郭怀一说,他之所以提起这件事,是因为他感到很奇怪。

    “小人从尼德兰人的口中得知,这几艘船一路追去了濠镜,却又很快匆匆回到了打狗,从其行程来算,其在濠镜待了不到两天……”

    “两天的时间,是远不够装、卸货物的。”

    郭怀一在信中说道。

    郑成功很清楚,虽然尼德兰人与濠镜的葡萄牙人水火不容,但他们在濠镜有几处走私据点已是公开的秘密。

    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派船前往濠镜,用大米和蔗糖换取生丝、陶瓷和香料之类的奢侈品,再转运至巴达维亚,由东印度公司以船队的形式运回欧洲牟取暴利。
    r />

    为此,尼德兰人还在濠镜当地豢养了不少眼线和死士。

    而葡萄牙当局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抱以默许的态度。

    毕竟,尼德兰人同西班牙人的争斗焦点,在于马尼拉至美洲新大陆之间的航路上,尼德兰人强占大员的初衷,就是为了便于截击自马尼拉出发的西班牙船队。

    而濠镜之地,却实际掌握在与西班牙人同样矛盾重重的葡萄牙人手里,能借尼德兰人之手遏制已走下坡路的西班牙人,自然是他们乐于见到的。

    而尼德兰人在濠镜低价倾销的粮食和糖,也是他们欢迎的必需品,他们也不至于为此类小事和尼德兰人开战……

    最令郭怀一奇怪的是,出港的炮船有四艘,可回来的时候,却只有三艘,还有一艘至今不知去向。

     



第373章 顾虑重重
    第三七三章顾虑重重

    此刻,郑成功想起了细作报告的那些传闻――

    这艘船实在太特别了,不但遮天蔽日而且外形奇特……船上没有风帆,也没见什么大炮,可就在濠镜外海,愣是干掉了葡萄牙人的炮船。

    最可怕的传闻是,这艘船不是没炮,而是暗藏了一种新式的舰炮,据说一发炮弹打出了十几里远,落地之后还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对于郑成功这样的人来说,火器和大船并不是让他特别惊骇的事物,他自己就有不逊色于当时海上列强的大型盖伦船和重炮。

    但是,对于这艘船没有风帆的传闻,却让他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

    他实在想不通,既然此船硕大无比,怎么可能不用风帆,还直冒烟

    “难道……用大炉子带动大船桨划的那得用多少条大桨啊”

    郑成功自问,自幼跟随父亲纵横洋面的他,与各种各样的洋人都打过交道,见识过的稀奇古怪玩意可以说不计其数,可他就是想不出,这船的动力是怎么回事。

    “今天是不成了,改天一定要亲自去围头湾看一看,这船到底暗藏了什么机刮。”

    郑成功暗暗想道。

    他暗自庆幸,这个神叨叨的琴川侯,看来不像是带着敌意来当对手的。

    他们敢主动在港湾下锚,而不是守在港外,说明他们虽不会如瞿大人信中所说,只是来拜见叙旧那么简单,但至少也不会是前来挑衅的。

    因为,虽然进港的船只全是大型战船,但这种巨无霸一般的大铁船只有一艘,而总数也还不到十艘,就数量来说他们并无优势。

    真要兵戎相见的话,只要找到合适的战机来个关门打狗,就算出动火船也应该可以将他们全歼。

    要知道,当初料罗湾海战,他父亲手下还没有大型炮船的时候,就是利用火攻,就击败了尼德兰人的大炮船。

    “但愿是我多虑了,或许……确实并无什么觊觎之心。”

    想到这里,郑成功稍稍定下心来。

    沉思半晌后,他终于开口说道:“传令,有请……孝思堂。”

    “是!”

    亲将恭谨应声,匆匆出门传令安排去了。

    作为近侍亲兵,只需听主人的口气和安排的地点,他便知道该采用何种规格迎客,无需主人再多废话了。

    处于安平城堡内的这座郑宅,共有五进院落,其中第一进的前厅是用于供奉耶稣的“天主堂”,从不用作迎来送往。

    而主人指定在第二进的“孝思堂”候客,当是对客人的最高礼遇了,此地一般只用来跪迎圣旨。

    亲将走后,郑成功在内签押房又考虑了好一会,才吩咐仆人伺候他更衣,准备前往孝思堂迎客……

    瞿大人是当朝内阁大学士,论年龄也和自己差了好大一截,但毕竟与自己有同门之谊,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话,他不至于亲自前来问责。

    是以,料他此行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企图,估计就是个引荐人的角色,无论如何,他身后的这个琴川侯,才是来客中的正主。

    他决定以礼相待,先听听他们此行的目的再说。

    虽说他已贵为郡王,还带着“国姓爷”的光环,完全可以不必摆出过于正式的姿态去欢迎一个侯爷。

    但他知道,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所有的官职和封爵都是摆设,与朝廷大员打交道,完全靠地盘和实力说话。

    礼多人不怪,为人低调一点,谦虚一点总是没坏处。

    不过,郑成功也没放下必要的戒心。

    这个琴川侯,他的大军已经杀至泉州,一路势如破竹,大有单兵突进,独

    力光复福州之魄力。

    而此时他却率舰队前来,特地拜访他郑成功,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他果真对朝廷忠心耿耿,那么他此番前来,是希望两军联手进军,共同镇守福建,甚至协商下一步的北伐事宜。

    不过,往坏的方面想,他也有可能挟天子以自重,借故责难他郑成功,削弱他对福建的影响力,甚至摆明了要在福建洋面上插上一脚。

    果真如此的话,决不能等闲视之。

    反复沉吟后,他决定,先礼后兵,静观其变。

    郑成功自问,在陆地上,琴川侯的人



第374章 惺惺相惜
    第三七四章惺惺相惜

    回到厦门后,郑成功进行战役总结,有赏有罚。

    先是追究责任,他毅然将怯战以逃的叔父郑芝莞斩首,而放走了假鞑子马得功的郑鸿逵则交出兵权,自请隐退到一个叫白沙的地方养老,不再过问政事。

    在论功行赏方面,郑成功奖励了施琅白银二百两,却并未让他官复原职,而是叫他另行募兵组建新的前锋镇。

    郑成功治军严格,他的观点再明白不过,一支部队,就应该赏罚分明,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将功抵过。

    但施琅对此却大为不满,nnd,把老子的精锐老兵全都夺走,叫老子去带着一帮新兵蛋子混吃等死

    当时,施琅所带的前锋镇,是郑军主力中的主力,精锐中的精锐,东奔西杀立功无数。

    在施琅看来,他当初对局势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本来就很冤枉,而且还在厦门舍命搏杀挽救了危局,完全属于瑕不掩瑜,而郑成功此举表面上是赏罚分明,其实还是对他怀有戒心。

    由此,他借口心灰意懒,说是想去当和尚,借以试探郑成功对他的态度。

    施琅此举,说白了就是恃宠而骄,在他自己看来,他这么做已经很隐忍,很尊重郑成功了。

    要知道,只比郑成功年长三岁的施琅外号“海霹雳”,脾气可是火爆得一塌糊涂,换了别人这样对他,说不定他早就提刀开干了。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但凡有能力的人,哪个没点小脾气

    而大多左右逢源、甘做奴才的人,往往是因为没什么能力,只能靠溜须拍马的手段上位不是吗
1...105106107108109...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