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倚天傲雪

    府城江都的地形也不算复杂,由于离长江很近,最大的特点就是水系特别发达,通扬运盐河横穿东西,而京杭大运河则纵贯南北,从淮安走水路,可以直接抵达江都城外。

    这个地形,在冷兵器时代,很难形成围城,特别是难以在陆地上将整座城池围死。

    但张晨枫不怕,优势的火力,是讨虏军最大的倚仗!

    骑兵团的远程火力具有极大的优势,找一处浅滩登陆,然后抢占几处土坡,架起迫击炮就能往城里倾泻火力。

    历次战斗中,仅凭迫击炮的轰击,往往立即造成战意不坚的敌军溃败,而攻坚战中,只需一枚“标枪”,就能令守军吓得目瞪口呆,瞬间丧失斗志……

    毫不夸张的说,“标枪”导弹,是这个时代神一般的存在,也是人手紧缺的林啸他们敢于四面出击、攻城略地的最大倚仗了!

    再坚固的城门和堡垒,没有一发“标枪”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发!

    离得更近一点的话,几挺机枪就能封死一处出城通道。

    四通八达的水系,固然使得彻底封死不容易办,但单论破城,那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避免和守军陷入巷战。

    历史上,破城之后巷战的例子亦不少见,特别是

    陷入绝境的一方,往往会在身先士卒的官长的带领下,以玉石俱焚的气势拼死抵抗。

    这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激烈的巷战,不但会伤及无辜百姓,毁坏公私财物,更使得讨虏军在火力上的优势大打折扣,徒增伤亡。

    不过,张晨枫自然知道,这个时代的攻城战,多数时候破城就意味着战斗结束,有组织的大规模巷战很少见,哪怕扬州到处都是深宅大院,总不至于比城墙还坚固吧……

    另外,需要格外重视的,就是控制那些河汊。

    可惜,因为要防御黄河和洪泽湖,施琅舰队的那些小型战船是没办法去扬州参




第501章 求援
    第五零一章求援

    马进宝深知,这伙明贼的厉害之处,便是火器。

    凭借手中的连发火铳,这伙人往往仅数百之众便敢肆意冲杀,硬是将他的堂堂万人之阵杀了个落花流水。

    最令人胆寒的是,他们还拥有一种闻所未闻的“怪异火炮”!

    这种怪异火炮的炮筒子毫不起眼,远没有红衣大炮来得威风,发炮轰击时,也无红衣大炮那种震天动地的巨响。

    可是,它们不仅十分轻便,随时随处便能发炮,射程还远到不可思议,而其喷射出的炮子,更是名副其实的开花弹!

    这种落地即炸的开花弹,不但威力极大,一炸响便是血肉横飞,哀嚎一片,关键是,如此恐怖的杀伤力,每每让他的兵将们丧魂落魄,一溃而散。

    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任你如何弹压,如何吼叫,鞭打刀砍都止不住哇!

    每到此时,除了跟着大伙一起跑,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心念及此,马进宝不禁一声长叹:“这是天欲亡我哪!”

    “明贼的船队,真的尚未南下”

    转了半天圈圈后,马进宝终于开口问话。

    “回大人,明贼几条大炮船尚在淮安,并无动作,”

    屏息侍立的塘马小心回禀道,“其余的,已开往洪泽湖……”

    “你们回途中,没有遇到明贼的探马”

    “回大人,没有,一路平安。”

    “嗯……”

    马进宝略作沉吟,又问,“宝应……有什么动静没有”

    “平安无事,”

    塘马犹豫着回道,“不过……小的们路过宝应时,还是昨晚……”

    “嗯,退下吧。”

    马进宝摆摆手,屏退了塘马,随即吩咐仆人,去将几个将佐属官都请来。

    随后,他瘫坐在太师椅上,疲惫地闭上了双眼。

    漕督陈锦那点人马,一战而溃倒是完全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问题是,陈锦败了,接下来,就该轮到自己了。

    下一步,这拨明贼很快就会向扬州杀来。

    他知道,磨磨蹭蹭并不是这伙人的风格。

    这些人事事雷厉风行,如今又打惯了顺风仗,自然不会在路上多加耽搁,必定直取扬州,南北夹击了。

    只要对兵制地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扬州这个盐都,无险可守却又如此重要,实在是个是非之地。

    这里,是明贼必夺之地,自然亦是他必守之地……

    此城不守,对朝廷来说,不仅仅是失去了大笔盐税那么简单——丢了这座大城,将来再要反攻南京,便难如登蜀道一般了!

    如此一来,不战而逃,别说皇上,洪大人也是决计饶不过自己的!

    马进宝深知当今皇上年少气盛,动辄诛戮汉人大臣,扬州一失,他除了投缳自尽,以身殉城之外,别无他法。

    想到这里,马进宝不由打了一个冷颤――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要尽快拿个主意才是!

    他脑海中首先跳出的,自然是两个字——求援!

    如今,陈锦下落不明,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当初打发自己来扬州的时候,他便明白,这个同为丧家犬的顶头上司,已经靠不住了。

    从那时起,他便使人到处活动,大笔抛洒金银游说各路大佬。

    一来,他想为自己争取个活命的机会――最好是朝廷能将自己调任别处。

    &n

    bsp; 只要能调任,哪怕不再带兵,混个闲职也好哇。

    事实上,他这个提督本也不太擅长打仗。

    在浙江提督任上的时候,他便数度提兵,或出台州海门或出定海,分路进攻那伙长期盘踞舟山海中,誓不投诚的明贼。

    然而,在与明贼伪鲁王麾下的,张名振与张煌言等悍将的数次大战中,他并未占得甚么大便宜。

    几经恶战,数度拉锯,手握优势兵力的他,却总是无法彻底扫荡这伙明贼,为此,还屡次遭到朝廷的训斥……

    二来,即便调任不成,他也要弄清楚,那位手握重兵的五省经略洪大人,对待自己的态度。

    若能得到这位大佬的垂青,一旦扬州有事,他自然不会见死不救……

    &n



第502章 破贼之策
    第五零二章破贼之策

    马进宝很清楚,如今自己唯一能倚仗的靠山,也只有这位远在庐州的洪大人了。

    虽说这位大人也是败退过江的,可人家终究是朝廷忠臣,为人用兵足智多谋,且兵多将广,实力雄厚。

    据说,年初前线屡遭败绩,年轻的皇上龙颜大怒,屡次降旨对尼堪、吴三桂等藩王将领严辞训斥,却仍对这位经略大人抚慰有加,勉励他忠勤体国,力挽狂澜……

    看来,上面认定洪大人的平贼方略无可指谪,问题,出在别的方面。

    如果这位大佬有意派兵施以援手,拉自己一把的话,应该尚有一线胜机……

    幸好,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个洪大人,倒是一副很器重自己的样子。

    他不但数度发来书函慰勉,再三指点防务之事,还曾派人前来劳军,送来了数批火铳兵械。

    马进宝知道,这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

    要不是扬州这个地方事关重大,就他一个小小的提督,说不定连递拜帖请安的资格都没有。

    要说有什么遗憾,便是洪大人并未向扬州派来一兵一卒,可在马进宝看来,这也是应有之义——小小的扬州府,已经扎堆了上万绿营兵,够挤得了。

    再说,若是洪大人真的派来一支满骑,说不定自己这个漕运提督,只剩靠边听差的份了……

    眼下,明贼兵临城下,虽说庐州有些鞭长莫及,可并不是毫无希望。

    事实上,洪大人的手,伸得并不短。

    他手下的十余万精兵,并未全部沿江布防,而是主要驻扎在了庐州、凤阳和滁州等几处要害之地。

    其中离扬州最近的滁州,就驻有一支七千余人的精锐满骑。

    此外,凤阳府泗州的盱眙也驻有重兵,而下属的天长县,就有一支两千来人的汉八旗兵。

    这个地处洪泽湖西岸的小县城,离扬州只有八十余里,走水路的话,一天一夜即可抵达……

    “老爷,将爷们都来了……”

    他的仆人不知何时进来,在他耳畔低声道,“正在堂下候命。”

    马进宝睁开眼睛,懒懒地坐直身子,吩咐道:“请他们进来!”

    他的营中,除了副将、参将、都司、守备、游击等各级将佐,幕府宾客还是很有几个的。

    不过,这次是商议军机要务,那些只会凑趣的篾片相公自然不必到场,来的,大多是游击以上的带兵之将。

    将官们进到堂上,都要见礼,马进宝咳嗽一声,摆手道:“如今战势凶险,不必多礼了,都坐下说正事要紧。”

    “嗻。”

    将佐们齐应一声,分职务高低在两边坐下。

    马进宝将最近几次塘马报来的消息转述一番,问道:“我看明贼攻打扬州,左不过就是这几日的事了,不知各位可有应对之策”

    十几个将佐闻言均左顾右盼,嚅嚅不言。

    这些带兵之人有本地的,也有浙江逃过来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便是几乎全是大老粗,别看平时咋咋呼呼的,临到危急关头哪有什么主张。

    这种场面马进宝已经见多了。

    其实就是他们真的献言,也不会有什么新东西了,他们要么就被明贼吓破了胆,闻贼色变;要么只会溜须拍马,完全没有建设性。

    于是马进宝耳边,充斥着两

    股声音,一股是:“我们打不过明贼,大人我们快逃吧!”

    另一股是:“大人英明神武,明贼必定会大败于扬州城下。”

    只有一个叫孟铁头的参将还稍微靠谱些,至少,他是跟随自己从浙江跑过来的,因而对于那伙明贼的厉害之处,他能说得一清二楚,也还能提供些靠谱的方略来。

    因此,他又把目光落在了孟铁头的脸上。

    孟铁头似乎早知如此,他等了片刻,见无人出来献计,这才拱手道:“大人,卑职以为,漕帅兵败淮安,明贼来势汹汹,应速派人将军情急报洪大人……”

    “嗯,”

    马进宝点点头



第503章 化名蒋山佣
    第五零三章化名蒋山佣

    愈加无人知晓的是,这个王略表面上蝇营狗苟、聊以度日,其实,他们却在这家粮栈的掩护下,私下另有文章……

    这件事,还要从他身后的那位大名士——顾炎武说起。

    顾炎武,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千灯镇人,现年三十八岁,本名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之为“亭林先生”。

    不过,此时出现在扬州的顾炎武,却化名蒋山佣,是这座粮栈的东家……

    顾氏,为江东望族,顾炎武自幼被过继给早逝的堂伯为嗣,寡母王氏十六岁即未婚守节,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等忠义之节。

    顾炎武自幼饱读经书,十四岁取得诸生资格,与同窗归庄兴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

    到十八岁时,二人前往南京参加应天乡试,共入复社,崇祯十六年夏,炎武以捐纳成为国子监学生……

    顾炎武治学,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

    他主张以“修己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激烈批评空谈心性的陆王心学,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的无用之学,极力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理念。

    在他看来,学问之道,贵在明道淑人,抚世宰物,提倡“坐而可言,起而可行”的实用之学,他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

    炎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曾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撰述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音学五书》、《古音表》、《金石文字记》等著述,其中所著《日知录》中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为人树立了不朽的人格典型……

    清兵入关后,顺治二年(1645),南京弘光政权建立,顾炎武暂居老家,由昆山县令杨永言推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

    他满腔热忱,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酉四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可惜,正当顾炎武欲赴南京就职,尚未到达时,南京即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清军铁骑直指苏杭。

    其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等人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可惜不敌气焰正炽的八旗精锐,义军刚攻进苏州城即遇伏而溃,松江、嘉定亦相继陷落。

    顾炎武潜回昆山,又与杨永言、归庄等守城拒敌,不数日昆山失守,死难者多达四万,吴其沆战死,顾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炎武本人则因城破之前已往语濂径而侥幸得免。
1...146147148149150...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