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倚天傲雪
老曹笑了笑,“大型军舰所用的,还需要时间,几十匹的没问题,在白沙岛已经做出来了”
“是吗?”
林啸都感觉有点不真实了。
“没什么奇怪的,这就是穿越的优势啊,”
老曹促狭一笑,问道,“你知道吗,历史上,从第一台蒸汽机问世,到瓦特改良出真正实用的型号,总共经历了多少年?”
“呃几十年吧?”
“对,八十多年!”
老曹点点头,笑道,“是不是很漫长?”
“事实上,即便进入实用后,这种蒸汽机一开始的表现也十分拉胯,功率小、效率低、故障还特别多,要不是欧洲的人力资源常年不足,天晓得能不能坚持下来”
说着,老曹又提了个问题:“你知道,到了二十一世纪,蒸汽机技术发展到了什么样子吗?”
“呃”
这个问题,林啸就答不上了。
除了火电站和笨重的船用机器,哪些地方还在用蒸汽机,他就真不清楚了。
“经过漫长的进化,除了大马力的蒸汽轮机,小型蒸汽机的技术更是十分成熟了,”
老曹如数家珍,“这些机器不但小巧高效,制作工艺也十分简单了,许多熟练工,甚至不少发烧友自己就能手工制作。”
“哦,这样啊。”
“对,”
老曹点点头,“不过,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需要不断攻关”
“至于内燃机,虽然前景更好,但难度自然就更大了,”
说着,他抬起头,笑眯眯的说,“不过,十多匹的小型柴油机,问题也不算大,难的也是大功率机器,这需要时间”
“好,”
林啸真心佩服,“你本就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对你,有信心!”
虽然不是吃技术饭的,但同为后世穿越之人,林啸多多少少还算是了解一些的,相比之下,蒸汽机毕竟更为笨重,所以,如果说到机动车,总归用内燃机提供动力才是正道
(本章完)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621章 画饼
第621章 画饼
第六三六章画饼
“先别急着夸人,”
老曹却摆摆手,表情一下严肃起来,“现在我给你展现的,还只是一张画饼”
“这”
林啸的笑容僵住了。
“工业强国,路子是正确的,但是,在这个一点工业底子都没有的时代,困难着实太多了,”
泼了林啸一盆凉水,老曹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事实上,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到底能发展到什么水平,我心里也没多少底。”
“额”
“你知道的,一件工业产品,实验室的研制,跟实现量产,完全是两码事,”
老曹耐心解释道,“这么多厂子,想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不但需要技术人员的努力,还需要你们全方位的支持”
顿了顿,他加重了语气:“我是说,全社会!竭尽全力的支持!”
“支持,一定支持,”
林啸连忙保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全力支持!”
“好,这个表态满分,”
老曹点点头,嘴角上扬,“不过,有些困难,不是有态度就能解决的,你最好有个思想准备。”
林啸一蹙眉,问道:“比如?”
“比如,拿内燃机来说吧,”
见林啸有些迷惑,老曹果真举起了例子,“气缸、活塞、缸套和机身等主要零部件都是铸铁的,工艺很简单,但合格的质量却需要整个冶金行业的水平来匹配,只要一项指标不合格,出来的成品就很拉胯,一点脾气都没有”
“再比如,要钱给钱这句话,说说容易做到却很难,”
突然意识到或许自己说得过于专业了,老曹笑了笑,换了个例子,“我初步算了一下,上海这个工业区,光第一期的预算,就需要二百到二百三十万两”
看着林啸错愕的表情,他接着说:“要是算上二期工程,再加上杭州、苏州,以及武昌、广州等地的工程,全部投产的话,你知道总共需要多少财力吗?”
“多少?”
“这么多,”
他伸出四个手指,“四千万两!”
“呃”
林啸眼皮一阵抽搐。
自回国开始,一连串的胜仗下,各支部队缴获无数,虽然到处缺粮,但他自忖,金钱方面的家底还算比较殷实。
各种上报的数字,经李涛汇总核算,全军金库中,扣除一些不便折现的古董和珍宝,即便是随时能动用的金、银、铜钱,折合白银就高达一千二百万两。
正因有此家底,再加对美好前景的预估,让他和李涛制定了解放区“轻徭薄赋”的政策,甚至在好些地方都作出了“土改后三年不交公粮”、“一切徭役都有偿征用”的承诺。
总之,小日子还不错。
毕竟,目前军事方面的开销还很少,虽然开出的军饷已经极有吸引力,但因为粮食和军火的成本很低,全军三万多人,每年的总军费大概只需三百万两。
林啸计算过,以后,哪怕扩军至十万人,每年的总军费也不超一千五百万。
所以,“工业强国”初步达成之后,林啸认为,即便算上地方财政的开支,以后的日子也只会越来越宽裕,各种惠民政策将接连出台。
可是,现在看来,这笔启动资金
“四千万全部到位,要几年?”
“三年,全部投产第四年开始,再向北方发展。”
“明白了,”
林啸稍稍松了口气,点头保证,“我一定想办法解决。”
“好,那我们一起努力,”
老曹笑了笑,沉吟道,“不过除了财力,还有一些困难,也要你出面才行。”
“还有什么?您尽管提!”
“比如,橡胶的重要性,不用我说吧?”
“嗯,重要,”
林啸也学他扳起了手指头,“密封圈、防护垫、轮胎、胶鞋,还有雨衣、胶水,还有电线电缆的绝缘皮用得上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正确,所以,广州的橡胶厂,年底前得办起来吧?”
“办。”
“那么,就算厂房、机器、人工、资金和电力都到位了,”
老曹皱了皱眉,“原料怎么解决?”
“这”
这下,林啸又被难住了。
橡胶树成材太慢,短期内指望不上,而老陈带回来的那点生胶,只够实验室用的。
“所以,我在想”
“什么?”
“只是我的个人建议啊,”
犹豫片刻,老曹说道,“能不能从澳门那些西班牙商人的身上打打主意?”
“西班牙”
林啸的脑子急速转动,很快反应过来:“行!我明白怎么做了!”
“明白了?”
“明白了,等着吧,很快,我就去找他们谈。”
“好,”
老曹满意地笑了笑,“那我们继续?”
“继续!”
“轴承的作用,想必你也明白,我就不多说了,难度很大就是了,”
老曹继续介绍,“至于电机,无论发电机还是电动机,难点就在于轴承和线圈了,眼下能拉出的铜丝,还不够细”
他顿了顿,继续道:“所以,目前只能制作大功率的,粗糙一点没关系,先用着吧,至于用途更广泛的小型电机,究竟能不能搞出来,就要看老周的了”
“老周的担子,一点不比你轻啊?”
“那当然,他要管的只有更多,”
说着,老曹又扳起了手指,“除了开矿、冶炼和火药、化肥、玻璃、水泥、肥皂、火柴的生产,他还要管钢材的热钆、冷锻,还有输电线、变压器,甚至还要给孙雷的船厂研制电焊机和焊条”
“额”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些门类实在是太复杂了,听着都晕。”
“所以,他这么忙碌,你现在理解了吧?”
“理解,理解,您也一样”
林啸连连点头,“杭州和苏州的轻工业,也都由您负责吧?”
以上海、杭州、苏州这三地为中心,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建设,是年初就确定了的。为此,段正宏的工兵营正在规划连接这三地的公路交通。
“对,第一期设想是这样的,”
老曹点点头,“杭州,先把水泥、肥皂和火柴厂建起来,等电力到位后,再逐渐向其他门类发展而苏州,暂时先把发展方向定位于纺织业。”
“纺织”
林啸略作沉吟,问,“还是传统工艺吗?”
“当然,不是,”
老曹闻言笑了起来,“听说过珍妮纺织机吗?”
“额读书的时候,好像书上有提到过,但不懂。”
“对,纺织厂就用这种机器,蒸汽动力,技术难度不大,”
老曹点头道,“还有缫丝厂,我们打算采用循环式煮茧机、剥茧机和立缫缫丝机,都用蒸汽动力,生产效率将提高好几倍”
“太好了,”
林啸的目光一下子明亮起来,大声道,“这一来,我们既有产能优势,又有成本优势,赚钱能力将大大提高。”
“是的,”
老曹也笑了起来,“到那时,就怕西方的金银都来不及开采啦。”
“哈哈哈。”林啸开怀大笑。
随即,他一脸真诚地说:“相比于军事上的进展,你们真是了不起,请接受我的致敬!”
(本章完)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622章 军号
第622章 军号
第六三七章军号
“过奖啦,过奖啦,哪里敢当”
老曹连连摇手,随即却话锋一转,“不过,恕我冒昧,还有一个人事方面的要求。”
林啸心头一跳,嘴上却连声说:“尽管提,不用客气。”
“好”
老曹点点头,笑着说道,“那三个实习生能不能给我们留下,别去部队了?”
“实习生?”
林啸一愣,眼前浮现出那三个毛头小子的模样,“哦,他们还在水电站吗?”
“不,目前主要在老周和我的身边,水电站的日常管理,已经移交给水电班了,没有故障的话,他们就不用去了。”
“哦,小伙子们可还行?”
“行得很,作用很大,”
一提起年轻人,老曹一副很欢乐的样子,“那个吕海生跟了老周,现在已经主持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了侯文和马晓阳跟着我,一个负责数控机床和培训班,一个主要负责兵工厂。”
“是吗,那就好。”
“不过,”
老曹苦笑道,“他们的情绪好像不是太稳定,老是念叨着要去海军。”
“这样啊?”
林啸咧咧嘴,依稀记起了年初答应他们去海军的承诺。
“行,我知道了,”
林啸笑了笑,“改天我找他们谈,命令他们安心工作,扎根于现岗位,人尽其才的道理,他们都懂。”
当初,他答应小伙子们进部队,也就是随口一说。
这几个小子,就是个实习水手,军事知识基本为零,去军队任职,能发展成什么样本就是个未知数。
“好,那就这么定了,”
老曹笑了笑,沉吟道,“说实话,有些东西,没有数理基础的人,再聪明都很难领悟,比如数控机床的操作,也就靠他们几个传承下去了。”
“嗯,这几个小伙子,也都是宝贝,至少数理化知识和现代理念在同龄人中无人可及,方向选对了,以后个个都是栋梁。”
“还有,孙雷也伸了手,”
老曹笑了笑,“捎带向你汇报一下吧。”
“哦?”
“他现在很幸福,也很努力,为了开建铁甲战舰,一直在做准备。”
“是吗?”
“对,”
老曹点点头,笑眯眯的道,“他一边囤积钢材和设备,还在老虎港办了一所船政学堂,还向方宇春要了两个轮机工,一个负责培训造船工人,另一个”
说着,他向段正宏努了努嘴:“诺,正在帮他培训汽车修理工呢。”
“轮机工?”
林啸闻言一愕,旋即笑了起来,“这个家伙,新战舰试航都开这儿来了,却还不上岸?磨磨蹭蹭的。”
“再等等,一会儿你就明白啦,”
老曹神秘兮兮地笑了笑,“说起战舰,咱就再聊聊兵工厂?”
说着,他对段正宏使了个眼色。
段正宏看了林啸一眼,随即朝闸口那边招了招手。
林啸抬眼望去,见岸边已经堆了好些板条箱,一堆人正忙忙碌碌的,像是在组装着什么,有两名战士抬着其中的两口箱子,正向这边过来
今天的惊喜实在太多了,林啸感觉脑子都有点不够用了,所以,他也懒得问了。
干脆躺平算了,静待惊喜吧
“头,这是曹工给咱们的小礼物。”
“军号?”
然而,第一个板条箱一打开,林啸就惊叫着跳了起来。
板条箱里,整齐地躺着一列黄澄澄的军号,整整九把。
他扑过去,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把,仔细观摩起来。
这把崭新的黄铜军号,是完全按照后世解放军的标准制作的,帅气的号管上,还系着一块漂亮的红绸带
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对军号,林啸有着独特的情感。
在他眼里,这是世上最美的物事了,他小心摩挲着光滑的号管,甚至眯起了眼,想象着自己一手叉腰,昂首挺胸,全力鼓气,嘹亮又雄壮的冲锋号骤然响起
军号,可以说是我国陆军的神器了,就像古代擂鼓吹号一样,其作用一个是传递信息,另一个是鼓舞士气。
军号的结构非常简单,却能发出高亢嘹亮的号声,独特的喇叭口,使得传远性特别好,可以悠悠扬扬的响彻战场。
抗美援朝时期,这种中国军队特有的号子声,给米军士兵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有一个米军老兵回忆道:“号子一响,志愿军就排山倒海一样向阵地扑过来,前仆后继后来,一听见冲锋号,我们就感觉像死神在挥舞着镰刀,紧张得全身发抖”
看着林啸陶醉的表情,老曹也乐得直咧嘴。
兵工厂刚一开张,他就琢磨着,要尽早为部队打造这种原始而有用的通信工具了,毕竟,沉闷的海螺声很压抑,激励士气方面差点意思。
现在,一度极其紧张的铜料有所缓解,云南的矿石和坯料开始源源不断运来,他就赶紧组织人手,终于把图纸变成了现实
“你们几个中,有会吹号的吧?”
没等林啸从梦中醒来,他就又开始泼起了冷水。
号子是好号子,可也得有人会使吧?
要不然,岂不是白起劲一场?
“他呀,他会。”
林啸一脸坏笑,下巴朝肖凯峰扬了扬。
“呃”
肖凯峰一阵尴尬,“我,我也只会几支几支常用的。”
见林啸揭他老底,肖凯峰有些脸红。
在军校里,军号的吹奏是一门选修课程,他确实是学过的,但是,当初他选修这门课完全不是因为兴趣,而是为了学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肯定不是好学员。大家都绞尽脑汁、一门心思要多学几门军事理论课,正经人谁选这个呀。
所以,当初他的学习态度着实有些马虎,只学了冲锋号、紧急集合号、起床号、出操号、开饭号、熄灯号等几种最常见的号谱。
事实上,经我军长期使用研究,军号的号谱极为复杂,最终发展出七大类,总共107个号谱,不是专门的司号员,一般人根本学不全,所以,肖凯峰脸皮薄,压根不敢说个“会”字。
另外,说句题外话,在我军如此庞杂的军号号谱里,有撤退号吗?没有的。
是不是我军作战只许前进,不许撤退呢?当然不是了。
撤出战斗的话,必须有专人通知,或者战前有撤出时间的命令,不可能在撤退前敲锣打鼓的吹号。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
因为,军号的号音你能听到,敌人也能听到,如果敌人听到了上级让你撤退,就会猛烈反扑,到时就会被咬住无法撤走。所以,无论我军还是敌军,在撤退前通常都是一个反冲击,等敌人退下去了再悄悄的撤,等敌人再冲上来,阵地上早没人了。
所以,某电影以集结号假代撤退命令,只是编剧或导演的臆想,估计是为了剧情硬凑的,在现实中,根本没有的
(本章完)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623章 步兵炮
第623章 步兵炮
第六三八章步兵炮
“常用的就够了,”
林啸却一挥手,大喇喇地道,“什么叫常用?不就是最有用的嘛。”
“呃”
“正好,你在军校开一个司号员培训班,越快越好,”
林啸哪管肖凯峰的小心思,“就这么定了啊,命令各部队,赶紧选派学员,赶紧报到!”
“额好吧!”
肖凯峰一脸尴尬,只得无奈点头。
就这么几支号谱,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学完,各回各家了。
唉!早知今日,当初就该好好学
第二个箱子里装的,是马灯。
“这又是好东西啊!”
林啸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虽然没有军号那么令人激动,但他明白,这东西,也是老曹为部队专门改进的。
跟原来的煤油灯相比,这种马灯的形状变化并不大,还是圆柱形的,只是没有了腰线,看上去更粗壮一些。
最明显的改进之处,有两点:一个是底部装油的容器,把玻璃改为了铁皮;另一个,是灯罩的四周加装了铁丝。
另外,马灯的顶部,还有一个铁丝提手,可以直接拎着走。
这样一来,这种新型油灯就十分便于携带,再也不怕磕磕绊绊了,非常适合野外使用,这对于经常行军和野营的部队来说,是非常讨喜的改进
“这两样东西,生产了多少?”
林啸把玩着手里的马灯,一脸兴奋。
“军号生产了五百把,马灯暂时有三百多盏。”
“每个连队一把五百把怕是不够,”
林啸默算了一下,沉吟道,“各部队都在扩军,很快就会接近十万人,一千个连,再生产五百把,怎么样?”
“可以,”
老曹点头道,“只要原料充足,别的都没问题马灯呢?有什么想法?”
“马灯那就多多益善啦,”
林啸笑着说道,“我看可以独立开一家工厂,人手实在紧张的话,车间也行啊这东西,一旦投放民用市场,肯定也是畅销品。”
“白沙岛人手紧张,产量肯定上不去了,专门的工厂得开到上海、杭州和广州去,我尽快安排下去?”
“行,你决定!”
“那启动银子?”
老曹笑了笑,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给!”
林啸大手一挥,豪气地道,“白沙岛的库存银全拨给你,不够的话”
“够了,够了,”
老曹连忙打断他,“三百多万两呢,第一期,足够了。”
“那行吧,”
林啸咧咧嘴,“我确实还得留点,别的开支也”
突然,他脸色一凝,目光停在了河岸边。
“那是炮?”
他心头突地一跳。
视野中,原先忙碌着的那队战士已经闲了下来,他们的身前,一件东西已经组装好——两个大大的木轮子,架着一截粗管子,不是火炮还能是啥?
“过去看看?”
老曹又是神秘一笑。
“走!”
话音未落,林啸便已奔了出去
“九二步兵炮?”
看着这门模样奇特的钢炮,林啸激动之余却感觉怪怪的,嗓子有些发紧,“小日本”
眼前这货,虽然两木头轮子很大,但炮身却非常低矮,炮管子又粗又短,奇丑无比的长相,凡是当过兵的一眼就能认出来,林啸自然也不例外。
“那么多名炮,我偏偏选最丑的这一款,”
老曹尬笑着说,“原因你应该知道的。”
“简单?”
“对,这玩意儿零件少,胜在简单易造,还方便运输,虽然是小日本的东西”
“理解,理解,”
林啸点点头,笑道,“在这个时代,性能差点没关系,适应环境才重要。”
九二式步兵炮的历史,林啸当然一清二楚。
这货虽然十分丑陋,却是二战中日军使用的非常著名的步兵伴随火力,曾给中国人民造成过极大的伤害。
当然,他也知道,这货之所以出名,并不是性能有多强悍,事实上,除了重量和体积,它的其他性能,都落后于同时代同口径的火炮。
但是,武器的优劣,还要看使用环境,在道路交通水平和军队的运输能力都很落后的地区,机动性就处于优先位置了。
1...199200201202203...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