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富老头面色变的更加难看。
富高沙三家做为地方豪强,本身自然也有家丁部曲的,当然也是有些弓刀长矛等武器,而之前百济大乱,三家更是各找途径购置了一批军械等,富家甚至还买了些铠甲,也养了些马。
“富老,朝廷律令,禁百济民间私藏军械铠甲,违者严惩。私藏大刀长矛一把者,徒三年。私藏强弓硬弩一把者,流千里。若敢私藏马槊铠甲者,甲一领槊一把即绞立决!”
“富老等家中若有军械铠甲战马,还请如实告之,现在上交官府衙门,则不予追究。若是隐藏不交,后果严重啊。”
富老头犹豫许久,依然是摇头。
“没有”
“没有。”
老赵笑着招侯卫东和侯长山过来,“你们都是本村人,应当清楚富老家的底细,如今你们又是村吏,这管控武器也是你们的职责之一。两位,带上村民兵队,去三家搜查一下,些许有可能是老爷子他们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给忘记了,好好找一找!”
侯卫东和侯长山两个村长瞧了瞧脸黑的富老头,有些犹豫。
“怕什么你们有五十人,更何况,我们乡民兵队也在这里给你们撑腰呢,谁敢阻拦,便是图谋造反,可立即格杀勿论!”
侯卫东激动起来,“民兵队,跟我来!”
五十个新选出来的村民兵,这个时候个个兴奋起来,能够闯进以前高高在上的富高沙三家搜查他们家,这有种莫名的刺激快感呢。
“赵亭长,我想起来了,我家还有几把刀枪,这就让人去取来。”高家家主一看情况不对,连忙认怂了。
可是老赵却只是笑道,“不用劳烦了,还是让民兵队去瞧瞧吧。”
侯卫东带着五十村民兵如狼似虎的开始搜查三家,老赵依然坐在村中晒场上,手里捧着茶杯,脚上烤着火,身上还晒着刚出的朝阳,惬意万分。
而富高沙三家人,却如丧考妣的呆立在那,犹如坠入冰窟之中,体寒心凉!
第1446章 推波助澜
富老头跟儿子们急忙跑回家,生怕那些穷鬼把他们家糟踏了,更要防他们趁火打劫。
等侯卫东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到中午了。侯卫东跑来报告,说从三家搜出了许多武器,还有铠甲和战马。其中富家有十几套甲,虽只是皮甲,可毕竟是甲。
老赵看着民兵们兴奋的抬着一捆捆武器铠甲等过来,笑着问,“还发现了什么”
“粮食,很多粮食,而且金银钱帛不少,有各种首饰器物。”
老赵点头,翻看着面前刚才富老头他们报的田宅等。
“富家一家就有五千多亩土地,高家和沙家各有一千多亩地,其余的多是无地佃户,仅有十几户人家手里有几亩或十几亩不等,加起来也不过二百来亩地,这礼村的地绝大多数都掌握在了这大家手里头。”
“就是。”侯卫东马上道。
“圣天子很关心我们百济的百姓啊,下诏要分田授地,让百姓能够有田可耕,有饭可食。但没有地,又如何耕,如何食呢”
侯卫东等一干刚才去搜查了富家等的民兵们,亲眼看到了这几家的富裕,心里很是不平,被老赵这么一说,更加不平了。
“要是富高沙三家能够把地拿出来分就好了。”
老赵笑着让侯卫东把三家人又重新叫出来,然后当着那一众村民问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主动把地拿出来分。
三家都是一声不吭。
“大家先回家吃午饭,等饭后咱们再继续开会商议。”
一众村民的心都有些乱了,哪有心情回家吃饭啊,再说了,早上都已经吃了一顿地主家的面汤了,这中午可以省下这一顿。
老赵一伙中午在富家吃的饭,煮面条配上泡菜和咸鱼,富家倒没敢小气,五十多人,足足用了五十多斤面粉,下了血本了。
等他们吃饱了出来时,不少村民都开始询问侯卫东和长山这两跟着吃饭的村长。
“他们答应了么”
“没有,饭桌上亭长提了一嘴,结果富老头和另两家的都没搭话,后来就没提了。”侯长山站在那里,摸着肚子,刚才这顿,他吃了好几大碗面条,真正吃了个肚溜圆。“富家那老太婆倒是哭了,在后面说什么朝廷要强抢他们的。”
侯长山的父亲叹气道,“哎,富高沙三家世代都是咱们这的地主,这地啊也是一亩一亩置起来的,如今要让他们这样白送出来,怎么舍得呢。”
“哪怕就是分给咱们一点,一家给个一二亩,咱们的日子也会好过的多啊。”有的村民们说道,以前他们当然不提有半点这种非份之想,但如今朝廷不是支持他们吗,主动提出了这事,就是给了他们希望了。
虽然这希望看似渺茫,但谁都希望能落下点实处。
“舍不得有啥用,朝廷要真要收地,他们三家敢不给先前咱们那大王和朝廷的贵族官员们不也对抗可现在不全被打服了我觉得这事有希望,既然提了,肯定就会成的。”一个刚加入了村民兵队的年轻后生道。
日子苦,日子穷,穷则思变,人心如此。
那边一个民兵过来喊侯卫东和长山过去,“亭长叫你们过去。”
过了会,两人又回到村民们这边。
“说啥了”
“亭长说,下午要接着开村民大会,要大家忆忆苦!”
“忆苦”有些村民不解,这日子尽是苦了,还忆啥
“若是大家认为有人欺压村民,横行乡里,有不法行为的,可以在会上举报。”
“有欠了三家债务的,也可以提出,现在朝廷有规定,年息不得超过三分六,利息不得超过本金的一倍,否则朝廷就将以高利贷罪惩治放贷者。”
午后,大会还没开。
可是越来越多的消息在满天飞。
侯卫东和侯长山等村长、保长、队长等开始奔走在村民中间,不时的传递一些消息给大家。
“检举、批斗!”
“收田,分地!”
这些话不断的刺激着那些村民们,寒风呼啸,可也不觉得冷,心头火热着。
分地,减息
等到日头已经偏西,大会终于开始了。
场地中间,摆着许多从三家搜出来的武器装备,既有刀枪长矛,也有弓箭盾牌,甚至富家还搜出来十几副皮甲和弩,还有十几匹战马。
“这可和几位此前说的情况不符啊,你们不是说没有吗”
老赵呵呵一笑。
富家等一时无话可说。
“我等愿意将这些武器尽皆上缴给官府。”富老头说话了。
“还有没有呢”
“都在这了。”
老赵摇头,“我不信。”
“我们家里都被搜了一遍了。”富老头道。
“也许还有什么密室地窖之类的地方还没发现呢。”
“的确都没有了。”
老赵挥手。
乡民兵队长过来。
“常威,你带乡民兵再去搜一下,记得搜仔细了。”
富老头变色,“赵亭长,这为何如此不信任我等呢”
“信任是相互的,你们之前可是辜负了我的信任。”
那边常威带着民兵继续去搜家,这边侯卫东等已经开始带着村民开始诉苦举报了。
一开始还只是诉说自己日子苦,后来终于有人开始把自己欠三家的高利贷报出来。
再然后,有人受过三家的欺负什么的也开始说。
这话头一开,可就犹如黄河之水涛涛不绝了。
“我家以前也有几亩地,可是人多,日子也过的辛苦,便也佃种了富家的田,可富家为了吞并我们那几亩地,硬是污我弟弟偷了他们家的金银。我家日子那么苦,别说金子,就是银子都没见过,家里女人连个银钗都没,而我那小弟更才十岁,向来老实本份,怎么可能偷他们家金银呢可他们却硬是污我弟,最后甚至栽脏嫁祸,把我弟打死了,还把我家的那些田也都抢了去,连我妹子都被抢去抵债做了他家的奴婢。”
一个汉子越说越激动,泪流满面,他们家因父亲以前外出学了点手艺,因此赚了点钱辛苦积攒请人垦荒置办下几亩地,谁知最后都还被富家夺去,还弄的家破人亡。
也有人开始诉说富家的高利贷是如何的坑害人,逼的他们卖妻典女,家破人亡,到现在利息都已经滚的记不清了。
有人因为借贷,最后被迫全家都卖给富家抵债,从此沦为富家的奴仆的。
这时常威他们搜了半天,终于又回来了。
“亭长,发现了密室,找到许多私藏的武器铠甲,三家皆藏有甲和弩!”常威说着,让手下民兵把找到的甲弩摆到了大家面前。
富老头看到这些东西,一下子晕了过去。
第1447章 请君入瓮
老赵呵呵一笑。
能搜出这些东西来,他一点不稀奇,既然侯卫东他们随便一搜,都能搜出武器铠甲来,没理由就只有表面上这一点。
事实上,就算真搜不出来,他也有第二套方案。叫常威出手,便是万一搜不到,就直接给他们栽脏一点。
反正,他这次来,就不是来讲客气的,虽然没直接动刀动枪,但他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给我把这些私藏军械铠甲,图谋不轨的反贼通通拿下”
一声令下。
民兵们一拥而上。
三家虽然人丁不少,甚至还有家丁奴仆,可是眼下这些家丁奴仆都没有动作,他们之前已经听到不少的消息,说若是三家的田收上来,将给他们也恢复自由之身,甚至是给他们分田授地。
所以这些人的心里,早就已经不再跟他们继续在一起了。况且,还有不少人就是被三家坑害,最后才被迫卖身为奴的呢。
“刘书吏,按朝廷律令,这些人该当何罪,要如何处置”
“亭长之前已经给过他们一次机会了,让他们主动上缴私藏之军械铠甲等,可这些人却谎称没有,拒不上缴,被搜出之后,亭长再问,还是坚称已经没有了,现在再搜出来了,就不能怪我们没有给过他们机会了,这些人实是冥顽不灵,当按律重治。”
私藏甲一件,都是绞立决,而这里搜获的军械铠甲战马等可不止一件。
当即,书吏建议按律定他们一个谋反之罪,然后统统拿下,押送郡城,交由上面处置,对于他们的田宅产业浮财等,统统抄没归公。
“好,正合我意”
三家虽还想反抗,可现在刀架到了脖子上,还拿什么反
接下来就是大抄家。
民兵们带着村民开始彻底抄查三家,每一件物品都朝廷登记入册。
钱粮等搜出许多,田宅等自然也尽皆归公。
村民们干的很积极。
看着堆积如山一样的钱粮,众人都忍不住咽口水。
老赵把这些人的心思都看在了眼里。
“大家都静一下。”
礼村共计七千多亩地,有平地也有山地,有水浇地也有旱地,这地说来还算是多的了。
“我现在代表乡亭,宣布过去大家欠富高沙三家反贼的债,不管积欠多少,不管还了多少,也不管利息滚了多少,现在起,统统都作废,不用还了。这是圣人的恩赏,大家当牢记。”
侯卫东帮着给村民们翻译。
欢呼声四起,村子里不少人多少都欠着三家点钱粮呢。
紧接着,对村民们最关心的分地问题。
老赵提出,说分地这是大事,得请示郡县,不过在处置下来前,他可以作主,把地暂时交到村里的农会代管,村民们组成合作社一起耕种这些土地。
“地现在就是朝廷的公田,暂时交给村农会代管,由合作社租佃耕种,合作社里按保甲分队,一甲十户为一个小组,一保为一个大队。我们村现在是一百六十多户,因此编的是两个保,八甲一保。因此八户村民组成一个村小组,八十户组成一个村大队,大家把耕牛农具等按小组分,每个小组合租五百亩地,村民们结社合作租佃耕种。”
“田地所得之收益,六成上缴归公,余下四成归合作社所有,再分给队组村民们。”
侯卫东在村民们的推选下来到老赵。
“亭长,为何不直接把地分给村民,或者是直接租佃给村民,而是要搞这个合作社,要搞队组一起租佃同耕呢”
老赵便告诉他,“这一来呢,主要是因为耕牛挽马和铁制农具较少,如果租田到户,那三家的那些耕牛农具等肯定不够分。再者,好多村民家壮丁少,劳力不足,所以合作结社,一起租佃耕种,能够互助互惠,保证收成。”
不过实际上,除了这些理由外,就是朝廷并没有打算真的就直接给百济村民们分田授地。
长孙无忌定下的政策是先分租。
收回来的土地,是要统一规划,要先为即将到来的汉移民们留好。
长孙无忌在百济规划修建几条纵贯线道路,沿着这几条线,也正是此前部署的卫营府兵军营驻地,同时也是正在修建的驿站和烽堡等路线。
因此,移民们也会优先安置在这几条线上,因此这几条线上的百济人,最终都是要移到其它地方去的,这里的土地最终是要留给汉移民的,现在分下去,将来汉移民来了又要收上来,就没必要多此一举。
再者,就算是不在这线路上的村庄田地,百济村子就算不会动,可也不会真的全分给他们,依然还是先租,然后过几年再慢慢的一点点分些田地给他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