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这副沙盘很精致,也很详细,可是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才制造出来的,为了收集这些详细的地理地形情报,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其奔波拼博过。
站在那副沙盘前,太子拿起竹竿开始讲解。
他计划主动出击,抢占先机,而不是待大食人灭掉了波斯到时陈兵边境,再来做应对。
首先是大夏道南面地区,这是一片很具有传奇色彩的地区,在靠近阿拉伯海的山脉里有许多深深隐藏在雪峰下的幽谷,那里林草丰美,居住在群山之间。
这里的土人都是游牧部族,在那片穷山僻壤里,水资源匮乏,大多数地区都是贫瘠的山区还有荒漠。
其西面是伊朗高原的东面边缘,北面则隔着群山与大漠是东西方交汇的孔道,大秦的大夏道。
往东,则同样是荒山大漠相隔,越过绵绵群山大漠便是如今大秦新征服的信度道。
这个地方很穷,穷山僻壤,这里的土人据说是曾经孔雀王朝的后裔,但多数人早就游牧的不知道自己祖宗的辉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祖上是谁了,当波斯人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后,他们很快臣服波斯,成为波斯的附庸。
这里穷的要死,人口也稀少,当地土人全靠游牧生活,波斯人虽然占领了这里,可对这块地方,其实也是不闻不问的。
不过这地方却有很漫长的海岸线,不过沿海有连绵山脉,使的过去沿海人口更少。
太子首先提起这片穷乡僻壤是因为如今大秦先后拥有了大夏道(阿富汗)和信度道(巴基斯坦东部),虽然在征服信度后,从大夏越过开伯尔山口进入信度河流域,顺河而下,也一样有出海口,可若是能够把这片沿海地区(俾路支)也拿下,那么大夏和信度就完全的联结在了一起,而不是如过去一南一北,还一东一西,只有一个狭窄的山口相通。
更不用说,大秦这个航国强国,一旦拥有这么漫长的海岸线的话,会有多么大的助益。
“这片自称为俾路支人所在的山区,虽然广袤,但确实穷,不过正因为穷,正山为偏僻,所以若是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可以在这里建立一条堡垒锁链,使之成为我大夏和信度道的重要屏障,更重要的是,控制这一地区,那么三海地区的殖民地,也就不再是孤城。”
海上强国,自然就得掌控海。
从信度河海口,一直到波斯湾口,这海岸线全在大秦手里,那意义可不一般,对于封锁大食人沿阿拉伯海东进,很有作用。
“其次,我们从河中道南下,抢占波斯的呼罗珊省。圣人,波斯语中,呼罗珊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呼罗珊对于波斯来说,其意义犹如我大秦河套地区对于关中的战略意义。波斯帝国的东北边防,就完全依靠于呼罗珊,失去呼罗珊,其北面便无防可守,同样的,若是我大秦在大食人北上之前,抢占呼罗珊,则我就进可攻退可守,完全立于主动地位。”
罗成对于波斯的地理地形当然也是有研究过的,其实就算没研究过也没关系,因为只要看着沙盘就能明白太子所说的战略意义在哪了。
呼罗珊省的南面,便是波斯高原的中部沙漠,这片沙漠很大,再加上其西北的里海,再加上东面的大夏,使的波斯东面,就成了一个空心化的地区。
围绕着中部高原沙漠,周边数省却都很单薄,而呼罗珊地区因境内的几座大山脉,使的他成为天然的边防线,因此若是呼罗珊有失,那薄薄的北面边防可就被捅穿了。
中原的河套也是如此,河套富饶而又美丽,北面有阴山西面有狼山,东面又可依托河东群山,算是一个形胜战略要地。
但致命的是,河套地区的后方是鄂尔多斯,那是一片广阔的沙漠戈壁,距离后面的关中地区,太过遥远了,因此河套是一个孤立前出的战略要地,守起来难,更容易被北方草原部族攻占。
但若是能守住,却也是能御敌于数千里之外。
太子说要抢占呼罗珊,这可比先前说打通俾路支山区更重要了,俾路支还只是起封锁和连接的作用,可呼罗珊却是块进可攻退可守的前进基地。
尤其是一旦控制呼罗珊,还可以向西沿里海岸前进,借着里海南岸的那山脉北的狭窄通道,联通大秦帝国的飞地海中道,把另一块南高加索战略要地联合起来。
果然,太子接下来说的第三路出兵方向,正是从南高加索向西南用兵,把波斯控制的那小半个亚美尼亚抢占过来,然后沿里海南岸东进,与呼罗珊西进的部队会师。
什么美亚不达米亚啊,什么小亚细亚什么叙利亚,让大食和罗马人去争,什么波斯高原,什么波斯湾,通通让给大食。
反正大秦也没有能力深入到那些地方去,干脆就抢先出兵控制住这几个地方,趁着大食军还没打过来之前,抢占要寨大城,封锁山谷隘口,控制道路,收拢波斯人口,垦荒屯地,恢复生产,整军备战。
这样等到大食人把波斯其它地方都吞掉了,想要东进或北上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面前已经犹如铜墙铁壁,难以寸进了。
御敌于国门之外,还能开疆拓土,占据了边疆有利地形,便能拉起一张铁链,封锁住大食人东进之路,他们若要来拼来碰,那就让他碰的头破血流。
等什么时候他们碰累了碰伤了,再来跟他们谈和不迟。
罗成仔细的打量了沙盘许久。
“太子之意,是要把边界,推到波斯高原的中部沙漠,让这个巨大的沙漠,成为我大秦新的西疆边界,用这沙漠来做天然的缓冲区了?”
“圣人明见,正是如此。”
“嗯,北有里海,中有沙漠,南有连绵山区,再加上南高加索山脉,倒确实能构筑成一道牢固的封锁链了,不过,若要执行这一计划,那我大秦要投入之兵力、财力、人力、物力可不少,其实我们完全也可以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就以现在的边疆界线布兵防备,也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罗成说道。
“儿臣以为,若是波斯能撑一撑,那我们确实可以只御边卫疆,可如今波斯崩溃如山倒,大好机会在面前,若是不取,就此错过,只怕后世子孙会骂我们。”
“哈哈哈,说的好,既然你已经想好了,那就去做吧。”罗成拍了拍太子的肩膀,“虽然这天下是朕打下来的,可这天下也早晚是要传给你的,朕看你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已经完全合格,有资格也有能力可以挑起这副重担了,嘉文,准备一下,待朕六十大寿过完,朕就正式传位给你!”
此话一出,宣政殿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怔怔发呆,不可思议。
“怎么,是不信还是惊住了?朕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这决定的,朕也马上六十了,身体也不太好,太子你呢,马上四十了,储君也当了快四十年,学习当皇帝也学了几十年了,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我就也早点退位让贤,也好安享几年晚年。”
“圣人!”太子一时结巴,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话了。
“别惊讶,你几十年的准备,不就是在等这一天吗,如今这一天来了,那么就坦然一些,按你准备好的去做吧。”
长孙无忌等宰相出声反对,不过罗成并不是试探,很坚决的说明了自己的打算。
“朕今天把此事先在宣政殿说出,也是让你们这些宰辅重臣们先开始做准备,接下来,还要挑个合适的日子,在大朝会上公布,进而明诏天下,告之所有臣民百姓。”
“朕也安稳当一当太上皇,四处去游玩游玩,轻松享受享受,这天下重担,就都交给嘉文和你们这些臣子了。”
“圣人,可是因为先前太白现的缘故才突有此意?”太子问。
“跟那没什么关系,其实朕当这皇帝也有些腻了。朕都当了三十八年的天子,够了。朕自认为,当这些年皇帝,当的也还算不错,文治武功,都是有的。等六十岁一到,退位太上皇,不挺好吗?正好让年富力强的你来接班继位,我还可以帮你带一带,让你平衡过渡。”
“都说老而不死是为贼,皇帝若是当的太久了,也不是好事,就算神明英武如汉武大帝,可年老之时,也经常迭发昏招,朕可不想跟他一样,到时弄的人人厌恶,人神共弃的。”
“父皇!”太子感激的不禁流下热泪,皇帝在身体还强健之时愿意主动传位的可是少之又少,而父皇却愿意早早退位,就是为了让他能够早日继位,能更平稳的继位,要扶他上马再送一程,这确实是极为难得。
想想这几十年来,若不是皇帝一心一意毫不动摇支持他做太子,只怕他早就不知道被废多少回了。
平时沉稳大气的太子嘉文,这个时候激动的不由的跪在父亲面前,抱着皇帝的腿,埋头皇帝怀里,大声哭泣。
罗成拍着有些失态的长子,“好了,你马上就将是这天下之主了,这里这么多宰辅大臣,当他们面失态可有所你的威仪的。”
“都回去准备吧,离朕的六十大寿也没几天了!”罗成笑着对太子和众臣说道。
隋唐大猛士 第1526章 太上皇
中南半岛,丽水道。
丽水(缅甸伊洛瓦底江)河口附近,丽水湾(马达班湾)海港瑞光城。
港口一片繁忙,此时正是十月时候,对于一年只有暑、雨、凉三季的当地来说,眼下正好是一年之中最舒适的凉季,凉风习习不冷不热。
瑞光港虽不在丽水河口处,但距离河口并不远,此处是一天然优良港口,不过在秦人到来之前,这里也仅仅只是一个小渔村而已。
但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这里早从二十年前的一个小小秦军商站,然后变成大秦租界、殖民地,再到如今直辖的中南丽水道的首府,成为中南半岛一个重要的海贸大港。
丽水是一条起源于云南与西山道交界大雪山的大河,虽非原来骠国最长最大的河流,可因其灌溉和航运的重要价值,故成为如今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
在其上游皇九子瑞丽王嘉诚的封地北面,两大支流独龙江和龙泉江相汇处的金宝城,便是丽江上宝船通航的最北部,宝船全年都可自丽水河口直抵瑞丽郡的金宝港。
金宝港码头的江面,低水位季节江宽也在一里到一里半之间,主河道平均水深起码有三十尺。
尤其难得的是,这条大河浩荡南下,流域北部高山峡谷,西部崇山峻岭,东部高原,南部则是低洼平原,大河冲涮出大片的河谷冲击平原,成为一片沃土。
上游谷地、中游谷地,下游谷地,还有最肥沃的河口三角洲平原,
河口三角洲平原的底口甚至宽达六百余里,大河流域遍地粮仓。
而丽水流域可通航的丽水水系河道长达九千六百余里,总共长达五千余里的丽水河,有如此了得的通航航道,不可谓是得天独厚的。
正因如此,早在汉代时,当时就已经打通了一条自云南走水路沿丽水河顺流而下,出孟加拉湾航行到印度的路线,与印度洋航道连接起来。
《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国水道通益州永昌郡。
便是指的这条路线,由缅甸海岸登陆而到达云南永昌郡。
而到了此时,由于大秦对中南半岛的征服殖民,特别是朝廷对西南近四十年的开拓,使的西南至海也早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路线,循丽水为一道,循怒江为一道,还有一道循西面的弥诺江。
蜀地的蜀锦、麻纸、丝绸刺绣、茶叶、瓷器,经茶马道运到大理、丽江、瑞丽,再进入瑞丽金宝港。
瑞丽金宝港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内河运河港口,丽江流域原骠国故地所产的宝石、翡翠、木棉还有造船用的上等木料柚木,在这里大量交易。
甚至还有从天竺运来的犀角、象牙以及泰西的黄金、白银,南海的香料,以及天竺的甘蔗粗糖,还有在大秦极受欢迎的各地奴隶,都在这里云集。
也正因此,皇九子瑞丽王罗嘉诚也是诸位分封皇子中,十分有实力者。
当然,从金宝城南下,因为全程可通宝船直抵河口海湾,因此瑞光郡的瑞光王也是一位实力强劲的藩王。
这里是由丽江王罗存孝的嫡次子分封建立,本来一位藩王可推恩分封三子,但也只是把原有封地拆分为三。可因为罗存孝在云南丽江就藩后,对云南乌蛮和白蛮的征讨中居功至伟,尤其是对骠国的征服之战,罗存孝更是一直冲在前线,故此,最终皇帝特许让罗存孝的嫡次子单独在丽水河口封地建王。
此时瑞光港气候宜人,凉爽舒适,港口一片繁忙热闹。
昆仑海中的香料、奴隶,中南半岛上的宝石、粮食、棉花、蔗糖、奴隶,来自天竺诸国的奴隶、蔗糖、黄麻,还有来自泰西的黄金、白银以及各种矿石等,其间还掺杂着如阿拉伯马、骆驼,落难的波斯贵族小姐,倒霉的罗马战俘奴隶等等。
丽江王罗存孝在次子罗德芳的陪同下,坐在港口的城堡楼上悠闲的吃着早餐,已经年过六十的罗存孝发福了许多,腹大如球,全身肥胖,坐在那里就跟个肉球似的。
可就是这个肉球似的胖子,在中南半岛却拥有极了得的威名,尤其是在丽水流域的原骠国故地,想当年,骠国拼死顽抗秦军进攻,什么象兵、骑兵、山地步兵等层出不穷,甚至最后钻入深山老林顽抗,可在罗存孝的狠辣下,骠国以及许多部落被接二连三的清剿,对那些顽抗者,罗存孝毫不留情。
他在丽水流域有小儿止啼之名。
据说有一次他带军追剿骠军王子率领的叛军进入丛林,最后在深山丛林中迷路,后勤粮草全断,没有补给,最终存孝带着部下先是杀马吃肉,杀光了马后他们还把捉到的骠国人杀了吃肉,甚至还不放弃围剿,把骠人杀了腌成肉干带着做随军粮草,继续追击。
直到最终把骠国王子围住,亲手将他斩杀,并把骠国王子给杀来烤的吃了,王子的头还被他做成了酒器。
那一战,罗存孝在中南凶名大炽,从此再无人敢反抗,纷纷降服归附。
“还是你小子这里好,你大哥上次来了一回来,回去就跟我抱怨,说我偏心,说当初就应当让他来这边,吹着海风吃着海鲜多凉爽啊,而且你看这四周,数百里宽的河口平原,天然大粮仓啊,还有这港湾,多么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是还有这瑞光港,多繁华富庶啊。”
罗德芳笑道,“当初让他罗德秀来,他死活不愿意,就这边是小渔村,离中原数万里,现在儿子在这边经营十几年,沾了朝廷海贸的光,也富起来了,他倒眼红了。”
“你小子,得了便宜就别卖乖了,你大哥也只是开个玩笑,丽江也不比你这差,那边虽然冬天冷了点,可也是个好地方,你那些弟弟们倒是真有些羡慕。”
“羡慕个啥啊,尤其是老四,要不是我来这瑞光分封,父王你的封地,将来也没有他的份啊。”
本来推恩分封,是只推恩三子分封的,谁投胎出生的早,谁就占便宜,嫡长子那个最占便宜,袭的爵位也高,分的地盘也大。
老四原本是没资格分封的,但恰好老二另分出来了,于是老四补上。真正吃亏的也就是老五老六等一干兄弟们了,他们运气不好,爵位和封地是没他们的份的,家里的财产倒是能分一分。
隋唐大猛士 第1527章 起兵勤王
这地好啊,这中南半岛,好几个大河口三角洲,你看如这丽水平原,还有怒江下游平原,还有澜沧江三角洲,澜沧江谷地平原······整个就是一巨大的粮仓啊,这里的天气又好,一年可三种,地又肥沃,水又充足,随便洒把谷子都能收割,甚至有的地割完一茬后既不翻耕也不播种,就等那稻茬再长出来收一成呢,娘的,让人眼红妒忌啊。”存孝扒拉着一只大虾道。
“父王,如今这些沃野粮仓,不都是咱们大秦的,有啥可羡慕的。”
爷俩说笑间,一位昆仑奴管事上来。
“大王,赵御史在外拜见,说有京师的重要消息向大王传递。”
这位赵御史是巡按御史,官职虽低,仅为七品,可却职权极重。大秦朝廷于六京九府诸道都设有监察御史,这些监察御史直属于御史台,并不受地方提刑按察使和按察使司的管辖,属于中央特派。
而巡按御史,又是自这些监察御史之中再精挑细选,每一道都先由御史台选出两名侯选人,引至皇帝面前,请皇帝钦点,且这些侯选人,必须得是由科举进士出身,且已经在地方任职过三任职务以上,就是说起码得有过九年的实际政务经验。
一旦由天子钦选点中,他们就代天子出巡,巡察一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他们也被称为巡方御史,专门负责监察,一般不理其它事务,权力极大,代表皇帝行使监察权,以小监大。
不仅各道的三司使要受他们管,下面的郡太守、都尉县令等更不消说,就是境内的分封藩王、诸侯、骑士,甚至是军区的军官,也通通都在他们的监察范围之内。
以小监大,以卑督尊,七品之衔,却能与一道之内的三司使、藩王、封侯、将军们平起平坐。
“赵巡按到了,岂能怠慢,快快有请。”
罗存孝虽在丽水道是土皇帝般的存在,可一听是天子巡按到了,还是不敢怠慢,这些人品级低,但出身正,能成为巡按者,接着要不了多久就能成为一郡太守,再下来就是三司使,将来甚至要入中央省部,甚至可能拜相的。
他们品级低,可罗存孝却清楚,这些人代表的是皇帝。
皇帝的威严不可冒犯。
别看人家七品,可若是事态紧急,他们却可以调动驻军,这个临机便宜之权,可是他这样的藩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赵巡按!”
罗存孝带着儿子德芳来到门口迎接。
赵巡按长的很高大,皮白面净,不过倒也并不是很年轻,也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了,他高中进士后在太学进修,又到尚书省实习,再外放任了一任县吏曹参军事,因考绩优秀,又升调他县任县主簿。
任满后调入郡中任法曹参军事,这任满后又调入了御史台,最终成为监察御史,最后又被钦点为巡按御史。
可以说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很坚实,也没有犯过半点错,十分的优秀,故此才能在三十多岁时任这风光的巡按之职。
“下官拜见丽江国王,拜见瑞光郡王。”
罗德芳也赶紧回礼,不敢托大,别看瑞光港这么繁华,他也分封在这,但大秦的分封制,分封虽裂土,可并不临民,也不统兵,享受的也只是一些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而已,比如他能在这里拥有更多的田额,可以享受封地上一笔不菲的食邑收入,甚至还能拥有自己的卫队、王宫城堡,拥有自己的府官幕僚等。
但在瑞光这样重要的海贸大港,这里不仅有太守府,还有海军的舰船兵营,有军区的驻军,有市舶司、有皇家舰队的派出机构,甚至还有锦衣卫、皇城司的分支单位。
他瑞光郡王,可以说平时也就是尊贵了,想乱来是万万不敢的。
见到巡按这样代天子监督的御史,那得比见到三司使、太守等还要客气。
“丽江王来瑞光也有段时间了吧?”赵御史问。
罗存孝点头,“过来瞧瞧我家这老二,这事我奏禀过圣人,也向军区和三司使衙报备过的。”
“这个下官知晓。”赵巡按挺客气的。
“下官听说瑞丽王原来是打算等过段时间就从港口乘船北上?”
“嗯,入京朝集嘛,正好来了这海边,自然就乘海船回中原,海船快,比起我从丽江北上回中原,又是马又是车又是船,不断转换太辛苦了。”
“说的也是,从这瑞光港出发,可直抵杭州港,然后换乘运河宝船,便能沿大运河直抵洛阳了,确实方便。”赵御史依然是那副微笑的样子,“下官此来呢,是有些事情要通知大王,洛阳刚传来诏令,圣人要退位,传位给皇太子殿下,就在圣上的万寿节过后,圣上有旨,让天下各地的藩王宗室、诸侯封臣,还有五品以上官员,皆入京参加传位大典,一起恭贺皇太子登基御极。”
“所以,瑞丽王你可能需要提前北上了。”
罗存孝愣住。
“皇帝要退位,传位给太子?”
赵巡抚呵呵笑着点头,可却发现那位肥球一般的丽江王眼神越来越凶恶,甚至露出要吃人一般的神情来,他不由的想过这里民间传说的罗存孝当年追击骠国王子的吃人故事来,心中不由的一凉。
“圣人身体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想要退位?莫不成,京师有那乱臣逆子要拥立太子做乱,想要抢班夺权,想要宫变?”
“还是说,已经宫变了?”存孝冰冷的问道。
赵巡按不由的惊惧,“大王为何如何想,圣天子与皇太子父慈子孝,天下谁人不知,满朝宰辅,那更是众正盈朝,君明臣贤,盛世景象,怎么可能会有什么乱臣贼子,怎么可能会有宫廷政变?”
“那皇帝好好的,怎么会主动要退位?”
“这是京中传下的诏书旨意,从中书门下发出的,有政事堂和翰林院的宰辅们的签名用印,一个印章一个签名都不少,还有皇帝的玉玺。”赵巡按有些慌。
之前他完全没想到那时去,现在存孝这么说,他还真有些怀疑,毕竟皇帝才六十不到呢,怎么想着要过了六十大寿就退位呢?
“这事不大对劲!”
存孝摇头。
”老子看京师有乱,老子要起兵勤王!“
这时,昆仑奴管事又来报,说是内侍省一名内谒者监来见。
“内谒者监?”
存孝更加疑惑不解,这内谒者监是内侍省正六品下的宦官,掌仪法、宣奏、承敕令及外命妇名帐。这已经是高级宦官了,都是管事宦官,虽有时外出宣奏,可也都只是在京城之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