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环形的台阶位于高阁的中心,石梯中间有如一个巨大的天井,好在每隔一段都会有一盏灯照亮,要不然这里就会如同一个森而黑暗的地牢,或者是地狱。
每走一步,罗成的心里就越发的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一步。
他要退位,要主动禅位给太子嘉文。
太子马上四十岁了,他也马上六十了。
年满六十,他这个皇帝也可以退休了,许多人想不明白或不相信皇帝愿意主动让位,毕竟皇位代表着无上的权力。
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皇帝,年老后为了手中的权力,都不免要犯忌太子,如汉武帝甚至bi)死了自己的太子。
只是罗成想法不同。
自己奋斗了四十多年了,建立的这个帝国也走过了三十八个年头,风风雨雨一路过来,那些开国功臣们,都大多数都已经只存在这凌烟阁画像上了,他为这个帝国呕心沥血,打下了如今大大的疆域,已经够了。
该给自己留下一点时间,也该提前让太子即位,自己退位后,还能帮忙看顾着点,也能让太子更顺利平稳的接班。
单皇后去世后这几年,其实宫里宫外,朝中上下也有许多人劝他再立皇后,皇后人选最门的自然是李贵妃和长孙贤妃,可是后来罗成却一直没提这事,就是因为无论立李贵妃还是长孙贤妃为后,都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
这个麻烦,最主要的就是她们为后,她们的儿子也就将成为皇嫡子,虽然同样为嫡,立长不立贤,可哪怕只有一丁点的会影响到储位,罗成最终便还是拒绝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现在唯一想的已经不再是再灭几个国,又或再打下多少疆域来,他想的只是让这个帝国平稳的过渡交班而已。
隋唐大猛士 第1522章 烂泥扶不上墙
宣政殿。
殿中正在议事,太子代天子摄政理朝,政事堂的平章事的翰林院的大学士,还有内三省的太监们、枢密院还有御史台的长官也在。
“李世民病重去世,现在信度急需派一个既有能力又有威望,还得能打的过去接任,要不然怕是镇不住三海。”
枢密使苏定方说道。
平章事、兵部尚书徐世绩道,“我看刘仁轨就可以接任,他在信度也任了三年多的右都督,与李世民一道统领信度军区,兼领红海军区,刘仁轨打仗是把好手,军中也很有威望,而且他向来对圣人忠心耿耿,勤于王事,由他接任完全可以。”
列席会议的锦衣卫都督指挥使刘黑夫翻看了下面前的小本子,然后发言。
“各位尊贵的宰相、辅政阁下,我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消息要通报给列位,最新从波斯发来的锦衣卫飞信,在大食哈里发的率领下,阿拉伯人在卡迪西亚会战击败波斯大军,继而经过漫长的波斯都城泰西封围城之战后,泰西封失陷了。”
这个消息并没有怎么震动在坐的这些宰辅们。
事实上,波斯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烂透了,大秦也曾顾及三皇盟约,对波斯数次施以援手,可波斯愣是烂泥扶不上墙。
不过波斯烂成这样也是没有办法,先是卡瓦德二世在与大秦和罗马签订三皇同盟没多久,这位靠弑父篡位上来的波斯萨珊皇帝,仅坐了一年皇位,结果就被毒杀。
而刺杀他的人正是他的兄弟。
此后五年间,暗杀、篡位、弑君相继,五年里萨珊帝国出了十个王,都自称是国王之王,是波斯皇帝,可其实都只是大贵族和僧侣们手中的傀儡而已。
在此后,雅兹底格德继位,称伊嗣俟三世,这位得到大秦与罗马帝国的共同扶持拥立,算是暂时结束了波斯萨珊内部的混乱。
可是五年十王乱斗,已经彻底让波斯元气大伤,这宝贵的五年,阿拉伯人已经迅速在半岛崛起。
他们利于大秦的战略收缩策略,拿下了麦加等红海北岸陆上商路的重城,迅速整合阿拉伯各个家族部落。 : :
阿拉伯人在先知去世后,由他的门徒或战友先后被选举为哈里发。
几位哈里发不断发起对外扩张之战,先是联合了红海南岸的阿克苏姆国王,一起对红海东北角的也门希木叶尔王国发起进攻,希木叶尔原本也是一个立国六七百年,曾经把也门诸国一一征服的一个不弱势力,后来在也门争夺战中,希木叶尔先是败于渡海来攻的阿克苏姆国,沦为附庸国,再后来波斯萨珊出兵来争,最终又被波斯夺下,又改为波斯附庸。
而在三皇同盟协约后,希木叶尔王国按协约转而附庸大秦,成为大秦的附庸藩属国,原本麦加等红海北岸的许多势力也已经臣服大秦,可阿拉伯人举着鹰旗,行动迅速,抢在秦人到来之前,先就夺下了麦加等城。
拿下麦加等城后,阿拉伯人开始向东,想要征服也门,并向北夺回波斯控制的阿曼等地。
战争开始。
已经沦为附庸国多年的希木叶尔王国不堪一击,在鹰旗前节节败退,只得向北面波斯萨珊军求援,波斯军按协约南下救援,结果波斯重骑兵却打不过鹰骑下的阿拉伯轻骑兵。
第一轮也门争夺战,波斯战败撤退,希木叶尔王国被大食入侵占领,沦为大食的附庸国。
接着大食北上争夺阿曼,波斯增兵防守,同时急请秦军出兵援助。
这个时候,朝廷派出李世民,率领远征舰队驰援,第二次也门争夺战爆发。
战争打了一年多,在秦军的帮助下,拥有制海权的大秦波斯联军,先是切断了阿克苏姆的后勤线,迫使阿克苏姆先退出了战斗,然后两家联手打波斯,罗马这个时候也趁机从叙利亚出兵抄大食人的老巢。
第二次也门争夺战,以大食撤兵,退出也门告终。
秦军正式入驻也门,在也门修建了军港、要塞等,扼守了红海的入海口。
在这次战争后没多久,波斯皇帝卡瓦德被毒杀,波斯从此陷入长达五年的内乱之中,再无力南顾半岛。
而李世民也在战后,回到信度,开始全力向信度殖民。
而兵败的大食在总结了一些教训后,开始放弃东扩而是开始向西扩张,在哈里发的带领下向西进攻叙利亚的罗马军队,以报复他们上次的出兵。
不过哈里发的进攻没有多大效果,不久后死去。
欧麦尔被推举为第二任哈里发,他挑选了被称为安拉之剑的哈立德伊本韦立德为主帅,让他统领一支大**锐再征叙利亚。
这位大食名将率领四万大食军队,突出不意的通过了人迹罕至的叙利亚沙漠,在亚尔穆克河畔一举歼灭了五万罗马大军,这一战,使的罗马军团在叙利亚无兵可守,大食军顺势占领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
此后,大食军节节胜利,围困耶路撒冷两年,终于迫使其请降归顺。
自至,罗马帝国在半岛西岸的土地尽数被大食人夺去,皇帝希拉克略在给大秦皇帝罗成的信中悲哀的写道,“叙利亚,如此美好的锦绣山河,我们从波斯人手里夺回来了,可最终却又被阿拉伯人夺走了!”
在击败了罗马军团以后,大食军队乘胜挥师东进,趁着波斯内乱之机,开始进攻波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仅四万大食军东征,却打的波斯萨珊军队节节败退。
阿拉伯人不但夺回了波斯湾南岸沿海诸地,而且还把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攻占,在抢掠了无数的战利品后,阿拉伯人又组建了一支新的西征军队,开始从叙利亚沿地中海往南。
他们成功的攻入埃及,在科普特人的支持下,获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最终,哈里发成为亚历山大的主人,整个埃及被纳入大食的版图之中。
在攻下埃及后,哈里发再次组建了一支东征军团,重新联络红海南岸的阿克苏姆王国,准备再次争夺也门,把大秦军赶出去。
战争开始,大食东征军与阿克苏姆有备而来,组建了五万联军,气势汹汹杀来。
而此时,李世民坐镇信度河畔,这几年也并不没闲着,在他的积极进取下,他已经成功的打通了信度河到大夏的通道,占领了开伯尔山口,虽然信度河两岸还有许多敌人势力,可起码他已经打通了一条主干线。
当第三次也门战争打响时,李世民接到也门驻军求援信后,一面让他们紧守要塞城堡待援,一面立马调集兵马,他还向大夏、河中、安西等几道请求借兵。
也门的秦军要塞坚守了一年多,大食联军未能攻下,但要塞也是岌岌可危,关键时候,李世民终于率领两万余援军自海上而来。
第三次也门大会战就此展开,李世民乘联军久攻不下,师老疲惫之时,发起突袭,大败联军。
李世民不但率军解了也门之围,而且趁势把阿拉伯人从波斯手里夺走的波斯湾东南端的阿曼也给攻了下来,随后,李世民没有继续追击撤退的阿拉伯人,而是在略做休整后,调集军队,乘战舰渡过红海,直扑阿克苏姆,连占阿克苏姆数座红海南岸的贸易商港重镇。
隋唐大猛士 第1523章 另做打算
阿克苏姆兵败如山倒,被迫往西南迁移,连都城都放弃了。
秦军顺势建立了索马里、吉布提,阿杜利斯、亚丁等数个殖民城堡要塞和商港。
第三次也门争夺战,再次重创了大食军,也粉碎了他们东扩,想一举把半岛完全纳入其统治的野心,大秦再次稳固了在三海的据点。
红海南岸、阿拉伯海西岸、阿曼湾南岸,这些扼守红海和波斯湾的要地,全落到了大秦的控制之中。
此战过后,大食向大秦赔偿了十万枚金币,算是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停火协议。
之后大食军也不再痴心妄心东征、夺回半岛东部,而是全力向北面的波斯军队发起进攻,趁他病要他命。
波斯大敌当前,却依然还在忙着内讧,五年十王,乱个不停。
等到大秦和罗马看着波斯人要玩完了,而大食人已经有些失控,再出手扶持了伊嗣俟三世上台,已经有些晚了。
因为长期内乱,加上波斯人已经抢占了许多先机,波斯人的南面防线早就丢光了,于是接下来屡战屡败。
打到现在,都城都给打失守了。
肥沃的美亚布达米亚完全落入大食之手,甚至连波斯人拥有的那部份亚美尼亚也被大食攻占,现在波斯就剩下了一个波斯高原还在手里。
但是波斯皇帝也是一路东逃,每一次刚落脚一地,没多久,大食军就杀过来攻占了,现在国王之王伊嗣俟完全就是个逃跑之王。
在奈哈万德之役后,波斯唯一还拿的出手的阿扎丹重装骑士们,也被打的几乎全军覆没,这些阿扎丹骑士,被称为是波斯的军队核心。
阿札丹人自称是亚美尼亚众神的后裔,他们是地方小贵族,也是骑兵,拥有小块的封邑,自备有重铠甲和重武器,他们的长枪、重剑、钉头锤,曾经让波斯的死敌罗马人吃尽了苦头。
但是现在,这些曾经了得的阿扎丹骑士们,却在阿拉伯骑兵前被无情收割,一次次的战败,波斯的阿扎丹骑士们几乎损失殆尽,甚至整个骑士阶层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波斯萨珊帝国,再也没有了忠诚的卫士,勇敢的战士,剩下的贵族、军人,只知道跟着皇帝逃跑。
波斯帝国失去了都城,失去了边疆,也失去了皇帝,失去了中央朝廷。一些地方的总督等官员试图召集兵力抵抗入侵者,但既缺乏强而有力的中央号令,又没有充足的财政资源,更别说在屡屡战败后,军事指挥体系早就名存实亡,连唯一能指望的阿扎丹骑士也损失殆尽,波斯已经根本无力对抗大食入侵。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东逃,向大秦和罗马求援。
大秦这些年也不是没有帮过波斯,不是没救援过他们,但烂泥扶不上墙,大秦也不可能为他们卖命打仗。
两次也门战争,大秦都出兵击败了大食联军,也是帮助波斯军队反击大食。
“不要提波斯人了,波斯已经完蛋了。”
平章事、兵部尚书徐世绩没好气的道。
当年大食四面出击的时候,其实朝廷军方也讨论过是否要全面出兵干涉,最终还是皇帝拍板,否定了全面出兵干涉的提议。
没理由啊。
虽有三皇同盟,虽然皇帝也曾提出过三家联合起来,绞杀阿拉伯异教。可当大食抢先一步夺了麦加,迅速的整合了阿拉伯各部落家族之后,皇帝就已经调整了策略。
皇帝意图三国封锁,把阿拉伯人锁死在半岛上,可惜波斯和罗马人不给力。
波斯内乱不止,罗马却傲慢自大,结果被大食人越过沙漠偷袭,五万大军一朝尽灭,叙利亚因此被夺,这可是一块极肥沃的土地,大食人正是在抢劫了叙利亚后,才阔了起来。
紧接着夺埃及,占两河,实力膨胀之快,就算是大秦想直接出兵干涉都赶不上他们的快节奏。
更何况,相比起来,朝廷在其它地方还有数不清的战场,都不比阿拉伯这边次要。
秦军若是要全面干涉,那起码得出动十万人以上的大军团,而要调动一支这么庞大的军团到数万里之外的海外去,就算皇帝有心,帝国也无力。
第三次也门争夺战,李世民调集两万兵力,都已经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调动,还是在打通了信度河与大夏的通道后,从西域调了许多兵马过来,再加上远征舰队的武装商船、雇佣兵等联合一起,才拼凑了两万大军。
秦军虽然打赢了也门战役,可也是一场防御反击战,再深入到半岛腹心,却是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朝廷这几年能做的,也就是向波斯和罗马借款,向他们出售更多的武器,跟他们开展更多的贸易,希望大家给钱给刀,然后他们出兵去打。
只是可惜,波斯人烂泥扶不上墙,屡战屡胜,罗马人更是先败于叙利亚,再败于耶路撒冷,最后埃及战场更是再一次全军覆没。
打到最后,连小亚细亚和西亚美尼亚都受到大食军队入侵,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谈什么联手反击。
“那我们就这样看着波斯萨珊亡国吗?”
中书左侍郎、平章事长孙无忌无奈的问。
徐世绩摊手,“我们能维持住三海的殖民地,还有海中道的那块飞地,都算不错了,现在这些大食人真跟吃了药一样的猛,简直就是疯子一样,咱们大秦军队虽都是好样的,可毕竟数万里之外作战,咱们受限太多,有实力也难以发挥。”
另一位宰相于志宁提议,“我看咱们要早点另做打算,既然这大食人打压不了,那倒不如早点跟他们接触接触,干脆就跟他们谈一谈,若是他们愿意,那么大食取代波斯,重新缔结一位三皇协约也是可以的。”
“可罗马人也不会愿意啊,他们的叙利亚、埃及等许多地中海东海岸的领土都被大食人攻占了呢。”
“实在不行,那我们单独跟大食人谈一个协议,重新划一个疆域,相互友好互不侵犯也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隋唐大猛士 第1524章 波斯都督
罗成就站在宣政殿外面听着里面的议论声,殿外的侍卫们都被皇帝手势制止不许通报,于是只能远远陪着。
罗成没有急着进去,虽然宣政殿里每次会议谈了些什么,会议一结束皇帝就能知道的清清楚楚,甚至有时候还没开始谈,皇帝就提前知道了议题。
但是如今天这样,站在殿门口偷听,倒还是头一次。
罗成听的倒不是议事的内容,他主要听的是殿中君臣们说话时的语气。
太子是如何语气,大臣们是如何语气,其实从语气之中,就能听出许多东西来。
总的来说,大臣们跟太子议事时,倒是比跟自己议事时更放松些,但也没有谁敢失礼跋扈。
当了近四十年的太子,嘉文这个储君也不是摆样的,尤其是这位太子监国摄政的时间,其实已经超过了二十年。
满朝的宰辅大臣,其实也都兼着东宫官。
太子曾南平江东,也曾远巡西域,在大业十八年,还率舰队征灭了东瀛。后来又曾代天子北巡漠北,会盟漠北诸侯。
还曾南巡诸海,到达过昆仑海香料群岛,也曾越过昆仑和大雪山,到达泥婆罗与天竺戒日王会盟。
可以说,太子虽然当初资质平庸,可几十年的历练,也早已经让他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储君。
太子资质差,但虚心学习。
就如眼下,他在主持宣政殿议事,可却如皇帝罗成一般,很少自己长篇大论,都是抛出话题,让大臣们议,最后再来做个决定。
听着里面议论的差不多了,太子也议要做总结了,罗成让侍卫推开殿门,大步迈进殿中。
“圣上驾到!”
满殿紫袍玉带金銙的大臣们,见皇帝突然驾临,都纷纷起身迎接。
“诸卿免礼平身,朕就是路过,顺便过来瞧瞧。”
罗成笑着道,“刚才到了门口听你们议事,没马上进来,听了几嘴,好像说的是波斯要亡国了,我大秦是要救波斯萨珊,还是要跟新崛起的大食结盟这事,对吧?”
太子向皇帝叉手拜礼。
“儿臣刚刚与诸位宰辅大臣们,正是议论此事,锦衣卫情报,波斯皇帝如今已经丢弃国土百姓,逃到了我大夏边境,他派人请求我大秦开放边境,许其入秦避难。”
罗成摇摇头。
“这个伊嗣俟啊,做皇帝做到如此地步,还有何脸面号称是国王这王呢?国还未灭,却丢弃国土与子民,一心只想着逃,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太子,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圣人。”太子叉手。
这位储君已近四十,长的极似皇帝年轻之时,身材高大魁梧,十分健美,虽常年代天子摄政,可并没有因此发福长胖,留了一副比皇帝还漂亮的须髯,身着四爪太子蟒龙袍。
“儿臣以为,波斯萨珊虽立国有四百余年,然则如今波斯萨珊确实已经满是亡国气象,波斯萨珊虽为我大秦盟友,可救无可救了。”
“那你之意?”皇帝笑着问。
“伊嗣俟向我大夏边臣请求入境避难,甚至派其使者提出愿意将自泰西封带出来的波斯萨珊帝国的宫廷财宝献给圣人,而且,他还提出说愿以波斯为大秦之藩属,以求大秦庇护!”
波斯皇帝已经是病急乱求医了。
这个当了二十多年波斯皇帝的叶兹德尔德皇帝,其实就没有过过一天安稳日子,当初被选为皇帝,也不过是因为他是库思老二世之孙,卡尔德二世之子,其血统很高贵。
这才被罗马和大秦支持当了波斯皇帝,可他当皇帝时才不过几岁孩童,这二十多年来,年幼时被贵族大臣们操控,年长些结果波斯局势一天不如一天,连都城也呆不下去了,整天东奔西逃的。
对于这位皇帝来说,什么波斯什么萨珊,什么昔日四百年的荣耀,都狗屁不值,他眼里只想着结束这狼狈的亡命生涯,都说东方大秦好,安定富庶,繁华热闹,若是能去东方之都洛阳当个贵族,怎么也比在波斯被阿拉伯人追着砍的好。
可惜大秦边境的驻军们不肯放他们过境。
为了能够入秦,伊嗣俟皇帝也是不管不顾了,直接派使者提出愿意把他随身带着的那些宫廷财宝都献给皇帝,还愿意以波斯内附大秦。
反正波斯说不定哪天就被阿拉伯人给灭了,不如趁现在自己还是个波斯皇帝,赶紧拿来跟大秦换点好处。
“父皇,儿臣以为,大食这二十年崛起迅速,大有势不可挡之势,他们东征西讨,也唯有在我们大秦手里吃过两次败仗而已,不论是罗马还是波斯,都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以其惯来作风,不灭波斯绝不会罢休。灭了波斯说不定还要再出兵再攻罗马,而我大秦跟大食人曾经两次争夺也门,如今还占了阿曼,这对于起家于阿拉伯半岛的大食人来说,这绝对是不可能容忍的,等他们腾出手来,或者说自认为实力足够了,那么肯定还会有第四次也门争夺战,甚至是在他们攻下亚美尼亚后,会直接进攻我大秦的海中道疆土,如果让他们彻底侵占波斯高原,那么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我大秦的大夏道或是河中道了。”
太子认为,跟大食这种年轻却又凶猛的势力打交道,没有太多废话可讲,唯有打到服为止。
所以现在不能坐视波斯就这样被灭掉,可朝廷若是直接插手大食与波斯的战争,一来出兵没有什么理由,二来大秦也确实有些鞭远莫及。
没理由那就找理由,现在波斯皇帝送理由上门,当然不能错过。
既然波斯皇帝想来洛阳,想当藩属封侯,那就答应他。
“儿臣请求圣人接受波斯伊嗣俟的内附请求,下旨正式册封伊嗣俟为波斯国公,并授他为鸿胪寺少卿,召他入洛阳。波斯之地,从此便为我大秦藩属,可设道置郡,分封波斯贵族,派大夏河中海中北庭安西信度红海等道之骑士、兵马,分别进入波斯,择其险要之城池堡垒驻兵扼守,招集波斯之贵族、官员、骑士、士兵等联合起来以对抗大食的进攻。”
罗成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太子心里所想的,跟刚才大臣们议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隋唐大猛士 第1525章 扶上马再送一程
“太子之意,我大秦要为波斯全面出兵大食?”罗成问,他语气平淡,既没有表现出赞赏也没有表示出不满。
“不全是。”太子倒是回答的很淡然,“我们要抢占有利地形,把边境推前,这样在与大食人的交锋中就能占据有利先机。比如,”太子招手,让人取来波斯萨珊的地形沙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