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独臂的贾润蒲大步来到那些还面带兴奋的少年们前面。

    很开心吧,觉得自己过了第一关?

    老贾突然翻脸,别高兴的太早了,那只是第一关而已,现在才是真正的开始考试。我是第二关的主考官,这关考的是刀石弓!

    看到你们面前的这把大刀没有,这是一百斤的大刀,那边还有两把,是一百二十斤和八十斤的。

    一会你们排队考试,自选刀号,记住别自不量力。最轻的刀都是八十斤的,没本事就别举,否则伤到了自己负责。

    老贾说着,招了下手,便有一个郡兵过来。

    刀试很简单,先选好刀号,然后依次完成举刀过顶,前后胸舞刀花等动作,一次完成为准!

    看起来挺简单的,把刀举起来,举过头顶,然后握着刀前面挥几下,后面挥几下,便算完成。

    可是最轻的刀也有八十斤重,最重的更有一百二十斤重。

    少年们都是十六到十八岁,这个年纪在家里已经算是壮劳力,平时肩扛手提,重事绝没少干。百来斤的担子是绝没问题的,一口气能挑二三里路。

    但挑一百斤跟举一百斤那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这种抓举。举完了还得的舞刀花,就更难了。

    这需要的是比挑担更强的力量才行。

    而每加一档,多举二十斤,又需要更强的力量。

    当然了,若是你们之中有那种天生神力者,跟咱们都尉一样猛的家伙,那也可以要求举出号的,出号的就是更高一档的,为一百五十斤大刀。咱们都尉就能轻松举起那把大刀,还能前后舞刀花,甚至能舞的非常漂亮。

    不但都尉行,他的三位兄弟也都行。当然,咱们整个郡兵营里,能举起那把一百五十斤大刀的,大概有十来个,可举起来还能舞出刀花来的,却总共只有都尉兄弟四个。所以我劝你们还是不要轻易试那出号刀了,你们肯定不行。

    少年们看着前面的三把大刀,然后顺着老贾的手指,又看到了摆在一角的一把更大号的大刀。

    都不由的吞了吞口水。

    一百五十斤啊,挥舞这样的大刀,哪怕只要挥舞几下,那也不得了了。

    谁先来?

    大家面面相觑。

    我来!

    队伍里,有个长的人高马大,壮的跟头牛似的家伙走上前来。

    老贾打量了他一下,考试号牌呢?

    考生便把一张木片递了过来,上面写有他的名字,还有简单的身份特征和信息。

    王铁汉?这名字倒是有意思,不过你才十六,我看着倒像二十六啊?

    我打小就长的黑壮,所以我爹给我取名铁汉,我今年确实才十六,有里长村正还有同村五人做保。

    铁汉壮的跟头黑牛似的,一说话就急红了脸。

    好,你确实长的老成了点,你想举几号刀?

    一百五十斤的。

    王铁汉直接指着一侧的那把大刀道。

    你还是先举一百二的,若是能举过,你再举一百五的。老贾倒挺喜欢这家伙,便好心建议。万一举不起一百五的反伤到累到,影响到后面举不起一百二的,那这家伙就可惜了。

    那我先举一百二的。

    两名郡兵便走过去把一百二十斤的大刀搬了过来,放到他面前。

    老贾还特意让一名郡兵讲解了一遍动作要求给他听。

    按这样做就行了,记住要一次完成才算合格。

    王铁汉身高起码八尺,这是差不多一米八五的个了,也不知道普通人家的孩子是怎么长这个的,而且他还壮,不是胖,是壮实,跟牛一样的结实壮。

    他深呼一口气,然后低头弯腰,双手下探,握住了刀杆。

    呀!

    一声大喊,他发力了。

    老贾一听他喊,还有些头疼,因为发力时最好是气沉丹田,咬牙闭嘴,这样力气才不会跑散。

    一张嘴,力量便容易散去,这就是好多人虽有力却不会用的表现。

    可让他惊讶的是,王铁汉大喊了一声后,居然就闭紧了嘴,然后双手一下子把刀抓起,然后上举,动作一气呵成。

    高高举起大刀,王铁汉还向四面转了一圈。

    最后他持刀向前劈砍数记,然后又转身向后劈砍数记,完成规定动作后,却还不放下,又持刀来了一个更复杂的刀舞。

    引来一片的惊呼之声。

    握草!

    老贾也忍不住喊出声了,就算是他以前没断臂时,虽然能舞一百二十斤的大刀,可也舞不了几下,那还是他掌握了用力之法,可这小子居然一来就舞的这么好,真是神力。

    好了好了,你过了,留着点力气,后面还有考试呢。老贾连忙喊停。

    王铁汉放下刀,脸有些红,但明显还很精神。

    我现在能舞那把一百五十斤的大刀了吗?

    可以,只要你愿意当然可以。老贾笑着点头,一边拿起了纸笔,在上面写下王铁汉,天生神力,可用之才几个大字。

    王铁汉走向一百五十斤大刀,然后抬起,举过头顶,舞刀,动作如流水,一气呵成。

    本来已经准备放下笔的老贾,不由的提笔再次写道,建议可直接录取,编入朴刀队。




第180章 七石弓
    好了,刀试你过关了,现在可以试石。这是为考试而备的石块,有点像石锁,但没有石锁那么好拿,两边只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

    当然你们若是天生神力,也可以提出号的,出号的为三百六十斤。

    考试要求你们双手抓石,将石头提至胸腹之间。然后借用腹力,将石块左右底部各翻露一次。同样,须一次完成!

    若是你们觉得做不到,也没关系,那边还备有石锁,抓拿更方便,重量从十斤到五十斤都有,你们可以选择提单个,也可以提双个,但要求则不仅是提起,而是要完成提扔接等动作。

    当然,不管你选哪种,我这里都会记录起来,到时各有评份。

    石蒂考的是力量为主,最低也是二百斤。而石锁除了力量还有敏捷,最轻的只有十斤。

    王铁汉依然直接要选择出号的,这回老贾也不拦着了。

    果然,三百六十斤的方形石蒂,铁汉直接发力就把石头双手提起来了,然后借着腹力还成功的按要求左右各翻底一次。

    好了,你过了。

    老贾过去拍了拍这家伙,小子,你这力气估计能跟士信一比。

    他力气很大吗?

    嗯,他能把两头打架的公牛分开。

    我也能啊,有次我们村两头公牛争头母牛,打红了眼,角都打断了,没人赶的开。我急了,便一只胳膊夹住一个牛头,直接把他们摁翻在地才分开他们。

    你牛,你是真牛,跟士信一样的牛。老贾被震的一愣一愣的,郡兵营终于出来一个能跟罗小六比力气的人了,不容易啊。

    最后一项试弓。

    弓是专门用来练习的硬弓,因为只是试力气,所以并不需要射箭,只要把弓拉开就行。这相比起射箭要简单的多,不用考试精度射程等等,能比平常射箭拉出更硬的弓。

    营里试弓的单位是石,不过是用的汉时的石,一石只有二十几公斤的样子。试弓从一石到九石都有,不过考试主试一到三石弓,若是觉得自己力大,也可以试更强的弓。

    据史所载,宋朝的名将岳飞能拉三百斤弓,而宋一斤足有六百多克,折合汉代七石强弓。而岳飞的拉弓三百斤,还不是练弓,而是真正实战的弓,可谓牛气冲天。

    一般来说,能开七石练弓,实战都未必能用三石弓。好比清朝武举考试,弓试里有八力十力十二力三种硬弓。

    而在实战中,清军弓箭手一般是用三力弓,可知实战和练弓是区别极大的。

    要求头顶拉弓,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

    铁汉,你选几石弓?

    王铁汉以前还真没拉过什么弓,也不知道这一石两石究竟有多重,总以为一石有百多斤,会很重。

    想了想,三石吧。

    老贾亲自选了三石弓给他,汉代一石大约只有隋的三分之一石,因此这三石弓实际上就是隋的一石力弓。

    这也是很强的练弓了。

    真正射箭,能射几斗的弓就算不错了。

    铁汉接过弓,拉了拉,发现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难拉,他一用力,猛的一拉,结果啪的一声,弓断了。

    铁汉握着断成两截的弓,一脸懵逼。

    老贾也愣了,没事,你再试下其它弓。说完,他转身对一名郡兵道,赶紧去把都尉喊来,说我们捡到宝了。

    当罗成听闻出了一个大力士匆匆赶来时,正好看到王铁汉在试七石弓。

    这可是三百多斤的弓力啊。

    王铁汉用尽全身力气,脸胀的通红,弓缓缓拉开,最后直至拉满。

    怪物啊。老贾叹道。

    确实天生神力。虽说能拉开硬弓,不代表就能用这样强的弓,但这个力量也是没谁了。

    史载,孙武为吴国选择武卒,要求是能操十二石之弓弩,而秦汉时标准也差不多,常见的汉弩中,一石弩到十石弩,其中九石弩弓力约26784公斤。

    到了魏晋时,弓力依然是选拔士兵的主要标准。《晋书·马隆传记载,西晋武帝咸宁年间,马隆为讨伐河西鲜卑的秃发部选拔勇士,要求至少腰引弩三十六钧弓四钧。弓力折算,大约就是需用腰开弩的方式引得2376公斤的弩,用徒手的方式开得264公斤的弓才算合格。

    而《北齐书上记载,北齐猛将綦连猛在一次与梁国使节比拼力道中,曾瞬间爆发同时开了四张力皆三石的弓。与魏国精锐武卒同样的十二石弓力,折算成公制,却是6336公斤对360公斤的巨大差距,如此看来綦连猛简直是怪物一般的存在。

    相较之下,《金佗稡编中生而有神力,未冠,能引弓三百斤(大约1899公斤),腰弩八石(大约60768公斤)的岳飞,以及《元史中猿臂善射,挽弓三石强(超过22788公斤)的木华黎,似乎就显得稍逊一筹了。

    一般来说,弓力测量方法是坠以一定份量的重物。不过弓力也会随季节与时间的变化有很明显的差别。

    比如说冬天干燥时,弓力最强,夏天潮湿时,弓力就最弱。另外同一张弓,早上与中午的弓力也有些许差别。

    九石练弓,就是指挂上九石重物才能把弓拉满却又不折的弓力。

    王铁汉能拉开七石硬弓,这可就是近二百公斤的弓力。

    哪怕换成实战弓,减一倍,那也起码能开三石半弓了,绝对是个牛人。

    罗成力大,平时也能开六七石的练弓,但这段时间天天练习弓箭,可练到现在,他也只是步射一石弓,骑射七斗。虽然这里面的石斗是隋制,可折成汉制也顶多翻三倍,步射也不过三石,骑射不过二石。

    况且他练了好久,步射如今十发往往只能中一,若是换成七斗步弓,便能十发中三。七斗骑弓,更是常常十发难中一发。

    罗成对营中弓手队的弓手们的要求则是步射六斗,十发能中一,就算合格了。

    铁汉啊,你会骑马吗?

    罗成把王铁汉叫来。

    不会。

    那你会射箭吗?

    也不会。

    会长矛大刀吗?

    都不会,我跟我爹专门给人山里伐木的,就是力气大点。铁汉如实的道。

    嗯,力气确实是大,我现在正式通知你,你被提前录取了。罗成笑着告诉他这个好消息,阚棱。

    义父。阚棱立即上前。

    到营门处告之王户佐,第一位幸运儿产生了,他就是王铁汉。让他写张榜,张榜通告!



第181章 劫囚车
    关中。

    京师城郊,灞桥。

    灞桥是一座多孔石拱桥,开皇三年时与大兴城一起修建。桥成之日,这里便成为关东进出京师的重要通道。

    于是,灞桥边上,便有了灞桥驿。

    天色黄昏,一辆囚车缓缓驰至。

    灞桥驿前,一队官差早已经等候多时。

    可是齐郡押解造反钦犯至?一名青袍小官上前问。

    贾务本翻身下马,敢问你是何人?

    青袍小官递出一道公文,在下大理寺官员,奉上官之命,前来接管犯人。

    原来是大理寺的,在下便是齐郡张郡丞麾下校尉,奉命押解钦犯王薄入京。

    交接吧。

    青袍小官并不愿意跟贾务本多话,直接道。

    贾务本仔细的查验了公文以及来人的官印等后,便下令手下把犯人移交。

    办过交接,贾务本来到囚车旁,王薄,我就送你到此了,大理寺的人来接你了。也许以后都不会再见了!

    王薄睁开眼睛,扫了下贾务本,又瞧了瞧来人,有酒吗?
1...8788899091...4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