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事情的起因,是魏王当时赏赐了惠施一些葫芦籽,惠施将这些葫芦籽种下,收获了一些大葫芦。

    后来他见到庄子时,就借这些大葫芦来调侃庄子的思想,说他曾将这些大葫芦制成舀水的容器,但葫芦壁太薄,承担不起自身(加上水)的重量,容易破碎;纵剖制成瓢吧,又嫌太大了,舀水舀酒舀汤都用不着那么大的瓢。他仔细想想,觉得这葫芦大虽大,但大而无用,于是就用锤子将其打碎丢掉了。

    庄子一看就懂了:这是在讽刺我啊!

    于是庄子也讲了一个故事,说宋国有一家人,世世代代蹲在河边漂濯丝绵为业,因为学会了制作一种护肤的药膏,手搽了药,就能不生冻疮。后来有客人来拜访这家人,出百金的高价来买制药的秘方。

    宋人的全家都觉得,世世代代漂濯丝绵辛苦一年才挣几金。现在卖掉药膏的秘方,一日就能赚到百金。于是他们就将秘方给卖了。

    这位客人买得秘方以后,远游吴国,晋见吴君,取得信任。后来越国侵犯吴国,吴王派他带领军队参加冬季的水战,他手下的士兵都搽了护肤的药膏,手脚不生冻疮,因此大败越**队。吴王酬谢他,赐于土地,封为侯爵。你看,同样的使手不开裂,一个大用,惕土封侯,一个小用,一辈子也免不了漂濯丝绵。【:这段典故来自庄子的《逍遥游。】

    见庄子写完这则故事后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蒙仲愣了愣,不解地问道:夫子是担心学生会因此觉得我道家思想无用么?相反学生认为,若儒家出君子,而我道家便出圣贤。

    『儒家出君子道家出圣贤?』

    庄子眨了眨眼睛,心中很是受用,不过他还是提笔在竹牌上写了几个字,来纠正蒙仲的说法:道家无圣贤,唯有在野遗贤。

    是的,跟标榜仁义推崇圣人的儒家不同,道家讲究的是「圣人无名」,是故从来不推崇圣贤。

    夫子所言极是。蒙仲拱了拱手。

    随后,师徒二人再次将话题兜回了「儒家」以及「巧伪」这两方面。

    期间蒙仲对庄子说道:因旧日不可追,我道家思想恐难适用于当前这个世俗,而此时,儒家提倡‘礼制’,用‘礼制’来约束世人,学生以为,亦有可取之处。昔日伯乐驯马,因马王桀骜不驯,是故其余马群亦不屈服。当时有二人给伯乐献计,一人说道,在马群面前将马王杀死,群马就会畏惧,乖乖顺从。而另一人则说道,只要给马王强行套上枷锁,时日一长,马王与群马就会顺从。夫子以为,是杀掉马王好,还是给群马套上枷锁好?

    庄子深深看了一眼蒙仲,他当然蒙仲这则寓言暗指的就是法家与儒家。

    从本心来说,他当然觉得释放马群最好——这即是道家思想,但在道家不适用于当前世道的情况下,单单就法家与儒家相比较,庄子不得不承认,还是儒家的「礼治」更好一些。

    毕竟,别看法家与儒家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但法家的本质是胁迫是震慑,是「使人畏惧」,而儒家的「礼治」,无非就是用仁义礼德来约束世人——一个是被杀掉,一个是被抹去棱角,若在这两者当中选,庄子也只能选择儒家了。

    当晚,庄伯得知今日庄子与蒙仲在正屋内辩论,便在服侍庄子时笑着问道:夫子,您觉得蒙仲此子如何?

    庄子沉思了片刻,提笔在竹牌上写道:甚为睿智,非比寻常。

    见庄子竟然给予蒙仲如此高的评价,庄伯感到颇为惊异,惊异之余,他便他将这几日打听到的有关于蒙仲的事,通通告诉了庄子。

    比如蒙仲生时便有异相,不哭不闹,异于常人。

    再比如,蒙仲在其蒙氏族内的乡塾学习时,就颇为好学,小小年纪就已经将《论语读完了。

    听到这里,庄子恍然大悟:我说这小子对儒家思想怎么那么了解。

    想到这里,他再次陷入了沉思。

    尽管今日通过与蒙仲的交流,使庄子不得不承认,儒家的巧伪可能也有其可取之处,但他还是本能地抵制儒家。

    但问题是,如今除了道家思想外,就属儒家思想对蒙仲的影响最大,这让庄子有点担忧。

    若是他庄周尽心尽力,最后却教出一个儒家弟子,那岂不是叫世人笑掉大牙?

    想来想去,庄周决定教蒙仲除道家以外其他学派的知识,希望以此淡化蒙仲对儒家的好感。

    可是,该教哪家的学术呢?

    捋了捋髯须,庄子心中有了主意。

    名家!

    即教他挚友惠施的论著!




第22章:名家
    名家,即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派别,由于注重名与实之间的关联,故而在后世称为名家,但在早期时,名家却被当世称为「辩者」。

    名家的思想,源自礼官,当时世人对于名非常看重,孔子亦曾言: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家的代表,当前较为著名有「邓析」与「惠子」。

    邓析亦是郑国大夫,与当时的国相「子产」都支持刑文公开,同时,他还主张「不法先王不是礼仪」,即表示先王制定的法令并非不能更改的圣物。

    是故,当国相子产使郑国出现改革时,邓析亦是其中的参与人物。【:前文作者记错了,子产铸刑鼎改革的是在郑简公郑定公时期,而不是郑庄公时期,两者相差一百多年,现已修改。】

    但在制定新法的过程中,邓析与子产出现了分歧。

    国相子产推行改革的时期,郑国由于经历了一系列公室夺位的内乱,国力已大不如前,更要命的是,此时国家的政权,已被合称「七穆」的七家卿室家族所把持。

    之所以称「七穆」,是指这七家卿室都是郑穆公的子孙,即公室的分支,而郑国国君的权力,此时已被大大压缩。

    七穆中最强盛的,即郑穆公的公子「子罕」的后人「罕氏」,以及同为郑穆公之子的「子驷」的后人「驷氏」,而子产的父亲,则同样郑穆公的儿子「公子国」,属「国氏」一支。

    后来,七穆中其他几支家族遭到排挤而衰弱,在国家政坛上就只剩下罕氏与驷氏,由于子产在此前七穆中驷氏与良氏的争夺与厮杀中保持中立,因此他得到了罕氏一族罕虎的信任,成为了郑国的国相。

    在这种情况下,子产施行改革,由于他自身是公卿一势的代表,因此他所主张的,自然是维护公室利益,限制贵族(非公室家族)的特权。

    而邓析因为是非公室家族的贵族出身,代表的是贵族——即士大夫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他主张维护贵族,通俗地说即不效法先王不肯定礼义,也不接受当时国君的命令。

    这样的主张,自然无法得到郑公与七穆的支持。

    于是邓析便聚众讲学,向国民传授刑法知识与诉讼的方法,并帮人诉讼【:最早的讼师,即后世熟知的律师。】

    关于邓析帮人诉讼,还有一个典故。

    曾经洧河发大水,郑国有一个富人被大水冲走淹死了。后来有人打捞起富人的尸体,富人的家人得知后,就去赎买尸体,但对方要价很高。

    于是,富人的家属就来找邓析,请他出主意。

    邓析对富人家属说:你安心回家去吧,那些人只能将尸体卖你的,别人是不会买的。

    于是富人家属就不再去找得尸者买尸体了。

    得尸体的人着急了,也来请邓析出主意。

    邓析又对他说:你放心,富人家属除了向你买,再无别处可以买回尸体了。

    这则典故,形象地表述了邓析的一个重要思想——两可说。

    在正统观点看来,这是一种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的诡辩论,简单地说,就是模棱两可混淆是非的理论。

    但就「买尸」这则典故来将,邓析他对得尸者与赎尸者所讲述的话,实际上都是正确的,作为中立者,他没有立场,也没有理由为其中任何一方说话。

    所以说,「两可说」并非诡辩,其实是一种朴素的辩证观念。

    而除了帮人诉讼外,邓析亦自己编了一部刑书,载于竹简上,后人称为「竹刑」。

    后来,执政郑国的权臣「郑驷歂」——即驷氏子弟,他叫人杀掉邓析,但却取用了邓析所著这部竹刑作为郑国的新法。

    再说惠子。

    惠子,即庄子的挚友惠施,与邓析不同的是,惠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成为了魏国的国相,是「合纵抗秦」最主要的组织者与支持者。

    他最大的成就,即让魏国与齐国互尊为王,结成联盟,然后又将另外一个强国楚国亦拉到这个联盟中,结成「齐楚魏」三国联盟,共同对抗秦国。

    而私底下呢,惠子又让魏惠王暗中派遣贿赂「公孙衍」——即后来继惠子之后,「合纵抗秦」的第二代领袖人物。

    公孙衍亦是魏人,在秦惠君五年时,被秦国任命为「大良造」,且积极谋划攻打魏国。

    秦惠君,即是杀掉商鞅的秦君。【:秦惠文君,即秦惠文王嬴驷,当时秦国他还未称王,是故称秦君。】

    在收到魏国的贿赂后,公孙衍便劝秦王改变攻打目标,趁着秦魏修好之际,攻伐秦国西边的游牧民族。

    然而此时,鬼谷子门徒张仪来到了秦国,他指出,魏国有称霸的根基,如果让魏国缓过气来攻打秦国,到时候秦国的处境就会很艰难。

    秦惠君如梦初醒,便驱逐了公孙衍,启用张仪为客卿。

    公孙衍因此深恨张仪,离开秦国后,便来到魏国,支持惠子「合纵抗秦」。

    值得一提的是,张仪也是魏人。【:魏国真的是人才输出大国。】

    秦惠君十四年,张仪拥戴前者正式称王,更改年号为秦惠王元年。

    秦惠王三年时,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被秦国派往魏国担任国相,希望魏国能成为中原第一个向秦国屈服的国家。

    正是在这段时期,惠子失去了相位,先赴楚国,随后回到宋国,而公孙衍则成为「合纵抗秦」的魏方第二代领袖人物。

    且在后来,公孙衍在齐韩燕赵楚五国的支持下,赶走张仪,成为魏国的国相,并继续「合纵抗秦」。

    这即是惠子公孙衍张仪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

    而颇为有趣的是,在「合纵连横」期间,纵横家是这场博弈的主角,比如苏秦张仪公孙衍,而惠子,虽然他主张合纵抗秦,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位名家鼻祖。

    而这,也正是庄子对惠子很不满觉得他犹有未树的地方——你惠施就应该老老实实去研究你的名学,混在诸国间的博弈中做什么?

    平心而论,惠子其实是一位学者,一位辩者,他在魏国执政期间,虽然对国家不能说没有裨益,但终归不如公孙衍张仪等人那般耀眼。

    对于惠子的才学,庄子亦是认可的,甚至于还在《天下篇中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即「学富五车」典故的由来。

    而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惠子有才学,但却因为种种俗事俗物而耽误了在其名学中的成就,所以庄子才要骂庄子——这大概就是爱之深恨之切吧。

    作为被誉为名家鼻祖的惠子,其主要思想有「合同异论」与「坚白论」。【:有书友指出「坚白论」是公孙龙提出来的,实际上不是的,公孙龙只是延续了惠子的思想,并且,他割裂了惠子的「坚白论」理论,属于诡辩范畴。另外,「白马非马」的理论,其实也不是公孙龙首创,而是出自稷下学宫的「倪说」,即《韩非子所载的「儿说」。】

    而在「合同异论」与「坚白论」当中,惠子更加倾向于前者,认为世上的万物,虽然有小的差别,但本质都是相同的,基于这一点,他劝世人「泛爱万物」,莫分彼此。

    听上去似乎跟墨家的思想有点相同?

    但事实上,墨家思想的最大对手,就是惠子。

    比如《墨子曰:厚,有所大。

    顾名思义,即是一件事物只有有了厚度,才能有体积。

    但惠子则反驳道: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他认为,认为物质的粒子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粒子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

    《墨子又曰: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即认为个别区域的前方不容一线之地,这就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

    惠子又反驳道:南方无穷而有穷。

    他表示人站在北方(北方极点)时,所有方向都是南方,所以是无穷;可若是站在南方(南方极点)时,所有方向都是北方,南方的实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是有穷。

    《墨子又曰:平,同高也。

    惠子又反驳道:天与地卑(接近),山与泽平。

    意思是说,在从极高处俯视,天跟地是接近的,山与湖泊是平的,表示观测的人所在位置不同,他看到的高低是不同的。

    毫不夸张地说,在辩论这方面,当时惠子堪称辩遍天下无敌手,无数慕名而来的学者辩者,都无法难倒惠子。

    然而似这般雄辩的惠子,他偏偏就无法辩过庄子。

    最著名的,莫过于「濠梁之辩」,即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一座桥上散步时的辩论。

    当时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道: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道:你又不是鱼,从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就来自于此。】

    庄子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正确的。

    庄子笑道:请你回归最开始的问题,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这即是战国首屈一指的两位辩者之间的对话。



第23章:教导
    『:有书友觉得近几章过于硬核,其实作者这样找资料写更累,不过既然写到先秦百家,那就必须得简单点一点渊源与发展,更别说道家名家都是当时的显学,否则小说的故事性就会有所缺失,毕竟以后主角还会遇到其他诸子百家的名人,比如孟子荀子墨子等等。这章过后,宋国篇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硬核的东西了,所以大家也不用着急。』

    ————以下正文————
1...1213141516...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