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神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陆文夫的《美食家》说:三代富贵方知饮食,此话不假。

    凡是那些手里捏着大把银子在酒楼里可劲造的主儿,就算天天鲍鱼夜夜燕窝,也没有一个是真正美食家。

    纵观袁枚、李渔、张岱,历史称得上美食家的人,首先必须有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都遇见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厨子。

    新加坡富商何振亚,东南亚一带著名美食作家,他家的厨师梁妹,平时连做煎蛋都要苛求自己,不漂亮的、不生的、过生或过熟的一律淘汰。

    何家请客,厨师清晨即起,做一客叉烧,要用二个小时,只选肋排上最佳的一块,完全不计时间和成本,这样的叉烧胜过任何一家星级酒楼。

    袁枚的厨师王小余,将作厨视为行医,以一心诊大显身手百物之宜,顺应每一块物料的品性来烹饪,不矫不纵,简直就是哲学家。

    袁子才每每讲到朋友家的美味,小余往往亲自前观摩,执弟子礼。这样一来,融会贯通,集百家之长,更好的为主人服务。

    太史江孔殷,末代进士,又做过英美烟草的代理,富甲一方,自己开农场,种植水果,养殖奶牛,培育鲜花。荔枝当季,江家往往是清晨就出现在园子里,摘带露珠的荔枝吃,因为太阳一出就变酸了。

    连蛇羹中需用的白菊花都派两个园丁专门打理,种的是自栽品种鹤舞云霄,国内独一份。

    与江太史同乡的谭宗浚翰林,在京官中以美食闻名。谭家父子食不厌精,吃熊掌必吃左前掌,据说这只是狗熊经常舔的,格外肥美。

    吃鱼翅必选吕宋黄,吃鲍鱼则非紫鲍不可。一个世纪前,京城曾盛行:曲界无腔不学谭鑫培,食界无口不夸谭家菜,连老百姓都知道谭家几个广东姨太太烧得一手好菜。

     




第103章 贫穷限制我的想象
    回到酒店,听老板把太史菜吹得神乎其神,拨通私人电话,预约晚上去尝尝。

    美食圈的很多内幕都是听师傅闲聊而来,毕竟混一辈子,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闲着没事上网,查查太史菜,见面聊天也轻松点。

    相传九十多年前的广州,每个秋风乍起、新凉入序的蛇季,江家里里外外就显得格外闹猛,一直到农历年底。

    举办蛇宴,每天只一桌,太史五蛇羹是主角,甚至是灵魂,横扫秋冬。直到现在吃蛇成风,就是那时候留下的病根。

    国内敢吃蛇的只有两个地方,一是这里,二就是长沙。

    看完资料,越发期待,傍晚出发,来到一处庭院,见到太史菜六代传人,江宏艺。

    老爷子五十出头,精神抖擞,简单聊几句,开始准备食材。送来菊花清茶,甘甜可口。

    太史蛇羹、龙虎斗、太史豆腐、太史田鸡、虾子焖柚皮、玻璃大虾球、冬瓜蟹钳、炒肚尖及生炒牛肉饭……

    既然来一次,全部来一遍!

    第一道上桌,虾子柚皮,没想到柚子皮也能入菜。夹起一块,清香四溢,酸甜席卷味蕾,令人胃口大开。

    江宏艺走出来,见庄臣满意,笑道:“从前一直用沙田柚,这几年换成被刻意培育成果皮超大、超厚的食皮柚。不能等柚子完全熟,乞巧节前后,还未长足肉,皮青而厚时采摘。”

    “虾子是大澳海虾所出,先晒干,为彻底除腥,再入生铁白镬,落姜葱炒干,油纸上摊冻后入樽备用。”

    庄臣帮老爷子满上一杯茶,客气道:“我师傅也尝试用柚子皮入菜,首先将柚皮表层的青皮去掉,只留下棉絮状的白色内层,还得小心保持其形状完整,十分麻烦。”

    “内层苦涩,不能入菜,经过研究必须先浸水,让它像海绵那样吸饱水分,再捞起榨干,复入水,再榨干。如此翻来复去折腾四至五回,才能充分松化柚皮内部的韧性纤维质,去除苦涩。”

    江宏艺眼前一亮,没想到对方年纪轻轻品味不错,亲切道:“没办法,慢工出细活,大家都差不多。以鲮鱼肉、猪腩肉、虾米、牛肉、瑶柱等煮成的上汤焖八小时。待柚皮尽吸鲜味的汤汁,再将焖好柚皮扣上虾子及蚝油煮成的酱汁才算大功告成。”

    一番交流下来,气氛更急融洽,越好的厨师越喜欢遇见识货之人。否则如同牛嚼牡丹,所有心思全部浪费。

    站起身去准备下一道菜,庄臣细细品味,柚皮原本无味,因为酱汁的浓郁而显得有几分上口,再辅以虾子的鲜味,以及柚子皮原有的几丝清香,软糯芳香可口。

    第一箸入口,无论是质地和味道,会有那么一二刻,让人恍惚起来。细嚼之下,荤和素、灵与肉、海洋的腥甜与泥土的芳香,神出鬼没,五迷三道,才下舌头,又上心头。

    第二道,太史田鸡。田鸡腿、珧柱、火腿、扁尖、精肉和削成棋子形的冬瓜同炖,所余的田鸡、老的扁尖和修出的冬瓜碎块就用来煮汤。

    夹起一块,冬瓜切块非常讲究,去皮裁成一只只直径3厘米、厚2厘米的小圆块,像一只只象棋的模样,外形美观,很考刀功。

    放进嘴里,鲜甜稔滑,爽嫩可口,清香馥郁,蒙蒙薄雾之间,灵光乍现,庄臣灵机一动道:“扁尖”

    “有眼力!”江宏艺正好出来,一拍大腿,兴奋道:“这道菜最关键就是干毛尾笋尖,也叫扁尖,一种腌过的咸笔笋,又幼又长,绕成一团团,淮扬名品。”

    “没有扁尖的太史田鸡,只能称冬瓜炖田鸡,大煞风景。现在没有扁尖,顺德人就用笔笋、冬笋或鲜笋尖代替,简直……”

    庄臣点点头,全国各地都吃田鸡,但扁尖仿佛画龙点睛之笔,大快朵颐,停都停不下来。

    江宏艺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倒上两杯,递给庄臣道:“尝尝陈太吉的玉冰烧。”

    喝一口,玉洁冰清、香味独特、醇和细腻、余味甘爽。皱起眉头,忍不住好奇道:“猪肉的味道”



第104章 史上最强龙虎斗
    “这道腊味生菜包,过去最正宗要用那种玻璃生菜,松松一大棵,叶大而薄,颜色青绿。一瓣瓣摘好洗好后,冷水兑开的灰锰氧水里浸一下,清洗用毛巾一片片吸去叶片上的水珠。”

    江宏艺回忆道:“记得我小时候,全家人依次坐好,即包即吃。包的时候也是每人面前放一只碟,先把叶子放在碟上,抹上一层海鲜酱,然后铺上热腾腾的白饭。”

    “再加蚬肉馅料,还可以加入萝卜丝煮鲮鱼松,再把叶边围拢起来,双手抓着吃。”

    “有道菜叫太史禾花雀,每年禾雀当造,小贩提着一大笼鲜嫩禾雀沿门叫卖。把禾雀腌好,塞一块鸭肝肠在雀腔内,外包以一小片猪网油,放在瓦内炸得香酥。”

    “一口咬下去,雀脑在口中爆开,丰腴甘润,就算只有一丁点儿,也使人回味无穷!”

    “雀肉细嫩多汁,连骨头也可以一起吃。如今禾花雀日渐稀少,成为珍稀保护动物,这道美馔,也只能成为传说喽!”

    “还有这道礼云子炒饭,听我奶奶说,老祖宗在世的时候,家里大厨做这道菜,吃一口就说:蛋太嫩,油太多,再炒一碟。”

    “谁知大厨太紧张,矫枉过正,第二次端上来礼云子炒过火了,太史公说:这回又炒得太老,再来!”

    “第三次才勉强过关,饭被礼云子染红,撒上葱花,蛋黄葱绿混合着礼云子的红,斑斓一片。”

    “这个炒饭,热食香,但如果稍微放冷,等米饭变得略硬时再吃,更能吃出礼云子的起沙口感与鲜味。”

    庄臣听的津津有味,这才是美食的真谛,所谓礼云子,其真身是蟛蜞春,即蟛蜞产的卵。

    顺德县溪涧里面的一种细小蟹类,非常难得的食材。民间说法是蟛蜞习惯横行,偶尔直行时候,两只前螯合抱,一步一叩首,摇摇摆摆,非常趣怪,就像古人行礼作揖,所以叫礼云,它生下卵,就叫礼云子。

    每年只在惊蛰过后、清明节之前当造,所以又称春水礼云子。生的礼云子呈黑褐色,经过反复过滤清洗后,用大火煮熟就会变成艳丽的嫣红色,灿若明霞,集齐水产的咸香、鲜香、甜滑、惹味于一体,有极幼细颗粒的咀嚼感,却不曾粗糙难咽。

    保鲜期极短,一旦取出就要立即食用,不能隔夜。现在有冰箱可多放几天,但也不宜久,数日则色变、味变。

    这种稀有食材,到这里只能用来炒饭……

    不由感叹:贫穷限制想象啊!

    江宏艺站起身道:“我去盯着最后两道,龙虎斗和五蛇羹,你用菊花茶漱漱嘴,等着!”

    等老爷子离开,庄臣感觉站起身,松松腰带,好家伙,吃撑了。用菊花好好漱漱嘴,十分期待最后两道极品。

    半个多小时终于上桌,江宏艺亲自端上来,擦干净手道:“龙虎斗也是蛇餐中一道名菜,又名豹狸烩三蛇,以毒蛇为主,用眼镜蛇、金环蛇和眼镜王蛇,当地人叫饭铲头、金脚带和过山风。配以老猫和母鸡煨制而成,十全大补。”

    “以蛇为龙,以狸为虎,以鸡为凤,精心烹制置于盘中,其形状如龙蟠,虎跃,风舞。”

    “金龙盘缠,猛虎吼叫,凤凰展翅,再加上红红绿绿的佐料点缀其间,恰似一件活生生的艺术品,令人拍案叫绝。”

    从玻璃瓶中舀出一杯酒,笑道:“蛇之鲜、狸之嫩、鸡之美混合正在一盘菜中,使得这一盘本属生猛的美食



第105章 打工皇帝
    一直聊到深夜,宾主尽欢,满载而归。回去路上,庄臣不由感叹,还是古代土豪会装逼!

    住着园林,妻妾成群,私人家厨,红袖添香,儿女成群……

    大门一关,绝逼就是土皇帝!

    回想起来在京城有些遗憾,竟然没有去谭家菜试试,算了,等回去一定要去爽爽。

    回到酒店,满肚子补品,打电话找来两个模特,换上女仆装……

    龙虎斗

    来个一龙双凤!

    在广州住一天,直奔深圳,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听说有个世界之窗,号称微缩世界,把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民间歌舞表演融为一体的人造主题公园。

    买票后选一个叫丽雅的美女专业导游,开始逛公园,五十万平米,亚洲区、美洲区、非洲区、大洋洲区、欧洲区、雕塑园和国际街八个主题区, 130多个景点。

    “这里是公园的中心世界广场,108根意蕴深远的廊柱,1680平方米象征世界文明的浮雕墙,六座代表不同文化的城门和镶嵌其中的全景式环球舞台,代表历史的长河浩如烟海……”

    “左边是罗浮宫,始建于13世纪,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闻名于世……”

    “埃菲尔铁塔。出入口中间有6尊雕像。从左到右依次是米洛岛的维纳斯像、大卫像、印度女神像、中国神王像、古埃及公主像和亚述那西尔帕二世像……”

    “荷鲁斯神庙大门,座落在阿斯旺北部110公里的伊德富地区,是卢克索前往阿斯旺途中最值得观赏的所在。以鹰头人形象出现的古埃及神,是王权的象征,法老的守护神……”

    小美女热情介绍各种名胜古迹,庄臣听的挺认真,虽然建筑有些不伦不类,算是提前积累点知识,有时间去当地转转。

    穿过中华门后右手边是游览车区,众人上游览车,一路下来,走马观花。岛国桂离宫演绎皇室的奢华,传统茶道、花道展演着古老的扶桑情韵。

    金碧辉煌的缅甸仰光大金塔,无不讲叙着王朝的兴盛。印度,一个被故事浸染的国度,摩多哈拉圣井让我们洗净灵魂的尘埃。泰姬玛哈尔陵让世人目睹爱情的绝唱,东南亚水乡营造出浓郁的亚洲风情……

    放眼欧洲,文艺复兴的陈迹遍布视野。爱琴海的季风、地中海的阳光,编织成欧罗巴的交响。埃菲尔铁塔一柱擎天,凯旋门见证历史的沧桑;意大利升起了心中的太阳,圣彼得大教堂重复着创世纪的序言。

    华西里目睹红场巨变,奥林匹克山上的钟声为誓言作证,在这片被诺亚方舟承载的土地,以莎士比亚的诗篇缅怀昨天,用荷兰的风车和郁金香点缀今天的家园。

    简单转一圈,有种吃乱炖大杂烩的感觉,意兴阑珊的离开。找酒店住下,听说还有个华侨城,下午去转转。

    突然接到老谭电话,询问有没有兴趣听创业项目投资会,人已经在飞机上,知道庄臣正好在深圳,约好两点见面。

    “去企鹅总部参观”庄臣听完老谭的介绍,好奇道:“能见到小马哥”

    “小马哥好歹也是新晋国内首富,日理万机的大忙人,这点小事肯定不会出现!”

    老谭怕庄臣误会,笑着解释道:“其实就是一个投资者的见面会,在企鹅总部举行,七八个项目招商,对上眼有兴趣就玩玩。”

    庄臣点点头,对于小马哥还是挺好



第106章 老板也难!
    庄臣挺满意老谭,人很聪明,知道分寸感,没事很少叽叽歪歪,有事一个电话就到。

    “外界最出名的就是张小龙,微信之父,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网球,喜欢深夜听蓝莲花,当程序猿养成一包半的大烟枪。很少说话,挺有文艺气质。”

    “当年企鹅有五个创始人,现在走掉三个,只剩下好好先生许晨晔,默默陪在小马哥身边,不离不弃的好基友。”

    “最能赚钱是还是任宇昕,首席运营官,兼任互动娱乐总裁以及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裁,还有腾讯影业董事长。跺一脚,娱乐游戏圈大地震的牛人!”

    “听说最初梦想是做个极客,疯狂痴迷编程,坚信那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三次主动申请加入最有挑战性的qq服务器小组,被小马哥无情拒绝。”

    “坚决认为老任只当程序员太大材小用,应该能担当更大的任务。一脚踢去抓游戏,目前游戏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

    “这几年乔纳森领导的团队负责对美国和欧洲公司进行投资,已投资数十家公司,包括热门游戏《堡垒之夜》发行商epic games、玩家语音聊天服务开发商discord。”

    “可惜在监管部门对游戏行业实施新限制后,企鹅市值去年蒸发四分之一,这可能就是导火索。”

    说完老谭仿佛想起什么,长叹口气道:“创业者不容易啊,去年茅侃侃想不开,在家自杀,说起来我们关系还不错。”

    “回想十年前,majoy的茅侃侃、泡泡网的李想、康盛创想的戴志康、mysee的高燃, 20岁出头创业成功,拥有自己的公司,曾经上过央视对话节目,号称80后四大偶像。”

    “侃子也是天才,小学五年级开始玩电脑,14岁便在《大众软件》发表文章,设计开发软件。2004年开始创业,21岁做上majoy总裁,那叫一个春风得意。”

    “后来又做移动医疗领域的app,提供实时路况信息的哪儿堵,2013年加入gtv,踏入电竞圈。2015年成立合资公司万家电竞,并出任ceo,标准步步高升的人生赢家。”
1...2627282930...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