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好不容易才有了个信得过、靠得住的亲族扶持,一个不好,就又打回原形了。那孩子,这些日子可高兴着呢。
皇帝再问道:“以你所言,由夏氏研制千里眼,会更快、更保险一些”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讲究
皇帝这句话问的,那就是决定有夏宴清研制千里眼,只是要邵毅给个保证。
邵毅忙说道:“是,微臣以为,夏氏宴清在有关玻璃和琉璃的事情上,有一种特别的通透。臣相信,既然在众多工匠中,是夏宴清首先注意到玻璃能把视野拉远,并延伸到千里眼的制作。想来她的天分,一定能在研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邵毅更想说的是,通过压制民间技术所控制的优势,绝对的弊大于利,也有失泱泱大国的风范。
但是,为了保住大好头颅,去追求未来的美好生活,他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皇帝思量再三,不可否认,到目前为止,这应该是最快捷的办法了。不管怎么说,夏氏和清韵斋,是目前大梁朝玻璃制作工艺最精良的作坊。
为了尽快给军中配备千里眼,暂时让夏氏研制是最佳选择。
原本以为玻璃除了是个稀罕物,把平板玻璃安置在门窗上,有个绝对的采纳光线、不避风雨优势。
至于器皿和摆设等物,有则锦上添花,没有也无伤大雅。说到底,就是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谁能想到,竟然还能牵扯到如此重要的神器
虽然暂时不限制民间制作玻璃,可千里眼的制作技术,却也不能全部放在民间。
“既然你一力推荐清韵斋的玻璃作坊,那就让夏氏写个具体试制步骤的条陈。制作规模和保密措施,也一并书写清楚。待朕过目之后,再做决定。”
邵毅应道:“是,微臣这就转告夏宴清,让她尽快把条陈拿上来,一定不负陛下厚望。”
把重要的事情敲定,皇帝再看邵毅这份大包大揽,就有些心气不顺,“今日所议之事,事关清韵斋,朕怎么瞧着,你这份心思,净比你自己的事情还要上心些”
邵毅很无辜的看着皇帝。他到底为什么上心,这还用说吗他老大不小的年纪了,还未娶亲,皇帝您老人家心里清楚的很吧
“微臣今日之言,都是为了尽早把千里眼用于军中,不至于被别家抢先,着实没敢牵扯私事。”
天地良心,回想之前说的那些,他也就是转告了阿灿的话。之后,那可全都是替他这个皇帝和他的朝廷着想的。
皇帝大概也想到了,断然撇开刚才的话题,警告道:“夏氏父子虽然不错,可夏氏和离妇的身份,无论如何也是改变不了的,你要记清楚”
邵毅很不以为然,视线轻飘飘的飘向别处。
皇帝被他这态度气的够呛,“怎么难道朕还说错话了不成”
都是那些年他看在胞弟份上,见他孤儿寡母的可怜,对他太过纵容,养成他这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无赖习气。
孙从山一旁看着,差点儿就要捏额角了。这位什么狗怂脾气啊不看看面前是谁,也敢放肆
饶是邵毅混账,也不敢说皇帝错了,可是该说的话也得说:“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听说,有世家大族,因夏氏宴清的本事,很愿意族中子弟三媒六聘,娶她过门。”
人家可不嫌弃阿灿的身份。
皇帝原本还想问一问,他为什么会拒绝江王府的提亲,结果被邵毅的回答噎得很是滞了滞。
夏氏这事儿还真有可能。若夏氏能把玻璃技艺带到夫家,怕是无论怎样的大族,都会抢着用联姻的办法,把玻璃产业收于自家族中。
看着皇帝无语,邵毅心下很是小得意了一下下。
他知道现在不是谈论他娶亲的时机,但也得让皇帝知道,就算阿灿是和离妇,抢着娶她过门的大族多的是。
而他,只不过是个没宗族、没名分的外室子。
“好了,退下吧。”话没说完,皇帝就毫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
“谢陛下隆恩,微臣告退。”邵毅如蒙大赦,事情已经办妥,继续留在这里,那就是煎熬。
岂知他刚退了两步,皇帝又把他叫住:“且慢。”
邵毅止步,“是,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千里眼试制,事关重大,不可耽误,条陈要尽早呈上。另外,如此紧要器物全部放于民间,着实不合适。你转告夏氏,让她把玻璃制作工艺、以及原料配方,也书写一份,和条陈一并呈上。”
邵毅立即就懵了,终究还是到了强取豪夺的地步啊。
别家想做玻璃,那还得想办法、找机会、找漏洞,通过剽窃才能得。
人家皇帝就厉害了,既不用抢、也不用偷,只一句话,你就得乖乖给人家拿出来。
皇帝看见邵颖那苦着的脸,阴测测的问道:“朕要用朝廷的力量,给军中配备千里眼做个保障,居然还要征得一个民间作坊的同意不成”
邵毅无奈,连连告罪:“陛下恕罪,微臣绝无此意。微臣只是觉着,此事机密,如果夏宴清一人同时写两份东西,怕是会耽误些时间。”
他瞄见皇帝面色更差,忙转了口风:“微臣,微臣午后就前往清韵斋,告知夏宴清此事。”
人家皇帝一点儿没打算和他讨价还价,只威严道:“不可耽误时间,否则,以贻误军机论处。”
“微臣遵命。”邵毅两眼望天,和一个和离妇提贻误军机,皇上您可真够不讲究的。
午睡之后,太孙像上次外出回来一样,前往皇宫,来觐见皇祖父。
随他一同进殿的,还有贴身伺候他的大宫女。宫女手中捧着他今天才拿回来、正宝贝着的晾水杯。
他今日把晾水杯拿回去,不出他所料,前太子妃见到这个虽然颜色单一、但那旋转线条和纹路极为灵动流畅的玻璃器皿,表示了异乎寻常的喜爱。
可是,大加赞叹之后,却并没打算留做己用。他午后进宫时,前太子妃让他把晾水杯送给皇帝。
太孙小孩子心性,之前考虑的都是母妃为了他殚精竭虑,没想过在皇帝那里讨巧。
这时被提醒,便也知道母妃的意思,只沉默了一瞬,便顺从的带着大宫女进了宫。
见到皇帝,大礼参拜之后,孙从山压下心中的惊讶,上前接过玻璃晾水杯,放在一旁的高几上。
大宫女退下,太孙坐在皇帝身边。
皇上自然也对那个大了几号的玻璃器物感兴趣,但还是先考校了太孙这段时间的功课。
之后才问起他在夏家窑场都做了些什么有什么见闻
终于说到太孙感兴趣的事情,他伸手指了指那晾水杯,说道:“这个晾水杯,就是上次孙儿说过的。孙儿送给皇祖父用吧,好漂亮的,皇祖父一定喜欢。”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两个方案
夏宴清见邵毅眼神飘忽,以为他还在担心,宽慰道“不用担心,我写条陈时,可以出两个方案。其一是由清韵斋秘密制作千里眼,供应朝廷。其二,待到千里眼研制出来,可以把技术卖给朝廷,一次性结算。以后的千里眼就由朝廷制作,咱们这里就不插手了。”
她相信,出售技术的价格一定低不了。
要知道,一旦起了战事,不论胜负,只要战事迟迟不能结束,所耗费的兵饷粮草,都是巨额之资。
她不过卖个千里眼的技术,那价钱,虽然不能说九牛一毛,但和巨资军费比起来,也算不上个零头。
在这半天的时间里,她前后思量了好长时间,开始倾向于把望远镜技术卖给朝廷。
夏宴清此话一出,邵毅心头就是一阵轻松。
这千里眼如果在军中装备,那就是参与了朝廷机密,赚钱大概也是赚的,若是和相关官员搞好关系,说不定赚的还是大钱。
只是,风险也大。一旦有泄密事情发生,首先被怀疑的,大概就是这个民间作坊了。
如果能把技术卖给朝廷,既能消除皇帝的戒心,他也有信心,能够替清韵斋争取道足够高的价钱。
“行,你想好了就成,最好是能用高价把千里眼技术卖给朝廷。以后这里的生意,依然属于民用状态,经营起来相对要轻松很多,自由度也更大些。”
邵毅说完正经事,迟疑一下,问道“皇上急于看到研制千里眼的条陈,不知夏姑娘什么时候可以写好要不,你告诉我大概意思,我帮你写。”
主要是他还惦记着去感业寺吃素斋的事。
千里眼这事儿,晚上天其实没什么关系,谁让皇帝着急呢。
早点儿把皇帝吩咐的事情交上去,他也好托钦天监的熟人,帮忙看下宜出行的好日子。
夏宴清想了想,玻璃的制作流程和材料表,她现在就有,只要誊抄一份即可。
这个所谓的条陈也不难写,只是一个简单的计划书,用上一半天的时间就能搞定。
“若皇上着急,我现在就着手书写。邵公子自去忙自己的事情,大约明日这个时候,或稍晚些,这份规划就能写出来。”
“这么快吗”邵毅大喜,“需不需要我帮什么忙别的不行,誊抄一下我还是可以的,我的字写的不错。”
“是吗”夏宴清惊讶了一下,纨绔不都是不务正业,既不读书,也不写字的主吗
“若邵公子的字的确不错,那就帮忙誊写玻璃制作流程和所需材料吧。”
有了邵毅,就不用麻烦二哥帮忙了。二哥也是拖家带口的人,多些时间,还不如陪陪老婆孩子
主要是她自己的字实在拿不出手,穿越之前的她,写字也就是将将过得去,中等水平。
结果来了这里,要用毛笔写字,写的还是悲催的繁体字,着实让她力不从心。
这时有个好劳力,不用白不用。
“还有这个条陈,待我写出底稿,也交给邵公子。邵公子拿回去,自行誊抄交给皇上便可。”
劳力是有了,只是弊端也有,除了他二哥和四哥,这世上又会多一个嘲笑她写字太丑的人了。
第二天的下半晌,邵毅提早从兵马司出来,赶往清韵斋窑场。
夏宴清已经把望远镜开发的简约版计划书写出来,写的不算复杂,只是把把她打算做的事情,写清楚了而已。
邵毅拿到计划书草稿,大概翻看一下,嘴角不由得抿出一抹笑意。
果然就是阿灿的字迹。在他认识阿灿的那么多年里,阿灿的字也没有练得更好,顶多也就是书写得更快一些。
至于字体和形状,什么娟秀、工整那些东西,和阿灿是绝对无缘的。
夏宴清一看到邵毅那种莫名的笑意,就知道他在笑话她写的字难看。
“这个,我习字的时间有点短,写得不太工整哈。不过,辨认还是没问题的,应该不影响邵公子誊抄”被夏梓希和夏梓堂调侃,夏宴清还是能坦然面对的,可邵毅的话,大家不熟,所以还是有些尴尬的。
邵毅笑道“没关系啊,夏姑娘之前都没学过,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能写章程、写文书,比寻常人强太多了。”
第二天将近午时,邵毅在皇宫一侧的小门求见,顺利进宫见到皇帝,把他连夜誊抄出来的千里眼研制计划,以及另一份玻璃制作方法、和所用主料辅料一并呈上。
第二百六十七章 差的那一点儿
大概是太孙的话起了作用,这次皇帝再见邵毅,好像忘了上次对邵毅的不满,平身之后就赐了座。
皇帝接过孙从山递过来的条陈和一个薄薄的册子。
首先看的是千里眼的研制计划。
待扉页上的字迹映入眼帘,不由皱了皱眉,看向安坐一旁的邵毅,问道“这字迹不似女子所写,难道此事还参与了别人”
事情还没个定论,就有更多人知晓此事,这不是皇帝所愿。
邵毅连忙躬身回道“禀陛下,因此事重大,陛下又要的着急。所以,这些都是夏氏宴清出的底稿,由微臣誊写。”
“嗯,字写得不错。”皇帝点了点头,很满意邵毅的谨慎。
这才开始翻看条陈里的内容。
就像夏宴清自己说的那样,她这份计划,提出了两个方案。
其一,是由清韵斋作坊研制千里眼,并按照朝廷需要的数量加工制作,秘密供应。
其二,清韵斋只负责研制千里眼,成功后,把技术卖给朝廷,由朝廷自行制作。
两个方案在研制时期是一样的,为了保密,人员安排很简单。由夏宴清自己主导,辅助以一个打磨工匠,和夏家派往清韵斋窑场做事的两个家奴。
研制工作设在夏宴清在窑场的办公房内间。就近,又在办公房隔壁,辟出一个小房间,用于玻璃片研磨。
从千里眼开始研制,一直到成功,安全保卫事项由邵家护卫负责。千里眼制作区域,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研制成功之后,若选择第一套方案,由清韵斋投入生产的话,依照千里眼受管制程度,需求量应该很少。所以,在玻璃构件方面,只需要乔辰生用制造千里眼的特殊模具,一次性制作若干玻璃片。
之后,送入千里眼的特别打磨工坊,对玻璃片进行一定规格的打磨和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