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晋霸春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忆枕中梦

    商场如战场,总有些得红眼病的人见不得别人好,想法设法的捣乱,明着或许不敢,但是暗放冷箭、借刀杀人却不得不防。

    他离开成周之后,姬郑和王子带还不至于亲自下场为难狐偃,暗中使绊子怕也没有那个精力。

    事情交代下去后,接下来的几天,申生带人在成周城中大肆采购了一番,准备给留在伊洛戎的士卒发放福利。

    相比投奔他的士大夫贵族,这些士卒才是他真正的铁杆。士卒没有士大夫贵族那么多蝇营狗苟的心思,大多士卒的心思其实很简单也很纯粹,谁对他们好,他们便对谁好,甚至是为此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现在申生又不怎么缺钱,稍微改善一下士卒的待遇也在情理之中。他吃肉,总得给士卒留一口汤喝。

    所谓的忠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是培养出来的。再说的功利一点,没有恩惠就没有忠心。

    此时的社会价值观包含“忠”不假,但人都是会思考的生物,价值观这种东西能钳制人的思想一时,却钳制不了一世。

    田氏代齐时,只见齐人对田氏有忠心,却很少见齐人对姜氏有忠心,对姜氏有忠心的大多都是原本齐国的老牌贵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田氏广施恩惠于齐人,而姜氏的恩泽只限于齐国的士卿贵族当中,所以,最后田氏轻而易举的取代了姜氏。

    齐国难道没有忠君思想的价值观吗

    当然有。

    只不过姜氏不恤其民,不施恩义,所以,齐人用脚投票,让姜氏gg。

    三百多年前,周公为什么会提出“敬天保民”这四字纲领原因在于他看到了商朝灭亡时,蜂攒蚁集的底层小民所爆发出来的足以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与虚无缥缈的天命相比,人,尤其是底层的小人才是最重要,统治者只有人为本才能兴国家、存社稷、保宗庙,所以,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世俗国家。

    申生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对于士卒,该施的恩义他也一定不会吝啬,即便是跟在他身边的狐偃看上去似乎颇为肉疼






第111章 辅车相依
    


    狐偃确实很肉疼,他这段时间赚的钱在这次采购中直接被申生挥霍了一半,他倒不是反对申生给士卒发福利,说实在的,这些都是士卒应得的,士卒们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不避汤火跟随申生出生入死,居域外之乡,离寒暑之数,不得于父母昆弟妻子相见,有的甚至客死他乡,魂魄难归故里,为域外之鬼,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能让申生苟全性命,为的是将来祭祀晋国宗庙社稷的时候不至于没有主祭人,为的是让晋人不至于丧族破家,做那亡国之民。

    就凭这么大的功劳,休说是赏赐这么点东西,就是再多一倍狐偃都没有任何意见。

    事实上,在申生没回来之前,狐偃也以申生的名义给士卒发了一些福利,但没有像申生这样如此大手大脚。

    这种事就像有钱也不愿意一下子把购物车全部清空一样,是真肉疼

    诸夏民族是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消费观念是细水长流,像申生这样大手大脚的不拿钱当钱与犯罪没什么区别。

    狐偃现在都有些怀疑申生是不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刺激

    不过,狐偃终究是忍住了没敢问,愿意花就花吧,反正他也是给申生打工的,赚的钱都是申生的,只要申生没有拿这些钱胡乱挥霍,一切也就随他去吧。

    钱没有了再赚,但是像申生这样如此体恤下情的主君可不好找。

    亡人无以为宝,以仁亲为宝。狐偃终究是接受过正统教育的贵族,很快便把心态调整过来了,钱什么的都是浮云,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带着满载的货物,申生带着梁余子养等人踏上了返回伊洛戎的路。

    就在这边申生离开成周以远离风暴中心的时候,里克、荀息、丕郑等人率领晋国上军借道虞国从茅津渡河,直扑虢国国都上阳。

    晋国本来就和虢国的关系不睦,曲沃代翼之时,虢国常出兵会从王师伐曲沃,后来晋献公尽诛桓庄之族,虢国又接纳桓庄之族的余孽,更因桓庄之族而兴兵伐晋,今岁又接纳申生,使得申生得以从虢国借道入秦,旧恨新仇叠加,晋献公对虢国恨的是咬牙切齿。

    之前申生逃到虢国时,他便想出兵伐虢,只不过群臣皆劝他不可,而今秋收事毕,腾出手来的晋献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灭了虢国,不毁其宗庙,绝其祭祀实在难消心头之恨。

    晋献公出兵伐虢的计划幸好有虞公这个谦厚君子、有道之君的大力协助,不然,里克也不会如此顺利的在茅津渡河。

    晋献公打定主意,等灭虢之后,一定要好好感谢虞公,为此,他还在绛都造了一座大宅院,专为虞公而留,此宅不仅占地极广,马厩更是不小,据说是用来安置屈产之马的,还有一个簪花鎏金,雕镂纹饰极为精美的匣子,听说是用来放置垂棘之壁的。

    总之,万事俱备,就只等着虞公牵着屈产之马,捧着垂棘之壁前来定居了。

    虞公若是知道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估计会感动哭的

    宫之奇和百里奚倒是看出了晋国的不怀好意。

    像宫之奇就劝虞公道“虢,虞之屏蔽也,虢亡,虞必不免。晋侯为人贪鄙,不可不防。臣听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虞与虢其实就是这种关系啊。”

    而虞公则很天真的反问道“晋我同宗也,焉能害我”

    宫之奇耐心的为虞公分析形势,苦口婆心的再劝道“太伯、虞仲,太王之后也。虢仲、虢叔,王季之后也,晋将灭虢,又何爱于虞虞国是虢仲的后代且虞能亲于桓、庄之族乎桓、庄之族何罪不过枝大势众,而晋侯疾之,尽灭其家。晋侯于至亲之族尚且如此,更何况虞国”

    虞公强争道“吾享祀奉洁,神必佑我。”

    宫之奇又劝道“吾闻鬼神无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无德,则百姓不和,神灵不享,神所冯依,将在有德。若晋取虢而明德荐神灵,神其不受乎”

    虢公不听。宫之奇还欲再劝,百里奚却在后面偷偷扯了扯宫之奇的袖子,于是宫之奇便不再劝。

    散朝之后,宫之奇问百里奚道“子与我同为虞臣,亦知晋侯有贪鄙之心,不助我一言,而止我,何故”

    百里奚道“吾闻进嘉言于愚人之前,犹委珠玉于道也。桀杀关龙逢,纣杀比干,惟强谏耳,子其危哉。”

    宫之奇无奈道“然则虞必亡矣,吾与子何去”

    百里奚道“子去可矣,又偕一人,重子之罪也。”

    然后,宫之奇举家迁往他国,临行前对百里奚感叹道“虞不腊矣虞国怕是撑不到今岁腊祭之时了“只剩下百里奚明知道虞国怕是要被灭了,依旧还留在虢公身边尽忠。

    虞公现在是大祸临头还不自知。

    也不知虞公哪来的自信非常笃定的认为晋国不会在灭虢的同时,顺手把虞国给灭了。

    要知道晋国自晋献公继位以来,晋国周边的小国基本上已经被兼并的差不多了,像耿、贾、杨、霍这四国与晋国还是同姓,贾国与晋国更是同出一源,贾国的初封者是唐叔的幼子。

    晋献公这种“大义灭亲”之举,虞公却视而不见,难道虞公真的以为晋国是有道之国,不诛无罪

    不管虞公是怎么想的,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晋国大军在里克的率领下已经顺利在茅津渡过黄河,由虢国降将舟之侨的引领下,直奔上阳而去,覆水难收。

    晋虢之间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而这只是此时动荡的列国形势的一个小插曲而已,若是没有郑文公逃盟之事,列国或许会对晋国灭虢之战关注一二。而现在郑文公的逃盟吸引了天下人的注意力,为晋国灭虢打了一个很好的掩护。

    s刚下课吃完饭,接下来继续码字。





第112章 济济多士
    


    伊洛戎距离成周并不远,何况戎王分予申生的土地还在王畿边上,沿洛水而行,快马只需一天便可抵达,不过,由于申生此次携带了大批的货物,所以直到第二天傍晚时分申生才堪堪赶到。

    离开了三个月多月之后回来让申生有一种换了人间的感觉。

    原本一马平川的牧地已经扎上了栅栏,低矮起伏的丘陵上数座瞭望台拔地而起,还未等申生等人靠近,一声高昂的号角声便猛然响起,惊得归巢的群鸟四散而飞。

    紧接着申生便隐隐听到有人激动的大声呼喊道“太子回来了”

    声音在空旷的草原上传的好远好远

    没过多久,一名年轻的小将率领着二十余名甲胄鲜亮的士卒快速赶到申生面前。

    申生识得此人,此人乃是先丹木之子,战神先轸之弟先蔑。在成周的时候,申生便听狐偃汇报过,由于此次从晋国前来投奔他的人比较多,因此罕夷把前来投奔的人分批安置,有的安置在伊洛戎,有的安置在成周跟着狐偃做生意,还有一部分跟随羊舌突来往于伊洛戎和成周之间转运货物。

    具体有多少人,申生也没有细问。

    而今见到先蔑,申生心中一动,不知道先轸有没有前来与齐国的人才青黄不接相反,晋国可谓是人才济济,老一辈就不用说了。

    年轻一辈像先轸、丕豹、庆郑、韩简、羊舌职、狐射姑等等,实在太多了,更可怕的是代代都有。

    所以晋国能从武公刚代翼时的一军之国,到文公时,不过三代便发展成六军之国三军三行,三行其实相当于三军,因为天子才有资格拥有六军编制,晋文公怕被人指责逾礼不敬。,西据华山,虎视三秦;东尽有苏子国故地,与郑国隔河相望;据高而临周室,与楚国分庭抗礼,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太子”先蔑高声叫道,声音中包含着激动和喜悦,之后到申生近前这才缓缓行礼。

    “子蔑不知道字,在名前加子当字来称呼别来无恙。”申生笑道。

    先蔑虽然不如先轸,先轸是帅才,但先蔑也不是无能之辈,先蔑可以算得上是将才,历史上先蔑先后担任过晋文公新编三行的左行将和晋国的下军将,最后因为被赵盾派往秦国迎立公子雍,之后赵盾背约立晋灵公并发兵击秦而不得不逃往秦国。

    之前申生便和先蔑、先轸的关系都不错,毕竟二人都是先丹木的子嗣,先丹木又是申生的心腹,先氏家族其实一直都把宝压在申生身上,历史上申生死后,先氏家族这才投效重耳。

    “臣一切都好,只是苦了太子,唉”

    申生笑骂道“休惺惺作那妇人之态,以丈夫之身而出此无谓之言,也不怕人耻笑。”

    先友笑着在旁边拆台道“太子勿怪,竖子好做情胜之状,其实伪也”

    先蔑这才注意到,原来他的叔父及梁余子养等人就在旁边,也顾不上和申生多做寒暄,赶忙向先友和梁余子养等人行礼。

    之后,又闲聊了几句,申生这才率领众人浩浩荡荡的向驻地赶去,而先蔑则继续带人巡逻警戒。

    居安思危,在异国他乡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小心谨慎一点永远不会有错。

    申生到来让原本沉寂的驻地瞬间变的喧嚣起来,自罕夷以降几乎所有留在驻地的士卒都来迎接申生,手中有活计的,也放下手中的活计快速向申生所在之处靠拢。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士卒们早已经没有了刚从秦国逃出来之后的灰头土脸,心中惶惶不安,犹如丧家之犬。

    现在有衣穿,有肉吃,有牛羊,还有奴隶,这些其实还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土地,而且还是能耕种的土地。

    诸夏民族是农耕民族,在农耕民族眼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浮云,土地才是命根子,因为土地能够源源不断的产出,能够供养人,而且土地所代表的意义还远不止此,土地还代表着安定。

    诸夏民族是一个有着极强的韧性的民族,只要有片土地便能够扎根,从不挑三拣四,挑肥拣瘦,就是在沙漠也能种出一片绿洲。

    土地既然有了,秋种也已结束,人心自然安。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申生恩赐。

    说起来或许有点讽刺,士卒们之所以远离家乡完全是因为申生,而申生自然有养育士卒的责任,若是申生不尽责,士们卒会有怨言,而申生一旦尽责,士卒们心里又会极度感激。

    这或许就是几千年来中国小民心态的典型表现。

    士卒们有小民心态,申生却没有高高在上的贵族架子,对于前来迎接他的士卒,他都好言抚慰,还与他近前的士卒简单的聊了聊,问了问基本情况。这倒不是作秀,而是发自真心,俗话说君子务本,士卒才是他的根本。

    况且,这些士卒最次的也是国人,不是什么奴隶。所以,申生这个大奴隶主贵族在国人面前没必要搞的高高在上,徒增人反感。

    安抚了一阵后,申生这个散财童子又旧病复发,直接宣布今晚要设宴招待众人,与众人同欢,吩咐罕夷等人安排人去杀牛宰羊以做宴飨之用。

    罕夷等人自然也没任何意见,申生离开了这么久之后回来,确实值得大肆庆祝一番。

    说到底,申生才是主心骨,没有申生,他们这些人就是一盘散沙,他们都是紧密的团结在申生周围。

    申生的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士卒们也渐渐散去,去帮忙为晚宴做一些准备工作。

    搞个上千人同时参加的趴体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很多。

    像梁余子养等人刚来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也被迫投入到指挥士卒作准备的工作当中。

    看着忙前忙后,脸上却挂着发自内心微笑和喜悦的士卒,申生心情大好。

    被人拥戴依靠的感觉确实不错,即便是因此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第113章 储备粮
    


    晚宴开场前,申生见到了被罕夷安置的另外两批从晋国国内逃出来投奔他的人。

    其中大多都是国中卿大夫之家的子弟。当然了,也有一些地位不是太高,但却颇有名气的名士,像介之推等。

    申生这个小蝴蝶的翅膀微微颤了颤,原本的历史抖了三抖,本来应该前去投奔重耳的介之推却入了他的麾下。
1...37383940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