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阿琐
祝承乾蹙眉不语,双手背在身后紧握拳头。
眼睁睁看着女儿转身离去,大夫人骤然崩溃,哭喊着女儿的名字,从床上跌下:“涵之,别丢下娘,涵之……”
直至兴华堂门外,涵之还能听见这痛苦悲惨的呼唤,而她方才,看见了母亲手腕上的伤痕。
祖母告诉她,她曾亲口咬伤了亲娘,连皮带肉的咬下去,鲜血淋漓。
可是涵之的记忆很模糊,不知是根据祖母描述的编制出一段记忆,还是真的在她脑海里存在。
但不变的是,即便在她痴呆疯傻时,也没有减少对母亲的恨意。
一辈子,她都不会原谅双亲犯下的罪孽。
“大小姐,咱们还去清秋阁吗”翠珠道,“少夫人怕是要躺上一两个月不能出门,您回王府前,再见一面吧。”
涵之摇头:“我不想让她看见我的愧疚,反而成了她的负担,我走后你回清秋阁,要好好照顾少夫人,香橼这几日不巧伤了,扶意身边不能没有贴心的人。”
翠珠道:“只怕奴婢小产过,大老爷和大夫人不允许,嫌奴婢不祥。”
涵之却说:“闹成这样,他们再没脸干涉清秋阁的事了,你只管放心,若说你不祥,不如他们少做些孽。”
翠珠定下心来:“奴婢一定尽心照顾少夫人,您放心,少夫人是有福之人,这孩子一定没事。”
内院里,芮嬷嬷带人收拾大小姐的东西,涵之搬来住不久,细软物件倒也没多少。
今日项圻要与其他官员一同上朝,在文武百官面前,再次讲述他这五年的经历,因此是尧年代替她哥哥来接嫂嫂回家。
尧年这会儿才知道扶意出了事,得知她有身孕又是高兴又是担心,虽然恼怒大夫人恶毒,也怪扶意自己不小心,做了新娘子,该多长个心眼才是。
说起父亲和哥哥的事,昨晚哥哥已经向她和母亲解释,父亲是担心皇帝为了逼迫他们现身,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之前南方就有人假借他们的名义收敛钱财,倘若皇帝如法炮制,会有无辜的百姓受害,再三商量后,决定让哥哥先回来。
“我哥说,他和父亲失散了一年多才重遇,他的腿摔断了,险些保不住,躺了大半年才下地,真正能像现在这样灵活,花了两年的时间。”尧年说道,“我爹找到哥哥后,就想要带他返回纪州,途中发现有人打探他们的消息,尾随跟踪后得知,他们是皇帝派来的人,目的是找到尸首,又或是遇见活人就地斩杀。”
扶意颔首,无奈地说:“祝镕和开疆他们,也是其中之一。”
尧年苦涩地一笑,继续道:“于是我爹决定暂不现身,先带着我哥遍访名医治好了他的腿,后来的日子,一面躲避皇帝的追捕搜查,一面招兵买马、囤制兵器,为了有一天能返回京城做准备。”
扶意不敢相信:“可是整整五年,皇帝派出去那么多人,竟然都找不到王爷和世子的踪迹,更不要说招兵买马这样大的动静。”
尧年道:“将来你有机会离开京城,去真正看一眼大齐的江山,就知道他们藏不藏得住。更何况我爹深谙兵法,从前领兵打仗,便是用兵如神的天降,对付皇帝这些小伎俩,绰绰有余。”
“王爷迟迟不来,是还在等时机吗”扶意问,“是王爷眼下实力不足,还是有所顾虑。”
尧年道:“都有些缘故,而我父王终究是仁慈,不然凭他的资质,早在先帝驾崩前,就能把皇帝挤下太子之位,又或是在我皇爷爷去世后,逼宫夺位,那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扶意想了想,问道:“郡主,你可知皇上他,幼年时遭先帝……”
尧年不等
第324章 是不是对上了眼
兄弟二人从小练武,手里摸过无数种兵器,即便是钢枪铜锤,也从没有哪一件像今天这般沉重,而捧在手里的,仅仅是两把冰冷的匕首。
祝镕冷静克制地问:“皇上,世子眼下就在京城,取他项上人头,比过去容易得多,是否即刻去办”
开疆压抑住了内心的冲动,什么话也没说,默默地收下了匕首。
嘉盛帝道:“他失踪五年归来,突然就死了,天下人一定会怀疑朕,朕并不急着让他马上就死,而是万不得已时,迅速结果他们的性命。”
开疆冷静下来,问道:“皇上的意思,到底是杀,还是不杀”
嘉盛帝看着他们:“你们不仅是聪明,不仅是武艺高强,更重要的是眼下与王府最亲近的人。”
二人互相看了眼,但听皇帝道:“镕儿不必说,你是项圻的小舅子,至于开疆,尧年那孩子和你,是不是对上了眼”
开疆大骇,屈膝道:“皇上,断没有此事,臣只是奉命办事,与郡主毫无瓜葛。”
嘉盛帝朗声笑道:“年轻人,血气方刚,你日日夜夜监视着尧年,她容颜瑰丽、性情开朗,生了情愫也是有的。”
开疆再三道:“皇上,绝无此事。”
嘉盛帝说:“朕信你,所以才将匕首交给你,你们从今往后,随身携带这把匕首,随时取项圻父子性命。”
祝镕也一并跪下,与开疆共同应答:“臣领旨。”
嘉盛帝淡淡地说:“这刀上沾染了毒液,见血封喉,莫要轻易出鞘,你们各自小心。”
说罢,信步走回沙盘前,对两个年轻人道:“这一处山头,你们可曾去过”
当兄弟二人离开大殿,迎面遇见闵延仕前来,他身后跟着内侍,每人手里都捧着厚厚的账册,闵延仕道:“皇上突然要查过去几年的赋税,命我送来。”
有内侍在一旁,许多话不便讲,祝镕向闵延仕递过眼色,三人就分开了。
行至宫门前,开疆忽然顿下脚步:“你先回去吧,宫里的关防交给我,扶意身子不好,你该多陪陪她。”
祝镕看向他,开疆的领口湿了一片,只因方才皇帝寥寥几句话,逼得他险些乱了阵脚。
开疆苦笑:“帝王终究是帝王,我们能为他去盯着别人,别人也能为他盯着我们。”
祝镕严肃地说:“你和郡主的事,不过捕风捉影,他不过是借口提醒你,在我看来,该是为了伯父最近因赞西人,时常与皇上意见相悖,你们要小心。”
开疆摇头:“我爹早已将他的性命献给了大齐,年轻时征战沙场他是死过几次的人,如今身在朝廷,他也随时准备着为了大齐献出性命。你不必为我家担心,我娘藏私房钱的箱子里,有我爹和她自己的牌位,据说生下我哥之后,她就准备好了。”
祝镕想了想,问道:“你怎么会翻伯母藏私房钱的箱子”
开疆瞪着他,又气又好笑:“你是想逗我开心,故意的我在说如此悲壮的话,祝镕,你就不安慰我一下”
祝镕再问:“你偷伯母的私房钱”
开疆气得直冒烟,哼了一声,大步流星地走了。
好兄弟离去,祝镕才收敛了几分笑容,摸了摸腰间的匕首,沉下心来。
今早平理对他说,希望哥哥能想明白,祝镕很仔细地思考了这句话。
也许之前并不明白,但如今,他心里早已想明白,只是一切都还没到时候,就像胜亲王,他能蛰伏五年,必定不是为了他自己等待最佳时机,而是为了大齐,为了天下百姓。
就在方才,大殿之上,帝王膝下,忠君还是忠国,这严肃而残酷的问题,终于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祝镕离宫后,先赶赴胜亲王府探望长姐,姐弟二人立场相对,所能说的话自然少之又少,他也不忍心耽误姐姐与姐夫团聚的时光,早早便离开了。
再回家中,遇见杨府的车马,争鸣一路告诉他,大夫人的嫂嫂过府来探望,此刻正在内院,和老太太说话。
“这件事,传到杨府去了”祝镕问。
“什么事”争鸣一脸茫然,他到现在还不知道,少夫人究竟怎么了。
祝镕感慨奶奶治家严谨,不许说的事,就连争鸣这个近侍都不得知,如此也好,万一扶意小产留不住那孩子,免去被下人们在背后嘀咕。
祝镕留下争鸣,只身往内院来,但内院早早有人迎出来,说老太太不让他过去,他乐得自在,命下人带句请安的话,便赶着去见扶意。
丫鬟传话到老太太跟前,说三公子回家了,要去照顾少夫人,不得前来,请舅夫人多多包涵。
杨夫人
第325章 被算计的君臣
祝承乾走到门前,霍然打开书房的门,确认没有人在外听壁脚后,才又重新合上,转身对儿子道:“不是为了瞒你而瞒,你心里该是明白的,爹绝不会做害你、害这个家的事,而别人的生死,就与我无关。”
祝镕神情凝重:“是,爹爹从小教导我,为人臣子,若要在乎别人的生死,就只能放下自己和家人,两者只能选其一。”
祝承乾语重心长地说:“镕儿,他们的命是命,可我们祝家上下,不算下人,宗亲旁系一百多口人的性命,也是命。”
祝镕握紧拳头,父亲不是威胁他,也不是企图强行说服他,这一百多口人一直是他心中放不下的责任,其中更有他敬爱的祖母,疼爱的兄弟姐妹。
他的正义,对于这个家,将会是灭顶之灾。
祝承乾说:“爹爹知道,你会思考,会衡量轻重,而我们未必要做皇帝的刽子手,不见得非要去杀你不想杀的人。皇帝给了你和开疆匕首,他也能给更多的人匕首,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对于皇帝而言,你我不过是一枚棋子。”
祝镕道:“对付赞西人的攻守策略,儿子得到了皇上的赞许,估摸着,皇上会派我去攻打赞西。”
祝承乾立时紧张起来,背过身去沉默许久,满腹担心着儿子的安危,忽然计上心头,但他好好隐藏了心中的念头,转身对儿子说:“到时候再议,最近朝廷家中太多的事,你爹我也老了,就快跟不上了。”
祝镕道:“今天舅母来到家中,可有什么吩咐”
祝承乾冷笑:“放心吧,他们不会来刁难任何人,她做出这样的事,换作谁家,也没这个脸面。”
祝镕问道:“母亲今日可好”
祝承乾摇了摇头,拍拍儿子的肩膀:“不必强迫自己在乎她,你不欠她的。”
待父子二人散去,祝镕回到清秋阁,扶意正在喝安胎药,那气味呛人的药,她温顺安静地喝下去,见到自己,便是嫌弃地说:“也不怕累坏了争鸣,叫他一整天里里外外地跑,明日可别再这样,叫父亲知道,又该生气了。”
祝镕道:“要你总是看人脸色过日子,不得随心所欲,我实在愧疚极了。”
扶意笑道:“世上哪有真正随心所欲活着的人,就算做了皇帝,也不过如此,这道理我从小就懂了。”
祝镕抚摸过她的脸颊,温柔地亲了一口:“安心养身体,别的事不要操心,一切都会好起来。”
扶意说:“我问郎中,是不是要一直躺着,他说之后脉象若稳,再不见红,我还是可以起来的,总躺着心里郁闷,对身体和孩子反而不好。”
祝镕答应:“你自己掂量就好,不要有负担,但即便能起身下地,也不要多管家里的事,平珒的课大姐姐之后会送合适的先生来,妹妹们也是,什么也不会耽误。”
扶意由衷感慨:“镕哥哥,真像梦一样,我还记得大姐姐第一次闯进清秋阁时的模样,如今她却成了我们的依靠。这一年,不论是我,还是你和家人们,真是活出了十年的本来。”
祝镕笑道:“一年抵上十年,待我们百岁时,就是千年老妖了。”
扶意笑出声来,连忙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捂着嘴,柔声说:“还不能逗我笑,什么都要缓缓的轻轻的,和他相处了两天,我开始有感情了。”
此时翠珠来禀告,五姑娘送点心来,要探望嫂嫂。
祝镕便让妹妹进来,慧之十分乖巧,没有多问嫂嫂到底怎么了,放下西苑小厨房做的点心,向扶意问安后,便要回去。
扶意却趁着祝镕去换衣裳,把妹妹叫到身边,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张银票,塞在慧之手心里:“给你哥哥带去,别叫人知道。”
慧之问:“三哥哥也不能知道”
扶意点头:“他小气,给弟弟零花钱也扣扣索索,不要理他。”
慧之是聪明的姑娘,更何况她知道亲哥哥在做些什么,稍稍犹豫后,还是收下了:“他一定要高兴坏了。”
扶意说:“但替我带句话,要平理保重,凡事小心。”
慧之应下,藏好了银票,陪着嫂嫂又说了几句平珍有多可爱,待哥哥换了衣裳回来,她才告辞。
西苑里,慧之一回来,就见母亲找人去催哥哥用饭,她主动应承下,来敲哥哥的门。
哥哥在里头应了声,慧之推门进去,反手又关上了,平理不禁说:“关门做什么,这就要出去了。”
“嫂嫂给的。”慧之将银票递给哥哥,“可要省着花,不能总问嫂嫂伸手要钱。”
平理匆匆展开,一张一千两银子的大银票,把他高兴坏了,念叨着:“我就说,三哥他不肯给我钱,不是他小气,一定是他现在手里也没钱,都叫嫂嫂管着。”
慧之说:“嫂嫂关照了,要哥哥保重,凡事小心。”
&nb
第326章 孤立无援
朝臣们揣摩出皇帝的用意,纷纷说起胜亲王当年何等英勇,如今世子归来,若领兵出征,赞西人必定闻风而逃,我朝可不费一兵一卒,扫清边境蛮夷。
项圻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事态的发展超出了他和父亲的预料,而此刻,无人可商议,他必须自己做决定。
“臣愿为副将,随世子出征!”祝镕再次上前请缨,朗声道,“皇上,赞西人屡屡进犯我朝边境,那出嫁的新娘,还等着将士们救她回来。”
就算答应出征,项圻也要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立时震怒地看向祝镕:“什么新娘”
祝镕解释道:“不久前,赞西人再次犯境抢掠,更掳走了一位花轿上的新娘。”
项圻立时上前对皇帝说:“是可忍孰不可忍,皇上,臣愿领兵,杀赞西人片甲不留。”
嘉盛帝大喜,按捺心中的兴奋,沉声道:“带上你父王的旌旗出征,扬我大齐国威,祝镕封为副将,追随左右。”
在一旁始终没出声的金将军,此时开口:“不知世子带哪一路兵马前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