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当初对这两种食物量身定做的这两种不同的销售方式,杨怀仁的想法也很简单,除了获得最佳的销售加值利润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最开始的时候,这两种食物随园能供应的量确实是有限的。



    后来牛肉面已经连锁经营了,虽然随园仍然在限量供应,但营销意义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大。



    而红油鮓能通过暗拍竞价获得逆天的利润率,也是因为辣椒油的数量实在有限,眼下辣椒酱开始大量供应之后,红油鮓的这种高额利润空间就会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过随园在这道菜上已经赚够了足够的利润,加上这道名菜的热度已经下降了不少,让它的价格趋于正常化,也是情理之中。



    除了这两种销售方式之外,预购加捆绑销售,就让大家有点不懂了。



    随园的解释是,这些新奇的蔬菜因为是第一季栽培的成果,数量实在有限,肯定是无法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的,所以在限量的同时,只能通过预购,暗拍竞价的方式供应。



    而捆绑销售,也很简单,就是大约一斤西红柿,一斤土豆和一斤地瓜捆绑在一起销售,不单卖。



    对于随园这种特殊的销售方式,大多数顾客还是比较理解的,这世界上本来就是物以稀为贵,人家搞出这么多名堂来,无非也是实在货物有限而已。



    复杂的销售模式,加上所谓神仙留下种子的传说,对于新奇蔬菜的知名度影响,已经足够大了,大到让但凡是有点资本的食客,都不想错过当第一批吃到这些蔬菜的人。



    细心的顾客发现随园的菜单有了新的变化,在餐牌的末尾,新加入了三道新的菜式,分别是西红柿炖牛腩,土豆烧牛肉和烤地瓜。



    可是当顾客们踊跃的点名要吃这三道新菜式的时候,掌柜的给出的说法是,这三样菜式,现在还不能供应,供应的时间,是在新式蔬菜上市一个月之后,也就是说,新式蔬菜三月初一上市,最早到四月初一,才能点着三道菜。



    杨怀仁最初这么做的时候,王明远作为掌柜的,其实表现出了一些不理解。既然自家的新式蔬菜都上市了,自家的酒楼里用新式蔬菜制作的菜肴同时上市,不是正好吗



    杨怀仁给他的解释,是先试探市场反应,然后再决定价格。这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利润最大化的理论。



    一种新的产品上市,制定它的销售价格,不能单单从成本考虑,而是要先做营销,先造势,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炒作,然后再有计划的把这样产品投放市场。



    就拿西红柿来说,在杨




第415章:蔬菜上市(下)
    六百年后欧洲的航海家们从物产丰饶的美洲大陆带回来的许多的蔬菜和作物,大都还当做观赏植物欣赏的时候,杨怀仁这位穿越者现在就已经用这些新式蔬菜赚大钱了,杨怀仁忍不住心中偷乐,他比哥伦布们可有商业头脑。



    三月初一,本是个很平常的日子,可这一天的东京城内,却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喜悦的的气氛。



    随园作为唯一的新式蔬菜销售点,从昨天半夜开始,门前就挤满了人。也得亏北宋早就取消了宵禁,不然这么多人半夜里堵塞了路面露宿街头,还真是容易惊吓到官府。



    说随园是销售点,有点不太准确,其实几天前,从随园张贴了供应新式蔬菜的告示开始,这些新式蔬菜就已经卖出去了,钱也已经收到,三月初一,只不过是一个提货的日子罢了。



    对于西红柿、土豆和地瓜每样一斤捆绑销售的价格,杨怀仁是十分满意的。他第一批总共准备了一万份,分五天,每天两千份分期供货,所以在接受的暗拍出价之中,只需要挑选出价最高的前一万个报价就可以了。



    一万个中标的名额,其实落在了不到一千人手里,很多大户和富贵之家,都是一次买了很多份,从随园取了提货的凭证,可以在三月初一到初五这五天里来随园提货。



    可谁都想最先尝到这种传闻中神仙才能吃到的食物的滋味,所以早早的便派了家丁提前一天去随园门外排队等候,于是出现了前边提到的那一幕。



    杨怀仁想到了新式蔬菜上市这一天随园门前会人满为患,可没想到局面会这么火爆,以前排队拿签字吃牛肉面,最多也不过千八百的食客而已,可今天,这个数字起码翻了五六倍,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人从不同的方向向随园赶来。



    富贵的人们中了标,虽然不用自己亲自去排队提货,可怕这东西太宝贝,半路上遇到个什么劫匪之类的,所以明明只需要一个人的事情,却不约而同的安排了七八个护院的大汉随行。



    加上原本要吃面的人,这么一算这人数就更多了,如若不是连子庚领着许多内卫们打扮成随园伙计模样的人维持秩序,恐怕随园的房子都有被推倒的可能。



    随园的大门还没打开,门外等着提货的人早已急切难耐,慢慢地便开始鼓噪起来。



    “随园怎么还不开门啊我们预定的神仙果、神仙豆和神仙瓜什么时候能取啊”



    站在二楼观望的杨怀仁越听越乐,这三样东西,原本是没有名字的,他也不过是按照后世的叫法临时起了名字宣传,可到了他们那里,不知道怎么就又改了名字了。



    西红柿被叫成了神仙果,土豆和地瓜也被冠上了神仙的前缀,听起来确实有点好笑,不过杨怀仁觉得还满顺嘴的,起码这三样东西的逼格提高了起码十八个档次。



    想来自己废了半天想出来的营销手段,还不如忽悠了那几句管用,这年头,无论什么东西能跟神仙扯到一起,那身价可不只是倍增。



    看看随园的伙计们准备的也差不多了,杨怀仁给楼下打了个手势,随园正式开门供货。



    随园的大门缓缓打开,鼓噪的人群也兴奋了起来,霎时间出现了一阵拥挤,好在事先安排了维持秩序的内卫,到没有出现失控的局面。



    掌柜的王明远领着李黑牛、陈天霸、柯小川等几个壮汉从门里走出来,王掌柜清了清嗓子,大声表示



第417章:推广式蔬菜(上)
    杨怀仁正在为赚了一笔横财偷着乐,宫里的旨意来了。



    这次召他进宫的是高太后,旨意说的的直白,让他进宫给太后和官家用新式蔬菜做一顿晚膳。



    杨怀仁不得不佩服宫里这位老太婆消息灵通,只要是东京城里边发生的热门事件,基本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杨怀仁的新式蔬菜上市前,自然是给宫里两位大佬进贡过一些的,可这些番茄土豆到了御膳房,一帮御厨都傻眼了。



    这东西这些御厨都没见过,自然不知道要怎么做成美味的菜肴,也只能望“菜”兴叹,只好禀报高太后,这些新奇的蔬菜,需要请杨侯爷进宫给他们示范一下如何制作。



    杨怀仁每次到御膳房,都有一种被群星拱月的感觉,若是以前他只是个厨子去御膳房还容易被人家白眼,可自从他成了侯爷,就只有被羡慕的份了。



    对于这些御厨,杨怀仁其实也没有什么可避讳的,他一不怕御厨们学了他的手艺,二不怕御厨们能超越他的手艺。



    因为这些御厨在宫中做菜,不会把学到的东西散播到宫外,以形成和随园的竞争威胁;他们水平虽然也足够高,但是对于这几样新菜的味道的理解和制作能力,肯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领悟的。



    时间的关系,杨怀仁也只能每一样菜都做出一道成菜来,这几样成菜的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那,无非是随园餐牌上即将在下个月提供给顾客的那几种样式。



    西红柿做了个他拿手的番茄炖牛腩,土豆做了个土豆烧牛肉,地瓜原本他也想架在火上随便烤烤完事的,但是一想一个太皇太后和一个皇帝坐在富丽堂皇的皇宫里抱着个烤地瓜在那里啃,实在是画面太美,所以才做了一道比较细腻的地瓜泥甜汤,作为饭后甜点。



    其实中餐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也逐渐开始融合西餐中的文化,开始一种自我优化的进步过程。



    中餐在正式的场合,一桌宴席吃菜的顺序讲究有寓意,比如先上凉菜,然后上热菜,寓意越来越火;上大菜也讲究先上荤菜再上素菜,最后上一道鱼,寓意年年有余等等。



    而西餐则更在意人们在用餐的时候肠胃的感受和用餐的心情,比如先上开胃菜,然后上大菜,最后是甜点,让用餐者的消化过程更加合理的同时,也让用餐的过程从头到尾,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中餐后来也逐渐融入了这种健康的理念。杨怀仁这三道菜,也是尽量保持这种观点。



    番茄炖牛肉,又类似于开胃菜的效果,而土豆烧牛肉,便是大餐了,最后上一道地瓜甜汤,让用餐者最后感受到的是甜蜜和快乐。



    御厨房受到朝堂上大佬们理学思潮的影响,是不能做猪肉给官家和太皇太后吃的,所以常备的肉类是羊肉和鹿肉。



    杨怀仁所做的菜,如果把牛肉换做了猪肉,倒是还可以,影响也不大,但是换成了羊肉,那味道的区别就差的太多了。



    幸亏他进宫的时候自带了不少优质的牦牛肉,倒是可以弥补了御厨房的这一点现实的限制,想来给官家吃牛肉,应该不违反那几位大佬的狗屁理论,而且这些牦牛肉,搭配起番茄和土豆来,也确实是美味无比。



    庆寿宫寿安殿里,出了太皇太后和赵煦之外,还有另一位吃货,那就是杨怀仁的“大舅子”嘉王赵頵了,这小子现在属狗的,哪里有好吃的,离着八百里



第418章:推广式蔬菜(中)
    说起新式蔬菜的推广,杨怀仁可是早就想了很久的,不过以前打算的都是自己要出全部的推广成本,如果能拉赵煦进来利用朝廷的力量来推广的话,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能省下他不少钱。



    “回禀陛下,想当初家师离我而去之时,曾给微臣留下十几种植物的种子,并且嘱咐微臣不但要把这十几种植物种活,还要惠及天下。



    家师的教诲,微臣时刻铭记在心。去年买下了庄子,便是为了栽培这些新奇的作物和蔬菜。”



    赵煦对杨怀仁的做法表示肯定,点了点头说道,“尊师重道,值得称赞。”



    “多谢陛下,”杨怀仁接着说道,“从那时候开始,微臣便依照家师教给微臣的法子,在庄子的后山荒坡上,开辟了些散地,盖起了蔬菜大棚,种上了这些蔬菜。”



    赵煦听到这里,又打断了杨怀仁,“爱卿所说的蔬菜大棚,可是传闻中寒冬腊月里也能种植鲜菜的棚子”



    “正是,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去年微臣还被参,说微臣用种粮的好地种菜之事吗”



    听到杨怀仁故意提出这件事来打趣,赵煦呵呵一笑,“去年的时候,只不过是些言官看不过你小小年纪便被赐封侯爵,他们眼红而已,那些奏本朕本也没放在心上。”



    言官本就是风闻奏事,针砭时弊,不会深究实真相的,他们虽然很多时候无病呻吟,言之无物,但是这本就是人家的职业习惯而已,千百年来都是如此,本也无可厚非。



    而赵煦这个做皇帝的,指责言官就不太合适了,若是传出去被那些言官听了这话,肯定又要对皇帝一番指摘了。



    高太后轻咳了一声,打断了赵煦,对杨怀仁点点头,“环县侯你继续说……”



    杨怀仁看了看高太后的脸色,收了笑脸,继续说道,“微臣一开始觉得就这点种子,种几亩地能结果就不错了,要推广是不太现实的。



    可后来第一次播种长出来的东西,微臣尝过了之后发现太好吃了,所以扩大了种植,才有了现在这第二批。



    这十几种蔬菜和作物,微臣没有足够的土地全部扩大种植,所以只选了其中几样先做尝试,没想到这次的产量竟然那么大,我家里人吃不完,所以才拿出来贩卖。”



    “你一个侯爷开饭馆也就算了,竟然出来卖菜,真是有失体统。”高太后笑着说道。



    话听起来像是嗔怪,但口气却没有真的怪罪之意,其实她内心里对杨怀仁的师父,以及这些新奇的作物和蔬菜非常感兴趣。



    杨怀仁买了南阳郡王的庄子之后,在庄子里干了些什么事情她都了解的一清二楚的,建设大棚种菜的事她当然也知道,不过到杨怀仁高价卖出了这些新式的蔬菜之前,她只是觉得杨怀仁既然做的是酒楼的生意,自己种些菜也是正常,没往别的地方想。



    后来她逐渐了解了这些新式蔬菜中的辣椒和西红柿,才慢慢开始重新看待这些新奇玩意的价值。



    如果这些东西真是杨怀仁的神仙师父留给他的,那么这些蔬菜就不能简单的当做普通的蔬菜来看待了,这些蔬菜又如此高贵,如果她能在这件事中获得利益,对她将来的计划都是大有助益。



    权力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些事情,是需要钱来解决的。高太后如今有权,不过还不算是合法的权力,她需要让现在掌握的权力合法化,需要大量的钱财来铺路。



    要整合所有



第419章:推广式蔬菜(下)
    “亩产五千斤!”



    赵煦惊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赵頵则微笑着点了点头,“不错,亩产五千斤。”



    这些本来是杨怀仁该说的话,赵頵全给抢了过去。不过杨怀仁倒没想出这个风头,在高太后惊异的眼神里,分明藏了十几把刀子,既然赵頵愿意站出来,那就让他来挡刀。



    高太后这下不淡定了,杨怀仁以什么样的价格卖掉了这几样蔬菜,她是知道的,如果四个月后赵頵和赵佶皇庄里这些蔬菜丰收了,全卖出去能赚多少钱



    她强忍着内心的激动默默地算了起来,一亩地产五千斤,就算留一半育种,另一半售卖,两万亩地的话那就有五千万斤可供出售,天哪,这是多少钱啊……



    这问题要让杨怀仁来算,就不会这么算了。因为物品的价格还是受到投放市场的数量来决定的。



    杨怀仁这次出售新式蔬菜,根本不是把西红柿和土豆啥的当蔬菜来卖的,而是当宝贝一样的卖,只不过这些宝贝能吃罢了。



    与其说他卖的是菜,不是说卖的是噱头,卖的是概念。一斤菜他卖了一千斤粮食的价,这是严重不合理的。



    但是他的确用这个价格卖了出去,原因和很简单,就因为新奇,他利用了有钱人的好奇心理。



    可这种价格顶多就用来卖第一批货,到交给赵頵种植的第二批蔬菜下来,就没那么值钱了。



    首先是有钱人那股子新鲜劲,不会维持太久,杨怀仁估计是一个月左右,顶多不会超过两个月。



    而四个多月后赵頵和赵佶的皇庄种植的蔬菜上市之时,因为供应量巨大,那价钱估计要缩水数百倍的,当然即使这样还是有钱赚的,如果明年真的推广向全大宋,继续扩大种植面,那价格也就比现有的常见蔬菜贵不了多少了。



    高太后高高在上,一时半会儿还没想明白这里边的差别,她想的是,栽培和种植交给你们可以,但是销售这一环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既然如此,頵儿和知义你们二人要全力配合,把这次新式蔬菜的推广之事做好,育种和栽培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二人了,至于推广和销售,本宫怕你二人无暇顾及,不若就交给内府来操办吧。”


1...438439440441442...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