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只有杨怀仁没有哭,而是一脸的无奈。
赵煦之前没理解杨怀仁做了那么多是为了什么,现在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讲,他明白了。
杨怀仁闹了半天,不还是为了大壮吗
这让赵煦觉得又尴尬又欣慰,是啊,大壮是他一手带大的,他们之间的感情一定很好,这让他忍不住有些羡慕。
可发生这种事,又怪不了别人,只能怪他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他不仅没法怪杨怀仁,反倒应该感谢他,如果不是他,今天的父子重逢,也就不存在了。
赵煦想到这里边浑身汗毛直立,他没法想象管秋漓把孩子交到别人手里,或者由他这样一个阉人把孩子带大,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甚至会不会活下来都是个大问题。
现在看来,大壮虽然对他有些怕生的意思,可刚才他和大壮相拥在一起的时候,他分明感受到了孩子身体因为激动而颤动。
因为血脉相连而产生的感情上的共振,这是真实的,孩子和他相拥而泣的那一刻,赵煦相信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也感受到来自血脉的天然的亲近感。
大壮虽然年纪不大,可性格却很讨人喜欢,看来在杨怀仁家里,大壮被他、还有他的母亲和几位妻妾教育的不错,起码是个正直的好孩子。
也许正直,这就足够了,孩子将来继位为帝,有个正直的品性,就是天佑大宋。
一个好皇帝,或许根本不需要懂得玩弄权术,正直而仁义,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煦也不会盲目的幻想孩子会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会不会成为万古明君,只要他能快乐,能用仁义治世,得到百姓的爱戴就行了。
想到这里,赵煦忽然感觉很惭愧,他在位这些年,看起来似乎做了不少事,可他在朝堂上听到那些朝臣们拍马屁的话不少,可从来没听见过来自民间的称赞他的声音。
如果这都不能说明问题,那就没有什么能说明问题所在了。
所以他对大壮的期望,也有了微妙的变化,起码不能像他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沾沾自喜。
想起来赵煦便觉得自己是多么可笑,曾经的远大志向最后都变成了过眼云烟。
他又开始担心起来,特别是孩子被册立为太子之后,朝堂内外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又会有什么样的纷乱,都是他难以想象的。
他的身体如今这副样子,是没法帮上太多了,赵煦不自觉地又看向了杨怀仁,这是他最信任的人了。
从年少时第一次见面被杨怀仁骂,他就意识到这个人的真实,也许他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可赵煦信任杨怀仁,绝不会有造反的心思。
这种感觉,赵煦很有自信。如果杨怀仁真有心思造反,他机会简直太多了,凭他现在的能力,他若是造反肯定比其他任何人更有机会。
可他并没有那么做,也数次表明了他的态度,甚至让赵煦觉得,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皇帝这个位置。
他手上权力虽大,却从来没有滥用,对于外敌的仇恨,似乎又比谁都更强烈。
而杨怀仁对于生活的态度,就更是赵煦自觉羡慕不来了,这种情怀以前赵煦也不太好理解,现在似乎越来越明白了。
有的人天生就是这样
第1807章:告别
第1807章告别
杨怀仁正要转身离去,身后赵煦的声音传来,“杨爱卿留步。”
杨怀仁似乎知道赵煦留他要说什么,转身认真道,“请陛下和两位太后娘娘放心,宫外不管是洪水猛兽还是城狐社鼠,微臣可以像陛下保证,微臣在,他们绝对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赵煦的身体真的是每况愈下,刚才只是坐了一会儿,便已经非常疲惫,他只能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来,表示对杨怀仁的信任。
“爱卿能做到,这一点朕从来么怀疑过,朕留下你,是想让你和孝祖告别。”
话说到了杨怀仁心痛之处,不过他也非常明白赵煦此举的含义所在。
首先自然是表达多谢杨怀仁能保护皇子,把他养大,还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把他送回来。
其次便是想表现的有人情味一点,让他们俩告别,其实也是明显表达出一点,大壮进了宫,想出宫可就难了。
平时或许还好,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了大壮的安全考虑,赵煦一定会安排宫中最精锐的侍卫寸步不离的保护大壮,就更别说出宫那么冒险的事情了。
最后也是想让杨怀仁帮忙说几句话,能帮助他和大壮之间,从新建立父子关系。
大壮虽然还不到八岁,可很多事上他却非常懂事,也早想明白了他将来要面对的事。
马上就要离开杨怀仁了,他心里自然非常难过,可是他知道这件事超越了他个人的感情,所以他一直在忍着没有哭出来。
可他毕竟是个孩子,让他离开一个养育了他七八年的父亲,他还是非常不舍,眼泪被强忍着没有流出来,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样子十分可怜。
杨怀仁走到他身边,抬手想像往常一样去摸孩子的脑袋,可想了想,现在他这么做似乎已经不太合适了。
伸出去的手在半空中停滞了一下,往下探去,只是轻轻在孩子的肩膀上拍了拍。
“好孩子,回到你的亲生父母和祖母身边,你应该开心才是,以后要好好孝顺父母和祖母,知道吗”
杨怀仁说着说着便说不下去了,他是大人,还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扭头瞅了一眼当着孟皇后的那张纱幔,不知道今天孟皇后为什么话这么少。
是她真的在这些年里想开了,早已经超脱了红尘间的感情束缚,还是在纱幔之后早已经泣不成声,杨怀仁搞不清楚。
宫里是什么样子,杨怀仁即便没有亲身经历,却也非常了解,即便没了刘青箐,也不代表就没有其他有心之人。
说到底还是利益,赵煦那么嫔妃们,在自身利益面前,是会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谋害大壮的。
赵煦现在这个样子,能做的也只是派他认为最好的侍卫保护大壮,可别人真要对孩子不利,绝不会是最简单粗暴的武力暗杀。
暗地里可以谋害大壮的方式太多了,简直数不胜数,指望那些粗鄙的侍卫,似乎也不保险。
所以他看向了孟皇后,希望她能放下心中的怨恨和对赵煦的芥蒂,回到宫中来。
在经历了那么多事之后,杨怀仁相信凭她的能力,才能更好的保护大壮,她是个善良的女人,可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杨怀仁觉得她完全可以变成一个强势的女人。
只是孟皇后一言不发,杨怀仁实在搞不懂她在想什么,或者是有什么顾虑。
当然也有其他的选择,比如两位皇太后,孩子虽然不是向太后的亲孙子,可杨怀仁看得出向太后对大壮的喜爱。
如果孟皇后不愿意回宫来,那么把孩子交到向太后手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向太后往日里看似很平和,可她要是玩起手段来,那也绝对不是吃素的。
&nb
第1808章:人间的味道
赵煦这个皇帝也好,还是两位太后娘娘也好,也许都沉浸在失而复得的兴奋之中,竟忘了如何安排孟皇后。
杨怀仁往宫外走,心情十分不好,看着整座皇宫都一股死气沉沉的腐朽味道,脸色便更难看了。
给他引路出宫的两位太监也是察觉到了他的怒意,只得小心伺候着,不敢说一句话,生怕说错了什么惹了大帅不高兴。
杨怀仁走着走着,也忽然意识到了孟皇后的问题,于是放缓了脚步,还不时地扭头看身后,似乎是再等着什么人。
两位小内侍糊涂了,本来杨怀仁走的大步流星,好像一刻也不愿意在宫中呆着似的,可这会儿却忽然走一步停一会儿,他们又不好催促,只得低着脑袋瞎琢磨。
果然,不一会儿之后,又有宫人引着头戴幕离的孟皇后和随身的几个小尼姑走了过来。
杨怀仁不好上前直接问话,只是装作偶遇似的,等孟皇后他们走的近了,才施礼道,“见过妙静仙师。”
孟皇后虽然停下脚步,却没有要多说什么的样子,也许她已经想到杨怀仁为什么刻意放慢脚步在等着她了,只是有些话,当着这么多人面前,不好说。
她淡淡地说了句佛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说完便迈步走了,留下杨怀仁皱着眉头呆住了。
杨怀仁并不是一个很通佛禅之人,如果只是从字面意思来琢磨孟皇后留下的话,似乎又说不太通。
他下意识的问身边的小内侍,“刚才妙静仙师说的禅语,你听懂了吗”
小太监更是愁眉苦脸,心说你都听不懂了,我一个小太监字都不认得几个,哪里懂是话什么意思
杨怀仁也摇了摇头,问他们问题跟问石头差不多一样笨。
再琢磨那句话,好像是劝人心如止水,好规避风险的意思,杨怀仁有点分不清孟皇后这话是在说她目前的打算,还是在提醒杨怀仁应该怎么做。
也或许,就是用这句话来简单的安慰杨怀仁
杨怀仁只能叹气,如果只是光看字面意思,似乎理解出来不太符合现在他们的处境,可如果往深了想,就不好理解了。
“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杨怀仁默默念叨着这句话,再抬头才发现孟皇后一队人并没有出宫,而是走向了宫里一个偏僻的所在。
杨怀仁似乎有点明白孟皇后的意思了,她想表达的,也许是她很清楚杨怀仁打算让她放下心中芥蒂,好留在宫中照顾和保护大壮的事情。
只是她也身不由己,赵煦对她,并没有太直接的表明准备怎么安排她,既没有表达要让她复位,重新为后的打算,可也没让她再出宫回到玉清庵居住。
作为孩子的亲生母亲,杨怀仁觉得孟皇后也是想留下来照顾孩子的,只是这种事不好从她口中说出来。
赵煦没直接挽留她,两位皇太后也不好去劝皇帝,所以只能等着赵煦想明白他打
算怎么做,才能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所以孟皇后用那句佛禅来表明她的处境,只能是身不由己,人生对她来说,已经很艰难了,可她作为一个女人,即便曾经高高在上,可眼下却同样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心想和如何行动,从来都不是她能决定的事情,嘴里说着“不动则不伤”,可她的心却不知早已经被伤害成了碎片了。
可即便如此,她也只能默默忍受,然后期望将来,能随
第1809章:糊涂好
出了宫,杨怀仁命护送大壮进宫的骑兵返回东大营,而他则和亲兵回到城内的府邸。
这原来是南阳郡王的府邸,现在已经是齐国公府,很早之前就被赵煦赏赐给了杨怀仁,可杨怀仁却很少在这座巨大的院子里住过几次。
家里人也曾经说过不少次搬进来住,可说的次数多了,谁也没有当真搬过来。
比起杨家庄子的院子来,城里的国公府也许豪华了不少,可总是让人感觉不舒服,也许是向西望去,可以看到宫城的缘故。
高墙总是会给人压抑的感觉,国公府的院子在马行街西面王公贵族云集的地方,距离宫城也只隔着两条街,满打满算也不到一千步的直线距离。
杨母打算在城里住几天,过段日子再回到庄子里的大宅子住,杨怀仁也似乎有些明白母亲的意思。
大壮被他送进宫里了,杨家人再也不能轻易见到他了,或许只有离孩子近一点,那种失落感才能少一些似的。
可事实是杨怀仁走进府邸,不自觉地便向西望向了那高高的宫墙,但一想到大壮在墙里,他却在墙外,那种缠人的思念便又无法抑制了。
杨怀仁也想眼不见心不烦,可那堵高大的墙就在那里,抬头便能看见,由不得看或者不看。
他心中对母亲,对铁香玉,都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一路上还在琢磨着如何去安慰她们,好让她们好受一些。
可到了家,杨怀仁却发现家里人都已经平静了下来,甚至主动开口来安慰他。
这让杨怀仁更难过,家是温暖的,可毕竟忽然少了一个人,大人也许还能压抑自己的情感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可孩子们却做不到了。
他们不敢埋怨父亲,这件事里的道理,他们或许明白一些,却不能完全理解。
可他们也明白父亲也不是故意的,把大壮送走,也并不是不要他了,而是他又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韵儿安慰孩子的话很简单,大壮还有一个爹爹,也还有另一个母亲,他的爹娘也希望能和他在一起。
小的几个孩子或许还搞不懂一个孩子有两个爹爹两个娘是什么意思,大官已经懂了,特别是他搞清楚大壮的另一对父母亲是宫里的皇帝和皇后,便开始帮着安慰弟弟妹妹们。
孩子们很懂事,也不再当着父亲的面前提起这件事,只是他们脸上也很难保持笑容,泪水虽然已经擦去了,可眼眶却还是红红的惹人怜爱。
羊乐天和二丫过来了,本来二丫头对哥哥来了京城好几天了也没去看望她感到非常生气的,尽管羊乐天一直再开导她,可她就是听不进去。
来的路上早就想好了要如何埋怨一下一直以来都是最疼爱她的哥哥,可进了家门,从母亲那里知道了大壮的事情,也不再有怨气了,闭着嘴巴一言不发。
羊乐天也赶紧去了厨房准备晚饭,他知道师父现在的心情,也只有美食可以聊以安慰了。
杨怀仁木木地和家人打了招呼,坐下来之后便有点沉默,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好在二丫头的小闺女很招人喜欢,总是嘻嘻哈哈的,无忧无虑。
二丫头嫁到羊家已经快四年了,前年才怀上孩子,去年给羊家诞下了一个小千金。
小娃娃随二丫头,皮肤白,不像她爹爹那样黑黢黢的,而且性子也像她,从小就爱笑,也不怎么老实,在大人怀里一直乱动。
看着妹子都有了孩子了,杨怀仁才发现时间过得好快,十几年
第1810章:这就是生活
杨怀仁从来不认为女人是男人传宗接代的工具,可是在心底里,他又觉得羊乐天也好,羊父也好,对于家族血脉的传承肯定是很重视的,特别是经历了那么多坎坷之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