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起汉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雨潇
    “而且公子您本来就是世家中人,连太守大人都不会让您乱来的。”

    “琰儿,你多心了,某不过是想给百姓减轻些负担罢了,毕竟他们的日子太苦了。”张富微微笑道,心里却在想:现在确实不是时候,等将来天下一统之后在慢慢清算不迟,不过趁着战争倒也应该能解决一部分。

    几人说着话,进了村子,就见到村子算是建的不错,房屋也够结实。七八个小孩子在村子中央的大路上玩闹着,都光着脚底板,穿得破破烂烂的。见了众人进来,有些害怕,一个个跑到路边上站着,不敢说话。

    张富看着有些心疼,这可刚刚过了大年呢,天还冷得很,看看自己身上厚厚的皮袄,心里颇不是滋味。

    张富转身从侍从手里接过一个包袱,打了开来,就见到里边是些小孩子特别喜欢的糖果点心之类的东西。张富一手拎着包袱,一手从里边掏出东西递给孩子们。

    那些孩子馋得要命,甚至还有几个馋得嘴角留下了口水,却一个也不敢动,拼命的看着许大贵。

    许大贵却说道:

    “公子,这些好东西您就收起来吧,咱们这些贱民可不敢吃这样的好东西。”

    张富笑了笑道:

    “大叔,没事,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买来送人的,我们买了好多呢,不快点吃掉可就浪费了。想必许二叔家也没那么多人,吃不掉这些东西的。”

    闻言,大汉终于咬咬牙道:

    “这位公子给你们,你们就接着吧。”顿时一群小孩子就跑了过来,张富急忙将东西掏出来给他们,一时间有些忙不过来,蔡琰也赶忙上前来帮忙。

    东西分了出去,几个孩子也拿着东西跑回了家,张富才笑了笑道:

    “琰儿,以后咱们家就不留余财了啊,都拿出来给这些孩子买东西吃算了。”

    蔡琰也是笑道:

    “好啊,就怕你张大公子饿着啊,我倒是没什么意见。”身边众人听了都是笑了起来。

    进了村,张富道:

    “大叔,您派一个人带我们去许二叔家就是了,没必要那么多人。”

    “也好,就某带你们过去吧。”许大贵无所谓的说道,就准备让另外几人离开。

    “等等,”张富说着,又叫了声“甘大”。甘大会意,从手下手里拿过三四个包袱,递给几人。

    几人不解,张富笑道:

    “咱们既然出来一趟,也得要把手里的东西全部送完,才是,许二叔家的人咱们是要接回去的,要不掉那么多东西,您几位就拿回去给大家伙分了吧。”

    “这如何使得”许大贵赶忙拒绝。张富又笑了笑道:

    “大叔,没事,咱们家里也不好过,孩子也该有段时间没吃上肉了吧,这里也就是在城里买的一些熟羊肉,值不了几个钱,您还是让他们拿回去吧,也算是给我们减轻负担了。再说了,这东西,拿回我的府上,可是没人吃的,就该浪费了。”

    张富说着,甘大也把东西塞到了几人的怀里,许大贵只得收下,道:

    “小六,既然公子这般说了,咱们几个就收下吧,我给公子带路,你们拿着东西,给一家分点。”

    “是,大哥。”几人先走了,许大贵也带着张富朝着许二家走去。




第七十二章 暗访(下)
    没过多大一会,张富一行人穿过了小村子,来到了村尾,只见一处孤零零的小茅屋单独的立在地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在使劲的往一个破烂的灶台里塞着木枝。

    张富等人走近了木屋,拿小男孩显然也发现了他们,一脸胆怯的看着众人。许大贵上前一步,说道:

    “狗子,别怕他们是来看你爷爷的,你爷爷起来了没”那小男孩很小声的道:

    “大伯,爷爷在屋里呢,我带你们进去。”说着,就往草屋里跑,嘴里叫道:“爷爷,许大伯带人来找你了。”

    张富走了过去,打开了那口缺了一大块的铁锅,却见里边煮了些黑乎乎的不知是什么东西,许大贵小声道:

    “是凹头苋,”见张富有些不解,又接着道:

    “是咱们后山上的一种野草,饥荒之年可以吃,我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也不知道狗子是跑到那里找来的。”身后蔡琰闻言,眼泪就落了下来。

    这事只听见草屋里一阵苍老的声音传来:

    “大贵,是谁来找我啊!”

    “大伯,是从南郑来的,说是以前许二的好友,听说许二战死了,就来看看您。”许大贵说着,就朝着木屋里走去。张富赶忙跟上,木屋很小,一进去就有一股很难闻的气味传来,张富不由皱了皱眉头,示意蔡琰和甘大等人不要跟进来。

    一进屋,张富算是知道什么叫做家徒四壁了,或许整个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口破烂的铁锅了吧。

    只见一个须发皆白,邋里邋遢的老者躺在全是干草铺成的“草床”上,正盯着自己看,刚刚那小男孩紧紧地靠在他的怀里,也怯生生的看着张富。

    张富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曾见过斜谷难民大营,却也没有这般惨状,想不到在汉中治所,他张富的眼皮底下,还有这种地方。更讽刺的是这还是为他张家战死在战场上的士卒的遗孤。

    张富强压下心头跑回去把钱富砍了的冲动,拱了拱手,道:

    “这位就是许爷爷了吧,我奉家父之命前来看看您老人家。”

    “不知这位公子是”老人挣扎着想爬起来,却怎么也没有办法,张富和许大贵赶忙上前去扶着他。许大贵小声说道:

    “大伯的腿,前番被钱富那个狗杂碎给打断了。没办法了,这岁数接不起来了。”

    张富紧紧地捏了捏拳头,道:

    “大叔,您看咱们还未吃午饭,能不能到您家里吃上一顿。”

    “那感情好啊,只是怕公子吃不惯。”

    张富笑道:

    “没事,吃的我们都带着呢,借您家里一坐就好了。”

    两人把老者扶了起来,走出了小草屋,那小男孩跟在身后。甘大等人看见,赶忙跑过来帮忙,张富却挥挥手,道:

    “甘大,派人回城找辆马车来。”自己自顾自的扶着老人往许大贵家里走去,蔡琰等人赶忙跟上。老者动了动嘴想说什么,就听见张富道:

    “爷爷,您现在什么也别说,等到了大叔家再说不迟。”那小男孩也跟着一步三回头的看着木屋前的铁锅,显然是有些不舍得。

    一行人走得很慢,好一会儿,才到了许大贵的家里,他家里的婆娘也是个四十来岁的妇女,没见过什么世面,一见这么多人进来就慌了神。

    家里倒是没有孩子,许大贵说他的儿子去杨松府上帮忙去了,还没娶亲呢。

    张富两人扶着老人坐在了院子里,许大贵赶忙张罗着弄吃食,张富也吩咐甘大派了几个人去帮忙,实际上就是送吃的,不然这么十几个人,非得把许大贵家吃空了不可。

    这时,张富才恭恭敬敬的在老人面前行了一个礼,道:

    “许爷爷,真是让你们受苦了啊!”见老人盯着他看,才说道:

    “爷爷,您可能不认识我,不过许二叔倒是和我关系不错,他和我父亲乃是生死之交,在战场上救过我父亲的性命。只是我父亲也和您一样腿脚不便,才一直没来看您。这不,我刚回南郑,就被他老人家给撵来了。”

    老人紧紧地盯着张富,沙哑着声音道:

    “公子怕是没说实话吧!”

    张富闻言苦笑,有道是人老成精,可没有许大贵那般好骗。看了看许大正张罗着饭食,没注意到这边,才开口说道:

    “爷爷,却不是有意要瞒着您。实话说吧,我姓张名富,家父就是汉中太守张鲁,此番前来倒真是来看您的。”

    老者闻言,挣扎着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的道:

    “狗儿,来你也跪下。”拉着孙子跪在张富面前,张富赶忙去扶,老者却是不动,哭诉道:

    “公子为小老儿做主啊!小老儿一家全被那狗娘养的孙子给害了啊,……”

    张富扶着老者道:

    “爷爷您不必着急,坐下慢慢说就是,我此来就是给你们做主的,许二叔为了我张家战死了,他的遗孤还受这种罪,实在是富的罪过啊。”

    老者却道:

    “小老儿那儿子,既然去从了军,战死沙场也是为主尽忠而死,是个好男儿。小老儿虽然伤心却也明白事理,不会去怨任何人,只是那般人真的……”

    良久,老人情绪稳定了些,张富才扶着老人坐下,却闻见肉香味从许大贵屋子里传了出来,小男孩狗子狠狠的抽了抽鼻子,张富见了,道:

    “琰儿,拿些吃的来。”蔡琰赶忙从包袱中拿了些点心出来,张富接过递给男孩,问道:

    “叫什么名字啊”小男孩看着自己的爷爷,不敢去接。老者道:

    “狗儿,公子给你就拿着吧!”又对着张富道:

    “公子,我家这小子叫狗儿,还没起大名呢!这孩子跟着我受了大罪了啊,我老了,死就死了,但狗儿可是个好孩子,不该就这样跟着我。公子您发发善心,将他带去吧。”

    那小男孩闻言,将刚刚接过的点心全扔了出去,紧紧地抱着老人的胳膊叫道:

    “爷爷,狗儿不吃东西了,你不要让狗儿走。”说着,小眼睛戒备的盯着张富。

    张富看着看着,觉得被沙子迷了眼睛,有水珠在眼眶里打转,对小男孩更喜爱了几分。

    强作笑颜,道:

    “爷爷,您不用如此,我此来就是想将你们一起接回我府上的,您也得亲眼看着钱富那般狗贼去见阎王爷不是。”说着,又伸手去拿点心,却发现蔡琰的眼眶也是红红的。

    拿过点心,又递给狗儿道:

    “狗儿,你别怕,不会让你和爷爷分开的,你还是先吃点东西再说吧。”狗儿抬头看了看爷爷,见后者微微点头,才接过东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张富和蔡琰对视一眼,不由地笑了起来。



第七十三章 添丁(上)
    在许大贵家用过午饭,又等了好长时间,村里的居民闻讯也赶过来凑热闹,你一言我一语的和张富等人说着话,张富倒是对百姓的疾苦的了解又增加了许多,不过一时间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处,就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难题,第一就是世家掠夺的问题也就是后世学者一直在说的“土地兼并”的问题。

    第二,就是解决粮食产量的问题。只是这个时代土豆和玉米这两样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吃饭问题的作物都还在美洲呢。汉朝的制船技术虽然不错,但若是想造出横穿太平洋的大船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即便张富知道一些理论,要想实现,至少得集全国之力花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有可能。

    汉末北方以种植粟米为主,还种植其它的糜子、小麦、大豆高粱等作物,产量都不算太高,赋税又重,一年下来勉强过日子罢了。若是遇上灾年,太平年间还好,向如今这般乱世饿死着不少,“易子而食”之事更是寻常。

    想要解决这两个难题现在都不太现实,不过张富暗暗记在了心中,既然老天给了自己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自己也总要在史书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过了莫约两三个时辰,派回南郑的几个士卒回来了,还赶了一驾不错的马车,张富等人就准备回城了。临行前他们将带来的所有的东西都分给了村民们。

    冬日天晚得早,回到城里已经是傍晚了。

    回到南郑城,此时大年刚过,街道上并没有多少百姓。张富自己带着蔡琰和许家爷孙两人回府了,又吩咐甘大派人到各个大营中摸摸情况。

    回到自己的小院张富才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小院里似乎住不下这许多人。自己的小院总共也就六间房。其中一间住了自己,一间住了月儿,一间住了丫丫母女二人、一间住了蔡琰主仆,一间是自己的书房,还有最后一间也被改造成厨房了。

    这回,可真的是住不下了。本来,像月儿和李婶等人应该住在专门的仆役房里的。不过郑寻颇为理解她们的苦处,而自己的院子也空旷,才让他们和自己住在一起的。

    看着有些为难的张富,月儿咬咬牙道:

    “少爷,要不然就让我回原来那里去吧。”张富摇了摇头,道:

    “那哪行,这样吧,你先搬去和琰儿住上一晚,带灰晚宴的时候,我到母亲大人面前将隔壁的小院要过来,到时打通就是了。”

    其实汉中太守府还是很大的,因为君臣关系,其实太守府的占地面积甚至比杨府还要大一些,像张富住的这种小院至少也有二三十个,甚至二叔张卫也有一个小院在这里,只是他从未住过。

    原本这里太守府算是较为空旷的,毕竟张家没多少人,就算加上仆役和亲卫侍从,也绝对住不完那么地方。

    只是前番张鲁将其中的数个小院改造成了仓库,储存张富从郿坞带回来的财货了,而且由在太守府南侧腾出了一大块地方,驻了兵马。

    如此一来,空下的院子就少了。而临近张富的这个小院,也就是原来给张卫准备的,只是张卫有自己的府邸,也就只有在醉酒的时候才会在这里住上一夜。这个院子,可要比张富所居的小院要大得多,总共有十几间房呢,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

    说实话,张富还真是早就看上了,只是自己在小院里也住惯了,而且自己也不过是一个人,没好意思开口。这回却是不同了,自己也要娶亲了,也该换换地方了,自己的小院里连蔡琰的琴房都没有,害得她只能在院里弹琴,张富可一直记着这事呢。

    月儿没有多说,赶忙去将自己的东西搬到了蔡琰的屋子里,让出房间给许家爷孙两住,倒是让他两颇为不好意思。张富又找来两个男性仆役,让他们侍候老者洗澡之类的。

    忙来忙去,也没个结果,倒是肚子饿了起来,刚准备让李婶去弄些吃的,没想到有个张富的亲兵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叫道:

    “少主,主母快生了,主公让你赶快过去。”

    “好。”郑甫没有多说什么,交代众人一句,不用等着自己回来就跟着亲兵往后院里跑去。

    “产婆来了吗”张富一边跑一边问。

    亲卫道:

    “主公早就请了街头最好的产婆胡大娘住在府里了,少主您快过去就行了。”
1...2122232425...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