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冰天雪地,淮河全线冰封,淮东境内一马平川,对梁军的骑兵而言,可以说是全无障碍。
淮东只能将全面坚壁清野,将更多的民壮都就近撤入城池之中。
淮东骑兵仅五千多人,根本就没有能力与数倍于己的梁军骑兵在野外纠缠。
即便是信王杨元演,这时候也极担心韩谦在棠邑支撑不住,选择撤到南岸去。
那样的话,李知诰被封堵在舒州,寿州军则能腾出五六万兵马,从西面进攻扬州、东阳等地,淮东那时候的形势真就可以叫危如累卵了。
甚至韩谦率部龟缩在棠邑孤城没有作为,也会叫扬州方面倍感压力。
十天之前韩谦率部沿滁河西进,与往东南席卷而来的寿州军在滁河北岸大打出手,这多多少少叫守御扬州的将吏松了一口气。
无论是王文谦、还是赵臻,这时候都指望棠邑兵能在滁河北岸站住脚。
这样的话,韩谦所部在长江北岸的防御就是拉开一条线,至少在寿州军将韩谦所部重新压制回棠邑城之前,是没有余力东顾的。
这样的话,淮东只要全力备防北面的梁军,多多少少还是能够支撑住。
殷鹏这次过来,是希望能与棠邑形成更密切的合作,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共享。
除了从洪泽浦、樊梁湖到淮阳山这五六百里区域的军事情报互通有无外,信王扬元演也希望淮东在西翼防线的建设与棠邑的东北翼防线能更好的衔接起来,同时希望能从叙州购买几艘大型战船。
楚州早初编有水营,但在金陵事变后,楚州水营所编的大型战船大多数都在与楼船军的水战被摧毁。
虽然淮东此时犹编有水军一万五千余卒,但战船多为渔舟、中小型商船改造。
虽然大楚水师主力在洪泽浦被歼灭,直接原因是装备的大型战船,特别是以岳阳|水营以底子的主力战船,主要是叙州所造的尖底战船吃水太深极不适合浅湖域航行,但真正知悉水战者,心里都清楚战败的责任不能推卸到叙州所造的战船之上。
叙州造成的战船,航速快,结构强。
高承源当初率没有什么根基的岳阳|水军,能在长江水道与大楚最精锐的楼船军水师打得热火朝天,不居劣势,就说明叙州战船的优势所在。
目前叙州水营进入长江水道,楼船军及梁军水师极可能不会急于进入长江,与叙州水营一决胜负,那淮东在淮河解冻之后,要面临的威胁就要大增了。
淮东水营倘若不能在淮河下游占据优势,那就意味着淮河解冻之后,梁军骑兵极可能不会撤回到北岸去。
到时候整个淮
第五百六十一章 夜战夺寨
即便能推测梁帝朱裕的居心,想要破局却是极难。
不要说淮东,韩谦想在棠邑稍稍打开局面,便要用不计其数的人命去填。
与淮东合作,是初建赤山会有求于淮东时就奠定下来的底子,这时对双方而言更显得重要。
不仅淮东的西翼防线需要棠邑的存在,但淮东驻扬州、东阳的兵马,要是能够将兵锋从樊梁湖南北两岸稍稍往西延伸出来,同样能够减轻棠邑所承受的压力。
双方多多少少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
想到这里,韩谦跟殷鹏说道:“冯缭在这里,信王那边有什么要求,殷司马皆可与他商议。”
这时候北岸金鼓声大作,殷鹏也禁不住定睛看过去,不忙着找冯缭谈具体的合作事宜。
三天前,在水军战船的掩护下,冯宣率三千甲卒沿滁河南岸西进,于大刺山的西北麓扎下营寨,而寿州军当时已在对岸的位于亭子山东麓的一座村寨里驻以千余精锐。
韩谦所谋求的,自然不是与寿州划滁河而治就满足了。
冯宣率部在南岸扎下营寨之后,今日就在水营的协助下,直接出兵在北岸河滩登岸,意图攻克寿州军在亭子山东麓所建的营寨,以便将峙立滁河北岸、东西延伸十里、高逾百丈的亭子山控制在手中。
殷鹏赶到亭山大营时,韩谦就站在南岸河滩前观战,他也差不多得以亲眼看到棠邑兵与寿州军今天这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场全过程。
早初淮东诸人十分担忧韩谦为保存实力,不会在北岸积极应战,但十天前韩谦为了能在浦阳河流入滁河的河口位置建立营寨,在三十多里外的浦阳河口与温博、赵明廷率领的寿州军大打出手,规模已是不小,叫淮东彻底放下心来。
而殷鹏也早就从斥候传回来的信报中,知悉诸多细节。
浦阳河口一战,棠邑兵还是占据到一定的地利。
毕竟在温博率精锐步卒赶到准备强攻之时,棠邑兵先在北岸河口建立一定的营壕防御,又利用在兵甲战械方面的优势,予寿州军重创,最终迫使寿州军主力退入滁州城,坐看棠邑兵在浦阳河口立足。
殷鹏还以为韩谦获得这样的胜利应该知足,后续只需要分兵滁河南岸以及大刺山西麓、经滁河分流入长江的武寿河东岸建立营寨,差不多就能将包括大刺山在内,往东到棠邑近百里延长的区域控制在手里。
虽说朝堂许韩谦在棠邑编两万正卒,但韩谦在叙州仅有三千精锐作为底子,即便能从左广德军旧部及流民召募青壮男丁扩充营伍,在殷鹏看来怎么也都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棠邑兵才有可能真正展露出锋利而噬人的獠牙来。
殷鹏却是没有想到,韩谦使三千步甲在滁河亭子山流段的南岸安营扎寨才仅仅不到三天,就又出兵进攻寿州军在北岸的营寨。
寿州军在滁州虽然没有水营可用,虽然寿州军在亭子山东麓的营寨很简陋,但跟浦阳河口一战相比,双方的优劣势是彻底逆转过来的。
寿州军除了有上千步卒能夺营寨外,北面、东面还集结上千骑兵能直接进攻过来,使得在河滩登陆往外进攻的棠邑兵,两面受敌,伤亡很大。
然而韩谦却无视这些伤亡,待兵马在河滩站稳脚之后,便要求在北岸指挥战事的冯宣果断将兵锋往北延伸,连夜进攻稍稍靠北一些的敌营。
此时殷鹏能看到一艘艘战船,正源源不断的运载着兵卒战械以及各种物资从东面驶来,心里暗暗吃惊,看情形韩谦是想要在亭子山东麓再发动一次上万人规模的惨烈战事啊。
这距离浦阳河口一战结束,才过去三天啊!
相比浦阳河口一战,棠邑兵在亭子山南麓已经占不到什么便宜,就殷鹏今日下午所见,下午的战事打得十分激烈,棠邑兵只在兵甲战械占有优势,其他都处于劣势,战斗进行到现在,棠邑兵的伤亡应该要更惨重一些。
殷鹏猜不透韩谦的意图到底是什么,虽说这边打得越激烈,无疑越能缓解淮东所面临的压力,但他也禁不住担忧韩谦用兵过于激进,一旦失利便会遭受到寿州军凶狠的反扑,最终连棠邑城都守不住。
那样的话,就太糟糕了。
不过,殷鹏也知道他再担心什么,也没有他置喙的余地。
战事紧迫,双方都没有闲情逸致去绕什么弯子。
天色暗下来,殷鹏带着扈从,先随冯缭进营寨谈双方防区边界有及诸多合作事宜。
这一谈便是一夜,北岸的厮杀声都没有停息过,夹杂在凛冽的寒风中传到南岸来。
天光大亮,听着北岸厮杀声渐息,殷鹏还以为双方暂停激战休整。
昨夜双方商谈的事宜,冯缭还需要跟韩谦汇报,才会有一封相对正式的书函,由殷鹏带回扬州交到王文谦手里。
于是殷鹏跟着冯缭一起出营寨去河堤找韩谦。
&n
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见
亭子山东麓营寨原先是一座百余户人家居住规模的村落,守军没有据寨负隅顽抗与棠邑兵死拼的意思,因此寨子里的屋舍大体保存完成。
守军撤离时也有纵火,但前夜下过大雪,屋檐院角都还积有残雪,火势没有烧得起来。
不长的主街竟然都铺了条石,沿街十数套宅院皆深阔、白墙黛瓦,看得出还是位于亭子山官道南侧极为富庶的集埠,没有毁于战火,真是相当的幸运——当然,鳞次栉比的屋舍多覆青瓦,寨子里没有蓄积太多的柴草,也是在守军仓促撤退时火势没有烧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冯缭与殷鹏走进充当临时牙帐的大院,暂时未见韩谦的踪影,却意外看到李秀、李碛以及卫甄等人皆在大厅里跟冯宣、郭荣说话。
五尖山脉日前都还处于寿州军的封锁之中,但五尖山脉南麓距离滁河北岸就三四十里,而从滁河再往南到长江岸边,也就三四十里而已,三五斥候探马趁夜潜行通报消息,早就不是难事。
因而殷鹏在扬州时也早知道右神武军及水师逃往五尖山的残部情况,朝廷也明确勒令这部分兵马归棠邑行营节制。
浦阳河口一战之前,韩谦下令要求卫甄率滁州城军民撤入五尖山之事,殷鹏也略有了解,没想到他们这几天此时会在这里。
“侯爷他人呢”冯缭见韩东虎与奚发儿都在大厅里,问道。
“刚进寨子就找了一间偏院补觉去了,叫我们再过半个时辰去唤醒他。”韩东虎说道。
冯缭点点头,此时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人忙碌起来可以说是间不容发,即便是韩谦都只能找零碎的时间得空眯上一觉稍养精神。
冯缭看了李秀、李碛、卫甄他们一眼,没有说话,便直接找冯宣了解昨夜具体的战况。
这些事也不用特地瞒着殷鹏,听冯宣简单的说过,他也知道李秀、李碛、卫甄等人为何此时出现在这里。
昨日亭子山激战时,敌军除了五尖山脉南侧玉屏山有一部分兵马守着外,其他散于野外的寿州军骑兵都被吸引到亭子山东麓过来。
李秀他们没有留在五尖山坚守打游击的心思,清晨候着机会便率骑兵杀出五尖山,趁着敌兵往滁州城撤退的机会,找到空档撤到亭子山来。
这时候有两千多兵马就驻扎在营寨西北的山坳里休整,他们数人带着随扈进寨来见韩谦。
从钟离城杀出重围时,李秀、李碛手下就剩一千四百多骑兵,第一批撤出来的两千多兵马里有千余人,是卫甄所率领的滁州守军及官吏。
作为右神武卫军前身的右广德军,前期除了浙东郡王府子弟外,便主要是溧水世家子弟及宗兵。
在整个金陵事变期间,追随李普的李秀、李碛以及其他李氏子侄,与卫甄等人的关系相当密切。
卫甄之子卫煌也在右神武卫军担任都虞候一级的高级将领,但可惜除了李碛、李秀以及南逃回金陵的徐靖等少数将吏外,当时从钟离城突围的陈铭升、卫煌、李冲等大多数中高级将领此时都不知所踪、生死未知。
敌军到这时候还没有公开围袭钟离的战果,而从钟离城突围时战场一片混乱,李碛、李秀以及曾率部杀出芽山接应水师残部突围的孔熙荣,也都不知道此时是不是还有一些侥幸没有被杀死的将卒藏身在洪泽浦的沙堤苇草之中。
此时棠邑也无暇顾及去接援被困在石梁县以北的小部分残兵。
卫甄与李秀、李碛他们关系密切,他带着千余滁州官将及守军先跟李秀、李碛他们会合,然后一起突围到亭子山来,也是正常——毕竟在形势逆转前,大批世家宗阀赶到滁州城附近圈占田地、掠夺奴婢,他们凑出上千匹战马还是正常。
而既然卫甄仅率千余滁州守军、官吏跟着李秀、李碛他们一起到亭子山来,就意味着之前逃入五尖山里的两万多滁州城民众,都被他们丢给孔熙荣了。
不要说韩东虎、苏烈二人就在大厅里,不要说他们早就知道卫甄在刺杀案里所动的手脚,就算没有这些,左右广德军在金陵事变期间的矛盾、分歧也不是一点半点。
听冯宣说,李秀、李碛、卫甄率部赶过来,便直接要求见韩谦,想要借船前往舒州跟在潜山东南麓的李普、李知诰去会合。
半个时辰后,都未等韩东虎到偏院去喊,韩谦便披着一件袄袍,手里抓着一张葱油饼,一边狼吞虎咽一边与奚荏走进来。
韩谦到偏院补觉时,李秀他们还没有进寨子,因此韩谦看到他们也是一怔,坐到中央长案之后,将卫甄、李秀
第五百六十三章 赠书
李秀、李碛率部渡过滁河,便直接从大刺山西麓绕过,赶往武寿河流入长江的河口,在那里等着叙州水营的战船过来,然后送他们前往舒州跟淮西禁军会合。
而在卫甄被五花大绑押回金陵治罪之后,跟随李秀、李碛所部骑兵杀出敌围赶到亭子山脚的千余滁州官吏及兵卒,则被集结到亭子山东麓大寨南侧山脚下临时搭建出来的简陋营寨里接受整编。
滁州城守军,主要都是从早期赶往北岸圈占田地、掠夺奴婢的世家宗兵里征调,兵甲颇为精良,也有极为难得的千余战马。
江淮没有畜养牲口马匹的牧地,除了民间小规模的散养外,每年也会有少量的羌马以及滇马经蜀国或经黔中走阮江通道输入。
这几年韩谦治叙州,也不断从黔中、南诏等地购入体形矮小却耐力颇强的滇马,如今累积也有上万匹,但主要用于补充农耕以及工匠作坊之中紧缺的畜力。
就骑兵而言,即便是算上金陵事变期间所缴获的战马,叙州骑营最终也仅编五百余卒,都还是兼领护卫韩谦安全的侍卫营。
除了骑兵养护极费外,叙州多山水,不利骑兵作战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韩谦战时当然能从叙州征用更多的马匹充当战马,但由于马匹作为大型牲口运输极为不易,前期的运力还是要腾出来运送将卒以及兵甲战械等最紧缺的物资。
因此棠邑之前勉强凑出千名骑兵,除了一部分骑兵由奚发儿、郭却等人率领充当侦骑外,一部分骑兵由韩东虎率领留在韩谦身后充当侍卫骑兵外,还有一部分骑兵被孔熙荣带走,此时滞留在五尖山脉之中,与水师残部及滁州撤入五尖山中的民众在一起。
事实上,棠邑兵此时已经没有一支成建制可用于突击或迂回袭扰作战的骑兵了。
得知撤过来的滁州城守军有千余匹战马,昨日才乘船赶到棠邑、计划由他重新组建一支骑营的赵无忌,午时就紧急带着人赶过来,要独占这批战马。
冯宣以及率部进驻到武寿河口安营扎寨的林海峥以及留守浦阳大营及棠邑的周处、田城却不同意。
冯宣负责亭山大营,林海峥、田城、周处听到消息,也借议事的名义提前赶过来,要求从这批战马里分一杯羹。
他们所部在少量叙州精锐步营的基础上,编入左广德军旧部及流民壮勇,短时间内都急剧扩编到三四千人规模,除了常规兵甲战械外,也极缺一批能够快速侦察及突击作战的战马。
对这种事韩谦也不方便插手,由他们自己商议着瓜分。
除了战马外,韩谦同时也要求他们将千余滁州守军将卒分到各营处理掉。
大家只想着要战马,但对主要征调自世家宗兵的滁州守军将卒,却不怎么感兴趣,甚至视为麻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