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你这孙子莫要伸手。”石如海抬脚就要将那人伸出来的手踢开。
“反正会被你们连累挨骂,挨骂之前还不得沾点荤”那人涎脸笑道,
片刻之后,又是一小队人马冒雪走进武关庙,为首轩昂汉子嗅了嗅鼻子,虎目往院子里扫过一眼。
“豹爷,这是给你留的份。”石如海立时堆着笑,将油纸布包裹好还热乎乎的一只大肥兔腿递过去。
韩豹接过兔腿,坐在石墩子边啃边骂道:“你们这些孙子,要不是我回来路上没有看到有烟升起,不然非操|死你们不可,这才走出多远的地,一个个都觉得肚子里面没油水了”
“不是主要试试学堂教的东西管不管用嘛我们生火时,叫左右的望哨盯紧着呢。”石如海笑着说道。
“就你石如海事多,我们的份呢”后面的人凑过来问道,七手八脚就往石如海身上摸来,搜出另半只兔子,每人盛了一碗面糊肉汤,蹲大殿廊前热乎的吃起来。
石如海这时候才注意到韩豹他们五花大绑捉了两名汉子过来,看他们嘴里塞了布团子,正狰狞的嗷嗷挣扎着直叫,踢了一腿,叫他们老实点,好奇的问道:“这两个是从下面的寨子捉的察子”
 
第六百二十一章 北上(二)
“……”
张士贵跪在孤坟之前,嘶心裂肺的压抑住内心的痛苦,才不叫自己失控的嘶嚎起来。
“走吧”石如海上去拍了拍张士贵的肩膀,示意张士民与他一起抓起他哥的胳膊,扛到背后便趁着夜色,冒着风雪从屯寨东面的林子穿过,往北走去。
为防止张士贵、张士民兄弟还有说谎的可能,韩豹带着小队人马离开北横冲后,还是特地摸到横冲寨村民北迁于霍州北部的那座屯寨。
这么做,同时也是为了掩盖他们北上的动机与路线。
即便敌军斥候在淮阳山北坡发现他们的踪迹,也会误以为他们仅仅是在防线边缘区域来回侦察,那他们在进入霍州北部地区以及渡淮之后,就会变得安全许多,也能稍稍加快北上的速度。
然而摸到霍州北部北横冲村民迁入的那座屯寨,滞留两天才打听到张士贵有孕在身、自幼同村长大、感情投契的妻子早已经在北迁途中难产身故了。
因为这些年梁楚军事对峙,淮河沿岸的土地肥沃,人口却稀疏。
像濠州,诸县人丁加起来,都不超过六七万人。
而霍州、寿州南部的淮阳山北坡地区,长期以来作为寿霍两州的内线腹地,受到战事滋扰的程度相对要轻得多,无论为民户聚集还是军事屯垦,都远远好过其他地区。
寿州军控制之下的七十多万人丁,差不多有近一半都集中在这几个县。
然而乌金岭一役,却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
以往被视为相对安全的内线腹地,变成寿州军与棠邑兵两军对峙、战事频繁的前线战区,而由于寿州军彻底倒向梁国,之前淮河两岸的战区,反过来成为内线腹地。
避免人口流失以及在淮河沿岸地区组织恢复生产,乌金岭惨败之后,徐明珍不等在安丰寨稳住阵脚,就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霍州南部、巢州北部的民户全部强制北迁。
金陵事变之后,寿州的粮秣补给就极度紧张,这两年汴京每年从宋颍等州调拔四五十万石粮秣赈济寿州军,也仅仅是勉强弥补军资的不足。
更不要说乌金岭惨败,不仅将卒大量伤亡,也丢失大量的作战物资,使得寿州的粮谷越发的捉襟见肘,但还要伤筋挫骨的全方面的调整防线。
这种情形,寿州民众自然也陷入极致的穷困之中,不管贵贱,但凡有存粮都被寿州军强征走,而二三十万老弱妇孺在没有充足的迁徙及安置准备下,被迫大规模的迁徙,饥馑疫病之惨烈,实属难以想象。
张士贵的妻子在北迁途中难产身亡,而他兄弟俩的父母则在北迁后,栖身于蓬草搭建的破漏窝棚下,每天捡拾野菜树皮为食,入冬没几天就双双冻死了,还是村人可怜他们,找了一张破席子埋葬在寨口。
然而这只是江淮战乱动荡局势下,极不起眼的一出悲剧而已,因为物资的紧缺,安宁宫渡江时又胁裹大量的人丁北逃,这三年来饿死、冻死以及患病不得医治而死者,不计其数。
倘若统计战死及伤重不治的兵卒,寿州治下的人丁损失至少在十万以上。
相比较之下,江南诸州都称得上治世了。
看着夜幕下的屯寨,韩豹抿着嘴,削瘦的脸颊有如刀削斧刻般,予人坚毅之感,心里暗想,唯有新制能推及天下,如蝼蚁般的贫民,身上那有如巨石碾压般的命运,才会稍稍轻松些吧
相比金陵事变时那满身蛮劲,满心愤恨却不知如何渲泄的无知少年,四年时间过去,战场或血腥战事的锤炼,以及从初级扫盲班、中级识字班到讲武学堂较成体系的培养,此时的韩豹已经成长为棠邑军一名合格的中层武将。
他的兄长韩东虎都已经是都虞候一级高级将领了,他当然可以留在军中任营指挥,或到内线诸县任县尉或司寇,但他还是选择承担更艰巨、更凶险的任务。
他最初选择率领小股精锐,去华柱尖东的山区,发动及领导底层贫民、奴婢搞暴动,将淮阳县的有效辖区,越过崇山峻岭的隔阻,往西部山区扩张。
韩谦强调游击作战的意图与作用,绝不能仅仅限于派出兵马利用地形的优势去牵制与袭扰敌军,更重要的是发动底层贫困民众。
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敌军所控制的人口及区域,削弱敌军盘剥资源持续养战的实力,从而达到从根本上削弱敌军的目的。
后续韩豹未能成行,是军情参谋司有更重要的侦察任务交给他。
…………
…………
一路潜踪匿行,渡过黄河后,又翻越崇山峻岭,韩豹这一小队人马赶在十二月上旬进入泽州境内。
晋帝石崇嗣驾崩的消息,乃是去年春末才正式颁告天下。
当时,晋太子石承祖在朔州督边,太后张氏及枢密使刘筠迎晋潞王石继源进太原府登基。
晋太子石承祖在晋北兵马的拥戴下,据朔州、代州自立,晋国一时间陷入内乱。
晋帝石崇嗣驾崩消息传开之前,梁帝朱裕在泗州督战,早一刻得知石崇嗣病重的消息,便第一时间调集精锐兵马北上。
窥得梁境大乱,朱裕便从魏州、汴州出兵夺取在梁国内乱期间被晋军趁乱夺走的黄河北岸的卫、怀、义诸州,继而又于去年冬季,翻越太行山南麓的山岭,攻入有“河东藩屏、三晋门户、太行首冲、河朔咽喉”之称的晋国南部重镇泽州。
石崇嗣据河东道、河北道而建立晋国,长期
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
看过泽州境内的情形,确认梁军在寒季冬季作战的优势很明显,韩豹当即将侦察的重心放到北面的蒙兀人身上,仅仅派三人照原定的计划前往潞州,而他则带着石如海等人以及张士贵、张士民兄弟俩,翻越皑皑积雪下的太行山,往河北故郡境内摸去。
即便早期执掌缙云楼,韩谦也就考虑往梁蜀两国部署秘谍,主要还是手里掌握的资源太有限了。
等到梁晋新的战事爆发,韩谦才派遣秘探潜过来,对晋国南部的情势有过侦察,但对晋国北部与蒙兀人交界的地区情况,以及蒙兀人占领云幽等州十余年来的经营情况,以及蒙兀人对梁晋交战的反应,暂时还没有顾及到。
走滏口陉、井陉翻越太行山前往幽冀地区最为便捷,但这两条通道被梁晋兵马对垒彻底的堵死。
附近的峰岭时也散布两国大量的斥候探马。
韩豹他们最后决定走白径,经历义州,从两国对峙相对松懈的区域穿过,一路匿踪潜行,十余天后抵达晋国所控制的河朔北部地区定州境内。
定州以及南面的恒州以及东南的沧州,隶属于晋国的成德军节度使府辖防区,也是晋国防范蒙兀人南侵的东线战区。
棠邑之前对晋国及河朔诸镇的局势只知道大概,难窥其间的细枝末节,这就需要韩豹沿路在隐藏身份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的打听诸多细节,有条件的时候,还要安排一两人潜伏下来。
与之前搜集的情报对照,韩豹他们这一路潜踪匿形过来,也差不多摸清河朔地区大体的局势。
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将女儿嫁给晋太子石承祖为妃,很早之前就是太子石承祖的嫡系亲信,也因此才得以出镇恒定等州抵御蒙兀人从东线南侵。
不过,潞王石继源在太后张氏及枢密使刘筠等人的支持篡位登基,王元逵并没有立时响应远在朔州的石承祖的号令举兵造反,只是派兵马封住井径通道,拒绝接受潞王从太原府颁传的政令。
梁军侵入晋国南部地区之初,梁帝朱裕曾派使者前往恒州劝王元逵归顺梁国,但使者刚进入恒州城,就被王元逵斩杀,王元逵之后又将使者头颅交由随扈带回汴京,以示不降梁国的决心。
梁军进攻泽州期间,王元逵还一度请求潞王从太原遣兵,与成德军一起进击梁军,以解泽州之危,但不被潞王信任,成德军兵马也不敢孤军深入,甚至被当时的潞州守兵封堵在井陉之外。
泽州城失陷,晋国南部的残军龟缩回潞州城防御,王元逵想率成德军增援潞州,但井陉内部的承天军城被梁军先一步夺占。
成德军从井陉西进穿越太行山的通道被封锁住,而赵易都防御使张文礼看到梁军兵锋甚利,即便没有立时投降梁国,也是模棱两可的观望势态的发展,不仅拒绝出兵增援潞州,也拒绝成德(镇冀)军从其辖区的滏口陉借道西进。
目前,晋国在河
北的两大军镇,差不多处于各自为阵的状况之中。
十二月底,韩豹与石如海、张士贵二人,追踪一队行迹可疑的车队,沿着溪谷走进定州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山区深处,在一条不起眼的山道尽头,眼前的惊景叫韩豹他们感到深深的震惊。
山道的尽头是一座数里方圆、地形平阔的谷地,上方有溪河流淌下来,在谷地的一角汇聚成湖,又从下方的宽溪流出。
虽然溪河湖泊都覆盖在冰雪之下,但河道的模样还在那里。
山谷里修建数以百计的屋舍,被高大的栅墙围住,有军卒严密防守,禁止村民无故靠近。
数以千计衣裳褴褛的苦役,正从山里将铁煤等矿石运到山谷里。
要是旁人看到这一幕,或许以为这里仅仅是成德军控制下的一座炼铁场而已。
河朔等地冶炼铜铁有上千年的历史,而梁楚晋蜀等国不仅中枢重视冶铁铸造等业,重要的军镇、军州都有掌握一定的铜铁冶炼铸造能力,以保证军队的需求。
成德军作为晋国五镇之一,麾下能几座铁矿场、炼铁场,实在稀疏平常得很。
然而韩豹潜伏在山谷的高处,借用铜望镜往冶炼场内看去,成德军的这座冶炼场,分明采用的就是叙州最近几年才推广开的双炉炼铁法,实在是叫他们吃惊了。
而几座高炉都建在溪河之侧,看附属建筑结构,分明是连接炼铁炉、用作鼓风的大型水排。
而接下来几天,韩豹、石如海等人,除了
潜入冶炼场抵近侦察,还绑了一名工师头领规模的人审讯,才确认这座治炼场乃成德军节度使府内吏王景荣于五年前差人所办,早年开采石煤、烧制石灰、青砖供给定州,两年前又用双炉法炼制精铁、打造大量的兵甲、战械,供给成德军将卒。
从前朝中晚期起,作为藩镇之首的节度使,在内宅使用宦臣已成常态。
石崇嗣建立晋国,对河朔诸镇控制力一直都不强,为了笼络其心,也一直默许河朔诸镇节度使继续在内宅使用宦臣作为一种特殊的荣宠。
通过讯问,也知道内吏王景荣早年在晋太子石承祖身边任事,与王元逵交好。早年王元
第六百二十四章 华柱峰栈道
郭荣、冯缭、田城、郭却、赵无忌等人,很快就叫人给找了过来。
他们进院子之前,还在讨论华柱尖(峰)栈道的建设进展。
这也是整个淮阳战区,近期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冯缭、郭却隔三岔五都要亲自赶到华柱尖的工地看进展情况。
悬崖绝壁修筑栈道,道理很简单,就是在陡峭的石崖上开凿洞|眼,平插进一根根木桩子,然后在木桩子上铺厚板,形成栈桥将两边被陡峭山崖断开的道路接上。
这样就能避免翻越陡峭的悬崖绝岭,可以直接贴着绝壁前行,更为重要的是车马能够通过,为大宗物资的运输创造便利条件。
不过,华柱尖、潭阳峰左右的峰岭,作南淝水河与往北流入淮河、作为淮河上游主要支流之一的白水河的分水岭,峰岭绝险、谷壑万丈,猿鸟难渡之地连绵不断有近四十里。
在这个区域要修造道路,打通南淝水河与白水河上游溪谷衔接的通道,要么开山、要么凿岩,要么两者兼而有之,难度及工程规模之大,不比秦汉时修雪峰山驿道稍低。
当然,一定要修,即便再早上一千年,世人也有能力修成这条栈道,毕竟整体上没有技术上的难度。
秦汉时贯通整个大西南、总长逾数千里、雪峰山驿道仅仅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的五尺驿道,不就是中原王朝征用数以十万计的民夫,一点点的开凿出来的
要是换作其他人,或许宁可愿意先杀出乌金岭,击溃安丰寨沿线的敌军,夺得霍州南部地区之后,再沿霍州南部的河谷进山,也绝不会想着要在天险之地,不计成本的开凿一条衔接淮阳山东北坡与北坡的栈道来。
然而韩谦就愿意这么干。
韩谦经营叙州,前后两次大规模拓宽整修雪峰山驿道,打开叙州通往湘江上游流域诸州的通道;为加强叙州内部诸县的陆路联络,每年都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在黔阳、临江、辰中、芷江、渠阳等地修造道路。
思州民乱之后,又在武陵山南麓陡坡,硬生生开辟出从虎涧关通入黔江婺川河谷的一条驿道,保证叙州的布铁能绕开杨家控制的思州腹地,直接经黔江通往川蜀,也能确保婺川河谷的井盐,源源不断的运入叙州。
棠邑军修桥开路的能力,绝对不比行军打仗差,培养出一批经验丰富的路桥工师、拥有一大批熟炼的匠工,推敲数十种修路造桥的办法,还研制出一批专用的工具、器械。
一支兵马的强或弱,难道仅仅只能在冲锋陷阵中体现出来吗
成百上千由韩谦从叙州抽调出来的将吏,在东湖、武寿等平阔地区搞建设,或者还很有些不习惯,在淮阳山里经营,多少有一种如鱼得水之感。
过去三个月,征用数千辎重兵及匠工,已经在靠近淮阳县这一侧,在燕子河的上游抢修出长近三十里绵延栈驿道来,就剩下最后十余里,就能打通与白水河上游河谷的联系;甚至现在已经能小规模的运送一些兵甲战械及伤药等物资,进入北坡腹地了,去增援霍南特遣营。
修建这条栈驿道的好处,也能加强燕子河上游险僻山地里三四十座寨子、近万人丁与外部的联络,也方便剿灭掉占据这些险要山地为巢活动的两股盗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