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等抵达临淮后,他们会找机会分批换装潜渡过淮河,进入泗州西部境内,往徐州北部摸去;除了濠州林海峥那边会派小股兵马配合渡淮袭扰潼口等地,会安排人马做后期接应外,赤山会也会直接安排数艘海船分两个地点赶到海州附近的海域潜伏下来。

    而不管怎么说,看着数百精锐键卒在这天气渐凉时节离开驻地,在很多情况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冒险潜入敌境搞这么大的动作,还是叫人牵肠挂肚。

    看着远行的将卒消逝在苍茫的薄雾之中,韩谦才在奚发儿、奚荏、霍厉等人的陪同下,从青苍山北坡的小路绕道赶往历阳。

    不管保密工作做得多好,五六百名精锐侍卫骑兵突然从东湖北上,必然会引起诸方安插眼线的注意——为了迷惑这些眼线,韩谦清晨时随同潜袭人马一起离开东湖,使这一切看着像是他一次寻常的出行。

    送走潜袭人马,韩谦暂时也不回东湖去,而是在小队人马的护卫下,绕道赶往历阳,这几天就打算脱离普通人的视野,留在涟园里署理公务。

    高绍、冯缭、郭荣、郭却、王辙等人一大早便赶到涟园等候了。

    韩东虎率人马北上,即便顺利劫持温氏族人而归,即便不考虑其他变数,能成功叫吕轻侠等人投鼠忌器,不敢轻易使柴建从均州出兵进攻武关,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此时真正鼓足劲想要进攻关中、满心想着将关中并入疆域的乃是蜀国君臣。

    在楚梁晋蜀四国之中,开国之初蜀国最为弱小,甚至弱小到蜀主王建都没有敢直接称帝,而是向梁国献表称臣,接受梁国的册封而称蜀王。

    这些年虽说蜀国内部也是忧患不断,但不管怎么说都要比梁楚内乱不休、外敌频侵好上太多,休生养息这么多年,国力也勉强算得上是蒸蒸日上。

    郭却将一麻袋档案,着人搬进书房。

    这几年不知不觉间,军情参谋司从蜀地搜集回来的情报,分门别类已经积存了这么多。

    韦群出使金陵这事,目前长乡侯王邕都没有从渝州派人过来知会,而他们派潜在蜀地的暗桩也暂时都没有新的消息传回来,韦群又不派人到东湖来接触,他们目前所得到的确切消息就有限,能做的,就是先将以往搜集到的资料再过一遍。

    “会不会长乡侯那边知晓我们的立场,而他们又支持出兵吞并关中,才没有派人过来与通声气”冯缭猜测说道。

    从思州民乱顺利解决之后,他们关注的重心便转移到江淮来。

    同时内部的人员调动也大,之前专司蜀地情报刺探的何柳锋都升授都虞候、统领兵马去了,自然不可能继续盯着这一摊事。

    目前军情参谋司这边仅有三名斥候武官专司其事,还有就是谭育良及赤山会跟渝州保持密切接触的人马更清楚蜀地的状况,但从得知韦群出使金陵之后,才过去四天时间,一些更熟悉情况的人手还没能调到东湖来以供问询。

    而三年多时间过去,冯缭、高绍、郭荣等人跟韩谦一样,都需要重新梳理蜀国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

    蜀国内部还是以长乡侯王邕与世子王弘翼的争嫡为矛盾焦点。

    这几年来,长乡侯王邕治理渝州,控制巴南井盐,又与叙州进行大规模的边贸,积累大量的资源,得以形成以他为首,以枢密副使戚伦、伶官景琼文、渝州司马曹干等人为核心、以左清江军为支撑的军政势力。

    而世子王弘翼虽说受蜀主王建的猜忌,这两年格外的低调,但他内有侍中赵惟升,外有镇羌将军、蔚侯王孝先以及鸿胪寺卿韦群等一干将臣相助,声势还是要稳稳压过长乡侯一头。

    最为关键的,就是蜀王王建虽然对世子王弦翼颇为猜忌,却始终没有流露出换嫡的念头。

    现在即便能推测长乡侯王邕极可能也支持蜀军进攻关中,但长乡侯王邕是出于怎样的心思才去支持,却很难凭白无故的去揣测。

    是看到蜀国君臣都强烈主张如此、他个人不能逆违,还是说他从中看到有更好的扩张权势或争嫡机会

    韦群作为跟蜀世子王弘翼更亲近的蜀国大臣,他再度赶到金陵,无疑蜀世子王弘翼一系也是主张趁火打劫、进攻关中的。

    之前推测灌江楼有可能在暗中推波助澜,要说跟长乡侯王邕跟神陵司的渊源更深一些,灌江楼许以怎样的条件,使王邕、王弘翼至少在表面上对蜀军联楚伐梁一事形成一致的意见

    而蜀主王建之前就是因为猜忌世子王弘翼,担心王弘翼进一步坐大后会萌生篡位之前,甚至在梁帝朱裕篡位,梁国第一次内乱时,放弃进攻关中的机会,这一次又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对关中地区起了贪念

    分析来分析去,在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情报信息之前,太多的疑点错综复杂的纠缠在一起,一时半会难以看透,也猜不透蜀军会以怎样的部署进攻关中,韩谦只能使冯翊、郭却二人先紧急赶往渝州去见长乡侯王邕。

    即便影响不了更多的蜀国君臣,但韩谦也希望王邕心里能明白蒙兀人与两三百年来那些进入中原洗掠一把就满足、并没有足够实力扎根下去的游牧民族彻底不一样了。

    韩谦希望王邕心里能明白,蜀军这次一旦大举进攻关中,即便有机会击败梁军主力,也不可能吞并关中,更有可能叫蒙兀人再得渔翁之利。

    …………

    …………

    冯翊、郭却二人踏上西进去见王邕的路途之后,江淮大地很快就凉爽下来。

    韩谦也预料不到局势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韩东虎率部潜入徐泗地区,虽然距离钟离、临淮都不是太远,大约在三四百里的范围之内,但假扮梁军行动,还要更往北面潜入一些然后再假装成韩元齐或陈昆的兵马南下。

    而为了减少被徐泗及寿州军发现的概率,除非极特殊的情况,又或者成功劫持到温氏族人后撤出,韩东瞧见他们则不会再主动联系棠邑。

    韩谦这时候所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的巩固好淮西的根基,即便天下分崩离析,也必须坦然视之。

    梁国大乱,梁境夏季以来的旱情还是特别严重。

    而蝗灾似乎跟大旱又有着直接的联系,斥候搜

    索回来的常规情报显示,颍谯徐泗等地蝗群遮天蔽地仿佛乌云笼罩天穹,而大楚境内今年春夏以来洪涝成灾,对江东、江西、湖南等地农作物生产影响都很大,似乎要向天下百姓展示什么叫天灾**、世道艰难。

    韩谦在五尖山视察浅层煤矿资源时,那持续数日的豪雨,实是一场数十年难遇一次的大台风从秀州登陆,横扫太湖沿滨的州县之后,又从京畿、池州往北面巢滁濠寿等地扫过。

    秀湖、京畿等地风灾严重,初步统计就有屋舍逾十万间倒塌,民众伤亡上万人,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池巢滁濠舒寿等地,风灾不严重,但大面积的连降豪雨,山岳丘岭间连发大水、山洪暴涨,日子也不好过。

    汇聚四周山岳来水的巢湖,八月底时水位差点就漫过东岸新筑的湖堤——东湖西侧的两道新堤,都是照目前能勘测到的最大洪水残留痕迹高程修建的,差不多已经达到五十年一遇的水准了,但八月底都已经是仲秋、深秋之交了,竟然还有这么大的洪水汇涌过来,也令众人猝手不及。

    东湖一度调四千兵马镇守大堤,生怕湖堤被汹涌的大浪湖水冲垮掉,使得这三四年来在东岸的建设成就毁之一旦。

    好在裕溪河的疏浚拓宽,这两年都没有停息过,大雨一停,巢湖水位就很快降了下去,到九月上旬险情就算是彻底渡过去了。

    现在算是风歇雨息,但各地的灾情正如雪片的快速会拢过来。

    也是亏得淮西地广人稀,绝大多数屋舍所建地势颇高,大雨一停,都不虞有积涝之忧。

    各乡县当下主要也是加强即将结穗的水稻田的排水,损失在能承受范围之内。

    诸县新建的煤铁矿场及工坊被山洪及泥石流冲垮十数处,所幸人员伤亡极微,整个淮西地区的生产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目前却是利用赤山会在太湖沿滨部署的人手,将受风灾、家舍被毁的灾民,更加积极往淮西疏导、引流。

    事实上从入夏以来,长江沿岸及太湖沿滨就水患频频,成千上万的灾民流窜乡野,地方上也难以管束,也无力及时赈济,遂成流民,在赤山会的积极疏导之下,七月、八月流入淮西的民户都有两三千户之多。

    九月流入的灾民数量更多。

    两年多时间里,棠邑军的防线往北大踏步推进了两次。

    之前沿滁河、石泉河、浮槎山修建的防线,以及后期沿乌金岭、紫蓬山、五尖山西北麓修建的防线,随着大量的驻军往北推进,目前有大量半永备性质的兵营屯寨,都腾空出来。

    腾空出来的兵营屯寨,以及屯寨附近新开垦的田地,都可以用来安置新迁入的民户,都不用额外投入的;而即便以低廉的价格售给灾民,也多多少少能收回一些军资开销。

    而早在韩谦与王珺成婚之前,从去年淮东大规模迁徙受灾民户过来,韩谦就着官钱局出面,从江东、江西、湖南等地收购大量的牲口,又从叙州发展起来的各家工坊,大量收购铁制农具以及必要的生活用品,然后以借贷的形式,分配到新迁民户手里。

    韩谦初出叙州时,官钱局的总资本才二十万缗,但在允许叙州的织户将棉纱织布直接折成钱款存入官钱局,并通过赤山会对江东、江西等地销售,官钱局的总资本很快就扩张到一百二十万缗。

    而在之后两三年间,官钱局的总资本又稳健扩张到四百万缗,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乔陈等家输入的上百万缗钱粮;而向各地迁入民户出售田宅、并支借出去的钱粮也都包含在其中。

    四百万缗钱款之中,支借给寿王府及淮东总计达到一百二十万缗,棠邑军为弥补军资不足,前后总计支借了一百一十万缗,各家在东湖办各类工坊织院以及煤铁矿场,总计支借五十余万缗;此外除了官钱局还留有六十万缗钱的积存外,差不多还有五十多万缗钱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放贷出去。

    这么做,除了能保证官钱局的资本能稳定增殖、将官钱局的资本更充分利用起来,而不是闲置在钱仓之中之,更重要的是能不再局限于县乡有限的财政水平,而能帮助新迁农户快速扎根于淮西,并快速提升地方上的农业生产水平。

    大规模的集中采购,也有助于叙州及东湖诸种工坊生产规模的稳定扩大。

    早年楚州馆也有类似的官钱铺,但功能太过单一,对早期这种金融机构的雏形,显然缺乏足够而深刻的认识,也就没有办法跟地方治理进行如此密切的结合。

    只有不断填入新的人口,并使之迅速扎根下来,滁州境内、巢州北部以及寿州、霍州南部因为频乱战乱被荒废下来的土地,才能重新得到开发。

    不过,棠邑制置府所辖的军民总数,即便六月底统计已经正式超过一百万了,七**每月流入的人口都超




第六百四十九章 狼子野心
    周启年愣怔半晌,都难以相信吕轻侠所说的一切。

    以棠邑军的实力以及这些年来韩谦极重视侦察斥候之事,周启年相信他要想将三五人从敌后劫走,应该是易如反掌,但这跟将三五百人从敌后劫走,完全是两个概念。

    要是司马家真这么好欺负,金陵事变之前那么多年,李遇及信王杨元演率楚州兵马与司马氏在淮河下游先后对峙那么多年,都没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岂非都是实足的蠢货

    而温暮桥早年乃是与李遇、杜崇韬等人齐名的人物,温博与李知诰、韩谦都对过阵,可以说战术层面不会比李知诰、韩谦相差太多

    而温博所率嫡系战力的韧性、战斗力之强,都足以证明温氏一族乃是与浙东郡王府堪比肩的将门之族。

    即便温氏一族有相当一部分的子弟都在温博麾下为将,此时被困于罗山城,但其宗族之内基本的防御力量,怎么可能会弱

    除非温氏一族主动配合,天下谁能从司马家的眼皮底子,将小规模战斗力绝对强横、冠绝天下的温氏族人劫走

    “夫人说笑了吧,”周启年笑着说道,“即便黔阳侯与梁军勾结,但温暮桥当年乃是杀害韩道勋的罪魁祸首之一,温氏族人怎么可能不加以反抗,乖乖的跟黔阳侯派出的轻兵离开夫人确定不是司马氏跟黔阳侯有什么交易”

    要是确有其事,周启年更愿意猜测司马氏跟黔阳侯达成什么合作协议,或许是司马氏担心淮东会对徐泗出兵,再有意讨好黔阳侯,将其杀父血仇拱手献上。

    然而这能算是与梁军勾结吗

    又或者说这或许是游说司马氏归顺大楚的一个机会

    周启年一时间消化不了这么惊人的消息,甚至连吕轻侠的话真假,他一时也无法分辨。

    “我也不知道韩谦用什么手段说服温氏族人乖乖配合,事后观其聚居地并没有武力对抗、奋力相搏的迹象,但司马氏却是气急败坏,事后分兵数路追捕,但捕杀十数人都是疑兵,最终还是叫这一路轻兵成功逃脱,”

    吕轻侠也不隐瞒她们在徐泗有相当可靠的信息源,更详细的说道,

    “当然,司马氏之所以懈怠、疏于防备,也是从棠邑潜出的这部轻兵,最初是假装梁军从北面接近徐州北。而在温氏族人被劫走后,司马氏派兵马往北追击无果,意识到可能是南面派兵马假扮梁军劫人,后续追兵则沿徐州南部展开,但这时候又被棠邑军这段时间从濠州渡河侵袭的兵马干扰,没有想到这部轻兵带着温氏族人没有北上,也没有往南突围,而是往东到海州北部渡海。很可惜我们得到消息还是晚了一些,四天前寿王府的人在长江口发现赤山会有四艘仓船从外海进入长江水道。也许周先生到东湖时,韩谦已与温暮桥见过桥了……”

    周启年眉头微蹙,他知道吕轻侠说出这么多的细节,自然是方便他去验证真伪,迟疑的问道:“夫人想说黔阳侯劫持温氏族人是……”

    周启年都有些为他的想

    法惊呆了,以致他迟疑着、犹豫着都不能直接吐露出口。

    “周先生与韩谦打交道也非一年半载了,对韩谦是什么样的人物,难道还不够清楚”吕轻侠说道,“当年韩谦借孝道之名,将陛下玩弄股掌之间,而一旦孝道成为他野心权欲的障碍,被他践踏在脚底下,又有什么好值得诧异的杀父之仇,在这种人物的眼里,又能算得了什么再者说了,他不承认,天下谁能说温氏族人就一定落在他的手里周先生此时还能说韩谦不是铁了心跟梁军勾结、以逞其志”

    周启年倒吸一口凉气,心想,为权势父子兄弟相残者不知凡几,他们这样的人要是还相信所谓的父仇不共戴天,不是自欺欺人吗

    只是,倘若温氏族人落在韩谦手里,特别是兵不血刃,极为配合的随棠邑潜袭人马进入棠邑隐藏起来,那韩谦与温氏族人之间到底达成怎样的秘密协议

    周启年这时候有些明白从不抛头露面的吕轻侠,为何要在这里拦截他了。

    他心里也禁不住想,要是韩谦与温氏族人达成什么秘密协议,李知诰还要怎么对罗山城进行围困啊

    周启年暗感,或许都不用等棠邑军与罗山守军里应外合发动攻势了,只需要棠邑军往潢川、乐安两城增派兵马,李知诰就不敢再冒险对罗山城进行密不透风的围困了吧

    周启年之前预料,韩谦及朝廷之中沈漾、杨恩等人反对再激烈,太后一党也极可能会指使柴建在均州配合蜀军对关中发动进攻,但眼下这种情况,柴建又怎么敢轻易妄动

1...337338339340341...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