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再一个辰州洗氏,也是从叙州洗氏分出去的,辰州洗氏的旁系反复受到折损、压制,会不会认祖归宗、重新投靠叙州洗氏,那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韩谦目前并不需要直接咄咄逼人的出兵,去直接占领、统治辰州或者业州、思州这些地方,只需要持续打压这些地区的敌对势力,瓦解掉个别敌对顽固势力对地方的控制权,让亲近叙州或相对中立的势力抬头,占据主导地位,便能通过叙州成体系、成规模的工矿匠坊,确保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力了。

    在韩谦的计划里,三五年内,叙州后续对周边地区的策略都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而这次有些事情能往前大跨一步,也实在是都亏了姚惜水狠狠的“帮

    衬”了他们一把,但短时间内,他的主要精力还是会放在淮西诸州的经营上。

    即便不考虑其他势力的强烈反应,倘若要在辰州或思业等州发动大规模的战事,也必须对占领区进行掠夺性的征敛收刮,才有可能满足庞大的军资开销,这也不合韩谦长期以来的治军理念。

    所以这次,能强迫辰州番营离开辰州,并能解决掉石梁县的归属问题,韩谦便已经满足了。

    至于濠州、滁州、巢州恢复编制,棠邑行营制置府升格,那是应有之义,顶多朝廷会为这事扯一段时间的皮,并不会实质性的影响。

    当然了,这些事能顺理成章的处理掉,田城、高绍、林海峥等核心人物能得封功赏爵,正式跻身大楚中高级将臣之列,也是能鼓舞士气。

    棠邑行营制置府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封功赏赐的便宜不能是韩谦一个人占了。

    林宗靖、冯翊要重新承担起率水军增援叙州之事,只要出兵了,其他事推进才快——韩谦与高绍、赵无忌前往宴厅,与郑畅、韩道铭等人欢聚一堂。

    棠邑这次不费吹灰之力,收复北线十二县,掰着脚趾头也知道无数人内心嫉恨交加。

    用辰州番营拉拢、讨好郑氏,以便在朝中不至于太孤立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韩谦希望梁军能有喘息之际以抵挡蒙兀人在河朔地区的强势,同时也希望淮西能得到休生养息,便不主张北线再兴战事,那就此时的大楚而言,也就是到了彻底歼灭叛军、收复永郴等地的机会了。

    韩谦还不会为了拖郑氏的后腿,就罔顾这关乎大楚根本的利害。

    到宴厅坐下来,除了郑畅外,都棠邑及韩府嫡系,有些话也无需遮遮掩掩。

    韩谦直接表示,他除了支持郑晖、郑兴玄(郑榆之子)统兵攻占永郴等州,还将支持他们更进一步向岭南静海军(清源军)境内进攻。

    除了将辰州番营拱手白送之外,也不会介意郑氏从辰州抽调钱粮——韩谦相信他们也有能力既哄好洗氏,又叫洗氏出钱出力。

    郑氏进军岭南,为控制瘴疫在营伍军队中的爆发,叙州也可以供应充足的祛瘴酒。

    过去这些年,为保障粮食供应,叙州境内除了酿制高纯医用酒精外,都有意控制酿酒业的发展。

    韩谦这次同意郑氏名下的酒商进入叙州以及淮西,但也希望右龙雀军所收复、新拓的疆域,对赤山会及叙州的行商放开限制。

    虽说此时在静海节度使刘隐统治之下的岭南地区,囊括后世两广的地域极为辽阔,但这些地区苗越杂居,自秦汉以降南迁繁衍的客籍丁户以及归化较好的熟番蛮民比例要比辰叙等州更低,大规模的生番蛮民栖息在更为广袤的深山老林里不受管制,目前静海节度使府隶得的在籍户仅十五六万户、不足百万丁口。

    虽说岭南的商贸潜力或许还不及淮西,但收复永郴两州之后,往南便是桂州(桂林),境内有自秦汉以降、千年不断修缮的灵渠,沟通湘江、漓江水系,从桂州往南便是柳州、象州、邕州(南宁),再从邕州往南便是廉州。

    早在汉代,廉州便是海陆交会的商埠重镇,前朝大将也是经廉州跨海征服交趾,设立安南都督府,纳入中原皇朝的疆域之内,海上商船更是往来极西之地,后世称廉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当然,商船经漓江而入西江,到广州则是另一座更大规模的出海口。

    黔阳布想要拥有更大规模的市场,韩谦暂时也无法腾出手来,自然只能先全力支持郑氏往南开疆拓土。

    不过,此时自号南平王的静海节度使刘隐,其父兄两代人能据封州偏隅之地而霸岭南,即便整个岭南地区在籍户仅有百万丁口,实力也绝对不容小窥。

    郑晖收复永郴等地之后,能不能在岭南也用兵顺利,只能拭目以待。

    而不管怎么说,也不管未来与棠邑及韩家的关系会几经波折,至少郑畅的这一次东湖之行是愉快的,是满意的。

    当然了,为了争取湖




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
    “……”

    听到王辙从东湖带来的最新消息,韩谦坐在大帐前的石凳上,眺望夜穹之上的星辰,久久不语。

    “韦群赶到金陵,上过国书之后,除了派人前往楚州游说外,这两天还拜谒李长风、周元、寿王等人甚勤,我们推测所谓的联军伐梁方略,其根本目的还是想说动吕轻侠那边动用柴建所部联军进攻关中……”高绍也带着军情参谋司初步分析过的结论。

    韩东虎与从河朔归来后到侍卫骑兵营任高级侍卫武官的霍厉,将随行携带的地图铺开来。

    楚军目前有四个区域与梁军接壤。

    从东往西,第一个区域乃是淮东兵马负责的淮河下游防线。

    第二个区域则是棠邑军负责的淮河中游防线。

    第三个、第四个区域分别是襄北军负责淮河上游及南阳方城防线,以及襄北军柴建所部负责的秦岭荆子口及淅川防线。

    柴建所部对应的梁军,则是商州武关守军。

    韩谦此前的奏折虽然被留中了,没有公开出来,但韩谦的立场、态度早已经表明,相信蜀国潜伏在楚地的眼线,也不难看出一些端倪来,也不难想象韦群持国书出使大楚后,派人去了楚州,却没有派人到东湖来联络。

    而淮河上游李知诰率部围困罗山城,还没有攻陷,目前与守军正陷在僵持之中。

    李知诰与温博用兵都极稳健,温博不降,李知诰不想所部伤亡太惨烈,在守军粮尽弹绝之前,也不会轻易率部强攻;而即使这一路会有变数,但韦群出使大楚,也不会对没有明确的目标寄以太大的希望。

    楚军真正能大举出兵伐梁的路线,一是信王杨元演率淮东兵马渡过淮河,攻略徐泗地区,这本身也是信王杨元演一直正积极谋划的事情;一是柴建出兵进攻武关,当然也可以从荆州张蟓处借用一部分兵马。

    而对蜀军来说,就是从梁州出兵北上,进攻关中的西南及南部地区。

    站在蜀军的角度考虑,梁国目前已经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韦群这次过说服淮东兵马渡淮河北攻徐泗,对梁国其他地域的关联影响甚少,更多是在大楚内部促成主张伐梁的大局,但能说服楚廷令柴建进攻武关,则真正能有效的分担他们出兵北上的军事压力。

    这才应该是韦群此次使楚的重中之重。

    此时梁帝虽然在关中还拥有六万兵马,但一方面要防止魏州叛军从函谷关出兵进攻潼关,一方面要防止蒙兀骑兵沿汾水河谷出兵进攻河津等地,这时候倘若楚蜀联手从南部进攻关中,这样的消息对梁军来说,也未免太惨淡了。

    而很显然,这并非韩谦坚决劝谏就能阻止的事情。

    甚至大楚不出兵进攻武关,蜀军在梁州能集结五六万精锐从褒斜道、子午道等隘口进攻关中,也够梁军吃一壶的。

    虽说这些年他们与长乡侯王邕一系暗中保持密切的联系,但他们即便能对长乡侯王邕施加影响,但王邕能劝阻蜀国君臣放弃眼前夺取关中地区的良机

    更何况蜀国此时遣韦群出使大楚,谁知道背后有没有灌江楼使人怂恿的因素在内

    韩谦想到这个问题,冯缭、高绍他们也想到这个问题。

    “倘若萧衣卿、王景荣派人进入蜀国撮合,其人又随蜀使韦群进入金陵密见吕轻侠等人,联军进攻关中之事,怕是很快就会成行。”冯缭蹙着眉头说道。

    楚蜀虽然大体能和平共处,但两国联军进入同一个地区,涉及太多复杂的层面,通常说来,谈判及筹备会需一段不短的时间,再加上他们这边暗中扯扯后腿,说不明能让梁帝抓住时间差先打通西出函谷关的通道。

    而只要梁军能重新控制河洛及汴京地区,徐明珍及司马潭的态度就有可能发生转变,重新变成大梁的忠臣孝将,那样的话,梁帝朱裕手里能用的筹码就多了。

    而倘若蜀军此时这所动了夺取关中的念头,是蒙兀人或者直接说就是萧衣卿、王景荣在背后所怂恿,那暗中一直跟灌江楼有勾结的吕轻侠等人在金陵暗中推波助澜,楚蜀联军进攻关中之事,可能在一两个月时间之内就会发动。

    柴建那边甚至只需要得到吕轻侠的授意,就可以直接对武关发动进攻。

    “明天天一亮我们就回东湖!”韩谦沉吟好一会儿,便霍然站起来,跟冯缭他们说道。

    眼下的形势太过错乱复杂,他不得不提前中断巡视州县灾情的行程,叫韩东虎他们做好准备,天一亮便启程赶回东湖去。

    …………

    …………

    一路无言,韩谦赶回东湖时正好是重阳佳节,已经是秋高气爽时节,也许再有个把月,今年的第一波寒流就要从北方涌来了。

    一路奔波疲惫,他匆匆洗了一把脸,便下令王辙,着他将羁押在东湖将近半年的梁朝承天司都虞候沈鹏以及云和公主、赵慈三人带到他日常处理事务的砚池阁来。

    王辙主持北地事务,云和公主及沈鹏、赵慈的软禁监管也由他负责。

    韩谦如此安排,也是考虑到沈鹏、赵慈等人即便无意间泄漏一星半点的情报,都极利于军情参谋司的斥候在中原及河朔地区的潜伏、刺探。

    只不过云和公主及沈鹏、赵慈三人口风都极紧,对中原及河朔地区的潜伏、刺探工作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但以他们三人为饵,王辙还是顺藤摸瓜,抓住七名潜伏在棠邑的梁国密间,算是他们三人这段时间为棠邑做的最大贡献。

    王辙有些想不明白这种形势下,韩谦赶回东湖就紧急将这三人找过去做什么,难道放他们回去传递消息心里又要,就算梁帝提前十天半个月知晓楚蜀将联手进攻关中的消息,又能抵什么用梁帝朱裕这时候定然也早就防备着楚蜀两国会趁火打劫吧

    当然,韩谦明确下令,王辙也是乖乖的带着人赶去分别关押沈鹏、赵慈以及云和公主的监院提人。

    这年头说

    是快,穿街过巷骑马而行都快不到哪里,两炷香后提押人再回到洗砚阁,王辙看到除了王珺、高绍、冯缭、郭荣、奚荏等人外,赵无忌、郭却、奚发儿都被召集过来。

    韩谦正与冯缭、高绍、冯翊三人围着一张桌子用餐。

    他们赶回东湖,已经过了午餐时间,但也就冯缭、高绍、冯翊不拘的陪着韩谦用餐,其他人还是私下拿些吃点填一填肚子更自在些。

    韩谦狼吞虎咽的端着一碗菜饭往嘴里扒拉着,一边听郭荣说着什么事。

    不过,小厅里这时候除了这些人外,普通的侍卫以及侍从左右的佐吏文书,甚至一贯在郭荣身边捉刀拟写函文的霍肖,以及担任侍从武官的霍厉,都在院子里外守着,一副要商议机密的样子。

    王辙将云和公主、沈鹏、赵慈三人带进来,犹豫着自己是不是也要告退。

    “王辙,你与沈将军详细说一说梁晋楚蜀四地入夏以来的形势变化以及蜀使韦群三天前赶到金陵的意图,不要有什么隐瞒,以免误了沈将军的判断。”韩谦停下筷子,直接吩咐王辙说道。

    王辙一愣,疑惑的瞥了韩谦一眼,暗道难道真要放沈鹏、赵慈去关中通风报信当然,韩谦都这么吩咐了,他便将梁晋楚蜀四国公开能刺探到的形势变化以及韦群持国书抵达金陵,使人联络楚州及慈寿宫太后一党的事情,一一跟沈鹏做了说明。

    待王辙介绍情况,韩谦刚好将一碗菜饭扒完,将放下碗筷,盯着站在云和公主侧面的沈鹏,说道:

    “有关灌江楼、晚红楼甚至蜀主王建皆是前朝神陵司及宦党余孽之事,想必沈将军比我们还要清楚,而河朔之变,也证实灌江楼早就在北逃士族的撮合下暗附蒙兀人。我们现在也有明确证据,能确定晚红楼与灌江楼早有勾结,甚至不惜将我这些年在秋湖山、叙州所推行的诸多新术、新法,拱手送到蒙兀人手里。而蜀楚联手进攻关中之事,目前看来已非谁能轻易逆转了——”

    即便预料到形势很难骤然逆转,也能猜到楚蜀极有可能会趁火打劫,但听到中原此时还是一团乱麻,而楚蜀即将联军进攻关中,沈鹏也是好一会儿才缓过劲,理了理衣襟,神色黯淡的说道:

    “时隔这么多天,侯爷才再次召见我等,应该不会是要吓唬我们,有什么事,侯爷尽请吩咐”

    “要阻止柴建从均州出兵进攻武关,也不是没有办法,但相对名正言顺,不至于使棠邑陷入众口|交攻的地步,办法就真不多了——我想请沈将军助我们将温氏族人劫到棠邑来!”韩谦盯着沈鹏说道。

    听韩谦这么说,王辙才陡然想到这是要计出何处。

    李知诰出兵围困罗山城这么久都没有强攻,一是恤用嫡系兵力,一是想着兵不血刃的想逼迫温博献城投降,使温博及所部精锐能为他所用。

    而倘若棠邑能提前一步将温氏族人劫到手控制起来,朝野上下肯定只能称赞棠邑有功,而不能

    指责棠邑用心叵测,但温博及罗山守军这时候出城向李知诰投降,李知诰、吕轻侠他们还能毫无保留的接受吗

    李知诰、吕轻侠到时候会不会反过来更担心温博有可能会率罗山守军与棠邑军里面外合攻击襄北军

    这样情况下,驻守邓均两地的柴建确实是不敢轻举妄动了。

    只不过,温氏族人随温暮桥投梁后,便受封邑在徐州城北聚族而居——梁国大乱,司马氏态度暧昧不明,没有直接将温氏族人直接关押起来,但也派兵马监视左右。

    他们怎么才能办到,派人马悄无声息的穿插到徐州北部,将数百名温氏族人劫持住后再突破司马氏的围捕,成功的将人劫掠到棠邑来

    除了温氏聚族而居的外围必然有徐泗兵马监管外,看看温暮桥、温博父子二人的人生轨迹,但知道温氏族人内部也必然组织起相应的防卫力量,哪怕仅有数十名像浙东郡王府家将般的精锐武力存在,都是极难对付的——特别是温氏族人得知是棠邑派兵马劫持他们,更会拼死反抗吧

    说实话,要是叫王辙去制定行动方案,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定要做,只有与淮东联合出兵渡过淮河(目前棠邑没有水道跟淮河直接,必须要



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
    韩谦指派韩东虎亲自负责指挥这次潜袭行动。

    王辙没有随行,但沈鹏、赵慈等七名梁军密间以及军情参谋司十数名斥候武官,与两营侍卫精锐骑兵在韩东虎的率领下,次日清晨从东湖出发。

1...336337338339340...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