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更俗
蒙兀人不可能不防备韩谦另僻蹊径撤离汴京军民,掐准时机在北地河道彻底冰封一个月之前,将战事推到最,计算可谓十分的精准。
而在蒙兀骑兵主力南下参战后,寿州军及徐泗军都表现出相当强的战斗力与士气。
只是,谁能想到韩谦从筹备北援之初到今日才四五个月或者半年稍多一些的时间,就秘密筹备在颍水上游搭设两座横跨洪泛区、总长近四十里的浮栈通道呢。
除了新造近四千艘专用浮箱船外,考虑到浮栈在大规模人马快速通行时需要相对可靠的稳定性,数百组巨型锚碇,耗铁就高达三四百万斤,这差不多金陵官冶铁场一年多的总产量。
军事实力永远都不能简单的用兵马规模进行衡量。
由于棠邑拥有搭建超长浮栈通过洪泛区的能力,颍水两岸的洪泛区,更大程度可以说是对蒙兀从颍水以东往西进兵的障碍,而非棠邑从颍水以西和东进兵的障碍。
这也将直接限制寿州军或蒙兀人后续对颍涡之间这一区域的控制。
甚至蒙兀人这时候察觉到韩谦的图谋,想绕过此时堵在陈汴通道中段偏西位置的援汴军主力,从外围调动兵马进攻鄢陵、西华,也来不及了。
蒙兀人有没有可能反守为攻,从南面不惜代价的进攻援汴军主力
李秀以为蒙兀人不会这么冲动。
双方在陈汴驿道附近的兵力规模相当,特别是五万多敌军是仓促间进入陈汴通道的南侧,之前更多是考虑切断陈汴通道。
陈汴通道南侧的五万多敌军,特别是南面还有孔熙荣六千多先遣军威胁其背腹的情况下,仓促间要将攻守之势逆转过来,主动进攻以为马步军为主、有几座简寨可倚的援汴军主力,胜算绝对不会超过三成。
李秀、曹霸将十多名队率集起来传达新的作战指战,等到窦荣率亲卫营进驻过来,交接过防务,李秀又将李池、李延兄弟二人留下来,他与曹霸就集结千余乡勇乘船沿淮河上溯入颍水。
六日抵达郸县西侧的郸溪河口。
李秀还是第一次乘船进入颍水,也第一次进入洪泛区的核心。
虽然此时已经入冬,淮水上游乃是长江上游的水位都降了下来,甚至禹水上游的水位都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颍水在汇入禹水上游的来水之后,流量要比往年同期大出七八倍。
即便这一刻两侧大多数洪泛区的水位退了下来,但颍水两岸的残堤,差不多都还淹在水下,顶多冒一个头,大量的屋舍倒塌在泥浆里。
一路过来,沿岸不时能看见已经腐烂不堪人及牲口的尸体,成群的黑色鸦群仿佛气氛压抑的黑云在半空盘旋着,发出呱呱噪耳的叫声。
难以想象夏季水位最盛时,颍水两岸被淹成什么样子!
“李将军、曹旅帅……”
此时已经有一支舟桥水营,先期停驻在郸溪河口,用十几艘大型浮舟用铁索环扣在一起,下巨锚在河心位置搭建出一座六七十步见方的浮坞。
一名舟桥水营的武官等李秀、曹霸等上浮坞后,汇报附近的情况。
鄢陵境内的南撤军民规模要小一半多,已经全部撤出,第一批扁箱船、栈板夜间就能运抵郸溪河口,用于往东侧十七八里外的鸦头岭西麓铺设浮栈通过洪泛区。
这时候天气还没有大寒。
鸦头岭东西延伸不过四里,东麓距离郸县残城约十一二里许,其主峰高仅二十余丈,四周低陷,洪水退去,却满是泥泞的泥浆,仿佛沼泽,除了铺设浮栈,即便是高头大马也无法从裹足深陷的泥浆地里趟过去。
而事实上,敌军此时已经察觉到中了声东击西之计,但大势已成,仓促间不敢贸然进攻北侧援汴京主力及汴京守军,只能将一部分回撤到武亭、郸县之间,意图吃掉留守武亭、郸县的两支棠邑军精锐,以解心头之恨。
敌军显然也看到鸦头岭这个关键节点,意识到棠邑军会铺设浮栈通往鸦头岭援应郸城、武亭,昨日有一支敌骑试图驱马直接趟过洪泛区,进驻鸦头岭。
在泥浆地里行走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两百多敌军到夜里才吃尽辛苦才趟过鸦头岭东侧四里宽的泥浆地,却被舟桥水营埋伏的辅兵将卒迎头杀了五十多人。
&nbs
第七百零二章 新的形势
李秀撤回到下蔡,北岸普通将卒的脸上,自然都洋溢着击退优势敌军的喜悦。
虽然棠邑军这一仗伤亡也有一万三四千人,主要是后期敌军对下蔡及郸县、武亭的反扑极为猛烈,造成极大的伤亡,但差不多是他们双倍兵力的敌军,伤亡还要惨重一些。
当然了,第一次河淮战事惨烈程度,还是远远低于战前的预估。
拿曹霸的话说,完全是雷声大、雨点小,他都没有捞到什么硬仗打。
而棠邑军则顺利完成接援十数万汴京军民撤到颍水西岸、引导颍涡之间逾三十万民众南撤到下蔡、濠州,并在淮河北岸以及颍水西岸获得立足点的一系列战役目标。
这一仗对棠邑来说,自然是打赢了。
不过,李秀赶到北岸大营找冯宣复命,看到大营之内匆匆而过的棠邑军高层将吏,脸上却没有太多的兴奋神色,他这时候才知道在敌军撤围而去的同时,雍州失陷的消息也传到下蔡。
只是这一消息,暂时还没有在淮西公布,仅限于军中高层将吏知晓。
梁帝朱裕潜回蔡州,在雍州城留在三万精锐兵马,但最终还是没有能抵挡住田卫业所部长达一年的围困以及最后一个月尽夜不休的强攻,十五日被敌军攻入城中,最后没能将敌军驱逐出去,仅三四千残兵掩护梁洛王朱贞突围撤入商州。
关中第一城,同时也是天下屈指可数的雄城之一、前朝旧都雍州城,就此彻底陷落敌手。
十月下旬,禹河彻底冰封冻实,在洛阳、函谷等禹河南岸的城寨顽守的叛军残部,在梁师雄的率领下,也裹挟近十万民众弃城,在蒙兀骑兵的掩护下,踏过河冰撤到禹河北岸,此时正往汴京撤去。
蒙兀太子与萧衣卿最终同意梁师雄率部撤出河洛,主要也是田卫业、王元逵两部兵马为攻陷雍州城伤亡也极惨重,极需要休整,而徐泗军、寿州军又面临棠邑军的强大压力,他们暂时抽不出更多的兵力进入禹河南岸,去加强洛阳等城的防御。
而很显然,他们也无法期待梁师雄能在河洛继续支持太久的时间,主动将梁师雄所部撤出东移,最终保证东梁(朱让)面对棠邑以及颍水西岸的西梁军,保持兵马规模上的绝对优势。
对实际上仅能称为“西梁军”的河淮梁军而言,虽然最终夺回完整的河洛地区,并彻底打通与关中的联络通道,但在关中仅剩华州及潼关等渭河南岸下游有限的几座城池。
大部分关中区域,特别是经过这波战乱,犹拥有近五十万口编籍民户的雍州落入蒙兀人的手里,对西梁军来说,也是堪比汴京失陷的巨大创痛。
对此时的西梁军而言,收复河洛之后,目前还勉强保持洛阳府、许、汝、蔡、颍、华、商等州近五十个县的地盘,但也仅有梁国全盛之时的四分之一,人口更是缩减到全盛之时的五分之一,编籍户可能都不足二百万。
而西梁军从梁军全盛之时(含寿州军、徐泗军)四十余万,也缩减到不足八万人众,还都是连续苦战两三年的疲弱将卒,伤病比例又是极高。
西梁军主要兵力也只能屯驻于河洛的两翼,以抵挡关中及来自荥怀两州的敌军压力;其在颍水西岸的防线,甚至还要指望棠邑军能分摊一部分压力。
李秀跟冯宣汇报过新寨乡勇守御鸦头岭前后以及撤到下蔡的安置情况之后,便打算与曹霸先返回李家新寨,这时候韩谦派侍卫过来,找冯宣去大帐议事。
“你们两个跟我走。”冯宣示意李秀、曹霸随他去大帐。
北岸大营位于窖山峡北岸,位于下蔡防线的核心位置,大营包括水军大寨在内,占地范围不比下蔡城稍小,包括水军在内,驻军也高达两万余众,营寨层层相嵌,韩谦的牙帐自然是在整座大营的核心位置。
李秀随冯宣走进祠堂改建的大帐,见大帐之内除了冯缭、郭荣、田城、林海峥、郭却、肖大虎、谭修群、苏烈、温渊、冯翊、王辙、霍肖等棠邑军高级将吏外,西梁的礼部侍郎郭端铎以及沈鹏也在场,却不知道他们此时出现在窖山峡北岸大营之中,是不是跟雍州失陷、关中恶劣之极的局势有关。
大帐之内没有多少坐席,而韩谦也正站在那里跟郭端铎交谈,李秀、曹霸自然老老实实的站到人群之后。
曹霸很不老实的顶了顶站在他前面的王辙,问道:“这么多人都喊过来,什么事情,是分赏钱吗”
“蒙兀人正将其设于云州的南院衙署,往太原府搬,应该是要将其南都迁到太原府。”王辙小声的跟曹霸说道,又很客气的朝李秀拱手施过礼。
“……”李秀没想到蒙兀人这么快就将南院重镇南迁。
虽说太原城距离云州,也仅五六百里路,但蒙兀人做这样的选择,战略意图很明显,
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
“或许着小李侯爷陪同冯翊走一趟”
见韩谦询问合适的人选,冯缭建议道。
他相信李秀的眼光不在军中其他将领之下,由李秀陪同足以代表棠邑的冯翊一起使蜀,应该能较好的全成任务。
“李秀另有任命,”
韩谦摇了摇头,沉吟片晌,转过头跟田城说道,
“蜀军未来能不能守住利州及阴平道南线,对未来天下大局的影响太至关重要了。虽说王邕掌握蜀国已经有两年时间,但王邕治下的蜀军到底有多少战斗力,以及王邕对川南、川西的州县掌握程度到底如何,仅凭几封信报,实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我想你挑选一些人手,亲自走一趟。”
“好。”田城点点头,将这事应承下来。
李秀却不知道他此时还会有什么任命,会叫韩谦亲自惦记着,他站在那里也不吭声,心想此时执掌川蜀的王邕,倘若是朱裕或者李知诰一级的人物,韩谦大可放心蜀军那边的军事部署不会出什么大的纰漏,但王邕与曹干、景琼文这三人组合,仓促间发动宫变就相当勉强,这次能不能承受住更大的压力,实在是不好说,确实是够叫人忧心的。
不过,田城作为援汴军的主将、第一镇军都指挥使以及寿州刺史,韩谦说将他外派就将他外派,就连田城本人也毫无异议,看到韩谦对棠邑军的直接掌握程度,也是叫李秀暗暗震惊。
而仔细想来,棠邑军最为稳定的军事结构,实际是定在旅一级,第一到第四镇军并没有固定的衙署及驻地,这次援汴京以及在下蔡组建防卫兵马,都是以旅为单位打乱混编,临时委任主将、临时组建行营军指挥衙司。
除了田城挑选一批人,作为武官团使蜀外,韩谦还决定正式组建河淮行营军,节制濠州、寿州以及下蔡、飞地郸县,以林海峥兼领行营都总管,杨钦兼领寿州刺吏,并与温博、冯宣兼领行营副都总管,奚奴儿任司马参军,濠州刺史洗寻樵兼领都监军使,将肖大虎、窦荣、冯宣、薛川、谭修群五个马步兵主力旅、一支水军旅、一支舟桥旅以及另编两万屯田兵、总计五万四千余兵马归入河淮行营军节制,负责颍水以东及淮河中游(濠州北部)的军事防御及作战任务。
决定这些后,林海峥与杨钦、冯宣及奚奴儿、洗寻樵、肖大虎、窦荣、薛川、谭修群等人离开,另寻他处商议后续颍水及淮河中游的防御作战细节。
这时候天色暗沉下来,大帐里剩下将吏不多,韩谦吩咐后厨准备晚餐。
李秀不知道韩谦刚说他另有任命是什么事情,与曹霸这时候也不便告退离开,就站在一旁听韩谦跟田城商议出使蜀国将要注意的具体细节。
郭端铎及沈鹏也没有离开。
在众人正要随韩谦移往后帐用餐之时,霍厉走进来禀报孔熙荣赶回来了。
“熙荣回来,那我们将后续的事情谈妥了再用餐不迟。”韩谦说道。
听到这里,李秀心里一惊,一定要等孔熙荣回来再谈接下来的事情,那意味着接下来的事情是要用孔熙荣为主将。
又是一场规模不少的军事行动
孔熙荣所部的先遣军,虽然暂时没有归镇军序列,却是从诸主战力抽调合编的、最为精锐的战力,林胜、王樘、韩豹等都将可以说都棠邑军的嫡系,随时都可以扩编为主力旅。
这个冬季,李秀并觉得韩谦还会继续对涡水两岸用兵,那韩谦要用孔熙荣进攻哪里
李秀想到一个答案,这时候却有些不敢置信,看了郭端铎、沈鹏二人一眼,不知道接下来以孔熙荣为主的军事行动,是不是跟郭端铎、沈鹏二人的到来有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先遣军主力目前留在陈州西南的商水县境内休整,孔熙荣留林胜、王樘在商水督军,他带着韩豹赶回来议事。
事情都已经决定好,韩谦就等着孔熙荣回来领授新的军令。
“我决定组织西北翼行营军,任你为行营都总管、李秀为参军事,除苏烈所部外,原先遣军分拆为两个主战旅,分别以韩豹、林胜为旅帅,曹霸、王樘为副,兵员不足部分,将新寨乡勇拆编其中,你及李秀、苏烈、韩豹即刻商议出兵计划,越快出兵越好——你们要从蔡州南部借道撕开方城防线——郭大人与沈鹏会配合好你们从蔡州借道之事——攻入邓州。不过在攻入邓州之后,你们无需再往南出兵,你们的任务,是第一时间接管淅川、荆子口及武关……”韩谦说道。
“你对我的决定,没有意见吧”韩谦看向李秀问道。
“抵御胡虏,李秀责无旁贷。”李秀低头说道。
韩谦此时出兵邓州的意图很明确,除了要与招讨军联手撕开荆襄叛军在襄北的防御、夺取邓、均二州外,更主要还是要掌握武关道,继而经商洛从南翼威胁已经占领关中绝大多数精锐地区的蒙兀兵马。
他献计削弱蒙兀人对赵孟吉、王孝先的信任,到底是治标不冶本,蒙兀人完全可以不中计,只需要王元逵、田卫业两部兵马补充、休整过来,完全可以调派大量粮秣加强赵、王两部,使之为攻蜀先驱。
此时梁帝朱裕亲自掌握的西梁军伤病太多,河洛地区的农耕、工矿生产又受到毁灭性的摧残,恢复需要时间,要从根本上防止西线局势恶化,又不能完全将希望寄托在蜀军身上,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棠邑军精锐直接参与关中战局……
…………
…………
“东梁军从下蔡撤兵了,蒙兀骑兵都没有怎么打一场,就从涡颍之间收缩回去了”
柴建、钟彦虎等人在郢州、荆门抵挡招讨大军的进攻,襄城这边主要是吕轻侠、周元、徐安等人留守,由于棠邑与梁军对淮阳山、桐柏山以北的信通进行严密的封锁,他们到十一月初旬才知道徐泗军、寿州军以及蒙兀骑兵从下蔡撤退的消息。
不仅他们,即便李知诰最初也预判河淮战事会拖延到明年春后才会出结果。
河淮战事要是在年底之前出结果,他们认为只会有两个可能,要么是东梁军在涡水西岸大胜,棠邑军受到重挫,被迫放弃对汴京军民的增援,黯然神伤的退回到淮河南舔舐伤口;要么是棠邑军大获全胜,将寿州军等全部驱逐出涡水西岸。
李知诰坚决要求去梁州坐镇,这两三个月加快安排邓均两州的兵户家小迁往梁州安置,吕轻侠、周元以及柴建他们都没有强烈挽留他在襄城主持局面,也是基于此,认为河淮战事最终的结果不论是他们预测的哪种情况,他们应该都还能控制襄城的局面,不至于恶化到无以收拾的地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