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众人拿捏不准西门庆对赵氏究竟是何态度,也只得将满腹疑惑藏在心中,闭口不谈此事。

    外人可以装聋作哑,但西门庆一党的程万里、童贯、慕容彦达、赵明诚、秦桧等人却必须搞明白西门庆的心思,以便在朝政上有所拿捏。

    故而,程万里等人纷纷上门拜访西门庆,欲向西门庆讨教求证。

    西门庆第一个见到的是未来老丈人程万里。

    说起来,西门庆与程万里的女儿已经有了数年的夫妻之实,但一直没有夫妻之名。

    西门庆倒不是不愿娶程墨梅入门,而是他当年功名不显,家中又有了正妻扈三娘,无法给程万里的女儿一个好的名分。

    西门庆早就对程万里说过,此生绝不会委屈了他的女儿。待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时,才会风风光光地将他的女儿娶入家门。

    所以,程万里早就知道西门庆是有鸿鹄之志,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配合和支持西门庆。

    此番赶来与西门庆相会,程万里的目的有两个。

    其一,是想提醒西门庆表明政治立场,不要让隐藏的赵氏复辟党、朝野中立派或追随西门庆的人误判了形势,徒增是非。

    其二,程万里这个老丈人见西门庆出使一次金国就增添了四个侍妾,后宫越来越大,也不由得为女儿着急。

    程万里前来逼问西门庆,如今已经高居知枢密院的枢密使一职了,还需多少时日方可迎娶自己的女儿

    难道,还需再加上一个太师、太傅的头衔,才能迎娶自己的女儿

    亦或是……

    剩下的话,程万里引而不发,那意思是再进一步,莫非贤婿你当真要做了皇帝,才肯娶我的女儿么

    西门庆微笑着安抚程万里,请他且放宽心等待佳音。

    西门庆对程万里说,此番回返楚国后,就会对西夏国用兵。

    待战胜西夏国后,就请程万里联合群臣上书,请封西门庆为王。

    西门庆得到王爵后,将纳程墨梅为妃,如此也不会辱没了程万里的家世。

    程万里哪有甚么家世可言他不过是童贯的门馆先生出身而已。

    当年不仅是自诩清流的士大夫们瞧不上程万里,就连程万里的下属董平那一介武夫也敢与程万里攀亲。

    若说童贯是程万里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帮助程万里踏上了仕途。那么西门庆就是程万里命中的第二个贵人。

    西门庆不仅从梁山泊强盗手中救了程万里一家老小之命,还帮助他飞黄腾达,直至坐上了宰辅之位。

    如今西门庆将程万里捧到如此高的位置,定要给他女儿一个王妃的名分,这让程万里如何不欣喜万分

    甚至程万里都能够想到,自己这个未来女婿野心勃勃,绝不会只满足于一个王爵!

    倘若到了那一日,自己不就是位高权重的外戚国丈了么

    ……妙不可言啊……

    想到这些美事,程万里看西门庆真是越看越顺眼。

    是了,老夫以后须得更加勤政,将这江山给女婿看好了啊!

    程万里突然浑身涌出使不完的劲头,他向西门庆匆匆告别后,就办公去了。

    程万里一走,西门庆雅兴大发,走到书房里,挥毫写就了“以我为主”四个大字。

    这府邸曾经是蔡京的府邸,书房也是大书法家蔡京练字读书之地。

    西门庆将四个大字写好,命手下人装裱起来,悬挂在了书房之中。

    得让人评一评,我西门庆的字比之“苏黄米蔡”四大家,究竟孰高孰低啊!

    童太尉是第二个赶来拜访西门庆的朝中重臣。

    当他被西门庆请入书房,欣赏到西门庆手书的四个大字后,




第九百九十章 以我为主
    市井百姓得了西门庆的好处,视西门庆为救星和英雄,自然很好糊弄。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却不免多了一些心思。

    手握实权的枢密使西门庆走了一遭金国,却纳了一个前朝帝姬和前朝宠妃,究竟是何征兆

    若是纳茂德帝姬赵福金为妾,说明西门枢密使对赵氏有和好之意,那么为何西门庆枢密使又将前朝太上皇的宠妃收为侍妾

    似乎,这是对前朝太上皇的不敬说明西门庆枢密使心中并无赵氏

    众人拿捏不准西门庆对赵氏究竟是何态度,也只得将满腹疑惑藏在心中,闭口不谈此事。

    外人可以装聋作哑,但西门庆一党的程万里、童贯、慕容彦达、赵明诚、秦桧等人却必须搞明白西门庆的心思,以便在朝政上有所拿捏。

    故而,程万里等人纷纷上门拜访西门庆,欲向西门庆讨教求证。

    西门庆第一个见到的是未来老丈人程万里。

    说起来,西门庆与程万里的女儿已经有了数年的夫妻之实,但一直没有夫妻之名。

    西门庆倒不是不愿娶程墨梅入门,而是他当年功名不显,家中又有了正妻扈三娘,无法给程万里的女儿一个好的名分。

    西门庆早就对程万里说过,此生绝不会委屈了他的女儿。待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时,才会风风光光地将他的女儿娶入家门。

    所以,程万里早就知道西门庆是有鸿鹄之志,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配合和支持西门庆。

    此番赶来与西门庆相会,程万里的目的有两个。

    其一,是想提醒西门庆表明政治立场,不要让隐藏的赵氏复辟党、朝野中立派或追随西门庆的人误判了形势,徒增是非。

    其二,程万里这个老丈人见西门庆出使一次金国就增添了四个侍妾,后宫越来越大,也不由得为女儿着急。

    程万里前来逼问西门庆,如今已经高居知枢密院的枢密使一职了,还需多少时日方可迎娶自己的女儿

    难道,还需再加上一个太师、太傅的头衔,才能迎娶自己的女儿

    亦或是……

    剩下的话,程万里引而不发,那意思是再进一步,莫非贤婿你当真要做了皇帝,才肯娶我的女儿么

    西门庆微笑着安抚程万里,请他且放宽心等待佳音。

    西门庆对程万里说,此番回返楚国后,就会对西夏国用兵。

    待战胜西夏国后,就请程万里联合群臣上书,请封西门庆为王。

    西门庆得到王爵后,将纳程墨梅为妃,如此也不会辱没了程万里的家世。

    程万里哪有甚么家世可言他不过是童贯的门馆先生出身而已。

    当年不仅是自诩清流的士大夫们瞧不上程万里,就连程万里的下属董平那一介武夫也敢与程万里攀亲。

    若说童贯是程万里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帮助程万里踏上了仕途。那么西门庆就是程万里命中的第二个贵人。

    西门庆不仅从梁山泊强盗手中救了程万里一家老小之命,还帮助他飞黄腾达,直至坐上了宰辅之位。

    如今西门庆将程万里捧到如此高的位置,定要给他女儿一个王妃的名分,这让程万里如何不欣喜万分

    甚至程万里都能够想到,自己这个未来女婿野心勃勃,绝不会只满足于一个王爵!

    倘若到了那一日,自己不就是位高权重的外戚国丈了么

    ……妙不可言啊……

    想到这些美事,程万里看西门庆真是越看越顺眼。

    是了,老夫以后须得更加勤政,将这江山给女婿看好了啊!

    程万里突然浑身涌出使不完的劲头,他向西门庆匆匆告别后,就办公去了。

    程万里一走,西门庆雅兴大发,走到书房里,挥毫写就了“以我为主”四个大字。

    这府邸曾经是蔡京的府邸,书房也是大书法家蔡京练字读书之地。

    西门庆将四个大字写好,命手下人装裱起来,悬挂在了书房之中。

    得让人评一评,我西门庆的字比之“苏黄米蔡”四大家,究竟孰高孰低啊!

    童太尉是第二个赶来拜访西门庆的朝中重臣。

    当他被西门庆请入书房,欣赏到西门庆手书的四个大字后,



第九百九十一章 战鼓急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九百九十一章战鼓急西门庆心中明白,慕容彦达将自己的妹子说得那么可怜,其实还是为了找个借口与自己联姻。

    慕容家族也是一个有钱有势的大家族,否则,慕容彦达的妹子也不可能成为宋徽宗的贵妃。

    如今慕容彦达主动将妹子拱手送给西门庆,显然是下定决心,将慕容家族的命运与西门庆家族彻底捆绑在一起。

    对于慕容彦达的示好,西门庆当然是愉快的接受了。

    既然要做大事,政治联姻就少不了。更何况,西门庆在营救慕容贵妃时,就见过她的真容,的确是一个容颜美丽,令人心动的女子。

    慕容彦达见西门庆答应了联姻的要求,自是欢喜地离开了西门庆府。

    这之后,赵明诚、秦桧等人陆续来访,在西门庆的书房中都进行了一番长谈。

    在秦桧与江南黄文炳的共同努力下,西门庆出征西夏国所需的第一批钱粮已经筹措到位。

    江南地区的粮食也通过淮河水系和汴河源源不断地运到东京汴梁城,再通过黄河、渭水运往永兴军路的京兆府。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许多时候,战争就是拼国力,比后勤。

    西门庆的嫡系部队还在东京汴梁城修整训练,出征的粮食辎重却已经先抵达了陕西。

    正在京兆府练兵的王进军接管了这些钱粮物资,正厉兵秣马,等着西门庆的主力军团西进。

    整个钱粮筹集、调度都井井有条,让西门庆再一次对秦桧刮目相看。

    虽然西门庆知道秦桧有宰相之才,但真没想到他办事如此干练。

    毕竟,秦桧此前只担任过学官和御史之类的职务,尚未在户部历练过。

    比起原本的历史上那个历经磨难,几起几落的秦相爷,如今这个秦桧还是稚嫩了许多。

    西门庆将秦桧放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一者是让亲近自己的人掌权,二者是锻炼秦桧,为将来培养人才。

    西门庆可真没料到秦桧第一次在户部办差,就办得如此妥帖。

    历史上的名人,果然都是有过人之处的啊!

    莫说是大名鼎鼎的秦桧,就是那以金石研究而出名的“赵跑跑”赵明诚,也在西门庆面前展现了他的能力。

    在昔日太学领袖赵明诚的召唤下,许多士人由观望改为支持楚国和西门庆。

    有了这批人分散到各地补充空缺的员额,再加上童贯的门生故吏和西门庆派出去的亲信将领,楚国对各路、州、县地方的掌控已经大为改善。

    皇帝张邦昌要大赦天下,也不再会有旨意不出汴京城的尴尬场面了。

    在西门庆与张邦昌,以及朝中大臣们的共同治理下,楚国竟然迅速地从亡宋的废墟上爬起来,有了一点治世的模样。

    西门庆阻止了南宋的建立,也就切断了金宋再次大战的导火索。

    与历史上相比,西门庆不仅保住了山东、河南、陕西等地,而且更避免了江淮、荆湖地区沦为战区。

    南方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些蜂拥而起的盗贼。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两个反贼钟相和杨幺,这一世不是也乖乖的躲在家中干农活么

    西门庆举荐的心腹重臣几乎都到西门庆的府上拜会了出使金国归来的西门庆,也被西门庆领到了书房欣赏自己的书法。

    众人与西门庆长谈后,皆心领神会而去。

    唯有工部尚书宗泽没有登门拜访西门庆,与西门庆摆出了公事公办的姿态。

    西门庆知道宗泽是一个犟老头子,也没有与他见气。

    不论怎样,宗泽心中鄙夷张邦昌,实际是站在西门庆一边的,对于这一点,西门庆心知肚明。

    宗泽正直而威重,有他管辖工部,能够在重建京师工坊时,减少许多贪污渎职行为。

    事实上,如今的



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
    渭州是宋、楚两国西北边境防范西夏国入侵的边塞重镇。 //

    这渭州城,古时原名平凉。

    平凉之名起始于南北朝十六国时的前秦甘露二年。

    前秦天王符坚为了宣扬自己平定前凉国的功绩,在陇山以东的泾河流域设置了平凉郡,意为“平定凉国”。

    到了唐宋时期,平凉更名为“渭州”。

    渭州,是因渭水而得名。

    渭,指渭河,南北走向的陇山是泾渭二水的一条分水岭,岭东的溪流汇入泾河,岭西的溪流都汇入了渭河。

    泾河与渭河都向东奔流,在京兆府汇合成一条河流。

    平凉地处陇山以东的泾河流域,与渭河可是八竿子都打不着。

    正所谓“泾渭分明”,那么泾河边的平凉缘何要用“渭”字命名呢

    其实,渭州这个地名最早诞生于北魏永安三年,原治所在陇山以西的襄武。

    当时在陇西设置渭州府,是因渭水而得名,可谓实至名归。

    从北魏直到隋、唐,渭州府管辖的地盘包括陇西、定西、漳县、渭源、武山等地,与平凉并存于世。
1...226227228229230...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