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看着胸膛被枪刺穿,兀自死不瞑目的中年文士,那脱掉长衫的青年文士也忍不住流下泪来。他一边摸索,一边轻声呜咽道:“夫子,学生冒犯了……”
那大汉冷冷地看着跪坐在地上的几人,一言不发,不知在打些甚么主意。
不一会儿,青年文士将地上中年文士的银钱也搜了出来,放在一起包好,将那布衫包裹双手捧着,毕恭毕敬地举过头顶,献给了那持枪的大汉。
那大汉接过包裹,绑扎在背上。整理完毕后,他突然双目圆瞪,口中喝道:“你这几个鸟人太慢了,莫不是消遣老爷?统统给老爷去死!”
只见大汉挺枪直刺,一下子就戳翻了身前跪着的青年文士。
“啊”那青年文士惨叫一声,以手捂住胸膛,面带不甘地倒在地上。
抱住少年的那个青年文士见状,松开少年立起身来,气得用颤抖的手指着大汉骂道:“食言而肥,虽禽兽不若也!”
那大汉邪笑一声,哪里会和这个酸儒之人做口舌之辩?他一脚踏住被自己刺死的那个青年文士,拔出枪来,就要杀了这骂自己之人。
就在这危急时刻,那少年人双手乱扬,将一把尘土洒在大汉的头上,迷住了大汉的眼睛,与此同时,少年扔出来的一块石头也砸到了大汉的头上,砸破了大汉的脸颊。
“贼人要灭口!几位兄长速走!”少年人拉着还在骂人的青年文士撒腿就跑。
这时那惊吓得举止失措的青年文人才回过神来,和这种言而无信的无耻强盗去说甚么道理?自己当真好痴!
地上跪着的另外两个文士也醒悟过来,爬起身来就顺着河岸向另一个方向逃命去了。
那大汉用衣袖擦去脸上的尘土,恼羞成怒地怪叫一声。他左顾右盼地两边张望了一下,见先跑的少年人他们离自己远一些,后逃走的那两人距自己不过几丈,于是拔腿就向后逃走的两人追去。
那大汉迈开双腿急追,同时咧开嘴怪笑道:“几个短脚鸟人,也快得过我锦豹子?”
&n
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捉锦豹子
“杀了那个强盗,为夫子报仇……”
少年的哭喊声回荡在西门庆、焦挺和被围住的那大汉的耳边。
那大汉看出西门庆和焦挺都不是好对付的,不敢硬拼,只好拉虎皮做大旗,用大话来吓唬西门庆。他对西门庆开口说道:“足下高姓大名,可是江湖上的好汉不知是否听过梁山好汉‘锦豹子’杨林之名”
西门庆一听,瞪大了眼睛,盯着那大汉问道:“汉子,你就是‘锦豹子’杨林”
那大汉答道:“在下正是杨林。这河北、山东一带多识我的大名。为因能疾跑如飞,又在身上刺了一只豹子,江湖上都叫在下做‘锦豹子’杨林。一月之前,在下于路上酒肆里遇见梁山泊的公孙胜先生,同在店中吃酒相会。公孙先生备说梁山泊晁天王招贤纳士,将小弟引荐上了梁山。在下上山之后,备得晁天王器重,让小人做了山上的头领。”
原来这贼人就是梁山一百零八将里的“锦豹子”杨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又一个该死的梁山贼人落入了我西门庆大官人的手中!
杨林这厮就是相州本地人,乃是个长期混迹于绿林中剪径杀人的恶徒。
与别的强盗有所不同的是,这厮是个独狼型的强盗,喜欢一个人在河北、山东各州流窜作案,杀人越货后就远走高飞。
多年前,杨林曾经与来自盖天军襄阳府的“火眼狻猊”邓飞合伙抢劫,并且跑到登州时,又结识了当地登云山寨的强盗“出林龙”邹渊。这三人都是喜欢杀人放火的强盗,彼此觉得性情相投,就结为了好兄弟。
大约五年前,喜欢单打独斗的“锦豹子”杨林与“火眼狻猊”邓飞各奔东西,跑到不同的州府杀人放火。
那“火眼狻猊”邓飞杀人放火之时,也懂得招兵买马,不出五年,就跑到辽国境内,在蓟州饮马川的山上立了一个寨子,自己当上了山大王。
“锦豹子”杨林却依然只顾自己埋头杀人,没有更加高远的目标。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杨林这厮回到家乡后也不安分,杀人越货,忙得不亦乐乎。
此时被西门庆围住了,杨林就将梁山泊的名头拿出来,自己冒充梁山好汉,想以此吓退西门庆,让自己得以脱身。
“锦豹子”杨林哪里知道,梁山好汉的名头吓得住别人,却吓不住西门庆。自己面前这位大官人,平生杀得最多的就是梁山好汉。
那梁山好汉中,诸如甚么“豹子头”、“赤发鬼”之流,都被西门庆砍掉了脑袋后,将身子拿去喂了狗。杨林这只“锦豹子”,在西门庆大官人眼里不过是只没有甚么分量的病猫而已。
西门庆知道这杨林应该是在说谎吓唬自己。历史上,杨林遇到公孙胜之后并没有立即上梁山,而是继续在河北、山东流窜作案。后来他偶然遇到去寻找公孙胜的戴宗后,才跟着戴宗一起上了梁山。
可是现在“神行太保”戴宗在江州就被陆小乙坑死了,自然不可能再来给杨林领路。所以,杨林这厮还在四处单打独斗,凭着性子肆意抢劫杀人。
“我呸!梁山好汉是些甚么腌腌玩意儿大官人我专杀梁山好汉!来人啊,给我拿下杨林这个狗贼!”骑在马上的西门庆一口唾沫就喷在了“锦豹子”杨林的脸上。
杨林又羞又恼,就欲舞动手中枪来斗西门庆。怎知眼前一花,一个身形胖大的壮汉已经撞入他的怀中,扭住杨林的双臂,将他狠狠地摔翻在地。
&
第二百七十二章 汤阴岳家庄
这洹水河边地处临漳县与相州府城的交界处,西门庆等人就没有返回临漳县去报官,而是直接去了相州府城。www
入了相州府城,西门庆陪着郦琼二人去州府衙门报了案,将抓获的杀人强盗杨林交与了州府里的公人。
那知州相公听闻这恶盗杨林杀死了州学里的学生和夫子,勃然大怒,立即开堂审理,录了郦琼和西门庆等人的证词。
轮到审讯杨林时,那“锦豹子”杨林本不是个硬汉,眼见今日失手被捉,人证物证俱在,自己抵赖不得,就准备直接招供。
怎知道,那知州相公也是的士人,对几个相州学生的遇害耿耿于怀,根本不容杨林主动供述。知州相公口中叫着:“好一个刁徒,竟敢撒泼抵赖!众人给我加力打,本官看他招与不招!”
公人们得了知州相公的令,将杨林架到堂下,“噼噼啪啪”地痛打了几十脊杖。众公人都恨这杨林残害的州学学生,在行刑时不由杨林分说,当真是棍棍到肉,打得杨林皮开肉绽。
杨林在那里痛呼“小人愿招!小人愿招!”却没有一个公人听在耳里。众公人直重重地打了四五十杖,打得杨林只剩下一口气时,方才罢休,回禀知州相公说贼人招供了。
知州相公命人录好卷宗,让众人都签字画押之后,将杨林打入了死牢,过几日就押赴菜市口问斩。
因西门庆有捉贼救人之功,知州相公要重重打赏西门庆。西门庆推辞不受,请知州相公将奖金全部分给了此次遇难的几人的家里老小。西门庆此举,让知州相公与少年郦琼对西门庆又增添了几分敬意。
在相州府城里住宿了一夜,料理完“锦豹子”杨林打劫杀人之事后,西门庆就与郦琼告别,出了相州府城,直奔南边的汤阴县而去。
少年郦琼将西门庆一行送出相州南门,才在道边与西门庆洒泪而别。
西门庆他们快马加鞭,很快就将相州府城扔在了身后。那郦琼也变成个小黑点消失在了后方。
西门庆却不知晓,经历过今日之事后,郦琼眼见河北盗贼蜂起,危害地方,深感只读圣贤书不能很好地平贼。于是,他文武双修,在之余学习兵书战策与击刺骑射之术,走上了与其他州学学生不一样的道路。
汤阴县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汇的山前地带,北与相州府城接壤,东至卫河与大名府的内黄县隔河相望,东南至五陵镇与内黄、浚县交界,南与安利军交界,西与林县相接,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要冲之地。www
汤阴县县境东西修长,南北狭窄,县境西部为太行山东麓丘陵,势跨浚、汤两县之火龙岗,纵贯其间,其余皆为平原,地势平坦。
汤阴县的历史悠久,原名荡。荡为古国名,因荡水流经此地得名。汉高祖二年始置荡阴县,因位于荡水之阴得名。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废荡阴县入邺,东魏天平二年改称魏德县。
隋开皇六年,复置荡阴县。隋开皇十六年,改荡阴县为荡源县。
唐贞观元年以水微温,改荡水为汤水,并改荡源为汤阴县。此后,汤阴县的名字沿袭至今。
有了乔郓哥的领路,西门庆一行人向南渡过汤水,顺利地到达了汤阴县城。在县城里休整一日,再采购了一些礼物后,众人就离开了汤阴县城,向东去往永和乡孝悌里的岳家庄。
西门庆骑在马上煞是兴奋,与乔郓哥和焦挺二人一路上言谈甚欢。一想到自己有机会将岳飞这个千古名将收入麾下,西门庆心里就不是一般的爽啊!如果再有机会招揽了现在的密州教授秦桧,让这两人都为自己效力,不知道会是一番甚么景象心里想一想都觉得好是期待啊!
&nb
第二百七十三章 岳飞习武
河边的众少年闻言,停止了喧闹,顺着岳翻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村口那边有两个少年如风一般飞奔过来,远远地就在向他们挥手致意。
那两个少年莫约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跑在前面那人面方耳大,广额疏眉,两颊甚丰,目圆鼻尖,自口以下,重颐甚长,正是岳翻的兄长,岳家庄庄主岳和的二儿子岳飞。
岳飞身后的另一个少年容貌俊朗,身姿挺拔,猿臂蜂腰,就是众少年口中与王贵箭法难分高下的张宪。
见岳飞和张宪来了,岳翻、王贵、徐庆等少年都一起迎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道:“岳飞哥哥,你们回来了!师傅他老人家可好”
岳飞微笑道:“众家兄弟,周同师傅只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师傅让我们每日勤练箭术,不得懈怠。过两日师傅病体痊愈之后,可是要亲自来考校兄弟们一番哦!”
岳翻开口说道:“哥,你看我们不正在苦练射箭么今日师傅不能来,还是你给我们暂代教师之职,指点我们吧!”
原来,岳飞他们的师傅周同这几日生了病,在邻村的家中卧床调养。岳飞与张宪这是去探望了周同,方才回到岳家庄。岳飞他们的师傅周同是这汤阴县出名的一个乡豪,箭术十分了得,就住在离岳家庄不远的一个村庄。
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为岳飞出生时的这一异相,他的父亲岳和与母亲姚夫人都暗自称奇,私谓此子日后成就定必非凡,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希望儿子将来能有鹏程万里的前途。也因此,岳和与姚夫人自小就对岳飞悉心培养。
岳飞的父亲,岳家庄的庄主岳和是当地的富户,为人心胸宽大、善良慈悲、乐善好施。
在河北闹饥荒的年份里,岳和让自己与家人尽量缩衣节食,为的是把省下来的粮食拿去给附近的饥民食用。有人向岳和借钱,故意赖帐不还,岳和知道了,也不当一回事,不与人争。还有人看准岳和的温驯善良个性,而在耕种时故意越界,侵占岳家的田地的,岳和也一笑而过,不与之辩,将田地割与那人。
岳和的个性如此宽怀慈悲,村里的人都对岳和非常敬重。那些借钱不还和侵占岳家田产的人也羞愧难当,纷纷登门谢罪,再不敢在村里耍赖放刁。
岳和年青时的名声就在乡里传播,邻近一个姚家庄的庄主姚大翁知晓岳和的为人后,大加赞赏,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岳和为妻。
岳和与姚夫人成亲后,因年纪尚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不幸夭折了。岳和十七岁时,与姚夫人生下了二儿子岳飞。
岳飞出生之后,他的父亲岳和见此儿性乖巧、聪明,特别为他请了老师来教导他读经史,并勤练书法。个性温和慈悲的岳和是想培养自己的儿子走应试、科举出仕之路。也就是说,让岳飞长大后当一个饱读诗书的士人。
怎知晓,少年岳飞自小就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他竟然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并且,岳飞天赋异禀,生有神力,小时候就喜好舞枪弄棒,常带着村里的一群小儿厮打嬉闹,作那行军打仗的游戏。
因为朝廷重文轻武,岳飞的父亲岳和还是希望岳飞能够静下心来参加科举。但岳飞的母亲姚夫人见岳飞有习武从军的志向,就告知了自己的父母姚大翁和杨氏。
&nb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未来军官团
王贵哼了一声,拿起弓就要去与张宪比试。岳飞却突然说道:“王贵,休听徐庆那厮聒噪,乱了心神。”
王贵闻言,顿时冷静下来。他立在原地调整了呼吸,待到心情平复之后,方才全神贯注地射出手中的箭支。不出意外地,这一箭也命中了红心。
岳翻等人又是一阵叫好声。
张宪见了,越众而出,举起了手中弓
很快地,王贵与张宪都射完了三箭,前方的箭靶红心上稳稳地插着六支箭。最后经过岳飞评定,王贵与张宪的箭法相差甚微,打成平手。
众少年都围着王贵与张宪说笑,夸赞二人箭法了得,和岳飞哥哥一样,得了周同师傅的真传。
姚政感叹道:“王贵、张宪,我们这些人里,除了岳飞,当是你们二人箭法最为出众了。前些日子周同师傅已经将他珍藏的良弓射虎传给了岳飞。听说周同师傅还有一把良弓,名叫穿柳,只怕将来会传给你们二人中的一个了。”
姚政所说的周同传良弓给岳飞之事,是在不久之前发生的。
有一日,周同在指导这群少年人射箭时,为了给他们示范,对着箭靶射出连珠三箭,尽皆命中红心。周同对众少年说,能够练成这样的箭法,就算可以出师了。
当日岳飞站了出来,说自己愿意一试。得到周同的许可后,岳飞瞄准箭靶一箭射去,那支箭竟然直接射中了周同射在箭靶上的箭支,将那箭支劈成了两半。
周同见了大惊,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宝贝徒弟精进如此。随后周同想到自己临老了还能教出这般高明的徒弟,心中又是大喜,就将自己珍藏的良弓“射虎”送给了岳飞。
这“射虎”弓是取名自李广射虎,箭没入石的典故,顾名思义,乃是一把力道甚大的强弓。周同告诉岳飞,此弓的弓力有四石,一发即可洞穿重甲,非膂力超群之人不可使。岳飞天赋异禀,只要坚持打磨身体,不出几年,就可以使得这把“射虎”弓了。
周同还有一把良弓名叫“穿柳”,得名于养由基射柳树,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典故。那把弓的稳定性极强,适用于快速发射连珠箭。周同说要再择一个优秀的弟子相传。
这几日,岳家庄的少年们如此积极的练箭比箭,也是想脱颖而出,得到周同的“穿柳”弓。
岳飞听了姚政的话,对他说道:“小舅父,你前些日子待在姚家庄,没有见过乔大哥。乔大哥也拜了周同师傅为师,尽得师傅的传授。我观他在连珠箭上颇有天赋,箭法造诣假以时日必在王贵和张宪二位兄弟之上。师傅也很喜欢他,只怕那穿柳弓终究会赠与乔大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