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然而,或许是德军狙击手知道有人盯着他们,所以即便此时依旧有人将手探出战壕摇晃也没人敢开枪了。
这就是舒尔卡想要的效果,对德军狙击手形成一种威摄。
如果德军狙击手不敢开枪,那么苏军“手掌逃兵”的恶性循环就会被很好的扼制。
不过舒尔卡并不满足这一点。
他突然发现即便德军不开枪似乎也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舒尔卡在雪地里发现一道并不明显的凹痕,就像是一条带子,从德军阵地一直沿伸到一辆坦克残骸后。
那当然不是一条带子,而是德军狙击手利用坦克残骸的掩护匍匐前进留下的痕迹。
他当然无法将这些痕迹掩盖,或许他认为这没有必要,因为新雪很快就会将这些痕迹掩盖。
幸运的是,舒尔卡在它被完全掩盖前注意到了这一点。
于是,舒尔卡就将步枪对准坦克旁的那具尸体……那当然不是一具尸体,而是一名德军狙击手。
他的历害之处就在于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藏身处并且没有伪装的趴在苏军士兵面前。
“砰!”一声枪响过后,那具“尸体”飙出了一道鲜血然后脑袋一歪就不动了。
这证明舒尔卡是对的,因为真的尸体显然不会有鲜血。
指导员缩回脑袋时就吃惊的望着舒尔卡,问:“你怎么发现他的我一直以为那就是具尸体!”
“他应该迟些再出来装尸体!”舒尔卡回答:“等雪花完全将痕迹掩盖之后!”
指导员叹服的点了点头,眼神里又是羡慕又是钦佩。
这时一声枪响传来,战士们一阵欢呼:
“打中了,我看到他在动!”
“连长同志,安季普诺夫同志打中了一个!”
……
闻言舒尔卡不由意外的往安季普诺夫的方向望去,他知道这并不容易,因为舒尔卡在外面观察了好久才打掉两个,而安季普诺夫却能找到第三个。
“你怎么发现他的,安季普诺夫”指导员似乎对此很感兴趣。
“没什么!”安季普诺夫耸了耸肩,带着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我只是感觉有一处地方雪比较薄,而且带着一些不规则……我猜那是敌人在雪地里活动了下自己冻麻的手脚导致积雪滑开了!”
舒尔卡朝安季普诺夫点了点头,赞赏道:“干得好,安季普诺夫同志!”
安季普诺夫高兴的笑了起来,就像是个得到小红花的孩子。
“谢谢,连长同志!”安季普诺夫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我还需要向连长同志学习,我是受到你的启发,否则我根本不会去试着寻找……因为在此之前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
舒尔卡没好意思说不久前他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更让舒尔卡吃惊的还不是这些,他有些不敢相信面前的这个安季普诺夫与刚入伍时信誓旦旦的说“不杀人”、“不会将枪口对准同类”的那个“教父”……他在击毙一名敌人之后完全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第二百八十八章 快速突破
德军是在一小时后发动的进攻。
他们照例用炮弹往苏军阵地方向打一阵,然后几十辆坦克就黑压压的朝苏军防线推进,一排又一排,来势汹汹。
舒尔卡粗略数了一下,大慨五十辆坦克,后面跟着大片的步兵。
让舒尔卡吃惊的是,在这些坦克里居然看到了五辆t34,它们开在前头,只不过被涂上了德军装甲部队的黑色“十字”。
显然,这些是被德军缴获的坦克,而且由于t34出色的性能,所以即便德军对它们不熟悉而且还没有通讯设备很难与其它坦克协同,甚至这些坦克还有可能会被空军误会为敌人的坦克,但10军还是将它们用上了。
由此也可知,德军这是希望能赶在天黑之前突破苏军防线有所作为。
舒尔卡想的没错,正面进攻的德军是第7装甲师、第14摩托化步兵师和第35步兵师。
前两者是隶属于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他们原本在北面进攻苏军第30集团军的防线。
但是因为特维尔遭到坦克第四旅的反攻损失惨重……这其中主要是储存在特维尔的补给被摧毁以及几座大桥被炸毁,这使德军在北面的补给十分困难无力支撑装甲部队的进攻。
于是,冯.博克就将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调往中部进攻沃洛科拉姆斯克。
此时担任进攻任务的是第7装甲师。
这个装甲师曾经参加过法国战役完成了对敦克尔刻盟军的合围以及对法国第9、第10集团军的合围,它在隆美尔的指挥下几乎横穿法国一直打到法国西南部,而自身的伤亡仅仅只有2624人,损失坦克42辆。
因此,这个装甲师也被称为“魔鬼师”。
此时指挥这支部队的是汉斯.冯.冯克少将。
从隆美尔手里接过这个装甲师,冯.冯克少将感到有些压力。
原因是冯.冯克少将作为一名普鲁士贵族,他被所有人包括伦德斯泰特在内的贵族一派寄予厚望,他们希望冯.冯克指挥的第7装甲师能够超越他的前任,也就是那个校长的儿子隆美尔。
这一直让冯.冯克少将十分苦恼,因为与隆美尔辉煌的战绩相比他在俄国的战绩并不突出。
虽然是打胜仗,而且是令人瞩目的胜仗:第7装甲师全歼了俄坦克第5师,不过第7装甲师也损失了大约一半的兵力。
“这不公平!”冯.冯克少将私下里对副官说:“隆美尔进攻法国的时候,法国人是用后背与他作战的,而我却要面对敌人的t34!”
这也是第7装甲师拥有几辆t34的原因,他们从俄坦克第5师手里缴获这些装备然后马上就用它来补充到部队里去。
不过现在,冯克少将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通过之前的几次试探性进攻,冯克少将知道俄国人极度缺乏反坦克炮,他们甚至用燃烧瓶攻击德国坦克。
不过尽管如此,冯克少将还是对这种燃烧瓶很头疼……德军坦克使用的是汽油发动机,它们很容易被燃烧瓶引燃。
因此冯克少将对步兵下令道:“你们必须跟上坦克,在坦克越过战壕的时候,你们要将战壕、弹坑里的敌人消灭干净,尤其是手里抓着燃烧瓶的!”
然后,冯克少将就命令自己的部队发起进攻。
就像古德里安说的那样,他们必须在白天突破敌人防线尽量扩大战果,然后在夜晚到来之前构筑好防御工事以防敌人偷袭。
不过……冯克少将却并不是这么想的。
他举着望远镜朝苏军纵深观察了一会儿,从这里开始一路往东都很适合装甲部队进攻,为什么
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
苏军阵营响起一片欢呼声,那是两翼第316师的步兵在呼喊。
德军则气急败坏的用炮兵对有可能的口袋阵地展开一阵猛轰。
不过这么做还真有点用,两辆t34被敌人炮火命中炸毁,另外还有一辆则被炸塌了掩护整个埋在雪里头……坦克乘员倒是没事,很快就营救出来。雪埋住了排气管很快变成水,接着倒灌进发动机里使其瘫痪在了原地无法动弹。
冯克少将战战兢兢的向霍特汇报。
“将军!”冯克说:“我们的进攻失败了!”
这让霍特十分意外。
“失败我没听错吧!”霍特说:“他们还有什么能阻挡你们的东西”
“坦克,将军!”冯克回答:“我认为是坦克第四旅!”
“你确定”霍特问。
“不,我不确定!”冯克说:“但他们都是t34,至少有几十辆,我们闯进他们的埋伏圈!”
“埋伏圈”
“是的,他们把坦克布设在坦克掩体内!”冯克解释道:“我们的空军甚至无法发现它们,我们因此损失惨重!”
霍特没有对此做出回应,他知道在战斗失利后指责自己的将军是没有意义同时也是不公平的。
说它没有意义是因为这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更不可能反败为胜甚至可能更糟。
说它不公平,则是因为即便是自己在前线指挥很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并掉入敌人的陷阱。
沉默了一会儿,霍特就挂上了电话,他看了一会儿地图后,马上就一个电话打到第14摩托化步兵师的指挥部。
“马上进攻,敌人1075团右翼!”
“是的,越快越好!”
于是另一个方向的战斗很快就打响了,炮弹成片成片的朝1075团阵地倾泻,德空军也转到了那个方向,而第333团方向的战场则安静了下来。
舒尔卡暗道一声不妙,德军这反应、这速度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德军这打法很高明。
苏军坦克第四旅只有一个,而且确定的在1075团的左翼埋伏,虽然德军刚刚在这里吃了个大亏,但至少确定了坦克第四旅的位置。
另外,德军又知道坦克第四旅的坦克不多,于是就确定其它方向是安全的。
这么一来,坦克第四旅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军进攻其它方向而无法增援……增援就很可能意味着暴露,此时德空军侦察机只怕已盯着这片地区,即便是雪墙也无法藏住t34了。
果然,不久命令就传了下来:“一营增援杜博谢科沃!”
杜博谢科沃就是1075团的右翼。
“坦克一起增援吗”舒尔卡问了声。
“不!”韦尼亚科夫回答:“只有我们!”
原因就不需要多说了,坦克只能呆在原地,任何一点动静都有可能被赶来的敌机炸毁。
既然明知道它们的调动会被炸毁,当然没有人会傻到坚持这么干。
但这也就意味着……一营要在没有坦克的情况下面对敌人的进攻。
杜博谢科沃,是骑兵第3军的防区与第1075团防区的结合部。
显然,这个结合部比两个团之间的结合部更为复杂,因为它甚至涉及到另一个军的指挥,这还会牵扯到炮兵协同的问题……比如第1075团发起反攻,而第3军却为前线提供炮火不动拦阻射击,这么一炸就把炮弹打到自己人头上。
一营赶到这里的时候战斗已经进行了半个多小时了。
这时恰好是德军进攻的间隙,所以部队很顺利的就进入阵地。
战壕里躺着到处都是死尸,有德军的也有苏军的,显然德军已经冲进战壕与苏军展开肉搏战。
“这里谁指挥”韦尼亚科夫大声问。
一名满脸漆黑的少尉站了起来:“大尉同志,我指挥!”
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斗
苏联1941正文卷第二百九十一章战斗战斗几乎是刚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反坦克步枪在一声声枪响中接二连三的射出子弹,几辆轻型坦克停了下来……或许是因为被反坦克枪击中要害部位发生故障,又或许是乘员被杀伤无法正常前进。
但这只是其中几辆而已,其它坦克依旧带着德军士兵气势汹汹的涌进了苏军防线。
似乎是商量好的,敌我双方都开始朝敌人投掷手榴弹,随着“轰轰”的一阵轰响,防线前就乱七八糟的炸成一团。
在这方面德军显然更占便宜,因为手榴弹若是掷进战壕在半封闭的空间里伤害更大。
就像现在这样,德军甩过来的手榴弹在战壕里一排排炸开将苏军战士炸倒,而苏军甩出去的手榴弹则有许多被坦克挡住,炸开的弹片也同样如此。
一枚手榴弹甩到舒尔卡身边,“嗦嗦”的冒着青烟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那一刻舒尔卡什么也没想,一翻身就往后滚出战壕。
战壕外虽然危险,但比起有手榴弹的战壕却要安全许多。
至于捡起手榴弹回抛……舒尔卡在射击时就注意到他们在拉弦之后会等一会儿再将手榴弹甩出。
这是老兵的做法,新兵通常是一拉弦就迫不及待的甩,而这也会给敌人回抛的机会。
眼前的德军显然是前者,所以舒尔卡根本就没有将其回抛的念头。
果然,舒尔卡刚刚翻过战壕就只听“轰”的一声爆响,手榴弹在战壕里炸起一堆尘土。
舒尔卡一翻身重新滚入战壕,在手榴弹的硝烟中再次探出身来朝敌人射击。
“砰”的一声,就击中一名握着手榴弹准备投掷的德军士兵。
目标不过三十几米,舒尔卡甚至都不需要瞄准就命中他的手臂。
冒着青烟的手榴弹掉在地上,那名德军士兵赶忙换一支手将其捡起,正要重新将它抛出但却来不及了……
一声爆响,手榴弹在半人高的位置炸开,弹片四处飞射将周围四、五名德军炸倒在地。
“砰!”舒尔卡又打出一发子弹,刚从坦克后冒出头的德军士兵就被打倒在地。
那是一名冲锋枪手。
战场有句话叫“冲锋枪加手榴弹,近战金不换”,冲锋枪在近距离作战能造成的伤害一点都不比手榴弹差,一举手就是横扫一片。
一梭机枪子弹飞射过来,舒尔卡赶忙缩回脑袋然后顺手捡起战壕里的两枚手榴弹拉燃了弦就接连抛了出去。
一名德军恰在这时冲上了战壕前沿端着冲锋枪对准舒尔卡……舒尔卡一把抓着他的脚就将其从光滑的雪面上拖了下来。
“哒哒哒”冲锋枪子弹几乎是贴着舒尔卡的头皮飞了过去。
掉进战壕的德军冲锋枪手还想挣扎,却被舒尔卡一枪托砸晕了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