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问题是这没有必要,能够用坦克解决尽量减少伤亡,没有人会愿意端着枪冒着生命危险往前冲。

    “我们或许不需要坦克!”舒尔卡说:“他们可能是想来投降的!”

    “我们朝他们喊话了!”指导员说:“可他们并没有回应!”

    “那就是他们还在犹豫!”

    “是的,他们还在犹豫!”指导员回答:“可我们可没那么多时间跟他们耗着!”

    这是典型的苏联人的脾气,他们总是一根筋,要么投降,要么就打到你投降。

    “给他们送上几件棉袄!”舒尔卡说。

    “什么”指导员疑惑的望向舒尔卡。

    “另外再给一点食物!”舒尔卡说:“告诉他们,我们这里有温暖的火炉,他们可以吃饱了可以好好的睡上一觉!”

    指导员愣了一会儿,就点头说道:“我去试试!”

    &nbs




第三百六十一章 勒热夫
    “幸运的是!”卡图科夫接着说道:“据第39集团军传来的情报,德国人在勒热夫方向只有少量的坦克,据说他们从百姓那征召到了许多马拉雪橇用于战斗!”

    “他们打算用马拉雪橇来对付我们的坦克”加夫里洛夫中校开着玩笑:“真是出其不意,他们学会了我们的战术!”

    军官们随之哄堂大笑,却只有舒尔卡依旧皱着眉头。

    “有什么问题吗”卡图科夫见此就朝舒尔卡投来疑惑的目光。

    “上校同志,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战术!”舒尔卡回答。

    “你是说用马拉雪橇对付我们的坦克”卡图科夫摊了摊手:“我看不出这战术有什么好的地方!”

    舒尔卡走到地图前,说道:“德国人的第9集团军,现在可以说是德国人稳住防线的中流砥柱,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德国人的空中力量主要用于掩护第9集团军!”

    说着舒尔卡就把目光转向卡图科夫,这只是他的猜测,不过是合理的猜测。

    “是的!”卡图科夫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德国人把空军集中在勒热夫一带!”

    “所以,德国人至少在勒热夫一带占据了局部制空权!”

    卡图科夫再次点了点头。

    虽然德国空军从整体来说处于劣势,但就像之前他们集中力量抢占特维尔上空的制空权一样……他们还是有能力占据局部制空权。

    “问题就在这,上校!”舒尔卡说:“我们坦克的速度很慢,而敌人马拉雪橇却恰恰相反。所以,虽然我们拥有厚厚的装甲,也有比他们强得多的火力,但却追不上他们!德国人只需要在雪橇上一边逃跑然后一边用电台呼叫空中支援……”

    接下来的事就不需要舒尔卡多说了。

    德空军一来对苏坦克部队的打击就是致命的。

    就算德空军一时没来,也完全可能出现苏军追不上也打不着德军的尴尬局面,于是厚重的装甲防御和强大的火力完全得不到施展……坦克原本是快速机动单位,但在这特定的战场上,马拉雪橇取得绝对的速度优势后,就把坦克变成了追赶骑兵的重步兵,最终结果就是累也能把重步兵累死。

    指挥部里的笑声马上就消失了。

    “可是上尉同志!”扎哈卡维奇中校说:“我们这次的任务是在敌人的防线上打开缺口救出被困的友军,如果他们逃开的话……就意味着我们能顺利的打开缺口!”

    “不,扎哈卡维奇同志!”加夫里洛夫中校回答:“如果我们打开缺口,就意味着他们是放我们进去的。所以,我们无法把它们救出来,我们会成为被包围的另一个旅!”

    卡图科夫不由沉默了。

    因为他知道舒尔卡说的是对的,马拉雪橇的优势就在这里,他们会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快速的躲开近卫坦克第1旅的正面进攻,然后攻击其侧后将近卫坦克第一旅与后续部队切断。

    到时,驾驶着笨拙的英式、美式坦克的近卫第1旅将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将自己包围甚至切割、围歼。

    顿了下,卡图科夫接着说道:“德国人将主力装甲部队布置在防线内,还有反坦克装备,如果我们深陷其包围圈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是当然的,“玛蒂尔达”坦克



第三百六十二章 火力侦察
    勒热夫,是历史上成就了莫德尔的地方。

    原因不仅是因为莫德尔在德军溃退时守住勒热夫并依靠它从侧翼对苏军发起反攻,更是因为在几个月后苏军对德军在此发起更大规模的反攻……勒热夫距莫斯科不到200公里,是德军被击退后防线中距离莫斯科最近的部位,原则上对德军装甲部队来说只需要三小时就能打到莫斯科。

    德军也正是这么做的,他们在这里集结几个装甲师准备对莫斯科发起突袭。

    苏军当然无法忍受这种情况,于是发起代号“火星行动”的战役率先对勒热夫发起进攻。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拥有数量绝对优势的苏军在进攻勒热夫时付出四十余万人的伤亡却无法拿下勒热夫。

    这场战役之所以名不见经传,只是因为另一面同时发生了更有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个结果也使朱可夫被批评为“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就不会打仗”的将军。

    舒尔卡知道勒热夫的重要性,而此时莫德尔在勒热夫方向的防御并不是很严密,于是也更容易将其攻下。

    这也是舒尔卡建议占领勒热夫的原因之一。

    当天傍晚近卫坦克第1旅就出发了。

    行军倒是十分顺利,除了大批的苏军及物资往前线运送之外几乎就看不到敌人。

    这是苏军的主场优势,虽然有些地方的百姓对莫斯科没有多大的好感,但一旦意识到苏联有可能胜利,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站在苏联一边。

    于是,德军士兵想要在村镇或是百姓中藏身是几乎不可能的,百姓会第一时间向苏军报告甚至自发的将这些德军抓住或打死。

    村镇没有德军的容身之处,同时野外又是低温且没有食物,于是德军如果不想死的话就只有投降。

    这使苏军能迅肃清残敌,反过来如果是德军就不一样了,他们总是会遭到大量的游击队的袭击和骚扰,而且这些游击队相当一部份还是正规军转过来的。

    近卫坦克第1旅在行军的路上十分惹人注意,原因是很多苏军没见过他们的坦克。

    时不时的会有人问:“嘿,你们这些是什么坦克”

    这时近卫坦克第1旅的战士们就会回答:“是英国坦克!”

    “你们是英国人吗或者在英国受过训练”

    ……

    战士们一脸懵圈。

    对于苏军士兵来说,使用英国、美国坦克作战是件很奇怪或者说很新鲜的事。

    第二天近卫坦克第1旅才赶到勒热夫外围。

    勒热夫距离特维尔100公里左右,这对“玛蒂尔达”来说需要十几个小时……这绝对是件很折磨人的事。

    这使舒尔卡都有些耐不住性子了,他对卡图科夫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该使用自己的坦克,尤其是‘t34’!”

    “我们会的!”卡图科夫对此深表赞同:“我已经向上级报告了,事实证明他们给我们的坦克是堆垃圾,虽然我们的确用它们打了胜仗!”

    这要求很合理,毕竟近卫坦克第1旅使用英式、美式坦克只能说是坦克不足时的权宜之计,或者也可以说是对这批坦克战斗力及优缺点的一种检测或是学习。

    不过不管怎么样,此时的近卫坦克第1旅还是要用它们战斗。

    舒尔卡和卡图科夫等人首先是见到的是第243师师长叶戈罗维奇上校。

    第273师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师,编入第39集团军负责与近卫坦克第1旅协同进攻勒热夫。

    他一上来就对卡图科夫说道:“你们总算来了,我们



第三百六十三章 炮火
    “这证明你是正确的,舒尔卡同志!”卡图科夫对舒尔卡说:“拿下勒热夫显然对我们救出被围困的部队有很大的帮助!”

    这也就是勒热夫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原因之一,只要把炮兵往上面一摆……十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就只是发现并摧毁。

    问题就在于此时的勒热夫在德军手里,而且还有铁路相通,他们可以用铁路运输火炮、炮弹或者其它补给。

    于是,苏军坦克只要进入十公里范围就有可能遭到轰炸,就更别说是进攻勒热夫硬地了。

    “看来我们只有在夜里进攻!”加夫里洛夫中校说。

    夜里进攻可以尽量避开敌人炮火的优势,还有德军有可能的制空权。

    但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好办法,因为坦克同样也没有夜战能力,而坦克在夜里对于居高临下隐藏在雪地中的德军反坦克炮来说就靶子。

    “我们的炮火能压制得住德国人的炮火吗”卡图科夫把目光转向了叶戈罗维奇上校。

    叶戈罗维奇上校摇头回答:“不,卡图科夫同志!敌人居高临下而且藏在火炮掩体中,而我们的炮兵却暴露在空旷的雪地里没有任何可供掩护的东西。所以,虽然我们炮火射程比敌人远,但却总是被他们压制!”

    “‘喀秋莎’呢”扎哈卡维奇问。

    “喀秋莎”或许是压制敌人炮兵的神器,因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的炮弹并撤离。

    但是……

    “我们用‘喀秋莎’轰炸过几次!”叶戈罗维奇上校回答:“但我们不确定是否炸毁些什么东西,我们只知道敌人的大炮依旧在响着,准确的将我们的火炮炸毁!”

    不用想,“喀秋莎”的轰炸效果也不是很好。

    “喀秋莎”其实更适合轰炸密集排列的目标,比如成群的步兵、坦克等,如果德军将炮兵分散布署的话,“喀秋莎”只怕也无能为力,除非苏军的弹药多到不惜用数十枚火箭弹炸毁敌人一门火炮。

    空军就更不用说了,此时勒热夫一带已经成为德军的主要防御目标,德空军已经集中在这里与苏军抢占制空权。

    于是指挥部就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扎哈卡维奇中校才说道:“或许,我们更应该回到原来的方案,也就是撕开敌人防线把被围的部队救出来。我的意思是说,占领勒热夫一点都不比这简单!”

    “但进攻勒热夫对我们的坦克来说却是可行的,扎哈卡维奇同志!”加夫里洛夫中校坚定的站在舒尔卡一边。

    “可现在看起来似乎也不可行!”扎哈卡维奇回答:“敌人的炮火封锁周围十公里的范围,我们把坦克开到勒热夫都需要一小时……也就是敌人可以用一小时的时间把我们的坦克当靶子打,他们的炮兵观察员用高倍望远镜躲在高处观察着我们,然后把我们的位置告诉炮兵,炮兵再把我们的坦克一辆接着一辆敲掉!我们就是靶子,毫无还手能力的靶子,加夫里洛夫同志!”

    “说这些没用不是吗”叶戈罗维奇上校说:“我们应该打一仗,在有坦克的情况试着对敌人发起进攻,而不是呆在这里担心这担心那的,说不定敌人并没有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

    叶戈罗维奇上校说的虽然有些莽撞,但似乎是对的,毕竟战争就是这样,它不会因为你没有想到合适的进攻方法就停下来等你……被围困的9个师正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苦苦支撑着。



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路
    接下来的战局就不用多说了,苏军坦克一辆接着一辆的拥挤在主干道上被德军炸毁,很快主干道就被坦克残骸挡住。

    这些坦克残骸甚至无法推开,原因是自下而上的有个陡坡,同时“玛蒂尔达”坦克拥有厚重装甲后马力不足,更重要的还是路面结冰履带无处着力,于是很快坦克就无路可走。

    步兵倒是可以从河道陡壁往上爬,但这可想而知不会有什么作用,他们很快就被德军机枪成排成排的子弹打了下来,只在雪地里留下一滩滩血迹和一具具尸体。

    卡图科夫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身边的参谋下令道:“撤退!”

    “是!”

    卡图科夫举起望远镜望向战场,问:“你怎么看,舒尔卡同志或许扎哈卡维奇同志说的是对的,我们应该绕过这个地方而不是进攻!”

    舒尔卡没有回答。

    如果碰到无法或是很难攻克的地方,德军通常也是将它绕过或是包围而不是死磕。

    但勒热夫不同。

    原因是勒热夫是德军防线重要的支撑点,就像之前所说的,方圆十公里都在其炮兵的封锁范围内,再加上德军马拉雪橇的快速机动作战,绕过它的结果就是很容易让德军再次将防线缺口补上接着就像第29、39集团军那9个师主力一样被包围。

    “我认为我们要进一步掌握勒热夫的地形!”舒尔卡说。

    卡图科夫很干脆的回答:“没问题!”

    这的确没问题,因为这里是苏联,包括勒热夫也是,苏军中总有几个从小生活在勒热夫在那长大或是去过那的士兵。

    事实上,在苏军进攻时卡图科夫已经让部下去寻找了,所以当舒尔卡跟着他回到指挥部时已经有两名士兵在那向参谋描述着。

    “上校同志!”见卡图科夫回来,参谋就报告道:“这是多罗费维奇上士和叶夫多基姆中士,他们是在勒热夫长大的!”

    卡图科夫径自走到一旁端起一杯热开水,然后朝舒尔卡扬了扬头,说道:“交给你了!”

    “舒尔卡同志!”在舒尔卡上前时两人激动的向舒尔卡敬礼:

    “很高兴见到您!”

    “有什么需要我们的吗”

    “是的!”舒尔卡说:“我想知道除了主干道外,勒热夫其它地方还有什么路吗”

    “的确有这样的路!”多罗费维奇上士回答:“勒热夫海拔并不高,平时各个方向都有人,所以小路很多,问题是这些小路到冬天就被积雪堵上无法通行了!”

    卡图科夫听到了这边的声音,不由面带疑惑的走上来问舒尔卡:“你是打算偷袭”
1...6263646566...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