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你终于开窍了,阿历克塞!”麦赫利斯赞扬了一声,然后就下令道:“那就这么做吧!”

    “是,麦赫利斯同志!”

    等麦赫利斯离开后,阿历克塞压低声音对舒尔卡说道:“这太神奇了,你怎么可以……”

    “把战局说成这样”

    “是的!”阿历克塞说:“敌人第28步兵师是增援占科伊而不是逃跑!”

    “不,他们是逃跑!”舒尔卡回答。

    “哦,是的!”阿历克塞明白了舒尔卡的意思,然后他也煞有介事的看着地图说道:“是的,他们是逃跑,我们不能让这些侵略者这么轻松的从我们的土地上溜走,所以我们要狠狠的教训他们一番,让他们从此再也不敢跨进我们的土地半步,同时还要让其它敌人知道侵略苏联的下场……”

    “够了,阿历克塞!”舒尔卡忍不住打断了他:“现在没有别人看你表演!”

    沉默了一下,然后两人突然呵呵笑了起来。

    阿历克塞不够灵活,或者说他不了解麦赫利斯。

    麦赫利斯不会喜欢别人否定他的计划,甚至害怕别人否定他的作战计划……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越是缺什么就越喜欢炫什么”。

    这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因为缺,所以心里有种强烈的**希望自己在这方面能达到满足,于是有一点成绩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炫耀了。

    此时的麦赫利斯差不多就是这样。

    他缺乏的就是战场经验和指挥能力,虽然有舒尔卡做“参谋”,但在几次成功后他也迫不及待的想自己表现一番,或者也可以说是尝试摆脱对舒尔卡的依赖。

    于是大胆的制定了一个进攻计




第四百二十四章 对手
    舒尔卡是一直到傍晚才返回部队的,这时苏军对德第28步兵师的轰炸已基本结束了。

    就像舒尔卡想的那样,苏军将轰炸机分成五十一组轮番对第28步兵师实施轰炸,这直接导致德空军不敢轻举妄动。

    曼施坦因为此与第十航空队司令埃伦中将进行了一番讨论。

    “第28步兵师需要你们的掩护,埃伦中将!”曼施坦因在电话里说:“我它们正因为遭到敌人的轰炸而无法前进!”

    “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埃伦中将回答。

    “什么意思”

    “俄国人最近正在频繁的用一些手段!”埃伦中将说:“他们用少量的战机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我们主力机群赶到其上空时,他们的轰炸机主力就趁机轰炸另一个位置!”

    曼施坦因不由“哦”了一声。

    “所以,这对我们其实是一样的!”埃伦中将回答:“我们任何时候出发,飞往任何空域作战都没有区别,问题在于……”

    “我明白了!”曼施坦因随后就放下了电话。

    很明显,问题不在埃伦中将,只要曼施坦因要求,飞机随时都可以飞到第28步兵师上空掩护。

    重点就在如果这只是个诱饵,德军战机飞临第28步兵师上空的话,就意味着占科伊很有可能遭到俄军大规模的轰炸,而此时占科伊又是重中之重。

    因此,曼施坦因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但谁想到苏军对第28步兵师的轰炸是一轮接着一轮中间几乎没有间隔,曼施坦因忍了一回又一回,最后终于忍不住打电话给埃伦中将。

    “我们是否能派些战机阻止他们”曼施坦因说:“我是说只派出一部份!”

    “没问题,将军!”埃伦中将回答:“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们飞到哪里空战都一样!”

    于是十二架战机就从亚米安斯克起飞了……德军在占领亚米安斯克后第一时间就抢修了位于那里的机场,战机和轰炸机随之转移到机场成为德军战机的前进基地。

    十二架战机很顺利的就赶到第28步兵师上空然后加入驱赶轰炸机的战斗。

    但是,就在他们做这些的时候,云层中突然俯冲下来几十架苏军战机追着德军战机就是一通疯狂的扫射。

    措手不及的德战机第一时间就损失了三架,剩下的九架周围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敌机……苏军五十架轰炸机再加上三十架战机,总数都是德战机的八倍多。

    虽然轰炸机对德战机的威胁并不是很大,问题在于德飞行员想从他们中找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战斗机都困难。

    于是在几分钟的战斗又损失了三架战机后,德战机不得以撤出了战斗。

    “那是个陷阱!”埃伦中将对曼施坦因说:“他们似乎知道我们会这么干了!”

    “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点利害看看!”曼施坦因说:“把我们的主力派上去,把他们全都揍下来!”

    “在此之前或许可以!”埃伦中将回答:“但是现在,这么做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天色就要黑了,将军,他们的空袭很快就会停止了!”

    曼施坦因看了看窗外,然后无奈的回答道:“你是对的,我们应该继续盯住占科伊!”

    放下电话后,曼施坦因隐隐感觉到自己碰到对手了,他相信如果对手能做到这样,也就是这一切都是对手设计好的,包括轰炸机小规模分批轰炸使德军左右为难,那么在俄军方面一定有什么人足够了解他。

    这个人会是谁呢

    俄军克里木方面军司令科兹洛夫中将

    &nbs



第四百二十五章 占科伊
    其实舒尔卡不见得会比曼施坦因高明,事实上舒尔卡在指挥艺术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肯定要比曼施坦因逊色不少,毕竟曼施坦因是军人世家出身而且军校毕业的。

    舒尔卡的优势,一方面是因为他拥有更多知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导致许多曼施坦因不知道或是不确定的东西或情报,在舒尔卡这已经是确定的了,也就相当于神机妙算。

    其次,就是舒尔卡知道曼施坦因这个对手,而曼施坦因却不知道对手是舒尔卡。在此之前,曼施坦因还一直以为对手就是只会死打蛮冲的俄国将军。

    当舒尔卡返回部队时近卫坦克第1旅已经赶到了占科伊并发起了进攻。

    舒尔卡回答的第一时间就向卡图科夫报到,这是他还在费奥多西亚时接到的命令。

    “上校!”舒尔卡在正在看地图的卡图科夫面前敬了个礼。

    “哦,舒尔卡同志!”卡图科夫抬起头,然后脸上就露出了笑意:“干得好,你成功的为我们争取到大约十几小时的时间!”

    “我们的突击队已经赶到辛占公路了是吗”

    “是的!”卡图科夫点了点头:“他们还带去了一批地雷,另外我们的空军也赶在天黑前空投了一批地雷,他们会把这些地雷布设在公路上!当然,这些地雷很可能无法困住敌人第28步兵师!”

    舒尔卡当然知道这一点。

    就像德军很难用地雷困住苏军一样,在冬天到处都封冻的季节苏军埋设地雷同样也很难困住德军,因为部队对公路的依赖反而少了,尤其是重装备较少的步兵师。

    但这至少会减缓第28步兵师的行军速度,尤其如果突击队时不时的在路边埋几枚地雷。

    这样此消彼长之下,原本路程差不多的两支部队的时间就被拉开了。

    “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它了!”卡图科夫指着地图的一个点说:“占科伊!”

    占科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克里木半岛的交通枢纽,几乎所有的克里木公路、铁路都需要经过占科伊。

    更重要的还是,克里木半岛和乌克兰大陆之间更多地区是断开的,一大片要么是湖泊要么就是海湾,只有一条狭长的地狭连接于两者之间。

    这条地狭叫彼列科普地狭,它东面是锡瓦什湖,西面是与黑海相连的卡尔基尼特湾,最窄处只有8公里,也就是说只要守住这8公里宽的地峡,德军就无法进入克里木威胁驻守其中的苏军的安全。

    而占科伊又坐落在地狭的出口处……地狭出口距占科伊只有50公里左右,占科伊可以成为封锁地狭绝佳的后勤补给和兵力动员基地。

    但就是这样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地,却被德勃兰芬堡部队轻松的敲开了大门。

    现在,一旦苏军占领了占科伊,马上就可以威胁并封锁彼列科普地狭,于是外面的援军进不来,里面的德军出不去。

    “他们在城外构筑了一道防线!”卡图科夫说:“大慨在城外两里处!”

    “城外”闻言舒尔卡一阵意外。

    德军应该知道他们的对手是苏军装甲部队,而装甲部队的优势就是野外作战,他们应该扬长避短选择在城内巷战才对。

    所以从始至终,舒尔卡都认为这场战斗会在城内打并且已经做好巷战的准备。

    可现在事实却恰恰相反,他们居然选择在城外构筑防线。

    “是因为地势有利于防御吗”舒尔卡问。

    “不!”卡图科夫随手就拿出一幅地形图在舒尔卡面前,说道:“占科伊平均海拔只有20米,可以说是一片平坦!”

    闻言舒尔卡不由皱了皱眉头,这就更奇怪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虎式
    清障步兵在前方开路,坦克在后头一边掩护一边前进,偶尔还会步兵打出的曳光弹的方向开上几炮。

    此时的近卫坦克第1旅对步坦协同这样的战斗已经习以为常了,即便是在这时候还十分困难的坦克夜战能力也是如此。

    地雷被清除,路障被拉开……这些东西在夜里实施起来似乎更方便,因为清障步兵可以在黑暗中作业,不会像白天那样成为敌人的靶子。

    接着就是铁丝网。

    这个也不困难,只需要将从两端剪断,绑上吊绳然后就可以从旁边拖走。

    甚至有经验的老兵还会利用这些铁丝网排雷,他们用吊绳拖着成捆的铁丝网经过疑似有雷的地方,铁丝网的重量就足以将反步兵地雷引爆。

    至于反坦克地雷,这玩意不灵敏,甚至整个人站上去都无法将其引爆……如果能引爆就炸不着坦克了,所以只需要用军刺找到它并将它挖出来就可以,收着还可以用来对付敌人的坦克。

    接着是反坦克壕。

    不过这反坦克壕其实并不能算是反坦克壕。

    反坦克壕其实没有一定的标准,原因是它们要对付的坦克长度不一样、越障能力也不一样,所以要求也不一样。

    如果对付的是那种连水泥墩子都过不去的坦克,反坦克壕就只需要挖一个小坑,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的坦克在现代居然敢号称亚洲第一。

    通常情况下,反坦克壕宽度都要超过所针对坦克车身的一半。

    比如德军要对付的是苏军t34坦克,而t34坦克车长6.1米,那么反坦克壕无论如何都得超过3米,否则坦克只要前后重量一样大多都能跨越。

    深度则由坦克履带高度及越障性能决定,一般在三米左右。

    而德军构筑的反坦克壕其宽度是够了,大约有四米左右,但深度只有两米,而且还有一部份是积雪。

    这些是卡图科夫从前方得到的情报。

    卡图科夫为此还松了一口气:“他们的反坦克壕挡不住我们,深度不够!”

    顿了下,卡图科夫又补充道:“也许是冻土的原因,他们短时间内没法完成!虽然他们逼迫占科伊百姓为他们挖掘!”

    可以看得出来,卡图科夫最担心的还是这道反坦克壕。

    这其实情有可原,因为所有的这些东西就是反坦克壕最麻烦……如果他们能成功的构筑一道符合要求的反坦克壕,再加上容易打滑的冰雪和冻土,坦克的确很难跨越。

    到时就需要工兵在敌人的炮火下施工,而且还只能从施工的几处前进,很容易遭到敌人的集火打击。

    正因为这样,卡图科夫才会在听到这情报后暗松一口气。

    但舒尔卡却认为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就算德国人因为时间问题没能完成这道反坦克壕,他们也完全有时间撤回占科伊组织巷战,毕竟他们也清楚一道挡不住敌人坦克的反坦克壕就跟没有区别不大。

    但德国人却没有这么做,他们依旧选择在这道防线上坚守。

    这或许也就说明他们还有其它的倚仗。

    舒尔卡举起望远镜望向前线,那里正照明弹你来我往的打来打去亮成一片,时不时的还会爆出几团炮弹炸开的火球。

    苏军的坦克正在照明弹的光线下越过反坦克壕……就像卡图科夫说的,反坦克壕挡不住它们。

    但就在这时,突然一辆t34被命中化为了一团火球。

    初时舒尔卡还以为那只是意外,就像之前所说的,战场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大口径榴弹炮恰好命中,或者反坦克炮之类的。

    但很快舒尔卡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因为正在越壕的t34坦克一辆接着一辆的被摧毁,其中有些甚至整个炮塔都被掀翻落到十几米外。

    &n



第四百二十七章 紧急装备
    舒尔卡想的没错,那的确是“虎式”坦克。

    它原本计划4月20日服役……这天是希特勒的生日,它将在那天向希特勒展示其性能并在生日仪式上向他致敬。

    但是,东线的战局使希特勒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他对部下怒吼道:“我们的装备是用来战斗的,如果我们已经输了战争,还要这些装备干什么所以,现在就是需要它们的时候,现在!”

    元首的固执是无人能撼动的,于是尽管有许多人反对,因为它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但最终“虎式”坦克还是被秘密的紧急运往东线。

    曼施坦因原本是打算把它们用在刻赤半岛的进攻上。

    毕竟是它的首次参战并且严格来说还处于实验阶段,准备不是很充分所以不适合参加烈度太强的战斗(当时曼施坦因认为刻赤半岛胜局已定)。
1...7475767778...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