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另一个,则是近卫第1旅装备了“**莎”及火箭筒……它们可是巷战的利器。

    所以舒尔卡一点都不担心这个,他甚至都没跟着自己的部下进入占科伊,他叫住了哥萨克指挥着他的排围在了“虎式”坦克旁边甚至还组织起了防御。

    “不要让任何人靠近它!”舒尔卡下令:“包括自己人,不服从的允许射杀!”

    “是,上尉!”哥萨克回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两百米
    两小时后,苏军就占领了占科伊全城。

    有了占科伊这个据点,早就等在锡瓦什湖外的第51集团军就陆续登陆为占科伊补充兵员和物资。

    不过这些似乎都是次要的。

    卡图科夫第一时间就赶到了舒尔卡的位置,他像舒尔卡一样,马上就命令警卫连加强周围的防御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德国人的新型坦克”卡图科夫问,眼睛已经开始打量着“虎式”。

    “是的,就是它!”舒尔卡点了点头。

    “干得好,舒尔卡!”卡图科夫说:“你又立了一功!”

    说着卡图科夫就迫不及待的跳上了坦克,然后吃惊的叫道:“这些混蛋,他们把88mm炮装到了坦克上,我猜它可以在一公里外就摧毁我们的t34……我们的坦克在它面前就像是玩具!”

    卡图科夫甚至还想爬到坦克舱里进一步观察,但舒尔卡阻止了他。

    “我们要抓紧时间了,上校!”

    “什么”卡图科夫不明白舒尔卡这话的意思。

    “我们必须把它弄走!”舒尔卡解释道:“我认为最好是在天亮前弄到费奥多西亚,否则德国人会派出飞机来炸毁它的!”

    卡图科夫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你是对的,舒尔卡!”他从坦克上跳了下来,然后迫不及待的对跟在身边的参谋叫道:“别在那发呆,鲍里斯,马上把工兵营叫上来,另外再叫调一列火车!马上!”

    “是,上校!”

    运输过程有些艰辛,原因是“虎式”坦克实在太重了,而且苏军又没有携带起重机,这使工兵营不得不用一种原始的方式,也就是挖个坑将“虎式”拖上平板车,再为其辅上铁轨连接到铁路的方式与火车相连。

    但更麻烦的还是它的宽度……使用战斗履带时其车体宽度达到了3.56米,这已超过了火车运输的宽度,如果勉强运输的话会使它撞到旁边的东西尤其是无法过隧道。

    而此时要将履带拆除又没有足够的时间。

    卡图科夫用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把履带炸断!”卡图科夫下令:“然后把它卸下来!”

    于是“轰”的一声,履带就被卸下了。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对于有作战需求的德军来说,他们当然不能用这种方法卸履带。

    但这坦克对于苏军来说更多的是研究价值而不是作战价值……它实际上已无法作战,被穿甲弹击穿,想修复它并让它重新走上战场只怕比登天还难。

    于是,履带当然可以炸断然后快速卸下。

    这甚至对研究毫无影响。

    “我认为你需要跟着它回去!”卡图科夫朝“虎式”扬了扬头对舒尔卡说:“你知道的,我不想麦赫利斯乱来,他甚至不知道它的价值,只会把它当作一种战利品炫耀!”

    这的确是个问题。

    麦赫利斯欠缺军事知识,他不知道某种新装备问世时各种数据的重要性,所以的确有可能像卡图科夫说的那样,把它当作战利品炫耀。

    其结果就是德军能轻易获知它的位置然后派出轰炸机将它炸毁。

    “占科伊有我!”卡图科夫说:“你照看好它!”

    “是,上校!”舒尔卡回答。

    这件事被当作军事机密严格封锁消息,甚至都没有向麦赫利斯报告。

    所以当火车在天亮前赶到费奥多西亚时,舒尔卡甚至是依靠自己的工兵营将坦克卸下车的。

    “我们应该把它放哪”工兵营营长涅克拉索夫上尉问舒尔卡。

    “把它运进仓库!”舒尔卡说:“我们不能让任何人发现它!”

    “是,上尉!”

    实际上别人也的确发现不了什么



第四百三十五章 联系
    无论如何,“虎式”残骸是顺利的运进了相对安全的地下仓库。

    舒尔卡这时才联系到了方面军指挥部。

    联系的方式经过一道转折……先是联系上卡图科夫,然后以近卫坦克第1旅指挥部的名义向方面军司令部报告,这样才引起重视。

    不过其实也没引起重视,因为就像舒尔卡猜测的那样,麦赫利斯根本就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所以也就点点头表示收到了就把电报丢到了一边。

    直到电话线接通后,舒尔卡给麦赫利斯打了个电话。

    原本这电话也是根本就打不进方面军司令部的,确切的说是直接会被参谋给截住并淘汰掉,只不过舒尔卡表明了身份而参谋又知道舒尔卡对麦赫利斯来说意味着什么。

    然后几经周折,舒尔卡终于听到了麦赫利斯的声音。

    这时舒尔卡不由松了一口气,这几乎都比自己直接驾车去指挥部一趟花的时间还要多了。

    “舒尔卡你在费奥多西亚”麦赫利斯吃惊的问:“我一直以为你还在占科伊战斗,你们又一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我们的计划成功了,敌人很快就要无路可逃了……”

    “是的,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说:“我知道这些,不过我认为您应该到火车站来一趟!”

    “火车站为什么”

    “到时我会向您解释!”

    麦赫利斯犹豫了下,然后回答:“或许,我可以让阿历克塞代我去!”

    麦赫利斯不会轻易离开他的堡垒,尤其是白天。

    即便现在德国空军已经在全力轰炸占科伊而把费奥多西亚放在一边。

    舒尔卡没想到这样,他只是希望麦赫利斯能亲眼看看“虎式”然后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但现在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不过这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舒尔卡能说服麦赫利斯尽快的让海军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虎式”残骸运走而不是留在这里。

    想到这里舒尔卡就回答道:“不,麦赫利斯同志,还是我去指挥部一趟吧!”

    后来,当麦赫利斯意识到“虎式”残骸是个多大的功劳之后,根本不需要舒尔卡说,自己屁颠屁颠的就跑到仓库来。

    他甚至一边摸着“虎式”一边向斯大林报告:“是的,我确信,斯大林同志,因为它就在我眼前!”

    当然,这都是后话。

    舒尔卡再一次出现在麦赫利斯的指挥部已经是半个多小时后了。

    麦赫利斯向之前一样,正乐呵呵的向莫斯科邀功……这也是方面军指挥部收不到消息的原因之一,这里的电台大多是用于与莫斯科联系而不是指挥部队作战。

    迎上来的是阿历克塞。

    “欢迎你,舒尔卡同志!”阿历克塞说:“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

    “舒尔卡!”麦赫利斯看到舒尔卡就夸张的叫着,然后给了舒尔卡一个拥抱:“我们的英雄,欢迎你从前线归来!”

    “麦赫利斯同志!”舒尔卡说:“我这次来,是向您报告,我们在战场上碰到了敌人新型坦克!”

    “哦,这款新型坦克很厉害吗”麦赫利斯一边给舒尔卡倒着酒一边问:“它比我们的t34还厉害”

    “是的!”舒尔卡回答:“我们只有进入两百米范围才能对其构成威胁,而它却可能在一公里外击毁我们的t34!”

    麦赫利斯不由一愣,然后就跟参谋们呵呵笑了起来。

    “这是我听过的最有趣的笑话了!”麦赫利斯说。

    他不是不相信舒尔



第四百三十六章 渔船
    卡图科夫是稳扎稳打的进攻。

    他准备了十几小时,等占科伊集蓄了足够的力量和物资后就对彼列科普地峡发起了进攻。

    进攻同样是在夜里发起的,这是在苏空军不如德空军的情况下正确的、无奈的选择。

    虽然从某方面来说,苏空军应该是和德空军平分秋色,因为苏军占据了数量的优势。

    但占据质量和素质优势的德军却可以做到任何时候只要集中力量全力进攻某片空域总能成功,苏空军对其毫无办法。

    于是,如果近卫坦克第1旅如果在白天进攻的话,毫无疑问的会遭到德空军残酷的轰炸。

    这也是近卫坦克第1旅对彼列科普地峡的进攻不得不推迟的原因之一。

    否则,在攻下占科伊之后乘胜追击,曼施坦因就无技可施了。

    近卫坦克第1旅的攻势很顺利,德军依靠地雷、反坦克炮等装备且战且走,勉强挡了十个小时,终于在第二天天亮前放弃抵抗全线撤进彼列科普地峡。

    德军进入彼列科普地峡后苏军就很难继续进攻了,因为这里最窄的宽度只有8公里,德军的炮兵和反坦克火力密集布署在这一带使其成为一个易守难攻的瓶颈,何况不久后天色就要亮了。

    不过苏军其实不需要再继续进攻,因为他们攻占了缺口也就意味着成功的将德援军挡在外面同时将克里木的德军包围,换句话说也就是苏军取得了克里木战役的胜利。

    全体官兵都欢呼起来,卡图科夫第一时间就将这个好消息向指挥部报告,麦赫利斯兴奋的大叫:“太棒了,你们是祖国的英雄,接着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入侵克里木的走狗歼灭掉!”

    这基本不是问题,因为彼列科普地峡被封锁德军的补给运输线就被彻底切断,除非是德使用空军空投,否则进入克里木的德军一发子弹都得不到。

    换句话说,德军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战局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天亮后就卡图科夫就得到报告:“上校,我们发现德国人在撤退!”

    “撤退他们从什么地方撤退”卡图科夫问。

    “卡尔基尼特湾!”侦察兵报告:“德国人占领了萨米区,然后使用渔船将士兵经卡尔基尼特湾运至亚米安斯克!”

    卡图科夫不由半张着嘴巴老半天也合不拢,他没想到曼施坦因还有这一招,原本是瓮中捉鳖的局面却是让他从海路逃走了。

    这主要是因为苏军一直以为他们掌握着制海权,所以一旦从陆地上将德军的退路切断他们就无处可走了,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在德军拥有局部制空权的情况下,苏军也只拥有局部制海权。

    很明显,曼施坦因在此之前做足了准备,他一方面让斯篷内克且战且走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又让海湾两侧的德军大肆搜集渔船。

    德军搜集渔船甚至没有花太多的工夫,因为乌克兰人有许多是支持德军的,许多渔民甚至愿意帮助德军运输。

    于是,一夜之间德军就拥有了数百艘渔船,这些渔船往来穿梭在只有三十几公里宽的卡尔基尼特湾之间,一批又一批的将德军从克里木半岛运抵地峡的另一端亚米安斯克。

    这有点像敦克尔刻,只不过是德国版的敦克尔刻。

    “马上发起进攻!”麦赫利斯在收到这个情报时想也不想就下令:“海军,还有陆军……当然还有空军,全力朝他们进



第四百三十五章 嘉奖
    曼施坦因带领着德军成功从克里木逃脱,因为他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直到天亮时才开始大规模用渔船渡过海湾,这使苏军无力追杀。

    但曼施坦因心里并不好过。

    曼施坦因是搭乘飞机返回亚米安斯克的。

    现在的局势,就是苏军占据着彼列科普地峡南端的占科伊,德军则占据着北端的亚米安斯克,彼此之间相隔着一道只有8公里宽的地峡,谁也奈何不了谁。

    希特勒没有任何责怪曼施坦因的语气。

    相反,希特勒在电报里还夸奖了曼施坦因一番。

    “干得好,我的将军!”希特勒说:“在所有人都以为我们挡不住敌人进攻的时候,都在要求撤退的时候,你站了出来,让敌人,尤其是那些要求撤退的胆小鬼,让他们看到了一支真正的帝**队,一个真正的帝国将军!”

    希特勒对曼施坦因的称赞一点都不过份,因为他的确可以说是在德军濒临崩溃时力挽狂澜。

    虽然不能说是他解救了中央集团军,但至少第11集团军的进攻威胁到了俄军南翼,同时还将俄军大量的兵力调到了南面使中央集团军有了喘息的时间。

    但曼施坦因一点都没有因此感到兴奋,他在飞机上望着窗外的克里木半岛,一片洁白的雪原上到处都是德军带不走而自行引爆的坦克、汽车和大炮,一缕缕黑烟弥漫在海岸边,似乎是想掩盖那一群群正慌乱着争抢渔船的德军士兵。

    “这是一个耻辱!”曼施坦因对自己说。

    如果说在此之前曼施坦因还未曾在战场有过败绩的话,那么这场仗就是结结实实、毫无争议的一次失败,尤其让曼施坦因无法接受的是,身为贵族的他竟然败在了一名上尉手里。

    想了想,曼施坦因就对参谋说道:“费恩少校,你负责调查下那个上尉,我需要知道他的一切情况,越详细越好!”

    “是,将军!”参谋回答,迟疑了下才问了声:“哪个上尉,将军”

    曼施坦因带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向参谋,愣愣了看了他一会儿,才说道:“‘突围英雄’,否则你认为还有哪个上尉”

    “是,将军!”参谋如释重负的点了点头。

    看着参谋离开的背影,曼施坦因摇了摇头,对副官说道:“我们失败了,可悲的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败在谁的手里”
1...7677787980...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