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不只我们不知道!”副官将一份报纸递到了曼施坦因面前,说道:“斯大林可能也不知道!”
曼施坦因摊开报纸一看,上面有德文注解,是一篇关于俄军成功占领费奥多西亚的捷报。(注:俄军是在几天前占领费奥多西亚的,因为报纸的滞后性所以直到此时才流到德军手里)
“看看这个!”副官指着一处说道:“他们说击败我们的是麦赫利斯,那个蠢货!”
“‘小报告之王’”曼施坦因问。
麦赫利斯这“小报告之王”的外号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就连德军也知道。
“是的!”副官回答:“我想,这应该是‘小报告之王’窃取了那个上尉的功劳,你觉得呢,将军”
曼施坦因想了想,就点头说道:“你说得对,德特里希,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之间弄出点麻烦”
“麻烦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将军!”
曼施坦因没说话,只是将手中的报纸扬了扬。
舒尔卡当然不知道这些,此时的他已经跟着“虎式”安全返回阿纳帕,带着他的部队及一整个工兵营。
所有人都全副武装而且子弹上膛……他们接到来自莫斯科的命令,任何人在没得到同意的情况下接近都应该被视为间谍击毙。
然后,“虎式”残骸就被送进了一个地下仓库。
&nb
第四百三十九章 SU-152
这款突击炮就是苏军的kv14,装备部队之后就改名为su-152。
后面的152指的是它装备了一门152mm口径的ml-20型火炮。
它原本应该是在明年才装备部队的,也就是“虎式”在苏德战场上大杀四方苏军被打得狼狈不堪的时候才生产出来应急。
现在因为舒尔卡的建议,很可能会与“虎式”批量装备德军后就同步出世。
“知道吗,舒尔卡!”卡拉什尼科夫走到正在仓库一边和战士们一起进食的舒尔卡旁,说道:“有时我认为,更应该跟他们呆在一块的是你而不是我,我就像是占了你的位置!”
说着卡拉什尼科夫就朝西索伊等人扬了扬头。
“别傻了,卡拉什尼科夫同志!”舒尔卡和着沃特加艰难的吞下了口中的黑面包,含糊不清的回答道:“如果这样的话就糟了!”
“什么”
“你会死在战场上,而我则呆在这里一无所知!”
卡拉什尼科夫嘿嘿笑了起来:“你说得对,舒尔卡,没有人能俘虏这玩意,除了你们!”
顿了下,卡拉什尼科夫又担忧的问了声:“你说,他们能弄出对付这款新型坦克的东西吗就像你说的,我们的突击炮!”
“问题不大!”舒尔卡回答:“这并不需要什么先进的技术,只需要找到合适的火炮,然后将它与坦克底盘融合就可以了!”
“我担心的不是这个!”卡拉什尼科夫说:“这些的确不难做到,但是它在战场上能发挥多少作用呢你知道的,我们没有制空权,如果我们把它做成突击炮的样子,很容易被敌人飞行员认出来!”
舒尔卡一边咬着嘴里的食物一边思考。
卡拉什尼科夫说的没错,如果像德国人那样做成突击炮,由于形状上明显的差别,并且还对“虎式”构成威胁,于是当然会成为德军的打击目标。
德军只需要将一辆辆突击炮炸毁,接下来就可以放心的展开屠杀了。
舒尔卡突然明白su-152为什么会那么像一辆坦克了。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造成一辆坦克的样子呢”舒尔卡问。
“造成坦克的样子”
“是的!”舒尔卡回答:“虽然它炮管和炮塔不能转动,但飞行员看不到这一点。我是说,这样一来,它们混在坦克中就看不出区别了!”
“说得对,舒尔卡!”卡拉什尼科夫不由连连点头:“你又解决了一个问题!”
“不过它终究只是个过渡!”舒尔卡说。
“是的!”卡拉什尼科夫表示赞同:“它先天不足,如果我们要给它一门口径巨大的火炮而且还弄得像一辆坦克的话,重量必定不轻,同时防护能力也可能严重不足!”
卡拉什尼科夫的估计是对的,su-152的侧面装甲只有20mm,任何一款反坦克炮甚至是迫击炮都能对它构成威胁。
另一方面,152mm火炮由于不是专用坦克炮,所以平射最远距离只能达到700米,这距离虽然比t34要进入200米才能击穿要好得多,但依旧处于绝对的弱势。
“不过他们正在考虑研发一种能对抗它的新型坦克了!”卡拉什尼科夫说:“它会有更粗的坦克炮,当然也会有更厚的装甲!”
舒尔卡没说话。
这是这时代坦克研发的通病,双方都在堆火炮、堆装甲,这样的结果实际上就是看谁的发动机更好,这样才能带更厚的装甲挡住敌人火炮的同时将其击穿。
“怎么了”见舒尔卡神色有异,卡拉什尼科夫忍不住问了声:“有什么不对吗
第四百四十章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舒尔卡当然能做到,不仅能做到,舒尔卡还十分确定那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无法改进滑膛炮的话,为什么不改进炮弹”舒尔卡说。
“炮弹什么炮弹”卡拉什尼科夫有些不解。
“滑膛炮的炮弹!”舒尔卡说:“它因为没有膛线所以飞行不稳定,我们为什么不改进炮弹让它在空中稳定飞行呢”
如果又不损失能量又能在空中稳定飞行,那就是结合了滑膛、线膛两家之长,也就是能打得又准又深。
“可是……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卡拉什尼科夫说:“问题就在于它无法稳定飞行!”
“想想迫击炮!”舒尔卡有意顾左右而言它:“它的炮弹在空中就能较稳定的飞行!”
“你是说为炮弹加上尾翼”
“差不多是这样!”舒尔卡不再废话了,他从旁边拿了一块石头,一边在地上画着一边说道:“其实我的想法,它应该更像一支箭。你知道的,箭因为有尾翼所以能在空中稳定飞行。另一方面,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一个箭形炮弹上,它与目标坦克的接触面积很小,这将会最大程度的增加它的穿深!”
卡拉什尼科夫愣愣的望着舒尔卡,过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你吓到我了,舒尔卡!这听起来的确是对的,它的确能成级数的提高穿深,也就是说……即便是用小口径火炮,我们也能远距离轻松的击穿上百毫米厚的装甲。但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将这样一个长杆箭形炮弹发射出去而且还用现有口径的火炮!”
“很简单!”舒尔卡在它旁边又加上了几笔:“我们可以为它装上了个壳,这个壳不需要装药,它只是为了适配火炮口径,而且它是两半的……当炮弹出膛后,这两半壳就会因为受到空气的阻力而自行脱落,中间的箭形炮弹则继续飞往目标!”
卡拉什尼科夫吃惊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这对他甚至对这个时代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谈,但它从理论上来说又的确是可行的,甚至从理论上来说还很简单,因为不需要多少知识就能证明它是有效的,只是没有人想到还能这么做,没有人想到,除了舒尔卡。
“有什么想法吗”舒尔卡问。
“我,我不知道,舒尔卡!”卡拉什尼科夫说话都有些结巴了:“我认为,我认为应该让西索伊听听你这个想法
!”
西索伊很快就被卡拉什尼科夫叫了过来,只有他一个人,其它人都被西索伊命令远离这里直到听不见任何声音为止。
听完卡拉什尼科夫的解释,西索伊也是一脸震惊的望着舒尔卡。
“难以置信,舒尔卡同志!”西索伊说:“你的确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确定它可行吗”舒尔卡这是在明知故问。
“是的,我确定!”西索伊说:“虽然我们无法短时间造出它,研发的过程可能会碰到某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它的确是可行的,如果不可行,那就是我们能力不够不能将它造出来!”
“那就好!”舒尔卡说。
“听你的口气,你似乎早就想到这种炮弹了”卡拉什尼科夫问。
“可以这么说!”舒尔卡回答:“有一段时间了,我只是……不确定它是否有用!”
“有用,非常有用!”西索伊说:“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只要生产出这种炮弹,我们甚至连坦克炮都不需要更换,就可以用t34在同等距离上击穿德国人的新型坦克……我们的火炮是无敌的,舒尔卡,再厚的装甲都会被这种炮弹击穿,敌人的装甲对我们来说就像是摆设!”
&n
第四百四十一章 真相
在舒尔卡结束了高加索的任务返回克里木的路上,一个消息传到了克里木方面军司令部。
“麦赫利斯同志!”格利高里走进指挥部,在麦赫利斯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话。
格利高里是麦赫利斯的参谋之一。
如果说阿历克塞是麦赫利斯行军作战的智囊的话,那么这个格利高里就是麦赫利斯的耳目。
有人把格利高里形容成麦赫利斯的猎犬,意思就是任何东西都逃不出他敏锐的嗅觉,这也是麦赫利斯能成为“小报告之王”的原因之一。
才听了一会儿,麦赫利斯就猛地抬起头来,用低沉的声音问:“不要让这些消息传出去!”
“当然,麦赫利斯同志!”格利高里回答:“我已经这么做了。但是……我们无法阻止德国人!”
麦赫利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挥手让格利高里下去。
是什么事让麦赫利斯这么慌张就不用多说了。
当然是曼施坦因将真相放了出来。
有些事情,由苏军士兵甚至军官说出来那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是祸从口出,但如果由德国人也就是苏军的敌人嘴里说出来……却很方便甚至就连麦赫利斯也拿无可奈何。
因为就像格利高里说的那样,他们可以命令苏军,但却无法阻止德国人。
曼施坦因开动宣传机器,比如前线喇叭喊话,再比如用大炮和飞机撒传单。
“我们向‘突围英雄’表示致敬!我们知道他才是真正战胜我们的人。麦赫利斯你们能相信这个吗你们以为他真的能指挥战斗”
“俄国朋友们,我们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的报纸上写的是麦赫利斯……不,那个蠢货,那个‘小报告之王’窃取了别人的胜利果实!”
“你们就是这样对待英雄的吗‘突围英雄’战斗在第一线,他冒着生命危险为你们的军队、为你们的国家、为你们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英雄,在我们国家会得到尊重,但是在你们那呢他不值一提,报纸对他的战绩只字不提……你们能忍受这一点吗它值得你们为其战斗吗值得你们以生命为代价为‘小报告之王’的胸前添上一枚勋章吗”
“他们知道的只有一点:命令你们去战斗,命令你们冲锋,却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这是一种耻辱,我们永远也不会承认是败在麦赫利斯手里的,永远不会!”
……
不出格利高里的意料之外,莫斯科很快就得到了这方面的消息。
斯大林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到了克里木方面军指挥部。
“消息是真的吗”斯大林严肃的问。
“不,当然不是真的,斯大林同志!”麦赫利斯回答:“这显然是敌人分化我们内部的一种手段,他们希望挑起我们的内部的矛盾!”
“你也知道内部矛盾麦赫利斯!”斯大林说着就挂上了电话。
其实从听到消息起斯大林就知道这消息是真的了,因为他了解麦赫利斯,知道他绝不是那种能够拟定出如此高明的作战计划的人。
就在不久前,他还在意外麦赫利斯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
现在,一切都水落石出了。
不过,出于对麦赫利斯的信任……或者应该说是主观上的用人偏见,斯大林给朱可夫打了个电话询问这件事。
“你对这个‘突围英雄’是否有所了解”斯大林问。
“是的,当然,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回答:“他是名杰出的苏军战士,勇敢、坚定、乐观,更难得可贵的是有不同寻常的智慧!”
&nbs
第四百四十二章 感动
就在舒尔卡为难的时候,卡图科夫又发了个电报来“舒尔卡,你应该离开这,我可以特殊命令的方式调离这里!”
舒尔卡知道卡图科夫这话的意思。
卡图科夫担心麦赫利斯会对舒尔卡不利。
应该说这很有可能,因为现在大家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了舒尔卡身上,如果舒尔卡就此消失,那么就是死无对证,怎么圆谎就只需要麦赫利斯一张嘴了。
但舒尔卡却认为形势还没到这地步。
首先,如果消息是德国人宣传的,那么毫无疑问斯大林也知道这件事。斯大林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克里姆林宫,但在情报方面还是很灵通的。
这样一来,麦赫利斯如果对舒尔卡下手的话,那就是欲盖弥彰。
更严重的还是,如果麦赫利斯这么做,就不只是窃取“突围英雄”的功绩,还将“突围英雄”杀人灭口……麦赫利斯欺骗了斯大林算不了什么,以斯大林主观用人的一贯作风,即使知道了真相也不会拿麦赫利斯怎么样。
但如果,麦赫利斯对舒尔卡痛下杀手激起全军甚至百姓的愤怒的话,那就把事情闹得无法收拾了,尤其是在这个与德军战斗的关键时刻,到时甚至连斯大林也不得不严惩麦赫利斯以平民愤。
麦赫利斯虽然在军事上是个白痴,但在政治上却是个老手,他不会这么笨将自己置于死地。
麦赫利斯会怎么对付自己呢舒尔卡不知道。
舒尔卡只知道,现在不是离开这里的时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