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太一仙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安安君

    燕玄虎说“大师兄,不要跟他啰嗦,我直接说吧。

    佛教自印度传入以来一直贬低中华本土道教,陈撄宁先生曰佛教徒之习气,每谓惟佛独尊,余皆鄙视,教外诸书,概行排斥,佛教被印度的明白人赶出了印度,从而其在世界各地变异地发展传播。

    而道教能容得下其他宗教,对其它宗教是一种兼容并蓄。”

    和尚淡然一笑说“佛教讲的是慈悲为怀,普渡众生,道教讲的是,得道成仙,白日飞升。

    实则是贪生怕死,留恋红尘,还有何说法!”

    燕玄龙冷笑说“佛字由人与弗构成,弗是下葬时牵引棺柩入墓穴的大绳,古时送葬者要执弗,难怪佛教徒都向往死后的事。

    陈撄宁先生曰所最不可解者,秦汉以前,佛教未入中国,唐虞三代之政治淳良,民情敦厚,远非后世所能及,而且版图一统,无河山破碎之羞。






第371章 佛道修炼
    


    自佛教东来以后,将如此大乘高深之哲理,薰陶全国亿兆之人心,更应该功迈唐的虞,德超三代。何故国步日益艰难,民俗日益浇薄,民生日益憔悴,民气日益衰颓,有五胡十六国之乱华,有南北朝之分裂,有后五代之割据,有辽金辱国之耻,有元清灭汉之痛,有列强侵略之虞?

    每当有外族侵略和统治的时候,佛教更是打击我中华文化的工具和帮凶,涣散华胥子孙的凝聚力,夺我思想!

    劫我灵魂!丧我根基!失我信仰!”

    “你!”和尚用手一指燕玄龙,眼看两人就要动手。

    燕玄龙长叹口气,说“道有三万六千,法有四万八千!不论你从何门而入,不离清净而出!

    老君曰我之有大患,为有其身,及无身,我有何患?

    子午卯酉四时勤学参禅打坐,甲子庚申八节冥心礼斗朝真!一念不净皆是虚求!”

    燕玄虎接上说“不死者,岂是凡身,长生者,非关秽质。”

    “什么意思?”和尚走过来,鼻子快扎到燕玄虎的脸上。

    燕玄龙说“给你一脉密传,不以德为基础,任是空中楼阁。以门派争夺,已失修行之本。

    你虽学禅多年,却还停留在口头禅的水准上!”

    “性与心要寻根,莫把苦肝做驴心。”

    燕玄龙冲着和尚的拂袖而去的背影说道。

    ……

    燕玄虎把小本子打开,里面详细地写着陕西省境内的云游线路。

    他们的下一站是钓鱼台,位置在宝鸡、太白、岐山之间,在宝鸡陈仓库区天王镇的蟠溪峪境内。

    三人以30码的速度飞速前行,只见两边都是高山,峡谷中一道溪水,奔涌而下。

    重峦叠嶂,草木际天,清流湍急,水声震天,初夏时节,颇为燥热,一进峡谷,便感到山风爽身,清凉怡然。

    一部封神榜,千古钓鱼台。

    慕贤寻至此,了却心一憾。

    沿途之上,小路回环,山势嵯峨,树怪石乱,步移景换。

    姜子牙钓鱼台有“四柏二石三间庙”。

    其中有一块号称丢石,传说此石是姜子牙从鱼嘴中掏出小石块扔到河中,逐年长大,现石高66米,上部直径112米,下部直径仅4米的巨石,重400多吨,形似锥子立于磻溪水中。

    上刻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宝鸡知县徐文博书写的4个一米见方的苍劲大字孕璜遗璞。

    孕为孕育之意,璜为壁的一半,是一种玉型。

    遗读ei,赠予的意思,璞是未曾雕琢的玉。此句意为返璞归真。

    还有一块跪石,相传姜子牙当年贩猪猪瘟,贩羊羊贱,卖酒缸破,卖饼炸锅。

    无奈之下,在71岁高龄之际,来到蟠溪钓,背对溪水,无钩而钓。

    所谓宁肯直中取,不愿曲中求。

    跪石临崖处有两道二尺长、三寸深的膝痕,据说是姜尚跪着钓鱼的痕迹,旁边还有拇指粗的一道石印,系姜尚当年放钓竿的痕迹。

    1400年前的郦道元的《水经注清水》曰城西北有石夹水,飞湍浚急,人亦谓之磻溪,言太公尝钓于此。

    丢石右上方的河边有姜太公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清皆有重修。庙前正立着4棵40余米高的参天古柏,枝杆粗壮,根深叶茂,四季常青,传说为唐代所植。

    溪水北流入渭,至入渭水处才能见文王庙址。

    从姜太公庙盘山而上,即到周文王庙。

    有多远呢?正好808步。

    据说当年文王听姜尚说了一番灭殷兴周、造福百姓的见解,佩服得五体投地。

    姜尚80岁了,文王礼贤,让老人坐上自己的车子,他屈尊拉车走了808步,意外地绳子断了。

    姜尚说我助大王得天下,保808年江山吧。嗣后,大周王朝的统治,果然维持了808年。

    文王庙依山而建,庙堂重瓦危檐。隔河的山腰上还有武王庙和武吉庙。

    最后去了太公庙。古庙三间,楹联甚多,其中一联

    屈膝垂钓台,大才蓄锐;信步拉龙辇,先君聘贤。

    庙前4株古柏,老干虬枝,苍翠奇拙。是姜尚当年手植柏,属于神物。

    姜子牙的像前有两排配享的历代军事谋略家,分别是帮助吴王奠定霸业、《孙子》的作者孙武;楚国名将、《吴子》的作者吴起;齐国名将、《司马法》的作者田穰苴,又名司马穰苴;战国名将、宝鸡眉县人白起;燕国名将乐毅、受黄石公秘传《三略》的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决胜千里之外的韩信、一诗二表三分鼎的诸葛亮;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名将李靖等。因姜子牙在军事方面的重要贡献,在唐代唐肃宗李亨时被封为武成王,与文宣王孔子齐名,后世尊为武圣。

    从丢石溯流而上,两崖高山对峙,河谷狭窄,谷坡陡峻,水流湍急。

    实乃一步踌过伐鱼河。沿着峡谷进入河谷,豁然开朗。

    只见双曲拱大坝飞架两岸,中间一座典雅的观景楼,将整个景区尽收眼底。

    三位道人走得兴致勃勃,大师兄燕玄龙赞叹道

    “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蔼蔼,皮无崩蚀,色泽油润,草本繁茂,流泉甘洌,土香而腻,石清而明。

    如是者,气方钟而未休。上好的风水啊!”说着,大步走向观景楼,其他两人紧随其后。

    走至楼下,燕玄龙伸臂拦住大家,只听楼上有两人正一问一答,有腔有调,有板有眼

    问如何使天下归心?

    答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能和天下人共均利益的,就会得天下;独占利益的,就会失天下。天施四时,地生万物,能和人民同享的,就是仁爱。谁能仁爱,天下就归顺谁。除掉人民的苦难,保障人民的生活,这就是恩德。谁施恩德,天下就归顺谁。和人民同甘共苦,就是道义。谁讲道义,天下就归顺谁。能使人民获得安全和幸福,就是王道,谁实行王道,天下就归顺谁。

    问天下纷杂,有时强盛,有时衰弱,有时安定,有时混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统治者的原因还是天命变化的结果?

    答统治者不贤则国家危亡而人民叛乱;统治者贤明则国家太平而人民安定。国家福祸在于统治者不在于天命。

    问治国的根本是什么?

    答爱民而已。





第372章 钓鱼之道
    


    2、四肢齐全。(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五官端正。(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爱滋病、性病,多种皮肤病等。)

    5、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7、年龄不小过7岁,不大于60岁。

    8、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10、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道观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可以拜一个道长,择日在祖师前举行冠巾仪式,即蓄起须发,以道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名,改道名,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道名与道号。

    “这不是说残疾人不能当道士吗?”小伙惊讶地问。

    燕玄龙说“精神者,所受于天;而形体者,所禀于地;头圆象天,足方象地。

    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

    五行全则人全,五行不全则人不全。人象天地,气法自然。自然之气皆是九天之精,化为人身,含胎育养,九月气盈,九天气普,十月乃生其结胎,受化有吉有凶,有寿有夭,有短有长,皆禀宿根。”

    “为什么算命的有许多是瞎子?”小伙抬起杠来。

    “为什么古代的帝王会在他们的冠冕前面吊下珠帘?”燕玄飞启发道。

    见小伙还不明白,燕玄虎说“你知道什么是睁眼说瞎话吗?”

    小伙翻翻白眼珠子,试探地问“你是说算命的都是骗子?”

    几位道士见他悟性如此之低,便不再搭理他了。

    小伙见三位道人丢下他不管,信步走进了湘子庙,他悄悄地跟在后面,嘴里嘟囔着

    “如果是真瞎,说明他上辈子是算命的,看了不该看的,说了不该说的,受到了上天的惩罚。

    即使不是真瞎也要装瞎,因为别人不希望算命的是明眼人。”

    三位道人闻听此言不由得停下脚步,怔怔地盯着小伙,钟离不昧说

    “原来你不是真傻啊。

    人性的弱点就是想知道别人的一切,而不愿别人知道自己的一切。”

    小伙嘻嘻一笑,说“现在啥都缺,就是不缺聪明人。”

    湘子庙由庙区、南院和北院构成。

    他们几位过了山门、香泉,进到灵光殿和湘子殿拜谒。

    出来时,才注意到湘子庙内有两棵国槐,枝繁叶茂,树冠如盖,顶生圆锥花絮,花呈蝶形,浅黄绿色,悬挂树梢,灿烂明媚。国槐花期在68月,而今才是早春,两棵树皆反季开花,煞是奇异。

    “当道士多好啊,有这么大的院子,还有花赏,不用上班不用打卡,没有老板,又有现成饭吃,真是逍遥!”小伙啧啧称赞,似乎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看来你还十分不了解道教!”燕玄龙严肃地指出。

    “对了,他们让我先从信士做起,信士和道士有什么区别?”小伙贼眉鼠眼地问。

    燕玄龙正色道“道教的信徒划分为信士、居士、道士、法师四种。

    信士是指信奉道教,但还没经过宗教认定仪式的人。

    居士是指经过道教皈依仪式,拜过度师,并且对道经师三宝表示信奉皈依,受持全真五戒或九戒正一的正式道教信徒,当代以持道教皈依证作依据。

    道士是指在经受皈依仪式以后,再经受正一传度或者全真冠巾仪式,发放度牒即道士证的道教神职人员。

    法师是指需要经受皈依、传度成为道士以后修持了一段时间,再拜高级别法师习学科仪奥秘,高级别在正一是高箓位,在全真是高戒位,法师是法事中担当主要领导角色的道士。

    一般人确立信仰后,到道观或道坛进行拜师和皈依,就可以成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之后可以称为三宝弟子或三清弟子。”

    小伙似乎来了兴趣,问“什么是皈依?”

    燕玄龙说“皈依的形式有两种,一种皈依为居士,即在家修行;一种皈依为道士。皈依为道士的话,又分出家道士(全真教)和散居道士(正一教)。全真教是居士不出家,道士出家;正一教无论居士还是道士都不出家。

    皈依的方法,佛教和道教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都要信奉道经师三宝,同时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酒荤),拜所信奉门派的一位道长(有缘的)为师即可。

    皈依为居士需要给宗教局缴纳《道教皈依证》的费用,各地不等。一般是100元三年。皈依为道士,不收任何费用。只需要携带个人书籍和生活用品。全真道士需要住庙考验3年,之后正式出家,需要蓄发。”

    小伙进一步寻问“入全真教需要什么条件?”

    燕玄虎从怀里掏出一张宣传纸,递给小伙。

    全真教出家条件

    1、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六根具足,无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赌博等。

    2、年龄在17--60岁之间,而且父母同意。

    3、无法律纠纷,无负债,无婚姻关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当然越高越好,但文化高不一定是好事,如果过于注重文字往往对修行不利,成为所知障。
1...198199200201202...2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