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姚善见黄子澄在这里,与其他的朋友告别后,就走过来,又问道:“黄兄怎么独自一人在这里喝闷酒”其实他已经猜到了,今天允熥替朱元璋拜祭的事大家已经都知道了,刚才他眼珠一转就明白了。

    黄子澄重新坐下来,姚善挥挥手让酒馆老板起开。黄子澄又喝了一碗酒,说道:“数年心血,毁于一旦!数年心血,毁于一旦啊!这二殿下仁爱孝顺,聪明懂事,是多合适的储君人选陛下却选择了三殿下那个不学无术之人!”

    姚善忙道:“陛下的决定,我们岂能质讳,黄大人当心祸从口出。并且三殿下最近提的建议,也均颇有道理,并非不学无术之人。”

    黄子澄说道:“哼哼,三殿下所言岂是正道尽是歪门邪道。想要江山永固,必须废藩,以儒家学说治国,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与邻相安;但三殿下的建议有哪一条涉及上述内容”

    不得不说,黄子澄的说法很具有代表性,大多数儒臣都这样想。这也是今天同一时刻,很多儒臣忧心忡忡的理由:他们都觉得允熥太离经叛道,不符合儒家理想中的君主模板,也不符合正常情况下二代君主的样子。这些人即使在允熥提出了人口最终会超过土地承载上限这一理论,也视而不见,继续主张儒家千年以来传下来的理论。

    不过在场的姚善并不是‘这些人’之一,他平时只是为了融入文官集体才装作那样。姚善本不欲接话,但见到黄子澄醉醺醺的样子,灵机一动,说道:“但陛下恐怕心意已定,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黄子澄已经要醉了,说道:“只要能让二殿下当上储君,哪怕赔上我黄子澄一条命,也在所不惜。”

    姚善假意说道:“黄兄说的可是真心话”

    黄子澄不假思索:“有何不真!”

    姚善说道:“我有一法,可助二殿下登上皇太孙之位。”

    “什么方法”

    “自古以来,储君无有残废之人当的。现在三殿下每天出宫,并且时间很有规律,可找一人,驾车在三殿下回宫的路上装作马车失控撞上三殿下,控制好力道,致使三殿下残而不死。陛下岂会立一个残废之人为储君黄兄的目的不就达到了。”

    黄子澄虽然已经醉了,但仍回道:“计策很好,但是上哪找这样的忠勇之人这可是很有可能被认为是谋害皇族之罪啊,是要本人凌迟处死,子女秋后问斩,亲族戍边的。”

    姚善笑道:“不巧在下正好认识这样一人,其人无儿无女,又与亲族有仇,想报复又报复不了。现在他已年近五旬,命不久矣,愿以一命报全族之仇,只是不得其法,今有这么一个办法,他肯定愿意。”

    黄子澄也已经脑子糊涂到不知道怀疑姚善怎么就这么巧认识这么一个人了,他说道:“即有如此之人,快带我去见他;三殿下估计不日就要被立为储君,时间不多了。”

    姚善正中下怀,付了酒钱,搀着黄子澄出了酒馆。

    此时已是宵禁时间,大街上几乎没有人,洪武年间的宵禁禁令还是很少有人敢不遵守的。姚善是户部的官,户部时常有紧急公务要处理,所以部里常备3、4块儿夜晚通行的腰牌,今天姚善因为要与朋友们喝酒,怕喝酒太晚违反宵禁,所以特意要了一块儿腰牌。姚善是富足的人家出身,平日里为人又和善,出手大方,与部里官员们的关系都很好,值班的官员就借了他一块。

    姚善扶着黄子澄上了马车,向车夫打眼色,车夫感到奇怪,但仍载着他们前往小时街,而不是前往官员聚居的马府街。

    姚善有一个外室住在小时街这里。姚善妻子和他是同乡,都是丰城人,姚善妻子姓朱,父亲叫朱善,并非是皇族,但是朱善很得朱元璋赏识,曾任文渊阁大学士,现在虽然已经因病至仕,但在家乡很有威望。姚善不敢得罪妻子,所以纳了小妾以后就安置在外宅。

    一路上姚善一直在和黄子澄说话,还特意让车夫把车赶的颠簸一点,好让黄子澄不睡着。到了地方,外室迎出来,姚善低声说道:“让你的车夫出来。”

    外室不解,但仍派下人叫醒车夫出来,姚善让下人陪着黄子澄说话,进来看到车夫一副不清醒的样子,心下着急,正好




第24章 重阳节——最后:蓝常密会
    夜深了,一条条街道上,打更的声音此起彼伏,巡逻的队伍时隐时现,火把的亮光或明或暗。在长安街上,有一栋废弃已久的房屋,这里原是大都督府左都督丁玉的府邸,丁玉在洪武十三年被算作是胡惟庸的党羽,整个家族被灭掉。因此其后的京城官员嫌这座府邸晦气,一直没有人买下这里居住。今天,这栋许久不见人烟的房屋迎来了活人,散布在府邸里的烟尘仿佛厉鬼一般,扑向走进来的生人,但马上好似害怕这个生人身上的充满硝烟与鲜血味道的气息一般,又四散开来。

    走进来的人就只是站着,呆立不动。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进来了。新进来的人在早进来的人身前站定,说道:“舅舅,为什么选在这么个地方见面”

    那个被他称之为舅舅的人说道:“只有在这里,才不会被“那个人”发现;你府邸里可安排好了,不会被“那个人”安排的人发现你不在吧。”

    “放心吧舅舅,我这几天一直伪装成迷恋新纳进家门的小妾的样子,每天一吃完晚饭就钻进她的屋子,并且被打扰就做出大发雷霆的样子,不会被发现的。”

    “还是小心为妙,锦衣卫的人马很厉害的。”

    那人转变话题“舅舅,你从上月就找人传话秘密见一面,到底是为了什么”

    先进来的人知道再叮嘱小心谨慎也无益,接过这个话题“你可知最近允熥被派到兵部处理事物了”

    “当然知道,允熥不愧是我姐姐的孩子,颇有我常家的本事,不仅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还狠狠的说了花荣那小子一顿,这样的人想靠关系就走后门,要是先父还在,一定也会大骂他一顿。”

    大家听到这里肯定已经知道了,后进来的人是常遇春的儿子,此人是常升,常遇春的次子,常遇春的长子常茂在去年去世后,常升被封为开国公;那个被他称为‘舅舅’的就是大明现存的第一名将,凉国公蓝玉。

    蓝玉非常没好气的说道:“你别插科打诨,难道你没注意到允熥已经要当储君了”

    “我怎么没注意到!只不过允熥目前虽然到了最后一关,但还没有通过啊!”

    “如果是今天以前,可以说是还差这最后一关,但是今天的事情一出,可以说允熥成为皇太孙已是十拿九稳。真是天意,让你我约好在今天密会。”

    “今天的事今天发生了什么”常升一脸迷惑。

    “你在宫里没有人吗怎么还问我”

    “大哥在被贬到龙州之前,是把当年大姐留下的在宫里的暗线交给了我,但是为了不被发现,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我一直没有启用。”

    “现在就到关键时刻了,今天允熥在重阳节宴上又提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会让允熥登上皇太孙之位。”然后,蓝玉把今天允熥的建议说了一遍。

    常升仍是不解:“这不就是又提出了一条好的建议吗怎么就可以登上皇太孙之位”

    “我跟随“那个人”已经有三十七年了,又一直在研究“那个人”,我可以断定,这条建议和上条建议合在一起,一个是通过分封可以保全“那个人”的其他儿孙;一个是防止“那个人”最担心的军权旁落,后一条还罢了,前一条若是让允炆做了皇帝,一定不会实行,但那时“那个人”还担心允熥提那条建议只是昙花一现,但现在应该可以确定不是了。另外允熥前几天提出的提拔表现优异的吏员并给予出身可给陛下细心观察之印象;送诗给西平候沐英可给陛下才思敏捷之印象。这两条虽不起太大的作用,但也可提高“那个人”对于允熥的印象。就在



第25章 立储之兆
    第二天寅时(3点到5点),老朱先后召见了手下负责在宫内监视允熥和负责在宫外监视允熥的负责人,又详细了解了一遍允熥从七月份起每天都干了什么。本来这是很烦人的事情,两个负责监视的头儿在来的路上还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在腹诽老朱是老年人睡不着觉找他们来消遣。

    等到了乾清宫,看到老朱比以往还要严肃的多的脸色,和听到老朱事无巨细的询问,顿时感觉实际情况可能和他们想的不一样。睡不着是真的,但并不是找他们来消遣。看来允熥很可能要当皇太孙了。二人均想着。我之所以没有给这两个人起名字,是因为他俩马上会被干掉,所以就不费事了。

    询问完的老朱先后挥挥手让他俩退下,没有说什么。但是通过这次询问,老朱终于下定了决心。

    然而老朱并没有当天就下什么命令。接下来几天,日子继续过着。

    同一天九月十日,老朱下令,允许商人用钞票缴纳一半的过关税,并下令减少一半宝钞的发行量,同时下令在京城,苏州,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北平,开封和济南共十城单独设立一个粮仓。别人不知道前一天晚上允熥和老朱的谈话,都以为是老朱听进去了允炆的部分建议,使得允炆的行情又恢复了一点,都快失去希望的黄子澄又燃起了一点信心,又开始认真地替允炆谋划。

    允熥当然是没有什么波动了,他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嘛。接下来他和兵部的官员又合计了一下关于开设“现役军官培训学校”的事情,并在九月十五日将整理好的条陈递交了上去。但是老朱一连几天都没有反映。这也正常,老朱的注意力这几天又被另一件事情吸引走了,因为沐英的尸体快要回来了。老朱之前下令沐英附葬京城,要在京城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这几天朝堂上主要就是讨论沐英的丧礼规格了。

    允熥最不解的,也是最高兴的,就是齐泰对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做事仍然是公事公办,但是交谈时不再那么死板了。他不知道齐泰是被自己的老婆说服了,还以为是齐泰被自己契而不舍的,死皮赖脸的行动感动了(想多了),自恋了好几天。

    此外,允熥这几天在兵部打听了一下铁铉,发现原来铁铉也是老朱看好的人之一,因为铁铉在都督府断案十分之牛叉,深得老朱的赞赏,还给他起了一个字‘鼎石’(这套路怎么这么熟悉呢)。总之,跟齐泰后来的待遇是一样的。你还别说,老朱看中的人,不管能力如何,都是忠心耿耿的人。这几天允熥去城北的校场考核的时候又遇到了铁铉,看来以前应该也遇到过,只不过当时不认识没在意。允熥在现场思考良久,还是想不出与他接触的合适的理由,自己的工作跟他是八竿子打不着啊!最终还是放弃了接触。‘等到有合适的机会再说吧。’允熥想着。

    ===============================================



第26章 内宫之患
    不过,今天最早被这个消息惊爆的是宫内,特别是文华殿。早上允熥就很奇怪的没有等允炆,而是提前走了,本来这就应该引起吕妃的注意,但是今天吕妃因为允炆又有感冒的倾向,忙着关心允炆就给忽略了。等到允炆出门以后,吕妃得到消息,老朱以生病为由,让允熥替他拜祭。得到这个消息的吕妃几乎要晕倒了。然后她缓了一会儿,恢复了神志,叫来了自己的‘智囊’。这些人有的是她入宫时就带进宫中的人,有的是后来搜罗的人,共六个人,过了一会儿这些人鱼贯而入。

    吕妃说道:“今天陛下让允熥替他拜祭黔宁王,是要立允熥为皇太孙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

    有人问道:“这陛下让允熥替他去拜祭人,就代表要立他为皇太孙了”这人对于宫廷的命令的潜台词不熟悉。

    吕妃回答:“千真万确。”

    又有人问道:“那进谗言还有用吗”

    吕妃道:“陛下既已下定了决心,那必然已经无用。”

    一人道:“那只有使用最后一招了。上次娘娘犹豫之后没有采纳,今天是如何想的”

    吕妃顿了一下,说道:“如果被发现了,那……”

    那人接道:“殿下(指允炆)身为先太子之子,最差也是一个亲王,就算被发现了,陛下也不会牵连到殿下身上;但如果成功,就是九五至尊了。”

    吕妃还是犹豫:“陛下对于皇宫的控制很严,成功的可能恐怕很低吧。”

    那人继续说道:“这可得恭喜娘娘了,前几日奴婢得您恩典出宫探亲,听我兄弟说道,这最近他得到了一种新的毒药,好像是从南洋传进来的,也不知是什么缘故,这毒药一旦被吃进肚子,表面上服用了毒药的人全无异象,但是那人体内生虫,虫子吃其五脏六腑,最后破体而出。这种毒十日之内还有救,但十日之外,肚子开始疼的时候已是神仙难救。并且奴婢家里用白银试毒等方法均不能发现它是毒药,十分神奇。”

    吕妃当然不愿使用这种方法,不仅是可能被发现,也是允熥小时曾被她扶养,也是有感情的,虽然后来淡了;三是怕有损阴德。但此时已什么都顾不得了,说了一声:“那,你就去准备吧。”遂将她们遣散下去。吕妃独自一人在殿内踱步,暗暗想着,‘允熥,你可不要怪我,谁让你要和允炆争储君之位。’又暗自祷告,‘老天爷,若是此事有什么报应,都报应在我身上吧,与允炆无关,不要牵连到他。’

    又过了一会儿,允炆回来了。吕妃心知此时追问责怪允炆已无意义,因此仍像往常一样。到是允炆,在只有他们娘俩的时候哭出声来,把这些日子隐瞒的事情都和吕妃说了。吕妃忙安慰他。

    ===============================================================

    李侧妃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得到了同样的消息,也马上意识到允熥要做皇太孙了。虽然此时再贴过去就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但她并不后悔放过了雪中送炭的机会。当时允熥并不一定能赢,贸然押注风险很大;宫廷之中危机重重,若是没有这份谨慎,她早就死了无数次了。但该贴上去的时候,她决不会犹豫。

    李侧妃叫来文英,叮嘱她道:“从今天允熥回来起,你每天去东暖阁拜访他,风雨无阻,记住了吗”

    文英不知道为什么母妃这么说,但是出于对于母妃的信任,她点点头,答道:“知道了。”又问道:“那我跟他说什么呢允熥哥哥去看我的时候,我们根本说不到一块去,每次都是允熥哥哥努力的理解我的话题,应和我。”说着,想起允熥努力应和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

    李侧妃误会了文英的笑容,心想:“他们兄妹的感情不错。”说道:“你不是也读过《诗经》,《世说新语》等书吗跟他说书上的内容就好。”文英其实不太喜欢,但仍点头。

    娘俩又说了会儿话,李侧妃让女儿走了。但是女儿走了后李侧妃并没有休息,她调动了自己的人手,对吕妃和她的下人进行注意。她跟吕妃相处十几年了,在相处之前她当宫女时也在观察吕妃,她知道吕妃骨子里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现在允炆败局已定,吕妃是有可能做出什么事情来的。‘就算吕妃什么也不做,也要在她身上栽赃,不然我现在投靠过去也是不被重视。’李侧妃想。

    ===============================================================

    允熥回到文华殿的东暖阁以后,刚进阁内,跟随他参加葬礼的王喜就呼了一大口气,说道:“哎今天坐陛下的马车,周围又有那么多人服侍护卫,我大气都不敢出,真是遭罪。”

    留守东暖阁的王进迎上来一边服侍允熥脱衣服,一边说道:“王喜你看你,这高兴的日子说这些干什么!”

    王喜一拍脑袋,也说道:“看我,说这些干什么!”然后整理整理衣服,一个大礼对着允熥参拜下去,说道:“恭贺殿下心想事成,成为储君。”

    王步和王恭跟随允熥时间短,不知道如何跟允熥说话,但是此时也跟着一个大礼参拜下去,“恭贺殿下成为储君。”

    允熥笑道:“还没当储君呢,你们这么大礼恭贺干什么要是以后当不上储君怎么办。”但是允熥的嘴角也忍不住咧开了。他毕竟城府没有太深,刚才参加葬礼就是反复忍才忍住不在现场笑出来的(要是在葬礼现场笑出来就爽了,估计老朱就要改变想法了)。现在是实在忍不住




第27章 景隆之谋
    北门桥,是京城中间靠近城北的一个繁华的商业区,有许许多多的店铺,酒家,这其中有一家名叫‘玉泉楼’酒家,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朴素,店面也不大,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人也不多,但是如果你细细观察,会发现所有在这里进出的人,他们衣服的料子都十分的华贵。这家店是京城有名的高消费场所,所有的可以在这里进出的客人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类似于今天beijing的高级私人会所。
1...1011121314...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