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既然见不到世子,大多数事情又都是由陈诚来办,尹昌就空




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可就在此时,见他倒在地上脸上一喜,拿出绳索就要困住他双腿的人脸上的表情忽然一怔,随即也倒在地上。

    见到一名同伴倒在地上,另外三人急忙就要转身,尹昌也抬起头向上看去。他眼中见到五六个大汉手里拿着棍棒,敲响这三人的后脑。后脑乃是人身上最脆弱之处,如何能够经得起棍棒敲击尤其这五六名大汉似乎完全不在乎他们的死活,下手又狠又重,三人被重重的击打一下,顿时也都倒在地上不起来。

    “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这样的事情,还讹到了大明使者随从的头上,真是死有余辜。”这时从五六名大汉身后传来这样一句话,随即一个年纪大约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出现在尹昌面前。尹昌认真看了他两眼,见到他虽然身上穿的衣服不是名贵,神情动作也都是吊儿郎当的样子,但尹昌仍然一眼看出他必定是世家子弟。

    “多谢这位兄台,在下大明使者随从黎旭,不知兄台姓甚名谁”尹昌忙挣扎着站起来说道。

    “好说好说,不必相谢。我看不惯用这种法子讹人钱财的事情,如果见不到还罢了,既然见到了,当然要管。何况你还是从大明来的人,讹人都讹到大明使者头上,这怎么行岂不是会让大明之人看轻我们朝鲜人就更要管了。至于我姓甚名谁,也没什么不可说的,我名叫权修,本贯安东。”这人说道。

    “多谢权兄相助。今日若是没有权兄相助,即使最后能够洗脱冤屈也会十分麻烦,而且或许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留言。所以还是要多谢权兄。”尹昌又对他行了一礼。权修又连忙说不必在意。

    尹昌和他说了几句话,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四个壮汉,又看了一眼躲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妇人,问道:“请问安兄,这些人应当如何处置”

    “交给我就好。”权修不在乎的说道:“我虽然在族中没什么分量,但好歹在汉城府与义禁府都有熟人,解决这件事情简单得很。”

    尹昌又道了谢,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他身上穿的这件衣服衣料不错,刚才那样搏斗撕扯竟然都没怎么坏,但也脏了许多,而且有些地方被抓皱了。若是他独自打退几个壮汉逃出来,自然不会在外面停留;但现下有权修帮忙,他又笑着说道:“权兄,还需权兄帮在下一个小忙。在下身上的这件衣服皱了,有些地方还破了,还请权兄借我一件衣服穿。”

    “这也没什么。正好我平日里时常多带着一件外衣,就借给你穿便是。”权修说了一句,侧头对一个下人示意。下人面上的表情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解下身后的包袱,从中拿出一件衣服来。

    ‘他出门竟然还多带着一件衣服’尹昌不解。待他接过这件衣服,见到衣服的材质竟然比权修身上穿的这件还好些,顿时明悟:‘必定是他平日里出门好打架,但家里又不是十分富裕,可长辈又好脸面,所以每日穿着好衣服出了门后就换上差衣服,等回家前在换上好衣服。’

    想到这里,尹昌忙推辞道:“权兄,你将下人的衣服借我一件穿即可,不必借这么好的衣服。”

    “没事。”权修笑道:“黎兄大约是看出了我带着一件好衣服的缘故黎兄不必如此,我不在意的。将这件衣服借给你也没什么,今日我可是在做好事,还是救了大明的使者,家中的父母不会怪罪我的,你拿去穿便是。”

    尹昌当然再次推脱,但权修只是让他穿,尹昌却不过他,只能换了身上的衣服。

    不过他却未再次对权修表示感谢。他一向觉得嘴上的感谢说一两次便好,最要紧的还是自己怎么做。他既然打定主意要给权修回报,就不会再多话。

    等他换完了衣服,和权修等人一起出了这栋房屋,有几个人留下处置后续事情。权修又邀请尹昌一起去喝杯酒。尹昌想着稍微喝一杯也没什么,况且他本就已经口渴,就答应和他一起走进附近的一间小酒馆。

    酒馆内的情形没什么好说的,与尹昌在大明见过的酒馆都差不多。这时又已经到了饭点儿,手里有点儿闲钱但又不是太富裕的人三五成堆坐在酒馆里,一边喝酒一边大声说着话,十分嘈杂。

    ‘朝鲜人就这点不好,也不知他们是耍酒疯还是怎么的,平日里再温文尔雅之人喝了酒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大声吵闹。’尹昌又想到。

    他正想着,拉着他走进酒馆的权修已经停了下来,对面前的人吹嘘道:“我今天救了一个人,还是一个大明来的使者。”

    “你还会救人而且还是大明来的使者吹牛也不是这么吹的吧”“就是就是,你若是救人除非是看中人家有钱想让人家做冤大头。不过你想找个冤大头也不应该带他来这个酒馆,应该带他去城里最好的酒楼。”众人纷纷说道。

    听到这些话,权修脸上泛红,大约是因为好不容易做了一件好事还被朋友怀疑心里挂不住,使劲一拉尹昌让他站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对他说道:“你说说,我刚才是不是救了你你也是大明来的使者”

    ‘就算你急于在朋友面前证明自己,但这样说话不是得罪人么怪不得你出身安东权氏,却仍然吊儿郎当的在街上混着,我要是你的长辈,也不敢让你在官府里面做官。’尹昌苦笑道。不过他刚刚被权修救了,自然要为他撑面子,行着大明官员的礼节用汉话说道:“在下大明使者随从黎旭,见过诸位公子。适才权公子确实救了在下。”

    “你看看,是不是大明来的我是不是救了他”权修忙道。

    “可不是会说汉话就是大明来人的。”有一人这样说了一句,语气挺冲的问了尹昌一句话。尹昌不大高兴,但还是回答了。其他人目光中露出惊讶之色:本来以为是权修随意拉来一个懂汉话的人,没想到确实来自大明也纷纷出言问了问题,尹昌一一回答。

    “兄台果然来自大明,是在下适才失礼了。”有人躬身行礼道。其他人也都信了尹昌的身份,也先后表示歉意,只是有的人真诚,有些人则一看就敷衍了事而已。

    尹昌也不在意,坐下拿起酒杯喝了一口,和他们随口聊起来。权修和他的朋友都是两班贵族家里偏支中不受重视的子弟,去大明见世面,哪怕是作为随从都不可能有他们的份,对于大明十分好奇



第1707章 世子,世子
    之后一连一个多月,陈诚与尹昌继续在汉城闲居,等着朱的病被治好,或者他一病身亡;大明来的御医当然努力的为朱治病。这些御医也都是大明出名的内科圣手,在京城给人看病,几乎从没有治不好的时候;可到了朝鲜,这么多名医为朱诊治,竟然就是商量不出到底朱得的是什么病,方子一连开了几个,但吃了几日就是不见好,换了方子也一样。他们虽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治不了,但同朱芳远或陈诚、尹昌说话的时候就没有起初那么硬气了。



    朱芳远察觉到了大明御医的变化,心中暗喜,但当时并未说什么。又过了几日,等御医向他们汇报过情形退下后,朱芳远转过头对陈诚说道:“陈院使,你也看到了,就算是上国御医,一连救治了一个多月,也没能治好世子的病,反而又更重了些。寡人心里十分不好受。”



    “殿下暂且放宽心,世子吉人自有天相,必定是能病好的。”陈诚劝道。



    “我也愿意如此,只是人命皆是天定,岂是人力所能挽回”朱芳远忍不住带上了哭腔说道。陈诚连忙相劝。



    朱芳远又说了几句话,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同陈诚说道:“若他仅是寡人之子,这样一直病歪歪的倒也没什么;可他还是我朝鲜世子,一直缠绵病榻,可不是好事。尤其他现今并无子嗣,寡人又已经年过五旬,这段日子因忧心世子之病情更加憔悴,若是他一直不见好,我再忽然病倒了,何人能够主持我朝鲜的朝政若是被权臣夺取了权力,如何是好”



    “殿下无忧,世子岂会一直缠绵病榻殿下的身子也十分康健,不会如此。何况,即使由大臣辅政殿下也不必担心。殿下乃是陛下亲自册封之朝鲜国君,陛下必定不会准许朝鲜发生动荡。”陈诚又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事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何况即使陛下会为我家主持公道,但若是权臣将朝政搞得一团糟,也是我家受损。所以,”朱芳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寡人意图向陛下请旨,更易世子。”



    “这。”陈诚脸上露出十分惊讶的神色,顿了顿才说道:“殿下,此事还请三思。”



    “寡人已经思量过了,也与亲信大臣商议过,为了朝鲜安定,只能如此了。”朱芳远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缓慢说道。



    陈诚又劝了几句,朱芳远执意要上奏陛下更易世子,陈诚也只能停下劝说,说道:“请殿下拟写上奏陛下的奏折,臣与尹副使与殿下派出的使者一起返回京城上奏陛下。臣与尹副使会将世子的情形如实向陛下奏报。”



    “怎么,二位天使都要返回京城不成”朱芳远略有些惊讶的问道。若说平时大明天使来到朝鲜自然不会逗留这么长时间,可如今朱生着重病,他们主要是来送御医给朱治病的,不说等到朱完全病好,起码得等到好转或病死才能回去。在他看来,由尹昌同他的大臣一起返回京城,留陈诚在朝鲜最好。虽然尹昌在来到汉城的头一日就得罪了他,但他已经详细打听过了,尹昌虽然嘴上不留德,但本质上还是一个诚实君子,返回京城定然会实话实说,将朱仍然卧病在床大明御医也束手无策的情形完全说出来;陈诚却已经是老官僚了,未必会实话实说。



    “殿下,下官与尹副使此来京城,是为送御医为世子治病而来;下官与尹副使等人也不懂医术,留在汉城也无益。而且下官等人从京城赶来汉城前,陛下也有旁的差使吩咐下官等人去辽东。本来一个月之前臣就应当去辽东,留尹副使在汉城等待世子病好,但不想尹副使与殿下,所以下官又在汉城多停留了几日。既然殿下要派人出使京城奏报更易世子之事,臣就与尹副使一起返回京城。自然,这次返回要走陆路,路过辽东。”陈诚回答。



    “原来如此。”听到陈诚说他们还有别的差事去辽东,朱芳远顿时释然了,笑道:“既然陈院使还有旁的差事,寡人也不便多留院使。只是好歹要再留几日,让寡人能够为陈院使在临别前宴饮践行;寡人向陛下上奏的奏折,也要多多斟酌。”



    陈诚当然不会拒绝,就这样说定。第二日中午朱芳远设宴招待了陈诚与尹昌,二人又歇了几日,待朱芳远的奏折写好后,与再次出使大明的沈温一道离开汉城,走陆路前往辽东。



    朱芳远挑了十几匹高大健壮的马匹让他们带回去,送给大明皇帝陛下。不仅如此,他还命三子朱代替他送行,送出汉城北门才返回。见此情形,就算再不通世事的人,也明白朱芳远选择的下任世子就是朱了。尹昌当时面露讥讽之色,但没有说什么,与朝鲜送行之人告别。



    他们这一行人在路上快马加鞭走几日,就到了朝鲜与大明辽东的分界线鸭绿江畔。对面的辽东都司早已派了人来接,陈诚、尹昌与沈温告别送行的义州府府尹等人,坐上船只,离开了朝鲜。



    沈温不惯于坐船,上了船与陈诚、尹昌寒暄几句就进了船舱休息。陈诚与尹昌二人站在船尾,望着南面逐渐消失的朝鲜官员,看着朝鲜的土地,尹昌忍不住讥讽地说道:“院副,我实在是想不到,朝鲜国君竟然这样心急,这样着急改立旁人为世子。若是现下的世子知晓了,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他必定是知道的,就算不知道朝鲜国君这么快的想要废除他的世子之位,也知晓自己早晚被废。”陈诚道。



    “确实,他必定是知道的。哎,一想起此事,我就忍不住替朝鲜世子感到悲凉。”



    “有何好悲凉的。”在朝鲜一直彬彬有礼的陈诚却不在意的说道:“这不是还有大明为他主持公道那些无人主持公道的被废世子、太子才算悲凉。他的运气已经很好了。”



    “可是也不知他会不会愿意见到,大明为他这样主持公道。”尹昌又道。



    “这也由不得他了。好了,不要再议论此事了,想一想到了辽东咱们要做的事情,可不能有遗漏。”陈诚最后说道。



    他们很快到了辽东都司衙门所在的辽阳,见过了辽东都司的都指挥使,恰巧封在开原的英王也在此,顺便也见了一面。沈温也赶去拜见。





第1708章 父亲和新世子找旧世子帮忙
    “我终于可以出宫了。”从去年三月份以来至今一年多一直被禁锢在宫里的朱走出宫门,忍不住大声说道。

    “这有什么好高兴的。”走在他身旁的原世子妃淑嫔,现让宁君夫人金墨玉正红着眼圈没听到丈夫这话忍不住说道:“夫君,你这次出宫是被改封为让宁大君不得不搬出宫去,有什么好高兴的!”

    “你不懂。”朱说道。过去一年多他一直被圈在一间小小的宫殿里,后来几个月还被逼着吃药,如今终于可以在更大的地界活动,也不用再吃致病的药,如何不高兴但这话没法和妻子说,他这能这样说一句。

    金墨玉没有追问,而是叹息着又道:“若是夫君的病早几个月好多好。前几个月因夫君的病一直不见好,父王就向大明皇帝请旨,改封元正为世子,如今也不能再改回去。若是夫君早几个月病就好了,就能一直是世子。”

    “都已经要搬出宫里了,还说这些事情做什么”朱见送他们去府邸的马车与马匹已经被人牵了过来,又让妻子上车,让下人将行李装进马车,自己骑上一匹马向新的府邸而去。

    不一会儿,他们赶到让宁大君府。朱芳远对自己的长子心里也是有些愧疚的,为他选的这出府邸不仅地理位置极好、占地面积广大,而且装饰奢华,又早早命粗使下人将府邸打扫干净,朱只要将行李安置好就能入住了。见此情形,一直为丈夫被废除世子之位而郁郁寡欢的金墨玉心情也好了些。

    当日他们夫妻在新府邸安顿下来。过了几日完全安顿好了,金墨玉就要回娘家探亲。朱自然没有不准的道理。他不仅同意了,而且笑着说道:“住在宫外比住在宫里要好多了,住在宫里你身为世子妃,怎能回家探亲但宫外就可以。所以你也不必因为搬出宫外而郁郁不高兴了。”

    ‘这岂能一样’金墨玉忍不住在心里想着。但她没有将这句话说出来,只是当做没听见,又同丈夫说了两句别的话,带着侍女出府去娘家探亲。

    “昭儿可醒了”妻子出府后,朱问侍女道。

    “大人,全义县主还在午睡。”侍女回答。

    “也是,她这个年岁的小孩子这个时候觉多,还没醒也正常。”朱说了一句,又吩咐道:“既然如此,你从书房里,将那套《》拿来,我要在这里看。”

    “是,大人。”侍女答应一声,转身离开这间屋子。朱也仰面躺倒在塌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他听到屋内传来脚步声,随口说道:“将书放在桌上,你下去吧。”

    可他这话说完,却并未再听到脚步声,也没有传来任何将东西放在桌上的声音。朱有些生气,一边睁开眼睛,一边就要呵斥侍女几句。但他话还没出口,就见到了立在屋门口的那人,顿时愣了一下,之后才赶忙站起来行礼说道:“儿子见过父王。”

    “不必多礼。”站在门口那人正是他父亲朱芳远。朱芳远随口吩咐一句,走进屋内,又对着身后说了一句:“你也快进来。”

    ‘父亲还带人来了,莫非是……’朱正想着,就见到三弟朱走了进来。

    “见过大兄。”朱行礼道。

    朱面色复杂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元正,你现下已经是世子,按照规矩,应当是我对你行礼,岂能你对我行礼”

    朱一时楞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按照国礼,确实是应当朱对他行礼。但朱是长兄,又是前世子,他不知道应当怎么做。这是他被立为世子后第一次见到朱,也没有先例可循。朱芳远忙说道:“此处又没有外人,按照家礼叙话即可,不必在乎国礼。你们去大明,不是见到大明皇帝同皇子私下里相处就是按照家礼而非国礼既然大明如此,咱们朝鲜以后也如此。”

    “是,父王。”朱与朱赶忙答应,朱又用家礼对朱行礼,朱回礼。

    “父王,今日带三弟来到儿子的府邸,有何事情吩咐”待三人都坐下后,朱问道。

    这时之前他吩咐找书的那个侍女拿着书回来,朱芳远并未马上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从侍女手中将书拿过来看了一眼,之后对朱说道:“你在家,就看这样的书”
1...449450451452453...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