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先声夺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吹个大气球9

    董希伯转过头。

    瓯城区教育局的副局长郑爱芬,匆匆走上前来。

    “郑局。”董希伯立刻换上笑脸,伸出手来。

    两人礼节性地握了下手,郑爱芬笑着问道:“董主任这么晚过来,街道又出事情啦?”

    “我们街道能出屁的事。”董希伯口风紧得很,装得很随意道,“我过来找领导谈点小事情。”

    “哦,这么巧,我也是被领导点名叫过来,也搞不清楚是什么事情,我吃完饭碗都来不及洗,我家那个气死了,本来他昨天洗了碗了,今天又得他来,哈哈哈哈……”郑爱芬一阵娇笑。

    董希伯看着她,忍不住叹气。

    这姑娘显然是家里有人啊,三十不到的年纪,就已经副科了。

    哪像他,早就是瓯城区人尽皆知的“西城街道铁打的董主任、流水的书记”,升上正科级后,干二把手干了足足十三年,光在西城街道主任这个位置上,就坐了整整十年。

    正是“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简直去他奶奶的……

    两个人默契地不吭声,却朝着同一栋楼的方向走去。

    一直等走到大楼下,两人才对视一眼。

    郑爱芬年轻,沉不住气先问道:“董主任,是罗市长叫你来的?”

    董希伯点点头。

    郑爱芬不由奇怪道:“什么情况啊,我们两个又不在一条线上,都不挨着啊!”

    “不挨着事情,那就是挨着人了。”董希伯心里笃定了九成,迈步进了楼。

    ……

    市府大院4号楼楼顶小会议室里,此时已经坐了好几个人。

    除了罗万洲外,还有团市委的书记何超盈,东瓯市教育局的首官宫昌吉,副局长梁艳红。正巧这几天在市宣传部挂职的张雪茹的妈妈廖芳华,被临时拉来当秘书,干点端茶送水的杂活,说不好待会儿还得出门去买点宵夜。还有最后一个最不该出现在这里的闲杂人,则是《东瓯日报》集团下属出版社的副总编,丁少仪。

    罗万洲站在窗前,眉头微皱地看着窗外的点点星光。

    空降来东瓯市短短几个月,他的头上就多了许多白发。除了日常工作外,他还需要分出太多的精力,去搞定“人”的问题,但所幸付出都还有回报,工作一切顺利,再这样零差错地熬上一两年,照理说他就可以再上一级,去省里履新了。

    可他实在没想到,市里的工作没出问题,外头的火,倒先烧进来了。

    罗万洲无法确定,这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人蓄意想整他。

    但不论如何,这颗足以被有心人利用的小火苗,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它掐灭。

    罗万洲久久不语,会议室里的其他围坐在椭圆长桌前的大佬们,也都一言不发。

    此时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份今天新出的《曲江南都报》,报纸全都翻在第八版,关于林淼的那篇报道,赫然在目。

    除了罗万洲外,屋里牌子最大、资格最老的宫昌吉,一口一口地抽着烟。看着报道最后一段“神童背后的‘造神者’”这几个字眼,宫昌吉感觉自己就像一座随时都要爆发的活火山——如果写这篇报道的煞笔记者现在就站在他面前,他分分钟就能用满腔的怒火喷死她。

    “妈个逼!”寂静无声中,宫昌吉把烟头一拧,猛地拍桌道,“什么意思啊?!说我们东瓯市搞教育造假吗?这个什么狗屁报纸!调查过吗?!问过我们一句吗?我们全市教育系统,从上到下,没一个人知道他们过来查这件事,一声招呼都没有就把文章发出来,做事还讲不讲规矩了!还讲不讲政治,讲不讲稳定了!?省里宣传部直管的媒体,就能这么无法无天吗?!搞出负面社会影响,他们负责啊!?”

    宫昌吉一通咆哮,吓得正在倒茶的廖芳华汗毛都竖了起来。

    罗万洲依然不吭声,眉头皱得更紧。

    就在这时,董希伯和郑爱芬推开房门,略显紧张地走进来。

    两人跟屋里的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团市委的何超盈柔声道:“老董,小郑,先坐下吧。”

    董希伯和郑爱芬默默坐下。

    何超盈给宫昌吉顺气道:“老宫,你先别急着发脾气,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谁都说不清,也不一定就是冲着你们来的。这事真要被定性了,我们团市委还给那孩子发了全市三好学生的奖状呢,那我们也要负责任啊。咱们今天这么多人过来,是来想办法的。丁主任,出版媒体这块,你是行家,这个《曲江南都报》,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丁少仪轻轻抬了下镜框,面沉如水:“这个《曲江南都报》,是我们行业里头,出了名的搅屎棍啊……”

    话刚落下,会议室里的电话,骤然响起。

    电话铃响了四五声,没人起身去接。

    廖芳华终于反应过来,急忙走上前,接起了电话。

    片刻,她放下话筒,对满屋子人道:“林主任到家了,现在马上就带孩子过来。”

    “好,那就抓紧把问题研究一下!”罗万洲听完,突然转回身,坐到上首,翻开了报纸,“等老林带孩子过来,我们就马上想对策,今晚起码得搞个大方向出来。”






第三百三十一章 面授机宜
    


    晚上7点出头,饭点虽然过了,但西城街道的小餐馆依然生意红火。

    在悠扬的《新闻联播》开场音乐中,西城饭庄外,大大小小的桌椅板凳,浩浩荡荡一路从屋子里头摆到马路牙子边上,恨不能连车道都占用了。

    按理说像他们这么个玩法,早该被城管收拾了,但不巧平时过来吃饭最多的就是西城街道办事处里的那群搞市容管理的,所以这些常年打白条吃饭的老兄们,总不能执法严明起来连自己的饭碗都砸。更不用提,这家店还有林主任专门给打过招呼,现在也算半个街道下属的编外机构——那既然是自己人,就更要往死里包庇。

    “1号桌!腰果炒鸡丁!”

    客人太多,店老板克勤亲自上阵,举着托盘到店外,给客人大爷们上菜。

    热腾腾香喷喷的菜刚放下,突然眼前就有一辆眼熟的桑塔纳飞驰而过。

    “哟!桑塔纳啊!”吃饭的客人羡慕地嘀咕了一句。

    克勤没犹豫,果断装他人之逼,笑道:“是林国荣的车,我看他出差好几天了,刚回来就这么忙,这么晚还东跑西跑的。”

    “林国荣的车啊?”老林现在在东瓯市的名气,说不夸张点,简直比市长还大,吃饭的客人闻言,立马就反问道,“老板,你看没看今天那个报纸,听说林国荣他那个儿子,是假的神童啊,是林国荣花钱让人包装出来的。”

    克勤一听,立马就不爽了,拉下脸来:“放屁!他儿子比写报纸的人都灵光!中午到我这里吃饭,跟老师说话都用英语的,哪个憨逼报纸说的啊?”

    “曲江什么报,名字忘了,反正我们单位今天下午说得老他妈热闹了,这个事情要是真的,林国荣的脸还不丢干净了啊?哈哈哈哈……”客人哈哈大笑,显然很期待看老林出丑。

    克勤呵呵一笑,不想搭理这货,转头就走。

    就算林国荣死了,你们也发不了财,高兴你妈个鸡毛啊……

    ……

    老林的桑塔纳驶出西城街,风驰电掣,直奔市政府大院。

    一路上,老林气急败坏,完全没有他在电话里的那份气定神闲,破口大骂个不停:“妈个逼!那个记者别让老子碰到,碰到了看老子不弄死她!”

    毫无疑问,老林压根儿不仅没办法,甚至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理智。

    所谓“天大的事情有爸在”,只是他漫长吹牛生涯中,一份略带父爱光辉的普通样本而已。

    弥足珍贵,但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爸,我们是法治社会,真让你碰上,你弄死她也没用啊,自己还得坐牢,多得不偿失……”林淼懒洋洋说着,随手拿起放在后座上的《曲江南都报》,果然就是今天的那份,“爸啊,你可千万别觉得领导这么晚找你过去,是要给你撑腰,他们找你,肯定是想跟你一起想办法的。事情是因为你儿子才闹大的,你等下见了他们,要是也像现在这么激动,这事情就法办了。你越冷静,领导才会信任你,想不出办法,也不会怪你,反过来你要是拿他们撒脾气,咱们两个搞不好就得一起完蛋,以后你升官也别想了,咱们家发财也不用指望了。”

    老林被林淼半忽悠半恐吓几句,总算稍微收敛了几分。

    但还是紧皱着眉头,瓮声问道:“这事情不好办,省里的报纸,舆论一起来,压都压不住,市里也管不到省里去……妈个逼,那个记者到底是谁派来的?”

    “爸,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记者,也不是报纸,舆论也不是第一位的。”林淼把报纸放下来,认真道,“刚才你回来之前,我又睡了一觉,你猜怎么着?……老爷爷又给我托梦了!”

    老林沉默了大半天。

    “真的吗?”

    “真的。”

    “这次托梦时候什么了?”

    “说了《毛选》第一卷的矛盾论。”

    老林再次沉默,过了大半分钟,他轻轻放开了油门。

    车速一慢,老林做了个大胆的动作,转过头问林淼道:“阿淼,爸不是别人,你不要担心,你说什么,爸都信你。你跟我说,其实你以前跟我说的那些话,都是你自己学的,你其实本来就是个神童对不对?根本没有那个老爷爷……”

    林淼直接就愣了。

    狗日的……

    老林你对世界的接受能力也太强了啊……

    “嗯啊……”林淼轻轻点了下头。

    老林一声怒吼:“妈个逼!我就知道!老子这么聪明,生个儿子是神童不是很正常嘛!”

    “爸,你冷静……”林淼好方。

    感觉老林好像陷入了某种另类的自恋模式,彻底不可自拔了。

    “阿淼!你说,这个事情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老林吼道。

    林淼稍微做了个深呼吸,默默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爸,我这么跟你说,遇上问题,你首先得搞明白,问题的轻重主次是什么。这个报纸上的新闻一出来,明面上,说的是我,但是就算我被弄死了,跟市里头的领导又有什么关系呢?市里头的领导,为什么这么慌呢,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这个舆论一起来,不光是我和你要倒霉,那是整个东瓯市,跟这件事扯上关系的领导,全都要一起倒霉。你报纸看了吧?”

    “嗯。”老林眉头紧缩,听得很认真地点了下头。

    林淼继续道:“报纸上怎么说我的,说咱们爷儿俩是在搞教育欺诈,怎么欺诈,欺诈了谁,通过谁来欺诈的?不就是东瓯市的整个教育系统吗?你看,罗万洲是不是分管教育的?”

    “我个天,老子说他个老小子怎么今天这么上道,老子的儿子一出事就叫我了,我还当他那么好心呢。”老林满脸恍然大悟,眼底泛光,又惊又叹,“妈个逼,原来是为他自己啊。这些个搞政治的,水也太深了……阿淼,还是你这个脑子好用啊,爸干了这个多年工作,还没你看得清楚。”

    其实我也干了好多年的,而且我的层次比您老高多了,都是经验啊……

    林淼心里默默想着,然后手把手教起老林道:“爸,待会儿呢,如果他们让你说话,你就这么说。咱们这个策略啊,叫给态度不给解释,给配合不给妥协。具体执行上,要分三步走……”

    老林连连点头,热泪盈眶。

    儿子这么小,就能教老子怎么干活了。

    太特么给老子挣脸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谋定(上)
    


    “曲江南都报最开始办报的初衷还是好的,想替老百姓说点他们没机会说的话,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也算是对地方舆论监督体系的一种补充。但是一件事做得久了,总是免不了要变质”市府大院4号楼会议室内,丁少仪喝着品质不俗的茶,缓缓说着曲江南都报的前世今生。会议室里很安静,大家反正是在等人,干脆就当听故事。

    “大概从两三年前开始吧,曲江南都报换了领导后,他们报道的尺度和内容,就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候刊登的社会报道和评论,看起来都不像是在替老百姓说话,反倒是有种为了说话而说话,刻意唱反调,可以特立独行的感觉,观点也越来越偏激,好像每个星期不骂政府机关几句,就浑身不舒服一样。”丁少仪说到这里,又抿了一口茶。

    郑爱芬饶有兴趣地追问:“那他们这么弄,省里怎么不处理呢”

    “不处理,当然有不处理的原因。”丁少仪把杯子放下来,翘了个斯文的二郎腿,面向郑爱芬道,“第一呢,是因为老百姓喜欢,报纸越骂政府机关,销量就越好,销量越好,社会影响力也就越大。这样一来,省宣传部要是管它,老百姓肯定就骂,说你政府控制舆论,防民之口,让国外知道了,又要拿这个当借口,说你中国搞言论管控,说你不自由,说你人权问题,闹大了,省里有关部门的领导,肯定是要担责任的,而且搞不好是大责任。”

    罗万洲听到这里,微微点头。

    中国的官不要当,尤其级别越高,要面临的问题就越复杂。

    一旦处理不好,轻责受处分,重则断送政治生涯。

    大家看似表面风光无限,但背后谁又不是如履薄冰。

    四十岁出头就做到副市长的罗万洲,对丁少仪的分析,发自骨子里的赞同。像曲江南都报这样的硬骨头,如果没有万全的把握,谁也不会去碰这个钉子的。

    这时丁少仪又继续道:“还有一点,现在国家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真要把它拿下了,这里头还涉及到那么多人吃饭的问题,还涉及到经济指标,这样一来,省里市里,分管这块业务的领导,就算嘴上同意,心里到底乐意不乐意,那也说不清楚,为了整治一家媒体企业,搞不好要得罪一大批领导,而且就算整治好了,成绩也是看不出来的,你总不能说,我因为处理了这个报社,所以老百姓对政府机关的辱骂率下降了百分之多少吧这算哪门子成绩啊,是不是”

1...153154155156157...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