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先声夺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吹个大气球9
而这个考试计时的意义在于,由于东瓯市的小学奥数水平历来比较高,所以在往届的比赛里,全对的选手超过5人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几次。因此引入这个计时标准,就是为了能选拔出真正的得分如同探囊取物的超级高手。
当然了,自从有了这个标准之后,到底是求快还是求稳,也成了各支队伍教练的难题。在之前的几届比赛中,也不乏那些为了追求速度而阴沟翻船的种子选手。
朱老师拿到林淼的考卷,很快就把题目全都改了出来。
错了3题,一道应用题,一道计数题,还有一道居然是林淼的拿手强项数论。
这题不应该哦。朱老师沉着脸对林淼道。
林淼装成小白兔一样点点头,相当虚心接受。
这时张雪茹也站了起来,把考卷交给了朱老师。
朱老师一路改下来,全对。
哈哈,小淼淼,还是姐姐厉害吧?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这么快交卷!张雪茹就喜欢对林淼动手动脚,一边说着就伸手去揉林淼的头。
小声点,别的同学还没做完呢!张雪茹的妈妈轻声呵斥道。
张雪茹吐了下舌头,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安静了下来。
站在一旁的朱佩慈的妈妈满脸羡慕地小声对张雪茹的妈妈道:芳华,你家雪茹太厉害了吧?
你是没看到她以前吃过的苦。张雪茹的妈妈拉着朱佩慈的妈妈走到教室外面,一只手居然还牵着林淼,把林淼也带了出去,一边轻声细语地说道,我家雪茹小时候也不行,没淼淼厉害,雪茹在淼淼这个年纪,这样的题目一题都不可能做出来。
哼!张雪茹傲娇望天。
朱佩慈的妈妈转头朝教室里看了眼自己的女儿,见朱佩慈正愁眉苦脸,不由苦笑道:我家佩慈别说小时候,她现在也照样做不出来。她这回呀,就是来陪考的
张雪茹的妈妈笑了笑,道:你家佩慈也很优秀啊,南城小学的大队委,我家雪茹才两条杠呢。
唉,这有什么好说的啊。朱佩慈的妈妈显得很理所当然道,雪茹是广场小学的嘛,领导的子女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她要是也来南城小学,也能拿个三道杠啊。再说了,三道杠哪有全省比赛二等奖值钱,要我说,我还宁可佩慈拿个省里的二等奖,这个才是硬指标啊。
林淼听得无聊,想把手从张雪茹妈妈的手里抽出来,先去放个水。
张雪茹的妈妈感受到林淼的动作,突然换了个话题,低头问林淼道:淼淼,你知道阿姨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林淼摇了摇头。
张雪茹的妈妈动作轻柔地摸摸他的头,轻声道:阿姨是在区委宣传部上班的,你知道区委宣传部是干嘛的吗?
林淼点点头。
张雪茹的妈妈不禁一怔,旋即又笑着问:你真的知道?
林淼正色回答:阿姨,请不要低估一个小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拳拳报国之心,我跟我爸练过的。
两个女孩子的妈妈立马被林淼逗得咯咯直笑,惹得教室里的几个学生都忍不住往外看。
朱老师忍不住了,站起来走到门口,仿佛请示一般地小声说:我把门关一下啊。
我们小声点。两个家长异口同声。
可教室的门,却先关上了。
张雪茹的妈妈继续对林淼道:淼淼,阿姨最近听说了一件好奇怪的事情,你可以跟阿姨说实话吗?
林淼道:看情况咯。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可爱!张雪茹的妈妈摸了下林淼的脸。
这下林淼总算知道,张雪茹那动手动脚的毛病是跟谁学的了。
阿姨问你啊,你爸爸那本书,真的是他自己写的吗?好多人都在说,那本书其实是你写的。张雪茹的妈妈,表情有点认真起来。
林淼淡淡地反问道:阿姨,你自己更倾向于哪个说法呢?
嗯张雪茹的妈妈想了想,慢慢道,来之前我觉得这个传闻应该是胡说八道,不过现在和你说了几句话,阿姨也有点迷糊了啊
所以咯,我能说什么呢?这种事情,我还能挨家挨户一个一个解释过去吗?林淼双手一摊,表情相当成人化地说道,这世上有很多事情,本来就是没办法的。
那这么说张雪茹的妈妈眼睛一亮。
林淼却马上不承认也不否认地接道:没什么这么说那么说的,你怎么想就怎么说,反正我什么都不想说。
哦,阿姨懂了淼淼,你真的好厉害,好棒,好优秀。阿姨很羡慕你爸爸有你这么好的孩子。张雪茹的妈妈叹道。
林淼心里呵呵,暗说这话千万别让我爸听见。
不然老林心里肯定会想——来啊!羡慕就一起生一个啊!
朱佩慈的妈妈也是听得心头直颤,不住摇头道:这种事真是不能乱说,不然哪天真被科学家带走了做人体研究也说不定
林淼眉毛一挑,无语道:阿姨,你国外电影看多了
朱佩慈的妈妈捂着嘴,咯咯笑得停不下来,笑点真心低。
谁也不知道,林国荣的文集其实他儿子代笔的这个小道消息,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但是这消息确实传得飞快,一周不到的时间,就在瓯城区的体制内传得沸沸扬扬。不光是街道乡镇,甚至连区委区政府以及下属的区直机关,也都渐渐开始有人讨论起这件事来。
秦晚秋星期六早上下了班,从派出所里出来,就直奔少艺校去接自己的女儿。
自从丈夫去世后,她就把女儿晚上的钢琴课给停了,起初是因为要守夜,后来是觉得晚上接送不太方便;但是周末早上的舞蹈课却没有停。
女儿要富养,尤其是精神和气质层面的富养。
这句话是死去的老公经常挂在嘴上的,秦晚秋一直记在心里。
还来不及回家换下警服的秦晚秋,在路过一家书店时停下了脚步。
她走进店里,看门的中年店老板一瞧秦晚秋这气质这长相以及最重要的这份打扮,立马肃然起敬,跑出来问这位年轻警花道:警察同志,想买什么书?
秦晚秋努力回忆了一下,轻声问道:有没有《小院杂谈?听说是瓯城区本地的一个作家写的。
有,有,有!店老板忙不迭地笑道,这书卖得老好了!我这星期进了300本,才卖了几天,就剩几十本了。我去给你拿!
秦晚秋点了点头。
站在店门口,在诸多路过男性的目光注视下,秦晚秋等了大概两三分钟,店老板就拿着两本书跑了过来,态度很殷勤地说道:警察同志,我刚才还说错了,就剩两本了,我都给你好了,只收你一本的钱!
不用,给我一本就行了。秦晚秋不想占这点便宜,表情有点冷漠。
店老板也不敢再多嘴,收了秦晚秋8块5的零钱,目送她渐渐走远。
等秦晚秋过了马路,他才砸吧嘴道:啧啧啧,这屁股,这腰,哎哟他老公肯定肾不好
秦晚秋当然听不到店老板这龌龊的话。
她一路不急不缓地走到少艺校,学校门口,早就有个清秀可人的小家伙在等着。
身后还站着她的老师。
妈妈!洛漓大喊了一声,扑进秦晚秋的怀里。
秦晚秋抱起女儿,跟老师道了声谢:梁老师,又耽误你时间了。
没事没事,等家长来接孩子也是我的工作嘛!老师笑着回道。
秦晚秋点点头,抱着洛漓转身就走。
走出小巷子,她才拦下一辆三轮车。
坐上车后,秦晚秋把刚买的书递给洛漓,摸着她的头,柔声道:漓漓,你说上次在江心屿碰到的那个很聪明很聪明的小朋友,是不是叫林淼啊?
嗯!洛漓一脸天真可爱地应道,他也在少年宫学过钢琴呢,也是钟老师教的!
秦晚秋揽住女儿的肩膀,笑着在她头上亲了一口。
虽然不知道女儿口中所说的林淼,和今天单位里头同事们所议论的那个林国荣的儿子是不是同一个人——但如果真的是同一个人,那这事情就比较有趣了。
让女儿读一读这个路边偶遇的小神童写的书,似乎也挺好;
如果她现在还看不懂,当然也不强求。
反正书放在书架上,也不会自己长腿跑了,等女儿以后再长大些,随她看不看都行
第七十七章 搬家
神童儿子给作家老子代笔的传闻在瓯城区的体制内传得沸沸扬扬,而林国荣原本就属于名声比较响的那类人,眼下出了书,又入了区作协,这种小道消息落在个别区领导的耳朵里,自然又免不了让人家重视一番。于是他们之间的日常交往套路,一下子就从平日里的林国荣死皮赖脸请领导们吃饭,变成了领导们轮番挨个地主动拉林国荣去他们家里做客。
老林同志面对组织的热情关怀,自然统统来者不拒,一星期内就跟三个区府办的副主任和两个区委办的副主任以及某个区委宣传部的副部长混成了酒肉朋友,社交能力之强悍,彻底刷新了林淼此前对他的印象。但反过来想,说到底还是因为林国荣最近出了名,而且手里确实又有不少闲钱,不然按这个吃法,光是上门要送伴手礼的成本,就够林淼全家喝一壶的。
对此林淼唯有感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和比自己高一层次的人保持好关系,关键要素果然还是钱和名气,古人诚特么不我欺。
林国荣出书这件事,骨子里真正给予重视和感兴趣的,还是只有瓯城区的权贵阶层。毕竟林淼他们家日常接触的其他人大多只是看个热闹,大家都是寻常老百姓,有个熟人出了名,对他们而言顶多也就只是多个谈资;不像那些有钱有权的人,见到林国荣出了本书,就会跟风似的产生某种想法——要不自己也来玩一玩?又或者就是——作家的腿一定要抱紧,虽然看起来并没什么卵用,但能和作家交朋友,好歹也能显得自己更有文化品味不是?所以老子要的不是作家朋友,也不是林国荣这个朋友,老子要的是逼格啊!
阶层和基层之间的差异,始于想法,区别于行动。反正无论如何,掌握资源的人,确实几乎是在所有事情的所有层面上,从最初始的那一刻,就和普通民众拉开了几乎不可归拢的距离,并最终形成即便花上百年时间也无力填满的鸿沟。
鉴于代笔这个小道消息,在瓯城区内的主力传播人群存在特殊性,林淼在学校里受到骚扰的在几天后就渐渐淡了下来。虽然还是时不时有人提起,但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总归还是非常强的,等到第一阵集体议论的大热潮过去,大多也就见惯不怪。
林国荣出书后的十来天里,林淼他们家迎来送往了许多林淼根本叫不出名字的各路亲戚。
林淼不觉得烦当然也没觉得有多高兴。
跟红顶白都是人之常情,完全不值得为此产生什么情绪波动。
林淼每天照常生活,白天狂刷小学奥数题,晚上就去少年宫用自己的手残**折磨钟初惠那颗即将破碎的心。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11月月底。
老林家真正的大事情,终于来了。
11月27日,星期天。清晨8点出头,一辆小货车便缓缓驶入狭窄的天机巷,停在了林淼
家院子外面。在许许多多的老邻居们满是羡慕的眼神中,林国荣很习以为常地对着搬家工人们呼呼呵呵,使唤着他们把各种家什轻手轻脚地搬上了车。但其实要搬的东西并不多,无非就是电冰箱洗衣机寥寥几件家电,还有装有一家三口各季度衣物的箱子。像床和柜子这些新家里已有的笨重家具,自然全都留下,留给以后的租客使用。
江萍领着林淼,状态异常活跃地混在围观的人群中,跟所有邻居们狂笑道别。
只是这个时候,老太太却没有出现。
老太太昨天就搬回乡下去了,硬是让林国荣放弃了跟某个区领导的饭局,帮她拎了一大堆行礼。出门前她还当着江萍的面跟林国荣说,以后就只负责回来收租——招租的消息,老太太已经放了出去。这间老房子,就像林淼印象中的那样,最终还是被一块厚厚的木板隔成了两半。而不同于记忆中的地方在于,这次连楼上也要被租掉。
林国荣没意见,不管楼上还是楼下,收来的房租全归老太太,就当是做儿子的给妈的一点孝心,也不枉老太太来来回回搬家折腾。
走了!走了!大家别送了,我会回来看你们的!小货车装完东西,林国荣和工人们一起上了车。江萍和林淼晕车,而且小货车的驾驶座也没位置了,就干脆步行去西城街。邻居们一路把母子二人送到连江路的路口,江萍笑着大声说道。
别回来了,还回个屁啊,破破烂烂的地方,又不是什么景点。
还是你家阿荣有本事啊,说搬走就搬走了,我们是没办法,只能在这里熬,等着拆房子。
就是,这破房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拆
邻居们各种叨叨着,最后还是送走了林淼全家。天机巷里少了这么一户老住户,各家各户短暂地感叹了一下,这事过去也就算过去了。
滴——哐!
20多分钟后,站在新家的楼下,江萍一脸兴奋地打开了楼下大门的电子锁。
她兴冲冲地抱着林淼,一口气从1楼跑到5楼,走进501室,屋里头已经摆好了家具,工人们刚走,林国荣正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一副没见过世面天下我有的得瑟样。
江萍哈哈一声大笑,在这间房子里四处转悠起来。
虽然不是买的,但全新的生活环境,还是让她高兴得不能自己。
林淼看着新家,心里也挺感慨。
小时候盼了那么多年,一直盼到拆迁才总算搬走,现在好了,生活总算有盼头了。有了房租的压力,老林应该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毫无节制地乱花钱了吧?
——嗯貌似也不一定
算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林淼嘀咕着,走到卫生间外。
拉开门,打开灯。
卫生间里明亮而整洁,和后世别无二致的洗面台,干湿不分离的淋浴系统,还有最关键的,那个样式古老,却足够干净的冲水马桶。
林淼看着眼前的卫生间,静默两秒,然后就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我的家有个马桶,马桶里有个窟窿,窟窿的上面,总有个笑容,笑人间无奈好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