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
你大爷!
李宪原本准备好的说辞,一下子被夏光远给打乱了。
看着夏光远眼睛里边儿的揶揄和丝毫没有隐藏意味的刁难,李宪恨的是牙根儿直痒痒。
心说当初那两拳头现在看来揍得轻了。
应该再特么补两脚来着!
“小夏,这个事情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就在李宪心思急转寻找对策的时候,沉默了好一会儿,已经将李宪刚才所说的那些完全消化理顺了的周叔连,开口了。
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周叔连走到了李宪身边儿,用带着鼓励的目光对他点了点头,转而对夏光远道:“小李说的这些,我认为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这一次到龙江来,我为的就是实地看一看龙江省的上市企业现状和轻工改革这个项目。如果省里和计委能够给予这个计划支持,让这个计划成行,我愿意尽我的一点儿微薄之力!”
说着,周叔连笑呵呵的拍了拍李宪的肩膀:“小李啊,我这个老头子,给你当个顾问,可还行”
“那敢情好啊!”
面对周叔连的主动“投诚”,李宪一拍大腿。
不说别的,周老先生在京城大学可是教了十几年的经济学,用句桃李满天下说,那是一点儿都不过分。不说目前深股和沪股相当多的领导都是周叔连门下出来的,就说新北集团现在还真缺这方面的人才。夏光远刚才还真没说错,在资本操作这一方面,新北的经验严重不足。
要是有周叔连这个专业搞经济的参与进来,这事儿,有了七分胜算了!
&
第651章:也真是心累!
看着用疑惑中带着戏谑的眼神盯着自己的李宪,夏光远只觉得头疼欲裂。
刚才他是下了好大的决心才追出来的,不图别的,就是为了想和李宪心平气和的说说话,讨论一下苏娅的问题。
而在选在这个时候过来,其实夏光远心里边儿也有自己的一番衡量。
现在岳之峰明显对李宪的这个凭借资本市场“曲线救国企”的计划深感兴趣,但是作为完全有能力主导龙江省内大项目审批的计委一把手,这件事情岳之峰的态度是一方面,最后也得他夏光远点头才能算成。
就是想到这一点,夏光远这才过来。
虽然在去年时候,因为自己的身份暴露,更因为早年间对苏娅母女犯下的错误,跟李宪的关系形同水火。但是他认为李宪还算是个聪明的年轻人,现在自己这般主动示好,李宪就算是不服软道歉,至少他也能换来一次交流的机会。
可是他没想到,李宪竟然连这个机会都不给。
这番做派,在夏光远眼里,实在只能说是幼稚。
二人对视了良久,见夏光远摇头移开了目光,李宪吁了口气。
虽然总是拿言语激怒夏光远,但其实李宪自认为不是一个刻薄的人。只是一想到苏娅和苏妈的悲惨过往,再看到现在高高在上,手握重权的夏光远,他就一肚子的无名火。
他知道夏光远关心的是什么,冷静下来,也觉得不管怎么说,这负心汉毕竟是苏娅的亲生父亲,于是道:“夏主任,我也不想把自己身上都装上刺儿。您费劲巴力的过来,如果是为了公事,那咱们就交流交流,但是如果是为了苏娅的事情,那你可以下车了。虽然我们俩现在没结婚,但是她在我身边,断断不会受一点儿的委屈。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夏光远一愣,看着面前李宪的侧脸好一会儿,欣慰一笑:“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李宪,虽然这么说你可能觉得我虚伪。但其实这一次回到龙江履职,我真的觉得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上天是要我回来还债的。所以小娅,我......虽然不能和她相认,但是还是想对她有一些补偿。”
见对方完全没有遵守自己的警告,顺着杆儿就往上爬,李宪赶紧摆手:“夏主任,这话就千万别再说了。苏娅现在过的还不错,苦日子都过去了,现在一天过的比一天好。就算是我求求您,高抬贵手,别再搀和她们娘们的生活了,成么”
“李宪,我就是想看看能不能给小娅安排一下,治治她的嗓子。你知道,我,我一想到她因为我的关系这么多年不能说话,心里边就.......堵得慌!”
哎、
看着一脸惆怅的夏光远,李宪摇了摇头。
他实在分不清,身后这个男人是真想弥补苏娅,还是极度的自私,想为了自己好受一些,才做的这一系列的打算。
“苏娅马上就要出国了。我已经在美国给她安排好了医生,这边儿签证下来了之后,马上就去。”略一沉吟,李宪说道:“所以她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我就为她打算了。”
“你说的是真的”夏光远面上一喜,“如果是真的,那我就放心了。”
李宪点了点头。
他觉得自己今天跟夏光远说了这么多,已经足够仁义。
看了看手表,见时间已经到了中午时分,便重新发动了汽车。
“李宪,我不求别的。只请你好好对待她,别....别让她再受伤。”终于,夏光远还是没忍住,从后座上抓住了李宪的肩膀。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还是放心不下之前去孙卫民家中时,孙家人对李宪那怪异的态度。这让他这个做父亲的,深深为了自己闺女的未来担忧。
&nbs
第652章:烫手山芋
“你这些天在忙什么怎么感觉每次我过来,你都挺抵触的呢”
将脱下来的外衣挂在门口的木质衣架上,见夏光远仍然摆弄着办公桌上的几份文件,孙蓉有些不满。
这么多年来,孙蓉自感觉和夏光远的感情还是很好的。不过最近这一段时间,特别是自己丈夫到了东北之后,她总觉得自己的丈夫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虽然二人不再一起的这段日子,夏光远每天都往家里面通电话,每逢假期都提前请假回京城陪伴自己,可是孙蓉却总觉得,夏光远似乎有什么事情在瞒着自己。
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如果非要较真儿,只能将其归结为女人的第六感。
听到自己妻子的抱怨,夏光远正在收拾文件的手一顿,随即就微笑道:“这话从哪儿说的你来我高兴还来不及,不过最近事情有点多罢了。你别多想。”
见夏光远神色如常,狐疑的孙蓉在片刻沉默之后,决定不再这个问题上纠缠。
换上拖鞋,孙蓉非常自然的将自己挂到了夏光远的身上:“光远啊,轻工改革的那个项目,我们众创想插一脚。这些天,我和李明月已经接触了几个企业,跟那边儿已经有了初步的共识。省里面和市里面的各个关节我感觉问题不大,只要你这边儿点头,肯定就万无一失了。你怎么说”
“我不是告诉过你,这个项目你少插手”
夏光远眉头一皱,他之前已经反复的告诫自己的妻子不要染指龙江省内的轻工改造项目,却不成,妻子根本没听自己的,反而这几天趁自己没注意,来了个先斩后奏。现在拿着跟下面企业达成的意向,跟自己玩儿了个逼宫!
“唉”
搭在丈夫肩膀上的手被拨开,孙蓉整个人一愣。两道精心修饰过的柳叶眉就倒了起来:“夏光远,你这是什么意思轻工项目现在不光是我们众创在介入,好多人都在打这个项目的主意,怎么你夏光远能给别人批,就要给我来个大义灭亲”
“什么叫大义灭亲”见自己的妻子动了气儿,夏光远立刻放柔了声音,“轻工改革这个项目我已经跟你说过了,这个项目是孙卫民发起的,现在换了岳之峰执行,这里面本身就很复杂!而且偶你们众创的那种操作方式,并不适合在岳之峰这种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眼皮底下做。现在我跟这位新书记之间分歧很大,你又是我的爱人,就不要参与到这个项目里,给自己,给我找不自在了行吗”
孙蓉皱着眉头,听着自己丈夫的苦口婆心,倒也觉得似乎有些道理。
岳之峰这个人她不熟悉,但是听说在辽省任上的时候却是个油盐不进的。
不过众创公司不是她一个人的,现在公司的计划已经定了下来。再做更改,倒是不太可能了。
不过这事儿,她不准备现在跟夏光远说。略一沉吟,见时间已经六点多钟,便道:“行了,这些事儿先不提。你赶紧换衣服,咱俩出去吃个饭。”
不知道妻子心里怎么打算的夏光远舒了口气,应了一声,便走向了门口。
“嗯”
就在夏光远将风衣披在身上穿鞋之时,办公桌旁的孙蓉,忽而见到了桌面上那一沓刚才夏光远为来得及收拾起来的文件。见到厚厚的一沓企业资料,被整整齐齐的装订在一起,上面自己丈夫那苍劲的笔迹写着“新北”二字,孙蓉刚刚舒展开来的眉头,重新皱了起来。
自己丈夫的工作习惯,孙蓉再熟悉不过。
往往,这样的文件摆放方式,就代表着丈夫已经有了决断。而上面那简单的标示,则是代表着这些项目最终的归属。
“光远,这几个项目是怎么回事儿新北是哪个企业”
“怎么乱动我东西!”刚刚穿了鞋子,准备出门的夏光远一惊,紧忙走到了孙蓉身边,随着一声大吼,将她手中的文件抢了下来。
和夏光远十几年的婚姻之中,最令孙蓉满意的不是夏光远的才情和能力,而是对自己的敬重。
虽然在一起过日子,二人也有过不愉快。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几乎所有的家庭冲突,都以丈夫的容忍结束。
现在,面对自己丈夫的大吼,孙蓉的眼睛里瞬间蒙上了一层水雾:“夏光远......你跟我喊”
&
第653章:干部坟场,松江实业
“岳书记,这个...还有其他的...么”
看着岳之峰拿出来的那份资料,李宪硬着头皮,问了这么一句。
似乎早已经料到了李宪会有现在这个反应,岳之峰笑的尤其和善:“李宪啊,你是个聪明人。你认为呢”
“......”
听到这话,李宪就知道,特么的问也白问了。
摆明了,这就是玩儿老子啊!
松江实业怎么回事儿
这个企业之所以能上市,完完全全就是靠着当初省里急切的想占名额,为之后的大规模国企上市做铺垫。可以说,松江实业上市成功的背后,有着太多太多的猫腻;
1990年11月26日,黄浦江畔,上交所开业,时任沪市市长的朱总敲响开市之锤。自此,中国证券市场搭乘中国经济巨轮,开始了注定不平凡的旅途。如果说中国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中国股市就是驾着破船下海。在迷茫中起步,在曲折和不断的妥协之中发展。
最早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审批权是归于人民银行的,后来才由证监会负责。早在人民银行审批期间,松江实业的前身冰城小商品就已经发行过股票,小商品和塑料厂不同,在冰城之内,小商品这类经销产业相比于工业产业的发展还是相当稳健的。不过为了上市,二者由国资办撮合硬生生合到了一起捆绑上市,这就为松江实业日后买下了一个祸根。
根据91年年末时候松江塑料和小商品公司的情况来说,二者的固定资产是差不多的。但是问题是,当时拥有一千七百多人的松江塑料厂已经是日薄西山,一门心思的想凭借上市圈钱来救场。但是小商品当时虽然因为大国营经销公司的体制问题,又因为社会上日渐增多的个体户冲击走了下坡路,但是总归还是盈利。
小商品公司曾分别在1988年12年25日到1989年5月5日、1990年4月25日到1991年2月15日、发行过两次股票,发行面值均为1元每股。所以在两家企业合并之前,小商品公司的员工手里就持有了部分股票。
在合并之后,为了上市,松江实业再一次对企业内部发行股票,并向公司职工进行摊派。
当时的要求是普通员工每人最少买几千股,而中层以上的干部要买1万股以上。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小商品当时的效益还行,而且经销公司油水多,职工手里多多少少都能拿出点儿钱来。对于摊派虽然不满,但是也能挺住。倒是松江塑料这头,早在89年开始就发不出工资来了。除了为数不多的干部之外,员工穷的裤衩子都带补丁,哪儿有闲钱买股票
最后没办法,公司的管理层只能让小商品那头多摊派,将原本属于松江塑料这边的没完成的摊派任务分了出去。
不过非常具有戏剧化的一幕是,1991年8月9日,松江实业在上交易所成功上市。
在一级半市场上,松江实业最开始的交易价格仅在2元、3元钱左右,在上市前夕,一级半市场的价格已经炒到了10元钱。但是即便如此,买入松江实业的原始股在上市之后还都能赚到。
因为上市次年,也就是92年,更是趁着中华大地刚刚兴起炒股风,紧接着认购证事件风潮席卷中华大地,股价跟打了兴奋剂似的最高涨到18元左右!
就这么的,当初本来为企业摊派兜底的小商品职工里,出了怕是得有几十个万元户,十几个十万元户!
相对的,松江塑料那头,大部分职工在上市这个大浪潮里边儿,是竹篮打水,啥也没捞到。用实力证明了贫穷是可循环再生,而且一朝穷辈辈穷的定式。
公司上市之初,账面上有钱了,开始了一轮疯狂投资。又是投资房地产,又是投资木业,又是投资商场的,一开始职工们见到了福利,倒也还消停。
可是不到一年功夫,上市融资来的几个亿全部赔光。除了当初靠着将股票卖了赚到钱的一批职工外,其他人再次回到原点。
一贫一富,对比如此鲜明,矛盾因此而产生且一发不可收拾。
打这儿,松江塑料这头和小商品分公司这头的大小斗争就没断过;先是塑料厂工人去小商品闹事,要追回当初的部分股票红利。
小商品的职工们也委屈啊!
 
第654章:跳火坑
不仅李宪知道这个松江实业是什么货色,事实上省里边也早就为了这个企业头大无比。
李宪带着岳之峰“好好干,证明你们新北的能力,我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空头支票回到集团不久,国资办那头就专程过来了人,和集团对接。
似乎......是早就为了今天准备好了似的。
不过不同于省里边的积极,新北集团内部,对于李宪想接手松江实业的打算,那是一百个抵触。
这事儿明摆着的。
现在的松江实业在省内,那就是天字第一号的烂摊子,谁接谁倒霉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