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李总,我个人是不同意接手松江实业的。”

    董事扩大会议上,听到李宪说打算以每股八毛的价格,从松江实业手中收购三百五十万股,再从二股东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手里收购一百七十万股,以百分之十九的股份入主松江的决定之后,陈树林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看着陈树林这个一路跟过来元老梗着脖子,看自己跟看阶级敌人似的,李宪手指头一点:“老陈,说说理由。”

    “这还用说”陈树林火了:“松江实业现在是烂到骨头里边儿的了!上个月我跟国资办的同志一起吃饭,饭桌上就提起来乐了松江现在的情况,没救啦!松江那头上市融了三点五个亿,搞了一大堆的副业,又整房地产又整木业公司和出口公司。可是钱都花出去了,这几个项目一个都没成。反倒是把公司原本塑料厂和小商品这两个主业给搞死了。整个松江实业现在固定资产估值四千七百多万,可是外债将近六千万!咱们接手过来,这怎么搞不说别的,万一公司搞不活,这些个债务搞不好是要拖垮咱们新北的!现在岳书记让咱们接手,啥意思看咱们新北过得太安稳啦”

    “唉!老陈,你说话注意一些分寸嘛。”见陈树林大有对岳之峰开炮的架势,一旁的张大功连忙将其拉回了座位上。

    董事会现在虽然北林退出去了,可是作为独立分公司的邦业白酒业,还是有邦业县政府的股东代表呢。虽然是一家人,但是万一陈树林的话传出去,肯定是不大好。

    不过觉得陈树林有点儿过激是一方面,这位老伙计刚才说的,张大功倒是相当同意、

    待稍微缓和了气氛,便对李宪尴尬笑道:“李总,我知道你是打算找一个壳公司,完成对省内造纸资源的整合。可是咱也不能...病急乱投医啊。这松江实业咱且不说现在又多少资产,欠了多少债务。我听说现在松江都要被沪交所给退市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咱们接手,过了一两年万一搞不起来,那现在别说是八毛钱一股,就算是一毛钱一股投出去几百万股,这钱他不也是打水漂嘛要我说,你要是真想搞个上市公司,不如咱们去港城收购一个。你之前不是在港城有些门路嘛。”

    听着张大功的建议,李宪苦笑着摇了摇头。

    “老张啊老张,你认为以岳书记现在定下的调子,外地的公司现在放在龙江这儿,去收购那些造纸厂,好使吗”

    一句话,李宪就把张大功整没电了。

    说实话,现在第一批上市的国企公司已经有很多连续两年亏损的了,全国上下要是想找壳公司,别说找出一百,至少也得有三十。远的不说,就说隔壁省的东北华联,去年冬天被万通收购,改造失败到现在,万通前前后后赔进去快一千万了,潘石毅和王公权正在火急火燎的找下家接盘止损。

    凭借李宪和潘石毅以及陈冬升的交情,以及现在东北华联的状况,拿下来也就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儿。

    可是用其他省的公司来收购省内的这些造纸厂现实吗

    肯定是不现实的,岳之峰的意思已经相当明显了,就是要通过这一轮的体制改造,解决目前省内普遍存在的产业难题。

    调子是这么定的,李宪只能遵守。另辟蹊径

    &nbs




第655章:摸摸老底
    为了应对省里的决策,也走足够的人力资源去接手松江实业,经过董事会的决议,新北集团的高层迎来了一次大变动。

    在此之前,一直是李宪自己兼着,悬而未决的总经理位置,在这一次的董事会上面终于让了出来。正式交给了以总助身份行使着总经理权利的薛灵。而原本担任集团副总经理的张大功,虽然职务没有变动,但是在职权上更进一步,兼起了新北集团即将筹备成立的投资公司总经理一职。

    余下高层的具体职务也相应调整,现在新北想借用资本市场进行一次扩张,李宪的一群老班底或多或少的都得到了晋升。

    虽然对于新北这一轮收购松江实业的心里没底,不过一波升职加薪,倒是迅速稳定了人心。与此同时,李宪这一**赦天下,也让众人明白了对于收购松江实业,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知道李宪是个一下决定就九头牛拉不回的性子,会议结束之后,众人也就接受了现实,在张大功和薛灵的安排下着手准备去了。

    不过和其他人不同,只有陈树林对于李宪是一肚子的牢骚。

    没办法,董事会上,之前干得好好的分管销售部的副总经理被司扬这个后起之秀给顶了,老陈同志这个集团四把手,一下子就进了虽然现在还没有接手,但是**不离十的松江实业这个干部坟场里头。眼可见的要去那个天字第一号大烂摊子,陈树林这心里边儿.......

    就别说了!

    .......

    “李总,我寻思我老陈也没得罪你啊!”

    车上,跟李宪一起坐在后排座上,陈树林梗着脖子,满肚子的委屈:“你说自打咱们新北成立到现在,我陈树林是哪儿拎不起来了,还是哪儿没做到位你这现在让我去松江,这...这不就等于把我好好的漂亮媳妇换了个一脸麻的婆子过来嘛!”

    嘟嘟囔囔的,看着李宪也不说话,只是满脸的笑意,陈树林两手一摊,越寻思越憋屈:“我不服,我不去!”

    “呵呵呵、”

    见陈树林五十来岁的人了,一副受了气的小媳妇模样,李宪抬手拍了拍小老头的大腿,啧道:“老陈!别这么多牢骚嘛,咱们俩这么多年过来,我还能坑你不成”

    不同于张大功的稳重,徐德全的谨慎细致,陈树林这火爆脾气从来都不是心里边能存下话的。

    “松江实业现在两千多号职工,一个个跟狼崽子似的!咱现在干的是啥事儿是收购全部国有股,把松江实业变成民营企业。职工们本来就闹得跟东海龙宫里边儿的哪吒一个样,现在再浇上这么一桶油,那还不得炸你说,这么大的情绪和矛盾,咱们一个私企,能服众我接了松江先安置职工,能安置下去不安置职工,松江实业现在的塑料厂和小商品公司肯定就没办法动,我,我这工作怎么干嘛!”

    噗、

    李宪憋着笑摇了摇头,揶揄道:“老陈,你不是说打死都不接这个松江实业的总经理嘛,既然不接,你费那脑细胞想这些事儿干嘛啊”

    “额、”

    陈树林一愣,把自己脸憋了个通红,“我这不就是习惯了,换个角度想了想嘛!”

    口嫌体直。

    斜着眼睛看了看老陈同志,李宪紧忙安慰道:“行了行了,现在省里边的决定已经下了,这个松江实业能不能搞成,决定了咱们新北能不能整合整个省内的造纸产业。老陈呐,你知道为啥我不用老张



第656章:还有的救
    松江小商品经销公司,也就是再早以前的冰城市小商品大楼,现在已经是人去楼空了。

    这座在七八十年代曾经供应了半个冰城日用小百货,每天开门和关板的时候都需要营业员往出赶人的建筑,现在冷清的可以。关停半年多的时间,大门上的锁链就已经锈迹斑斑,可能是日常没人看护,大门上的玻璃早已经被不知道哪个熊孩子或者是醉酒无聊的社会小青年敲碎,一地的玻璃渣子,让这座有过辉煌的历史的建筑显得无比颓败。

    特地换了一身旧夹克衫的陈树林到了地方之后,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小商品。

    “哎、”

    看着面前的破败景象,陈树林指着小商品那歪歪扭扭的白色牌匾,感叹道:“我刚参加工作的那时候,冰城小商品多牛的一个企业啊跟我们家那口子结婚那会儿,她娘家赶流行,非要一套带鸳鸯和龙凤呈祥印花的包被,那个时候咱林业局和县里哪有卖那高级玩应儿的没办法,只能大老远的跑到冰城来买。好家伙,我跟我爹坐了一宿的火车,到了冰城之后就蹲这儿。喏,就这牌子下边儿,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又排了一上午的队,才拿着布票换了八尺印花布。”

    回忆起往昔,陈树林不免唏嘘,“那个时候的小商品,那人!好家伙,推不开散不开。你瞅瞅现在......”

    “行了老陈,可别感怀春秋了。”李宪摇了摇头,笑道。

    不是他没有陈树林那种经历所以伤感不起来,而是陈树林不知道,再往后二十年,这冰城这龙江,类似小商品这种曾经一度辉煌但是又破裂下去最终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的企业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伤感不起。

    没错。李宪和陈树林考察松江实业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小商品公司。

    可是让他二人难办的是,小商品已经关停太久,诺大的小商品公司现在已经人去楼空,想打听点儿什么事儿都找不到人。

    二人在大楼门前转了一圈,最后到附近的一个小卖铺,跟老板娘一打听才知道,敢情在松江实业颓败之后,小商品这头欠了电业局和供热公司几十万,已经被强制停业。而松江实业已经是穷掉了底子,竟然连个更夫都没请,就直接将诺大的小商品大楼给空了下来。

    “婶子,那你知不知道,小商品以前的那些职工现在都在哪儿”

    看着拿着鸡毛掸子有一搭无一搭划拉着货架子的小老太太,李宪从兜里掏出了张毛爷爷,指了指货架上那标价三十五,落满了灰尘的铁盒石狮。

    李宪的阔绰让一副死人脸的老板娘立刻变得殷切了起来,一边将烟拿给了李宪,一面堆砌了满脸笑容,“你爷俩外地的吧”

    并没有理会老板娘把玉树临风的自己跟一副鞋拔子脸的陈树林按到爷们儿关系上,李宪点了点头。

    老板娘用身上的蓝布褂子擦了擦手,伸手往小商品后身儿的胡同里边一指:“小商品的职工啊,搁那儿呢。”

    顺着老板娘萝卜头一般的手指那么一望,李宪皱起了眉头。

    手指尖指向的是个堆满了垃圾,就差铭文写着“脏乱差”的胡同口。

    “那儿”陈树林皱了皱鼻子,“搁那干啥”

    老板娘重新捡起了鸡毛掸子:“还能干啥糊口呗。”

    ..........

    春风吹过,伴随着扬起的塑料袋,阵阵骚风呛的李宪忍不住捂了鼻子。

    这小胡同就是那种常见的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夹道,左右不过三四米宽,百多米长。小商品附近都是一些商业建筑,商业街这头寸土寸金,没有太多公共设施,或许是小商品楼荒废的关系,附近的商户居民已然把这胡同当成了垃圾堆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胡同里,一番别样的热火朝天,却让陈树林和李宪目瞪口呆。

    不足四米宽的胡同之中,靠着东侧的墙根下,长长一排练摊的,却是吆喝的异常响亮!

    “刮胡刀,指甲刀,五号七号电池批发喽!”

    “过来瞅瞅!各式鞋底子低价大甩卖!”

    “打火机本钱清仓!扒拉轮儿四毛,电子五毛一个!”

    和陈树林对视一眼,李宪不动声色的走到了一个卖皮包的小贩面前。

    见到有客来临,小贩从脏兮兮的套袖里边掏出了手,“嘿呦,来啦老弟看看选点儿啥”

    李宪随手捡了个皮夹,假意讨价还价了一番,选了个一看就是人造革,却硬被说成是头层牛皮的皮夹,指了指附近的这些商贩,问小贩到:“大哥,你们都是小商品的职工”

    “嗯呐。”早上开了第一糊,小贩心情着实不错,呲着满口白牙笑道:“都是,这不是小商品黄了吗。大楼被人封了,正街上城管不让放摊儿,这不现在就跟这儿了嘛。”

    看了看陈树林,李宪将包好的皮夹随意揣在了兜里,疑惑道:“不对啊大哥,我之前听说咱们小商品的职工不是借着松江实业上市的时候买股票都赚着了嘛你们咋还出来干这个啊”

    “嗨!”听李宪这么说,小贩笑着摇了摇头,“那股票是赚了一笔,不瞒你说,那个时候点儿是真寸!老子一块钱一股买的三千股,就五个多月,涨到十三块八!他奶奶的,这辈子都赚过那么利索的钱。”

    “十三块八,三千股,那你这一下子赚了小四万呐!”一旁的陈树林忍不住插了一嘴,“这万元户了都,还出来干这个”

    “哎呀、现在都啥时候了四万块钱能顶个屁啊!”胡同里虽然吆喝的响亮,可是光顾的人却并不多,那小贩也是个健谈的,难得有人搭话,便道:“再说了,有了钱也不能坐吃山空不是人活着,总得干嘛!”

    陈树林眼珠子一转,撇了撇嘴,指了指那放在地上,垫在塑料布上的假boss,假梦特娇,满脸的不屑:“你这,你这不母老



第656章:别有内情
    小商品公司那边儿的情况说实话挺惨,曾经在八十年代辉煌一时的小商品大楼现在因为松江实业窟窿太大,交不起取暖费和电费被停,原来的职工不得不到小胡同或者干脆是走街串巷的讨生活。

    可是当李宪和陈树林到了松江塑料这边儿,才发现,跟这儿一比,小商品那头简直是天堂了!

    在小商品公司那头,虽然硬件儿上破百了下去,可是李宪至少还从活人身上看到了一些生机。感觉这个小商品还可以通过商业手段重新激活,并且能做起来。

    但是松江塑料相对比起来,给他的感觉完完全全就是一潭死水!

    ......

    和陈树林到了松江塑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

    松江塑料厂的大门紧闭,但是没锁。

    李宪和陈树林二人打开大门进了厂子,在里边儿转了足足半个多钟头,如果二人有心思的话,趁着这功夫,怕是都能进厂子里边儿把机器抬走了。

    直到二人奇怪,这么大的厂子,看不到一个人看守,为啥大门还大敞四开,疑似对贼大开方便之门的时候,一个约莫有五十多岁模样,酒糟鼻红的跟萝卜头似得老头,拿了一大嘟噜钥匙从办公楼里边儿走了出来。

    见到站在厂大院里边儿的李宪和陈树林,老头一愣。缓了半晌才原地一蹦,大喝了一声“干什么地”

    隔老远,李宪都能闻到那铺面而来的酒气。

    跟这样的人打交道,陈树林经验倒是丰富,也没解释啥,直接从兜里掏了盒阿诗玛出来两支,堆起笑脸对老头挑了挑。

    “老哥别激动,我俩是北林过来的,也是做塑料厂的。听说咱们咱们塑料厂现在停工了,过来瞧瞧有没有剩下的标准料啥的”

    见到陈树林拿出来的烟够档次,老头的戒备就已经消了一半儿——这年头小毛贼可没有抽十三块钱一盒的阿诗玛的。

    再加上陈树林一脸的灿笑,跟之前那些个过来打秋风的人一个德行,老头干脆也把另一半的戒备也去了。

    接过那两根儿烟,麻利的往自己耳朵上夹了一根,就着陈树林递过来的打火机点了一根儿。呼着长长的烟气,老头转了转眼珠,挥苍蝇似的摆了摆手:“你们啊,来晚啦!早八百年就让职工们都给倒腾没啦。”

    说着,老头一指厂大院里边一片长满了杂草的空地,“打去年年初厂子停工之后,别说标准料,就连废料都让人倒腾走卖破烂了,你们呐,来晚啦!”

    松江塑料的空空如也,李宪方才已经见识到了。
1...221222223224225...3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