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明之猫奴学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映今月
“那是以前没碰到李叔。”江彬将一个装着首饰的小包打开,顿时各种亮闪闪的东西在那里很是晃眼。
李牧咳了一声,“除了几件暂时不能出手的,其余的全都换成散碎银子。咱们秋名山三侠盗,要想留个好名声,就要多帮帮穷苦百姓。”
“当侠盗好是好,可我还是有点舍不得。你说那白花花的银子给了穷人,他们会念咱们的好吗”朱厚照有些犹豫了。
“别人怎么说,我们管不了。但做什么确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天道有轮回,因果有报应。我们既然有这闲钱,就多积点德。银子只有撒出去才有价值,如果一直藏在家里或者埋在地下,那这银子就跟石头没什么区别。”李牧顿了下,继续说道,“就拿大侄子你来说,平日里你多给手下点赏赐,说不定将来他们就会为你卖命,在关键的时候救你一命
第45章 散财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拿着那一堆宣纸盖上章,然后再包银子进去,做成一个个银子馅的纸包。
夜幕终于降临,整个京城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中。就在他们准备出发去南城的时候,一个锦衣卫跑了进来。
“启禀万岁,锦衣卫西北密报。”
朱厚照接过密报,确认火漆封印完好之后,用小刀子打开火漆封印着的奏报,“好呀,这帮畜生还真准备动手了。甚好,甚好。”
李牧心想,西北,那一定是鞑靼那帮不让人省心的家伙准备闹事。这跟自己好像也没啥关系,不用去管。
朱厚照看完密报之后,就带着李牧和江彬悄悄来到了南边的外城。朱厚照骑马带着李牧,江彬单独一匹马。两马三人穿梭在一条条小巷子里,一个个小纸包丢进了那些贫苦人家的小院子里和路边乞讨人的身边。
完事后,朱厚照不敢在外面多待,鬼知道什么时候太后就出来抓人。
刚回到皇城,就远远看见一队卫兵护卫着太后的行驾过来。这下子全都跑不了了。
“皇儿,你这是去哪里风光了”张太后威严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愠怒。
“回母后,儿臣只是觉得这皇城太沉闷了,就带着李牧和江彬出去散散心,只这一个时辰就回来了,并未在外面多做停留。”朱厚照也撒起了谎,现在不撒谎不行。
“哼,你那点事情还瞒不过哀家。先回去休息吧,李牧随哀家来。”
张太后一句话就饶了朱厚照,可怜的李牧只得跟在这个队伍中,随着太后来到了一处宫殿。
“今日在外面散银子可还开心”张太后坐在一个宝座上,开始盘问李牧。
“啊开,开心。”李牧慌了神,眼前这位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朝现如今最有权力的人。要是惹太后不开心,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行了,你跟皇帝做的那些龌龊事情还瞒不过哀家。那建平伯之子横行京城,目无王法,早已经犯下诸多罪过。迟早都是要惩戒一番。此事我就不再追究你们的行为过错。”张太后冲着李牧摆了下手,“你过来。”
李牧赶紧走了上前,“太后。”
看着李牧的模样,张太后有些失神,要是自己那皇帝儿子能力足够,现在应该也有这么大的皇孙了吧。
“太后”
“啊”张太后回过神来,“虽说你与那建平伯之子有些嫌隙,但你做的甚合我意。那些钱财散给穷苦人家也好。你小小年纪,只知道玩耍,一些大人的事情还是少掺和。一门心思向学才对得住这大好年华。”
“李牧一定听太后的话,好好读书。”
李牧抱着小雪团走在回家的路上,现在他脑袋里全都是刚才太后的训导。也不知道自己是咋了,就被太后给盯上了,说是今后还要天天派人来查验功课。这不就要了他的命嘛,将来还怎么愉快地玩耍
李府中专门留了一间屋子来养猫,全府的人都对那些猫儿悉心照料。
舒芬找到了李东阳,说:“西崖先生,府上养了这些猫儿,外面可是有一些非议啊。”
李东阳当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些许非议而已,算不得什么。想我立朝几十年,位极人臣,什么风浪没见过太清的水养不了鱼儿,所以鱼儿为了生存就要将这水弄浑。只要不祸国殃民,浑水里游一游也很好。有不臣之心的人才会去追求极致的声名。”他口中那
第46章 换粮
李牧摇了摇头,“真是的,运个粮都这么不尽责。”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的这句话恰巧被领队的一个校尉听到,那个校尉径直走了过来。
“站住!说你呢!刚说谁不尽责呢”这校尉也是个暴脾气的主,一点就着,隔着很远就嚷嚷起来。
舒芬冲着他抱拳说道:“我家少爷不小心言语冲撞了阁下,还请见谅。”
李牧脚踩在那些小麦上,忽然,他觉得有些不对劲,脚下的小麦黏糊糊的。低下头抓起一把来,只见这些都是陈年旧粮,早就发霉腐烂,一脚就能踩成碎泥。“你们从哪里运来的粮食”
运粮的那些人,全都面面相觑。那名校尉有些为难,但还是一下子拔出了腰间的佩刀,向李牧他们冲过来。
这是要杀人的节奏,李牧他们不是傻子,见势不妙扭头就跑。好在这里是内城,那些人追了一小段路之后就再也不敢继续追,而是回去赶紧将散落在地上的那些陈粮收拾干净,然后驱赶着运梁车离去。
在脱离危险之后,李牧越想越觉得这事不对劲。他直接来到皇城,凭借着朱厚照给他的腰牌来到了豹房。
“快,我要见皇上,有要紧的事禀告。”
江彬和朱厚照都不在,只有一个小太监在那里,“公子来的真不是时候,万岁爷带着人去了宣府。”
“什么”李牧愣住了,朱厚照不在,那他找谁说理去刚才被人拿刀白追了不行,总要将这件事捅出去。他李牧绝不是那种吃哑巴亏的主,那可是官粮,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也罢,我去面见太后!”李牧说完就塞给这个小太监一锭银子,让他带路去皇宫。
走着走着,那名小太监忽然扭过头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小公子,忘了给您说件事,这会儿宫门应当是关了,您要想见太后,还得等明天。”
“靠!你不早说,害得我跟你走了这么远!”
出了皇城后,舒芬和赵得助正在那里等着他,“怎么样了”
“明日再来吧。”
回到家后,李牧就找到李东阳,将先前经历的事情说了。
李东阳不愧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一下子就看穿了其中的猫腻,“哼,那些人不过是用陈粮去换仓里面的好粮。这糜烂的陈粮价格不值一提,换了好粮食出来,转手一卖就能获利不菲。”
“这样岂不是损公济私”李牧有些不乐意了,“我明日就找太后去告状,谁让他们拿着刀想砍我来着。”
李东阳本来想着自己去出面解决这件事,但仔细想了一下,这种立功劳的事情,还是让李牧去做吧。
从日上午,李牧就来到了皇宫里面,见到了太后。
太后没想到李牧竟然来了,“说吧,这大清早的来找哀家,什么事啊”
“回太后的话,昨晚我带着家里人在德胜门附近散步时,恰巧碰到一队运粮的车,看样子运的应该是官粮。没成想一辆车上的粮食洒落在地,竟然全都是陈年的烂谷子。想必是有人用旧粮换新粮,大发不义之财。”
张太后听到后,皱了皱眉头,“下面这些人呐,为了那一两口吃的,可真是煞费苦心。此事你放心,哀家会彻查到底。”此时西北准备开战,若这后方粮仓出了问题,指不定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了,你的书读的怎么样了”张太后突然问起了这个。
“还
第47章 造谣
在一处酒楼中,一群人正在喝酒侃大天。
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高要。自打秋名山盗贼在外城撒完银子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再次出现。于是高要重新拾回了勇气,雇了一群护卫,开始出来逍遥。最主要的是,建平伯府已经给不了他任何安全感。他半夜在家里睡觉总会惊醒,那晚的遭遇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唉,我说哥几个,你们听说了吗,西北马上要打起来了。”高要不经意间就扯到了这个话题。
旁边一个说道:“还用听说我三姑的七婶家的邻居,就在京营当差。听回来报平安的人说,西北那边早就摆好了架势,这些天光是小打小闹都死了几百人。”
另外一个人笑着说:“要我说啊,还是这北京城里面安全。任他鞑靼再怎么厉害,也攻不进来。想当年英宗土木堡失利,北京城里全是老弱,于谦都能守住德胜门。听说了吗,最近还有傻子在买城外的地。这城外地再多,也只能种种田,保不齐哪天鞑靼又来祸害。”
在各种流言蜚语的作用下,京城周边地价似雪崩般降了下来。有些人着急着将外面的田产房屋卖掉,生怕鞑靼打过来,一切化成泡影。
杨廷和将户部的一众大小官员全都召集起来,就因为粮仓的事情。
看着下面一个个气定神闲的官吏,杨廷和正色说道:“我知道,你们这群人中,有人在打粮仓的主意。具体是谁,我就不一一点名了。三日后我亲自到各大粮仓去查验,出了问题,该抓就抓,该杀就杀!边关打仗可全指着这些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尤其是这些当官的。杨廷和深知他们的根性,就连他自己也概莫能外。前段时间收了宁王几箱土特产,就上折子请求恢复宁王护卫营。现在他留给这些人三天时间,让他们将粮食再换回来。事情不能做绝。
这一切都已经跟李牧无关,他现在沉浸在数田契和地契之中。
舒芬看不下去了,“小公子,你这一上午都在数这些,太荒废时间了吧。还是应该趁着年少,多读些诗书,以备科考。”
“你不懂,我是要做一件大事。做成了,名留青史,还能大捞一笔。来,你也会算账,帮我将这一叠统计一下。算算一共多少亩。”李牧说着就将一叠地契交给了舒芬,这种人才当然是要好好利用。
舒芬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接过那叠地契,开始噼里啪啦的打算盘。吃住在李家,就要有当长工的觉悟。
尽管有炼铁的利润分成,可置办如此多的田地,所耗费的银两都以百万计数。也幸亏捧着炼铁的金蛋,不然以李家的家底,早就掏空了。
李牧在书房里面,铺了一张画巨幅山水画的纸,然后拿着自制的木尺子,开始画京城的地图。他完全按照后世的作图方法,计算好比例尺后,一笔笔的开始勾勒。
舒芬算完那些地契后,就站在一旁观摩李牧作画。“小公子,你这画的是京城舆图”
“对,就是京城舆图。”李牧站了起来,用手拍了拍腰,只觉得一阵阵酸痛,“太累人了,要不我教你画舆图怎样”
“艺多不压身,多谢小公子。”舒芬倒是来者不拒。
很快李牧就体会到了什么叫脑子好使,舒芬在他的指点下,没多久就掌握了画图的要点。
&nbs
第48章 天文
李牧看到舒芬对自己的崇拜目光,开始洋洋自得。“要我说啊,咱们中华数千年来,发展太慢了。”
“发展”舒芬平时听到这个词,都是那些大老爷们谈论经济民生时。
“对,发展。就拿这天与地来说吧,你是不是以为天圆地方”
“难不成还能是别的”
李牧故作高深的说:“咱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球。每时每刻都在转动。只是我们人类太过于渺小,感受不到这种转动。还有那天上的星星、月亮和太阳,全都是圆球。”
舒芬想了想,“小公子是在说笑吧。若这大地真的是一个圆球,那么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最后还是会回到原地。”
李牧被这人的脑回路惊到了,“这你都能想得到你还真说对了,只是路途太过于遥远,所以至今还未有人完成这一壮举。要不要跟我学天文地理”
“小公子说的这些,还是太离奇了一些。”
见到舒芬有些不相信自己,李牧的脾气上来了,“你不信是吧,那我就证明给你看。只要我证明脚下的大地在转动,你就磕头拜我为师,学习天文知识。”
舒芬没有反对,他很想知道李牧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嘿嘿,你也想知道吧。那就跟我一起证明给世人来看,这可能是名留青史的大事。”
李牧一提到名留青史,舒芬立马来了精神,“要怎么证明”
李牧想了想,然后找了根绳子,拴了一块小石头。他将石头挂在门框上,然后对舒芬说:“只要不施加外力干涉,也不让风吹动,那我用手推这个石头,它就会在一条线上来回摆动,对吧。”
“对。”舒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就能证明吗”
“当然不能,这个摆太小了,不能够显示出大地所带来的微弱改变。我们首先是要建一座空心高楼,大约二三十丈高吧,然后做一个那么高的摆,就能
能看到变化了。”李牧以前在天文馆见到过傅科摆,他要在这大明朝也造一个。
舒芬脑袋上就跟有一个问号似的,“二三十丈高的楼,这可是古今未有,能成功吗”
“我李牧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咱就在城西留一块地,建一个世界上最高的楼。”李牧说完就拿起笔,在地图上挑选了一个地方,用蝇头小楷标注“世界第一高楼”。
说干就干,没多久李牧就带着一群人出了城。这些人中有几个是工头,专管营造的。
李牧所挑选的地方,是一处低矮的山坡,地势高一些。他考虑到在平原地带要打地基的话,往下挖不了多少就全是水,这年头可没有太好的降水措施。不如直接在这山坡上更好。
带着这些人在圈定一个长宽各三十丈的方块后,李牧说到:“你们带着工人,在这里往下挖,所有的土石运到坡下面去。要一直挖到坚硬的岩石层为止,然后尽量在岩石上面凿出一个平面来。你们尽管放心在此地干活,工钱我一分都不会少你们的。”
舒芬有些不解,“咱们不是要盖高楼吗,怎么还要挖一个水塘”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叫打地基,越高的楼,所需要的地基也就越深。”
舒芬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想不到小公子对这建造高楼还颇有心得。”
“我会的东西多着呢。书里面那些之乎者也,我比不过你。可这实用的杂学,我胜过你百倍。”李牧丝毫不谦虚的吹捧自己。
&n
第48章 天文
猜你喜欢